“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231章 猛男苏允!

第231章 猛男苏允!(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殷商大祭司 乾坤龙腾 被逼为妾?转身踹渣男,登后位! 骑砍系统:从开拓领主开始 六零,她在深山凶名远扬 红尘有约 被骂废物?全京城跪求我画符 我的大富翁游戏成真了?! 斗罗:我的加点成神路

第231章 猛男苏允!

王珪丶蔡确丶张璪丶章惇等宰执赶到大理寺的时候,看了党项人的首级,然后听了来龙去脉,一个个亦是有些茫然。

蔡确屡屡看向章惇,用眼神质询:你女婿这麽猛的吗?

章惇:啊,什麽,我什麽都不知道啊!

嗯……好像,居正是有在锻炼身体的,他的房子里有用来练拳的桩子丶刀枪剑戟弓箭等等,但我不知道他这麽猛啊!

文人习箭很正常,练一些拳脚功夫锻炼身体也很正常,但谁能够练得那麽猛的,没听说过啊。

章惇有些怀疑地看着这里的一切。

这种事情就算是他来看,也觉得不可信。

不是他怀疑苏允,而是因为这事情就不是苏允上报的,若是苏允所报,他自然是相信的,但这是种谔上报的,那章惇就有理由怀疑这是种谔在捧杀苏允。

所以章惇率先发难道:「官家,此事未必是真!党项铁鹞子何其厉害,居正就算是练了几手粗浅功夫,也不可能阵斩七十二铁骑,想一想都觉得不可能吧?」

赵顼倒是有些惊讶看向章惇,道:「章卿,苏允可是你女婿,你怎麽不信他?」

其他人亦是这般看着他。

章惇摇头道:「不是臣不信居正,而是此事着实匪夷所思,而上报的亦不是居正本人,因此,臣还是不信,除非居正亲口承认。」

呦。

其他人这是咂摸出来味道来了,这是老丈人护崽呢。

章惇这意思便是:此事不是苏允自己上报的,就算是有所谬误,那也跟苏允无关。

这是将苏允给摘出去了。

赵顼闻言笑了起来,道:「此事乃是绥德城守军将领祁克勇等将士上报,鄜延路经略使种谔最终确认的,应该不会有什麽出入。

孙大伴,把参战士兵的口述记录呈给各位相公看看。」

孙思恭赶紧将士兵的口述记录呈上来,章惇等人拿起来翻看,这里足足放了几十册,里面涉及士卒多达二百多人,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叙述也各有不同。

极为宰执谁不是聪明绝顶之辈,从这二百多人的叙述之中,一个完整的小规模接触战顿时被清洗的构建了起来。

因为是二百馀人的角度,因此构建起来的场景已经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也正是因为这样,各个角度相互印证,基本上可以确定,此事是真的。

因为没有人能够让二百多人说谎,而且还将整个事情构筑的天衣无缝的。

人类的才智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张璪掩上册子,其实他比谁都要早相信,因为他儿子也曾是受害人。

之前樊楼上,苏允以一敌百,将自己儿子这班衙内给揍得哭爹喊娘。

那倒霉儿子回家还敢找自己诉苦,又被自己揍一顿。

从那时候他就知道,这苏允的武力值着实有些高。

只是不知道,竟是高到这种地步。

娘咧,一人干翻七十二个铁鹞子。

啧!

张璪刚刚看那些首级看得最是认真,他敏锐的发现,至少有三四十个铁鹞子的死因是羽箭直接贯穿头颅,死得全无痛苦的那种。

张璪虽然不是武人,但他有基本的常识,人的头骨是最硬的,想要用箭矢射进面门不难,但要贯穿头颅,那难度可不小。

而且看那些士兵的描述,有部分乃是步射,有部分乃是马上射击。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这些铁鹞子基本上都是在快速奔驰的马上被射中的。

要射中这种快速移动的目标已经是极难,还要射中面门,这种箭法只能说是神乎其神。

此时王珪朝他看来,眼中带着质询之意,张璪肯定点了点头。

王珪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此子,竟是悍勇如此?

随即,王珪心中的警钟忽而铛铛铛大响起来。

王珪许久之前听到某种说法,说眉山苏氏出了个了不得的少年郎叫什麽江右苏郎,那什麽淮西提点李常还说什麽【有韩忠献之才】,身边有人说让他赶紧将其镇压下去。

王珪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王珪与韩琦基本上算是同一时代的人,后人可以嘲讽韩琦,但与之同时代的人才知道,这位看似没有什麽功劳的名臣,实际上在官场上究竟有多厉害!

嗯,做官特别厉害!

对于王珪这样的人来说,他心里很清楚,他不怕能力特别厉害的人,但害怕做官很厉害的人。

范仲淹能力够强吧,王安石能力够强吧,还有那吕惠卿,那也是世所罕见的聪明人,但他们现在哪里?

范仲淹的亲历新法,才搞了多久,就灰溜溜的跑地方避难去了。

王安石现在不也是如此。

至于吕惠卿,嘿嘿,他这辈子大约是别想回朝堂了。

而他王珪,虽然被人诟病是三旨相公,但那又如何,自己不依然是官场常青树?

这苏允现在看来,就是那种做官很厉害的人!

这短短时间,已经成了兵马钤辖,已经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现在立下这等大功,说不定还要再进一步!

不行!必须得想办法压他一压,再这麽下去,他很快便要成为自己的劲敌了!

呵,官家今日又将大家召集过来,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啊,上次的地洞子议事,便一下子将苏允的官职连提三级,一下走了别人十几年的路。

今日官家又将大家叫过来,呵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这又是要当着这些功绩面前拔擢苏允了吧?

不过王珪心中亦是无奈。

在这些无可辩驳的功劳面前,又有一个非要提拔苏允的官家面前,他可以说一些话来阻拦,但大势如此,他能做的却是不多。

毕竟,这里还有蔡确以及章惇这两个奸贼在呢!

果然,下一刻便听到官家道:「诸公觉得此事是否有假?」

赵顼这话一出,蔡确立马笑道:「二百多人口述在此,若是有假,届时派一吏员一问便知真假。

就算是要伪造军功,也不可能用这麽笨这麽容易拆穿的方法。

而且这请功的还不是苏允本人,而是一路经略使种经略。

种经略为人刚硬不阿,连之前徐知制都压不住他,臣想不出来老太尉有什麽理由去替苏允伪造军功。

所以,想来造假的可能性不高,臣认为,此事该当是确凿无疑。」

章惇前面将苏允摘出来,但这会儿给苏允争功的时候,却是分毫不让,道:「臣完全认同蔡相公的看法,而且,眼前近百党项人的首级便在这里,其中面目中箭的可不少,正好与士卒口述符合!

认证丶无证丶利益干系等全都说得明明白白,臣认为,此事乃是确凿无异矣!」

赵顼看向王珪与张璪。

在如此确凿的证据面前,二人自然不会说其他混淆视听的话语,那样只会让人质疑用心。

赵顼可不是什麽昏庸之主,这位就算是算不上英明神武,但用一个刚愎自用来形容也不是不可以,若是倾向过于严重,难免会令其反感,那可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王珪与张璪赶紧道:「臣亦认同。」

赵顼笑着点点头道:「既然功劳没有什麽问题,那诸公便议一议该怎麽酬功吧。

咱们大宋与党项人打仗上百年,一次性收割这麽多的铁鹞子首级,这可是第一次,这是大功!」

赵顼一句话便先给此事定了性,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打仗上百年丶一次性丶铁鹞子首级丶第一次丶大功这些字眼,都在提醒着所有人:朕要重重封赏苏允!你们莫要自误!

此话一出,王珪神色如常,但心下的警钟又再次铛铛铛响起,张璪亦是微微皱眉。

两人不说话,章惇不太好说话,他毕竟是苏允的岳父,总不好第一个出来给苏允要官。

而这里只有一人可以先说话,愿意说话,自然是蔡确了。

蔡确对苏允的崛起算是乐见其成,虽说苏允出身乃是眉山苏氏,苏轼兄弟算是旧党,但苏允与章惇结亲之后,其亲近远疏可不好说了。

苏轼兄弟与苏允只是族亲,苏允的成长过程之中,苏轼兄弟两人可没有怎麽操心过,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

而章惇的女儿章若却是天天在苏允枕边,其中亲疏远近可还真不好说了。

而现在只要自己对其多加拔擢,那苏允在其他的派系之中看来,他便是属于自己这一派系的。

呵呵,自己派系有这麽一个年轻人崛起,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关键是,这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蔡确道:「臣听闻种经略背生痈疽,卧病在床,已经难以视事,朝廷应当早做准备。

臣认为,官家应当卸下种经略身上重负,让其好好休息。

当下就有好机会,苏居正擅军略丶有军功丶亦擅治民,可替朝廷镇守鄜延路!」

此话一出,连章惇都忍不住侧目。

蔡相公,你是真敢说啊!

一路经略使那是什麽,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一路的军政丶民政全都归于一身,其下的都总管丶副总管丶钤辖丶都监同签书等等,名为佐官,但实际上皆受经略使节制!

而且,经略使还通常身兼这一路最大最富庶最重要的一个州的知州。

也就是说,在军事路里,经略使便是真正的第一人,还是那种没有掣肘的第一人!

这样的职位,非朝廷重臣不可担任。

苏允不过一正六品下承议郎,怎麽当担得起一路经略使的差遣?

果然,此话一出,张璪立马就炸了,就差些跳了起来,道:「蔡相公,朝廷用人哪有这般草率的,一路经略,非朝廷重臣难以胜任!

苏居正去岁才刚刚步入官场,岁不过二十,官不过承议郎,区区六品下,怎麽有资格担任一路主官,此事万万不可!」

蔡确呵呵一笑道:「有志不在年高,苏允虽然资历不高,岁数也尚且年轻,但其行止有度,性情稳重,本来便是经义大家,不可以常人度之。

不信且看苏允入仕以来所作所为,便可知其慎重比一些老臣都要好不少。

李清臣清理惠民河,不听苏允劝告,激起民变,后官家让苏允接手此事,蔡村立即服软,甚至蔡村自己组织人手,主动清理河道。

其稳重丶其手腕,比之一些老臣不知道要胜出多少!

某知道有些人用人总是用资历丶用年纪岁数来说道,某就想问,熙宁变法之时,真正的得力干将,有哪些是持重老臣?

还不是年轻人干出来的,现在年轻人变成大臣了,便开始嫌弃年轻人行事不稳重了?」

张璪还要说话,蔡确又道:「官家当年登基,年不过十九,三年后,二十二岁,便开始施行新政,难道我们就因为官家年轻,就认为官家做不成这些事情麽?

现在看来,官家不仅做成了,而且做得极好,如今国富民强的境况,难道不是年轻的官家做成的麽?」

赵顼眉头挑了挑,心里莫名有些暗爽。

张璪怒道:「苏允有怎麽敢跟官家比?」

蔡确点头道:「苏允自然比不了官家,但是当年韩忠献主政西北事务的时候,也不过二十来岁年纪,时人称小韩相公,难道我们也要说韩忠献年纪太小,担当不了大事麽?」

张璪反驳道:「忠献公当年已经是接近三十,而且他当时已经是知制诰丶知审刑院,且当年便被任命为益丶利两路体量安抚使,获赐三品服,年纪虽然也算轻,但已经是朝廷重臣矣,又岂是现在的苏允能比的?」

蔡确点头笑道:「可是当年的忠献公主政西北,所担任的差遣乃是陕西安抚使,陕西六路尽皆在他治下。

苏允自然是比不上当年的忠献公资历深,但所要担任的不过是陕西六路之一的鄜延路经略使,职责跟陕西路安抚使又如何能够相提并论?」

张璪被蔡确一一反驳,心里是又气又恼,有心想要说韩琦当年不就是太年轻,因此遭受大败,但又及时止住了。

韩琦虽然死了,但他长子韩忠彦乃是如今的礼部尚书,这话若是说出,定然是要得罪人的。

而且官家父子尽皆受恩于韩琦,自己若是抨击韩琦,官家势必也要不悦。

这福建子真不当人子!

先是拿官家来堵自己的嘴,现在又拿韩琦来堵自己的嘴,真是气煞我也!

赵顼见张璪被堵得满脸通红,他也知道有些不妥,苏允的官职的确是有些低了,而且鄜延路就是与西夏对抗的第一线,贸然让一个年轻人上去,的确是不太妥当。

赵顼赶紧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大家有什麽意见就说,不用这般劳气,王卿,你觉得呢?」

王珪此前半闭着眼睛,此时赵顼问他,他才抬眼呵呵一笑道:「朝廷用人,自然也有破格拔擢的时候,本不足奇。

只是,永乐城之败后,朝廷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边境最好是莫要生事。

年轻人有斗志有志向,自然是好事情,就怕为了功劳主动生事,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咯。」

此话一出,赵顼顿时脸上变色。

永乐城是他心里的痛,想起葬身在那的二十万军民,赵顼心中便隐隐作痛起来,亦是对战争有了畏惧之心。

蔡确瞟了一眼王珪,心里骂道:「这三旨相公,当真是老奸巨猾!」

不过蔡确却不再多说,因为此话一出,苏允的经略使之位是没有希望了。

果然,赵顼想了想道:「诸公所说都有道理,苏允是该重用,但仍需多加历练。

这样吧,升他为鄜延路都总管,权责高上一些,但上面有老成持重的经略使看着,不至于生事,也足够他学习许多东西了。

不过差遣上给不了多大的封赏,那俸禄上还是得多加补偿,朕想拔擢他为朝散郎,赐五品官服加起居舍人,诸公觉得可否?」

章惇盘算了一下,寄禄官阶升了两级,还算是不错,不过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获赐五品官服,虽然说没有什麽实权,但这意味着一种政治恩宠。

宋朝的官服制度相当严格,而越级赐予官服,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代表着一种政治恩宠,当年韩琦便被屡屡赐予越品官服。

而这个象徵意义极大,而且,在官场当中,亦是有实际作用的。

你明明是六品官,但却穿了五品官服,别人一看,嚯,这是皇帝罩着的人啊,如此一来,在话语权上便有了天翻地覆的区别了。

至于起居舍人这个差遣,也作用不小,虽然没有实际执行,但加上了就是一种资历,以后从西北回来,便可以越过这个职位,直接往上走了。

嗯,算下来,差遣往上走了半级,寄禄官阶上了两阶,一个增加资历的起居舍人,以及获赐五品官服……收获满满!

不过章惇亦是有些后怕,这打下来了是军功,可看战斗过程,那可真是惊险。

那二三百人的士卒,被党项骑兵一冲就散,直接被撵着收割首级,但凡苏允没有真本事,可能送回来的便是苏允的无头尸身了。

章惇忽而有些头疼,这升官是好事,但回去怎麽跟女儿说这事儿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戏精的谋士之路 斗破:满级萧炎,全场带飞 崔向东楼晓雅 征服全球,从缅北开始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被卖大山惨死,八零真千金重生杀疯了 战火燃星宇 随机美食摆摊,顾客纷纷建群堵我 老婆大明星,我在家带娃玩军火! 异世求生,过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