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221章 聪明人的世界!

第221章 聪明人的世界!(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殷商大祭司 乾坤龙腾 被逼为妾?转身踹渣男,登后位! 骑砍系统:从开拓领主开始 六零,她在深山凶名远扬 红尘有约 被骂废物?全京城跪求我画符 我的大富翁游戏成真了?! 斗罗:我的加点成神路

第221章 聪明人的世界!

苏允一边赶路,到了住店的时候便研究前线的诸多资料,又与王舜臣一起讨论。

随着对西夏以及宋夏两国之间的战事的研究,苏允也不得不承认,国与国之间的争锋从来没有轻松的,尤其是能够与中国对峙的政权,也从来不简单。

尤其是西夏这个国家,能够在辽国与大宋两个大国夹击之下能够延续将近两百年,若不是遇到蒙古这种史前巨兽,指不定宋朝亡了,西夏还活得好好的。

关键在于,西夏这个国家先天条件之差,是中国人难以想像的。

整个国家也才七十七万平方公里,而同时期的辽国是将近五百万平方公里,而北宋也有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

三国之中,辽国国土面积最大自不必多说,而大宋国土面积虽然比不上辽国,但大宋实际上控制的国土尽皆是膏腴之地啊,中原丶江南丶荆湖地区等等,尽皆是得天独厚,水土丰茂的粮食产区。

而西夏的七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土地质量非常低下!

这七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里,只有三块区域算是有效的,一块是李元昊发家的定难五州,即鄂尔多斯草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另一块区域乃是西套平原即灵州,今宁夏平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而最后一块区域便是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为沙州(敦煌)丶肃州(酒泉)丶甘州(张掖)和凉州(武威),面积约为66万公顷,即6600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西夏真正有效的国土只有2.48万平方公里。

除了这2.4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之外,其馀的尽皆是戈壁沙漠,既不能耕种,也不能放牧。

嗯,西夏国土之内,有五大沙漠。

灵州以西是腾格里沙漠丶再往西北则是占据了国土中央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北方向,是乌兰布和沙漠与库布齐沙漠,东南则是毛乌素沙漠。

恶劣的自然环境通常会直接反应在人口上,因为西夏绝大部分土地都被沙漠覆盖,宜耕宜牧区域不但稀少且被分散切割,自然养不起很多的人,

因此,即便在西夏鼎盛时期,其总人口也没有超过300万。

以不到三百万的人口,对抗千万人口级别的辽国,一亿人口级别的大宋,堪称中世纪以色列。

不过,西夏能够生存下来,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党项人英勇善战自然是重要的原因,但一个国家能够存活下来,更加重要的是国土屏障。

国家之间的争锋,从来都没有那麽简单。

一个国家的国力从来都不是恒定的,尤其是将尺度拉长到百年的时间里,各个时期的经济丶政治丶国防的力量都是不恒定的。

当你各方面都强的时候,你没有国土屏障也是无妨的,反正别人也打不过你。

但当你衰落的时候,国土屏障便是最后的防线,能够帮你渡过最艰难的时期,等候机会再次崛起。

便比如说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的核心区都是汉地十八省,无论外面如何,只要保护好汉地十八省,中国王朝便可以活得很滋润。

而保护汉地十八省,便要在北方构建屏障。

而北方构建防线有上中下三个选择。

最好的防线,是西起巴尔喀什湖(外西北),经过东西萨彦岭——即蒙古高原北线,跨过贝尔加湖,东终止于外兴安岭(外东北):

这条线是最有利于中国防御北方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汉朝,盛唐,清和蒙古独立前的民国都是这条国境线。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攻势,北方处于守势,无论古今都是中方优势。

而次好的防线,乃是西起阿尔泰山脉,经过内蒙古高原北线——即蒙古高原南线,沿着大兴安岭,东止于黑龙江:

这条线是中原和北方都能够接受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明朝使用了部分这条线。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明朝对北方算是略占上风。

而最差的一条防线则是西起河西走廊,经过黄河以及前后套——即内蒙古高原南线,沿着阴山,东终止于燕山:

这条线是最不利于中原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公元1000年以后只有北宋使用这条线。

更令人绝望的,大宋还丢失了燕山屏障!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守势,北方处于攻势甚至绝对优势,当位于这条线时,中原政权已经是危在旦夕了。

而这就是为什麽辽国与西夏的人口经济都远不如大宋,却始终可以保持对大宋威压的缘故。

而西夏以最少的人口,最少的有效国土面积,却能够屹立不倒,靠的不仅仅是英勇,还有那些看似无效的国土形成的屏障。

沙漠在哪个时期都算是一个极好的屏障,有五座沙漠的环绕,辽国与宋朝想要攻击西夏本土,只能通过绿洲里面的城市线深入。

所以西夏只需要在绿洲上布置少量军队,便足以防御来自南方以及东方的攻击了。

其中关键之处是两座山脉,即横山与贺兰山。

贺兰山乃是西夏防御辽国的关键所在,这里暂且不谈。

横山山脉起自六盘山,横贯宁夏丶陕西,是西夏与北宋的天然分界线,该地不但出产粮食战马,且地势北高南低,可攻可守,对双方都极为重要。

对于西夏来说,失去横山地区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物资产地,更加危险的是核心区域灵州从此将完全暴露在宋军的威胁之下。

对于北宋来说,横山有如西夏之长城,党项人随时可以南下袭扰边界城市,即便作战不利也能迅速撤退防守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大宋的聪明人早就意识到,大宋想要在战略上形成对西夏的压制,必须拿下横山。

范仲淹曾经提出「渐复横山」的战略方针,之后的数十年中,宋夏两国的战争几乎都是围绕横山山脉展开的。

苏允的视线没有紧紧停留在这里,还看向了西夏的侧翼。

只是稍微扫上一眼,苏允便明白了大宋在河湟地区布局的用意。

灵州和定难五州长期面临北宋和辽国两个方向上的巨大压力,而河西走廊则是西夏的大后方。

依托于丝绸之路和祁连山脉的积雪融水,此地是党项人的农业和商业中心。

不过虽然没有强敌压境,河西走廊同样不安全,祁连山以南的河湟地区严重威胁到西夏王国的侧翼。

从地理上看,河湟地区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水网密布适宜农牧发展,只要被大国控制,北上出击很容易截断河西走廊。

熙河开边就是趁唃厮罗政权内乱衰落而发起的收复河湟地区的军事行动。

至宋徽宗年间,河西走廊已经完全暴露在北宋陇右都护府的威胁之下,灭亡只在旦夕之间,若非金国突然崛起,西夏恐怕将提前百年亡国。

苏允点点头。

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不少。

其实从战略角度来看,大宋的做法其实并没有错,错的更多的是战术层面上的。

从进入陕西地界开始,众人便感觉到一股肃然,这是独属于军路的气氛。

徐进有些不太自在道:「怎麽我感觉一进入这永兴军路,感觉连气氛都不同了呢?」

苏允脸色亦是有些凝重,情况比他想像的还要严峻一些,看这永兴军路,经济十分萧条,民生凋敝,青壮年比起中原要少了不少,想来是常年在当地募兵的缘故。

不过想一想也是正常。

这军事路专门用来应对边事,西北军的一应支出,都要这些军事路来承担,这些负担是极为繁重的。

而这里也常年受西夏军队的威胁,商业是需要安全的环境的,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商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所以,这地方的经济不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苏允等人是在春节前抵达延州的。

虽说延州算是抵御西夏的最前线,但春节来了,亦是有些过年的气氛,毕竟现在大雪封山,两国都颇有默契的暂停了战事。

苏允虽然是知绥德军事,但亦是鄜延路兵马钤辖,自然是要先与种谔鄜延路经略使碰一碰,商议一下接下来该怎麽做。

而种谔还有另一个职位知延州,因此他很多时候都呆在延州,所以苏允几人的第一站便先来了延州。

只是进了延州后,苏允去延州州衙求见种谔,却被告知种谔生了病,在家里卧床不起呢。

来接待苏允的乃是鄜延路经略司勾当公事种朴,种朴乃是种谔的长子。

苏允听完种朴自我介绍后,忍不住看了一眼王舜臣。

王舜臣不明所以。

苏允只觉得好玩。

王舜臣的成名战便是种朴这个主将被伏杀后,他大发神威,将军队带出绝境。

但现在两人却可能不再有太多交集的机会了。

种朴倒是没有太多的将门子的傲气,也可能是因为面对苏允这个状元郎,将门子也得收拢起爪牙。

种朴忧心忡忡告诉苏允,他的父亲种谔自从永乐城之后,背上生了痈疽,病得很重,并不是故意怠慢苏允等人。

苏允忽而想起,好像种谔的确是背上生了痈疽,在永乐城之败后,很快就死去了。

那这种朴的确不是说谎。

苏允随后关心的问候了一下病情,问了一下有没有寻名医云云,关心了一番,随后便跟种朴告辞。

「苏钤辖请稍后。」种朴叫住了苏允。

苏允回头看向种朴。

种朴问道:「苏钤辖是要去绥德军麽?」

苏允点点头道:「我的差遣之中便有一个知绥德军,所以我打算日常便在那边了。」

种朴点点头道:「您若是能够留在延州的话就更好了,当下我父亲重病在床,无法视事,有许多事情都不太好决定,您是兵马钤辖,这些事情您来做主更好一些。」

苏允笑道:「延州事自有都督厅治,鄜延路军事亦有五司厅治。

种经略无法视事,自然有都总管丶副总管丶都监同签书等共同治事。

某虽然为兵马钤辖,但在军事上不过一新人,又懂得什麽,留下来也做不了什麽,就怕给经略司添乱,还是算了吧。

所以某打算去绥德军做些治民的工作,也近距离学习一下军中事务。」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斗破:满级萧炎,全场带飞 崔向东楼晓雅 征服全球,从缅北开始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被卖大山惨死,八零真千金重生杀疯了 战火燃星宇 随机美食摆摊,顾客纷纷建群堵我 老婆大明星,我在家带娃玩军火! 异世求生,过五关 我为囤货狂[无限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