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133章 我们正需要你这个卧龙先生!

第133章 我们正需要你这个卧龙先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殷商大祭司 乾坤龙腾 被逼为妾?转身踹渣男,登后位! 骑砍系统:从开拓领主开始 六零,她在深山凶名远扬 红尘有约 被骂废物?全京城跪求我画符 我的大富翁游戏成真了?! 斗罗:我的加点成神路

第133章 我们正需要你这个卧龙先生!

宿舍里那几个,听说他是眉山苏氏的,便有些避而远之。

苏允也不往上凑,但太学里面的事情,还是得找个知情人才行。

苏允给李亮送了一些海鲜乾货,算是把这个朋友给结下来了。

海鲜乾货不便宜,但李亮这个朋友却是结交得值当。

今日从他这里获得的信息都很重要。

首先是自己班的课程表,有了这个表,他便得了门道进去了,若是什麽时候上课都不知道,学习就不知从何谈起了。

而这学分制度,亦是十分重要,他倒是没有想过走太学的赐官门路。

但无论是想要留在太学,还是要升舍,都需要学分,所以好好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今日拿到了课程表,苏允的太学生涯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苏允根据李亮的指点,去直学处领取书籍,领到了《诗经》丶《尚书》丶《周易》丶《春秋》丶《礼记》五经,兼经《论语》丶《孟子》以及一本宋刑统,共八本书,宋刑统很厚,其馀的都很薄。

厚的自然不容易学,但薄亦是不好学。

宋刑统是太祖建隆四年颁布的,但距今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年了,这一百二十年时间,不断地修改,已经是成了厚厚的一本。

而且这里面的内容还不是大宋朝全部的律法,在宋刑统之外,还有大量的编丶条法事类丶断例丶指挥丶申明丶看详等律法。

不过那些暂时不是太学学子考试的范畴之内的东西,可以暂时不管。

但就这一本宋刑统,已经是令人见而生畏了。

至于诗书周易论语这些经书,原文其实都不多,若是不加注释,基本上都是薄薄的一本,但加上各种注释之后,迭起来简直是汗牛充栋了。

苏允摇了摇头,这就是他并没有特别大的信心来参加科举的原因。

不过,对于苏允来说,其实这元丰年间的科举其实会更容易一些。

原本的科考考的是墨义(默写)丶帖经(填空),这些需要背诵经书原文以及注释,这个对于苏允来说可能难度稍微有点高。

反而是变革之后的考试方式对苏允来说更加友善一些,现在考的却是大义,也就是解释圣人经典中句子的大意。

大义所对之义只合注疏大意,不须文字尽同,或有意见,即依注疏解释外,任自陈述,可以明其识虑。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将大意给阐述出来,就算是文字有些不同,也是无所谓的。

甚至可以不需要引用注疏,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陈述,只要贴合大意,便可以得分。

关于科举的内容,苏允找章择打听了一番,现在的进士科解试丶省试改为四场。

第一场,本经大义十道,举人「各占治《诗》丶《书》丶《易》丶《周礼》丶《礼记》一经」为本经;

第二场,兼经(以《论语》丶《孟子》为兼经)大义十道;

第三场,论一首;

第四场,解试时务策三道,省试时务策五道。

所以,真正科举的时候,一本本经丶两本兼经,一共三本书为考试内容,而论以及时务策,则是写文章的功夫了。

这种考试方式对于苏允来说自然是更加容易的。

原本的科举更加注重背诵默写,这个对脑子以及勤奋程度要求更高,这一点上苏允并没有优势。

苏允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加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见识更多,视野更加开阔,这些对于需要理解领悟类的知识的学习是更有帮助的。

这经义大义如此,时务策与论更是如此。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于他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了解了这些之后,苏允倒是多了一些信心:硬体上我未必比你们厉害,但论理解领悟力,难道你们还能比我强?

领了教材,苏允抱着大摞书往宿舍中走去,这些还不是全部,太学只是提供了基本的教材,各种辅导资料还是需要自己去采购,不过那个等听了老师的课之后,再去问问需要买什麽教辅资料,瞎买效果不会很好的。

苏允走到宿舍外,却发现门口堵了好些个人,看服饰什麽的,也都是太学的学生。

此时有人回过头来看到了苏允,大声道:「居正回来了!」

众人纷纷回过头来,当头的一个年轻人笑着道:「居正兄,你终于回来了。」

苏允仔细看了一下,这些人自己都不认识,但听这人的话,却是带着天然的亲近之意,心下有所猜测,赶紧笑道:「刚刚去领了书,先让我放下,咱们慢慢聊。」

这年轻人赶紧上步,道:「来来,我帮你。」

年轻人过来将书本接了过去,然后快速出来,道:「居正兄,这里说话不方便,咱们找个地方详聊。」苏允与众人拱了拱手,笑道:「还不知诸位是?」

旁边的年轻人赶紧道:「煌华兄乃是文家人,家祖乃是文太尉。」

「果然。」苏允心里道了一声,这是文彦博的孙子。

苏允笑道:「原来是文兄,久仰久仰。」

文煌华笑道:「这几位是潘敬仁丶夏永安丶杨炳……」

文煌华给苏允一一介绍旁边的年轻人。

苏允一一见礼,这些人他虽然不认识,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团结在文煌华身边的旧党官员的子弟们。

如今朝堂派系林立,而太学里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官宦子弟,父辈不对付,子弟们自然不可能玩在一起,能够玩在一起的,基本上父辈就是一党的。

文彦博始终反对王安石变法,极力反对市易司差官监卖果实,出判大名丶河南府,但这与他的儿孙辈们没有什麽关系。

虽然不知道文煌华的父亲是文彦博的第几子,但他既然在京,说明他父亲应该还在京中。

但听了文煌华的介绍,没有出现范丶司马丶富丶邵丶程等姓,说明旧党子弟在太学中已然势弱。

毕竟旧党之中,范纯仁丶司马光丶富弼丶邵雍丶程家兄弟等人才是旧党的领头人物,这什麽潘丶夏丶杨大约就是一些中层官员罢了。

这也是正常,如今旧党领袖们,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在地方上窝着呢,在朝廷势弱,在太学自然也势大不到那里去。

文煌华请苏允跟他们一起走远了些,走到无人之处,随后文煌华才道:「居正,我们听闻你的名声久矣,我们日日盼着你来,我们都要被那些狗贼给欺负死了!」

苏允闻言有些诧异,这话他只听懂了一半,就是他们被那些狗贼给欺负了,狗贼是谁,大约是可以猜得到的,无非便是新党子弟们呗。

苏允迟疑道:「煌华兄,我这才刚到太学,你们是从哪里听说我的?」

文煌华得意笑道:「家祖与苏太守交好,常有书信往来。

家祖给我们的家书之中,常常转述苏太守的信件内容。

家祖近来常拿来鞭策我们这些后辈的楷模便是江右苏郎苏居正了。

所以你虽然才来汴京没有多久,但我们听说你的事迹已经许久矣。

居正能够写出来三国演义这等煌煌巨着,里面的权谋之精彩,实在是我等闻所未闻。

一个能够将权谋写得如此精彩的人,自然是诸葛孔明一般人物!

居正,我们现在正是徐州之战之后的刘备,正需要你这个诸葛孔明啊!」

苏允:「……」

不是,你们自诩是刘备,咋啦,你们这是要造反?

还有,你们说你们是刘备,我是孔明,所以,我是来辅助你们的是麽?

文煌华说得开心,却不见苏允神情有异。

杨柄善于察言观色,赶紧拉住了文煌华,与苏允笑道:「煌华兄特别喜欢你写的三国,说话用典无不以三国演义为准,不过很多时候用得也不好。

居正兄若是觉得用得不对,那肯定是用错了,但煌华兄和我们对居正兄的到来肯定是极为高兴的。」

苏允对这个杨柄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年轻人看着不动声色,但这话一出,便知道其机敏了。

苏允笑道:「这有何妨,煌华兄这麽喜欢三国演义,这是对我的褒奖,何怪之有,我只有高兴的份,哪里会有什麽怪责。」

文煌华大笑道:「就是就是,居正兄,我这人性格是有些粗鄙一些,有哪些话没有说好,你千万别见怪,我定然是没有恶意的。

哎呦,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父亲,每次教育我们的时候,口必称苏允,言必称居正,反正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你,但你早就是我们之间的传说了,哈哈哈哈!」

众人笑了起来。

苏允哭笑不得,苏子瞻这个大嘴巴啊,若是连汴京中的这些年轻一辈都知道了自己,那与苏轼相交的那些官员,又有谁能够不知道自己的?

这就是所谓的我不在江湖,但江湖已经流传哥的传说?

好嘛,本想在太学好好潜读一年两年,现在看来,恐怕是清净不了咯。

文煌华这些人知道自己来了,那麽新党的那些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而且,自己当面将何正臣怼成那样,嘿嘿,他们那一派的子弟,哪有放过自己的道理!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戏精的谋士之路 斗破:满级萧炎,全场带飞 崔向东楼晓雅 征服全球,从缅北开始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被卖大山惨死,八零真千金重生杀疯了 战火燃星宇 随机美食摆摊,顾客纷纷建群堵我 老婆大明星,我在家带娃玩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