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29:推进求订阅,求月票
没有米勒的奥克兰城是平静的,虽然大乱之后,各部门运转的效率本就挺高,治安也很好,
但是,那种没有顶头上司时刻盯着的‘慵懒感’,还是很明显。
可当米勒归来,当他从洛依家离开的次日,几乎没有任何耽搁,就把在编的所有公务员都招呼了过来,开了整整一天的会。
内容其实很简单,我不在的时候,你们松弛些就算了。
可现在,我回来了,那么,所有人都得把那根弦给绷起来。
这次是要干大事的!
于米勒而言,在内阁和皇帝陛下那里拿到支持,是最难的一步,却也只是第一步。
未来,能走到多远,走多高,还得看这次的事情办得漂亮不漂亮。
所以,先把内部思想统一,让所有人都头脑清醒起来,那是必须的。
而米勒迈出的第二步,就是持续不断的宣传攻势。
他之所以截断《帝国实政报,说是要给洛依个惊喜,其实也是要等他回来,做具体的安排。
然后,从第三日开始,《帝国实证报《奥克兰城日报《北方人民报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别觉得这没什么,作为这个时代少有的喉舌,报纸几乎是大部分人唯一获取信息的来源,其公信力更是超乎想象的。
当然,这些报道,其实都是经过执政厅润色的。
甚至,有些就是出自米勒之手,将新的商业模式,全方位,无死角的报道了一遍。
更将奥克兰城对铁路的需求,铁路修好了之后能带来的巨大好处,乃至于‘合资模式’的种种优势,给分析个透彻。
这些,着实是把奥克兰城人的兴趣都给吊起来了,不仅仅是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更为后续征地和招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也不仅仅是奥克兰城,具体的影响甚至往外扩散了,辐射哈布斯帝国北方十多个城市。
这是米勒有意为之!
原因也简单,铁路修建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那需要极多的铁路工人,这种开山凿石的大工程,要是没有足够的人力,根本就干不起来。
所以,几乎每份报纸的下方,都有招聘广告。
北方铁路公司虽然连框架都没搭起来,股东也没定下,但是,招人的事儿就已经先干上了。
洛依是信奉‘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虽然距离真正开工,必然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可这些工人,洛依已经是先要了。
马鲁纳专门在城东,租了一片连绵的棚屋,改造后,直接安排人住了进去。
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培训工作可以先做起来啊!
修铁路既是体力,也是技术活,真不是来个人就能干的。
所以,洛依给他们吃,给他们住,还发工资给他们,就是要先培养一批优秀的铁路工人。
到真正需要修建铁路的时候,这批人就是队长,是工头,既要监督工作,也是技术骨干。
洛依还准备从中培养出一批优秀技术员,将来,不管是继续运营这铁路公司,接手其他工程,
又或者转为铁路维护,也是极有必要的。
当然,培养成熟的铁路工人,自是需要老师的,而帝国的支援,也已经到了。
也就在米勒归来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就有一批人由帝国军部派人,护送着到了奥克兰城。
这批人的领头者,乃是一个四十来岁,皮肤黝黑,满面风霜的中年人。
这一副样貌,就是天天在外面跑的,看着就像是个老农。
但是,这位名叫‘马尔斯·亚当斯’的男人,拥有着工程学方面最高的头衔,更是帝国皇家学院都抢着请他挂职的牛人。
他是铁路设计方面的专家,那鲁尔区的铁路,几乎全都是出自他的手。
一整套路线修建下来,不仅仅高效,更将帝国最重要的区域都串联了起来。
皇帝陛下能将这位派过来,对于这条铁路的期待,对于米勒的看重就可见一斑了。
这一位,也是真不客气!
原本米勒想着,这么一位大人物来了,怎么也得开个宴会,招待一下。
这‘人情世故’,还是要有的!
结果呢?
这人就没在奥克兰城多待,直接就带着人去实地考察去了,领着一批工程师,尽往那些荒郊野岭里钻。
论积极程度,让米勒都有些望尘莫及。
不过,他带走的也只是少数一部分人,剩下的,都是铁路营造上的老手,帝国的工程师。
然后,这批人就成了培训老师。
洛依去过一趟,见过他们上课,就发现这批人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也是接地气的。
给那些工人们上课,也不讲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就讲实际操作。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是禁忌……
然后再配上实际案例,告诉他们哪里哪里出现过什么事故,死了多少人之类的,让那些工人都给当成了故事听。
听得无比认真,也真听得进去!
就转了一趟,洛依就没再去了,显然,这群人是知道该怎么教学的,不是书呆子。
当然,设计图就算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
按着米勒的估算,以那位马尔斯·亚当斯勘探的速度,估摸着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出初步图纸了。到时候,这条铁路的具体长度,占地,耗材,造价,人工,修建时长等重要信息,也就都预估出来了。
待这些信息补全,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造势,米勒男爵就可以举办拍卖会了。
这次竞拍的,自然是北方铁路公司的股份,按情况分,1%或者2%起拍,价高者得,凑齐最后所需的资金。
米勒,自然还是有些担忧的,洛依倒是不在乎,实在不行到时候他多掏一些,多买点股份。
这个时代,这种运营模式,铁路只要是修好了通车,那就是开足了马力,赢钱的机器。
你仔细瞅瞅米勒这一系列的手段,其实不难看出,这里面有不少洛依的影子。
他虽然不愿涉足政治,但是,动动嘴皮子,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
米勒之所以那么重视宣传,其实都是洛依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自从那天见了一面后,洛依和米勒就没见过第二面,他们有事,基本上都是写信,直接送过去。
无他,实在是两人都太忙了!
米勒很忙,本就是万事开头难,而且还是这种从未有过的事情,自是得更加小心。
哪怕他有信心,也有全盘的计划,可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依旧多的让他焦头烂额。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因为没有先例,下面的人拿不定主意,就得他来拍板。
以至于这些天,米勒每天睡眠都不足四个小时,在和洛依的信件中,没少因此吐槽。
不过,吐槽归吐槽,那种字里行间的昂扬精神,洛依也是看得见的。
一句话表述:累,并痛快着!
当然,米勒是累,洛依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米勒给的好处够大,算是回报丰厚,可洛依想将这些好处消化,也得耗费不知多少时间和心力。
唯一让洛依欣慰的,就是之前他虽然‘懒散’,可还是把莱特宁格魔能机械厂给整顿了一番。
否则,面对来自军部的订单,他是真得抓瞎。
可就算是优化了流程,又多了十位法师学徒,然而,面对更庞大的生产计划,也显得捉襟见肘。
不得已,洛依就只能把‘绩效’的奖励又提高了一成,钱给到位,积极性就有了。
但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时间的工作,人总是会疲劳的,生产安全就成了问题,产品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为此,思来想去,洛依不得不学着达蒙·格雷森,开始了岗前培训班。
一句话:人才不够,大不了我自己培养!
也不是所有人都非得去魔法学院进修,才能懂机械原理的。
这些老工人,他们讲不好理论,可实践动手能力是真的很强。
他们差的就是魔力,以及相应的知识。
所以,洛依直接高价请了自己的基础冥想老师,兰多·巴尔德斯,请他每日晚上去给这些人上课,教他们冥想入门。
甚至,洛依还提供了冥想秘药定魂香料,虽然不是免费的,但也就收个成本价,二十枚铜蒂尔一瓶。
这价格,都不能说良心了,就连兰多·巴尔德斯都心动了。
甚至私下里从洛依这里买了一批,倒是没有倒买倒卖,而是回去送给了家族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合资模式’修建铁路的事儿,闹的是沸沸扬扬。
但是,这‘定魂香料’却像是润物细无声般的侵入了每个魔法学院。
帝国下达命令,搜集原材料,再召集药剂师炼制。
结果就是,仿佛一夜之间,这种秘药就充斥在每座魔法学院之中,成为每位一年级生必须的秘药。
以往,药剂在魔药面前,根本就抬不起头。
可这一次,冥想秘药可是上大分了,也让所有人知晓,秘药其实也是有大作用的。
当然,帝国虽然没有宣传,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到冥想秘药的珍贵。
虽然秘药很便宜,但是,整个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的,黑市的价格炒到了十倍以上,都是有价无市。
让洛依没想到的是,莱特宁格魔能机械厂提供廉价冥想秘药的事情,传的极快极广。
以至于工厂招工,来的人简直多到夸张。
甚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魔法学院退学,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的。
他们就是没法冥想入门,踏不进那道门槛,可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机会。
洛依见此,自是来者不拒,甚至把这个培训班办得越来越大,扩招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这都是人才啊,自然是越多越好!
当然,这时候,洛依也清楚知道,药剂公司也得提上日程了。
二更送上,我再为明天做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