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北都玄府妖鬼兵
巢居岛,南岸码头。
一艘战船缓缓的驶入海港,战船与海船不同,前后都有兽头撞角,船上也有武卒道兵。
余书洋跟李真头一回见人族战船,都被船上的气势震慑到,那是一股血气阳刚的威势,其中自带一股有我无敌的信念。
随着战船靠岸,在南岸码头上引起不小的轰动,崖洲五岛上下全都是妖怪,哪里见过人族军阵。
随着一队铁甲武卒下船开道,一位白袍白甲的俊少年,龙行虎步的从战船上走了下来。
这少年郎眉目直接多妩媚,颇有几分男生女像,说来也是跟余铁男匹配,她是女生男像。
“九弟,这就是你六姐夫了。”
余铁男上前一把将白袍小将环住,颇有丈夫拉着自己小媳妇的既视感。
“六姐夫。”
“六姐夫。”
余书洋、李真、李理三个都乖乖的叫人,他们仨刚才都被余铁男震慑一番,知道自家六姐得罪不起。
白袍小将并非人族,乃是白鹅成精,名叫舒庆,出身金城舒氏鹅族,在灵州也属小有名气的妖仙世家,族中有一位四品妖仙坐镇。
舒庆被媳妇搂着,丝毫不显得别扭,反倒有种习以为常的自觉感,他先是目不转睛的看余书洋,再错一错眼神看了李家两兄弟。
对于余家的情况,舒庆没少打听,就像余铁男刚才说的那样,这是他头一回上门。
“这是九弟?”
舒庆有些不确定看向余铁男,同时向他询问道。
这些年,余铁男都有跟鱼母通信,也知道不少家里的状况,故而,刚才能叫出李真、李理的名字。
“没想到吧,九弟竟然学了牛鼻子。”余铁男有些自豪的说道。
人族九家之中也有一个道家,其中修行的是道德法门,这一门跟道盟颇有渊源,双方拜的都是道祖。
不过,道家传承的道德成圣法,历来都是亲近人族的,跟道盟的立场并不一致,双方关系并不融洽,在诸天万界中,多有敌对的局面。
余铁男不知道其中的差别,看余书洋身穿道袍,做道士打扮,也把他当做道家门人了。
“九弟,初次见面,有份小玩意送你做见面礼。”
舒庆从军袋中取出一面小旗,这旗长短不过三寸,黑底红纹描绘了两个古箓——北府。
北府是指北都玄府,玄府之中多祭炼妖鬼道兵,这也是北府军的特色。
余书洋双手接过北府兵旗,神瞳感应之下,见其中有三十六个八品妖鬼。
这些妖鬼都修炼一种功法,就像睚眦龙子海葵水兵一般,结阵之后能催动一种妖鬼神通。
紧接着,舒庆又掏出两根兵旗,示意李家二兄弟上前来,相比余书洋手中的,成色就要差许多了。
早在来东海之前,他就打听过来,知道二姐一家、八妹一家都在,两家有三个后辈。
此时此刻,舒庆无比庆幸,他多准备了一点,不然今天可要丢脸了。
李真、李理上前两个各取了根兵旗,他们都知道道兵的珍贵,崖洲五岛八城没有一家懂得祭炼的,在东海只有龙宫水府才掌握。
“六姐夫,你出手真大方,这是耳报先锋?”余书洋赞叹道。
军阵有多种,其中不乏用途,比如探路的先锋、探查敌情的耳报,都属于特殊的道兵。
这类耳报先锋,跟余书洋的采风望气术类似,不过,是以妖鬼成阵,能够直接寻鬼问事。
即便余书洋有探问法术,面对三十六只八品耳报妖鬼,也不由的赞叹。
“九弟喜欢就好,北府别的不多,就是妖鬼最多。”舒庆轻描淡写的说道。
灵府北玄府,就驻扎在北海玄水之畔,时不时的就得镇压妖鬼,免得被妖鬼流窜到九州内陆。
这些被捕获的妖鬼,就成了北府军的战利品,天长日久以后,被训练成了妖兵,炼到兵旗之中。
真要说起来,妖鬼在北都、北府都是稀松平常,真正难能可贵的,还得是训练妖鬼成道兵的法门。
“九弟,你不是说着急接母亲吗,咱们就不要在这啰嗦了。”余铁男出声提醒道。
余书洋也不再耽搁,对李真说道:“李真,你带六姐、六姐夫去鸦头山,我去巢居城,把母亲她们接过来。”
说完话,余书洋就放出云车,直奔巢居城而去。
海港这边,舒庆施法把战船收了起来,变作核桃大的小船,一应武卒道兵都留战船中。
北府战船内炼小福地空间,其中可生活三千余道兵,这种战船就跟捕风船类似,需要时不时出海捕捉妖鬼。
余铁男、舒庆两个手挽着手,上了李真的马车,她们小夫妻俩这次回来,不仅仅是为了探亲,也是为了帮鱼父、鱼母渡劫。
这事是舒庆主动提及的,鱼母在写给闺女的信上,几次提到鱼父渡雷劫的事。
他们小两口凑在一起,细细的算了一下,发觉不仅鱼父要渡雷劫,鱼母也快要突破了。
于是乎,趁着灵州北府还算稳定,就在玄府军中告假,一块来东海探亲。
马车上,舒庆抓着余铁男的手,不由的小声宽慰道:“夫人不要担心,听说八妹夫已经突破五品了。”
余铁男不似刚才码头上那般大大咧咧,眉目之间反而多了几分忧愁。
“你不知道,我家族中有一大敌,上次母亲信上用暗语提及到,那寄命蛇种跟莲教多有勾结。
你也知道莲教讨寿、害命的阴毒,当年,我在福地的时候,就跟着何将军守护福地关口,见识过不少蛇种的手段。”
余铁男是真的替鱼父、鱼母担心,除此之外,也是顾虑九州内陆的劫数变化。
莲教在吴州死灰复燃,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只等杀劫一到,莲教必定在吴州举事。
闻香教在中州的北地插旗,这次声势超过以往,门州也出现了闻香教的信众。上一个杀劫,闻香教跟东方魔门拼杀,可以说是同归于尽,双方总坛都被覆灭,这次必然要再做过一场。
这些都算是杀劫中的旧事了,每逢杀劫一起,妖仙世家、仙门世家都要遭劫,九州都会冒出各种教派。
现下,北地大河中出现一伙反贼,公然打出了反叛朝廷的大旗,不等王朝派兵镇压,又跳出一群妖人跟随。
这事已经惊动了人道圣地,兵家、工家都有意见,甚至想要动用五府军灭杀叛贼。
与此同时,儒家抓住妖人叛乱做文章,开始旧事重提,认为妖族不可信任,想着让五都实行军管,把一应妖怪都驱除出去。
人道王朝的文官大都出身儒、法两家,其中儒家最多,历来都是主张“兴盛人族、抑制妖怪”。
若非妖仙能开辟福地,带着族人近乎隔绝的生活,说不定,人、妖两族早就开战了。
“夫人,我把武卒跟妖鬼都带来了,若是真有不开眼的,咱俩就结阵杀敌,不会让岳丈损伤分毫的。
而且,我看九弟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宝气,并不像你说的那般完劣不堪啊?”
舒庆宽慰媳妇两句,随后好奇的询问,刚才他用军中望气法,竟然没有察觉到余书洋的修为,只看到五彩斑斓的羽毛、以及几片蛇鳞。
余铁男摇了摇头,她离家二十多年了,家里的消息都是鱼母写信告诉她的,九弟的许多事鱼母也不清楚。
“我这个兄弟,自小就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精通术算之法,不仅能算吉凶祸福,还能推演功法。
我使的虎枪就是他给算出来的,指点我离开喜鱼福地的也是他,说红鸾喜气有碍擎羊星。
等见了母亲,我再问一问吧,母亲在信上多次提及,现下家里的产业,好些都是他出符钱购置的呢。”
余铁男对于自己兄弟,还是很有感情的,前些年一直抱怨余书洋,说他顽劣不肯修炼,那也是关心多过指责,不想丈夫都记在心里了。
一旁的舒庆也明白,自己媳妇在跟他解释,余家九兄妹都是一母同胞,感情总是要深厚一些,他也不会傻乎乎的反驳余铁男。
“夫人,李家两位表弟是什么情况?我看其中一个,浑身散发着珠光宝气,钱财多的都堆成山了。”舒庆笑着打趣道。
相比于妻弟余书洋,他对李家表弟更更在意一点,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中大将历来离不开大商贾的支持。
舒庆、余铁男两个在北府军,都算是崭露头角的妖将,不过,也因着妖族的出身,总是受到暗中的打压。
人族的兵家对五府军有直接影响,这些兵家将帅总是喜欢提拔人族出身的兵卒,同时打压妖族新秀。
这次北地妖人叛乱,不仅仅是地方上的儒家文官旧事重提,五都、五府中的兵家将帅也有声音,想要打压军府中的妖将。
余铁男、舒庆大张旗鼓的告假来东海,背后也有考量,除了帮鱼父渡劫,也有躲开军府倾轧的意思。
“你是说李真吧,母亲在信上提过几回,我只知道他是朱三娘的长子。
这个朱三娘是父亲的结义兄妹,早年在喜鱼书院求学,修行的好像是姻缘法门。”
余铁男回想着往事,她对朱三娘了解并不多,特别是李真出生后,为了照顾身怀“寿字真种”的李真,朱三娘大部分时间都缩在山洞福地里。
“好像,朱三娘也在闭关快要渡劫了,母亲在信上说过。”余铁男猛的想起来,对丈夫说道。
舒庆暗暗点头,对李、余两家大概有点印象,想到余家能来东海落脚,背后少不了李家的帮助。
两夫妻一路上依偎在车厢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舒庆问、余铁男回答。
另外一边,余书洋驾着云车,从半空中飞行,依旧是沿着山脉走,从金鸡岭到卧虎山。
余书洋在卧虎山的山道上按落云车,从此处走向巢居城,山坡之上,有只小老虎,顶替了黑彪的职业,在此巡山放哨。
他并没有多做停留,唐黑彪、虎杖妖仙都已经被镇杀,真灵都被他投胎到青岩羊腹中。
说起来,余书洋跟唐家并无深仇大恨,若非虎杖妖仙露出马脚,他也不会动手镇杀,没必要继续牵连到族人。
一路上,穿过城门来到外城,肉眼可见的空旷,半妖们居住的房屋,都被拆掉带走了。
余书洋心中不免感叹一回,东夷帝君扶持半妖,又把族气跟蜚眼石人绑定,就是想着不让人族好过。
半妖这一招实在太狠毒,可以说是打在巫神的七寸上了,眼下九州内陆一派和气,不过是人族、妖族刻意压制的结果。
妖族历来争斗不休,即便是在妖道天,大妖们也很难和平相处,这是种族出身决定,就好比狼跟羊、兔子跟萝卜,天然就是对立关系。
眼下,中土世界出现了半妖,势必要打破妖、人两族的和谐。
真要说起来,半妖比普通人族有力量,比妖族能生育,一旦坐大,人族、妖族也难抵挡。
余书洋又想到脱困的苍龙大龙神,这位也不会闲着,必然会在妖族中闹出动静来。
就是不知道,他会先解救被镇压的大龙神,还是先统合四海龙宫跟真龙们。
想到天罚大劫,把东、北二海隔绝,这背后到底是东夷帝君的有心算无心,还是天道意志的暗中操作。
余书洋没再多想,这些事情离他都太过遥远,当下最关键就是,把鱼母、二姐、八姐接回到鸦头山,让鱼父、朱三娘顺利渡劫突破。
穿过外城进入到内城,巢居城内按照东坊、西市的大格局,当然了,坊市之间也有混杂,余家面馆就在东坊之中的食肆。
现在的余家面馆,已经从最早的一座酒楼,扩张到五座了,二姐夫、二姐又额外租了一处铺面,专门做药膳跟医馆。
余书洋一进入食肆,首先看到的就是茶楼,这处是半张仙的铺面,如今合并到余家面馆了,专做云雾茶的生意。
茶馆内搭了书台,早晚都有说书的先生,工坊的闲散妖怪,都会来此“泡茶馆”。
所谓泡茶馆,就是掏一个符钱,点一杯最次的碎茶,在馆里听书歇脚,一待就是大半天。
茶楼旁边就是余家面馆,斗大的金字招牌,面馆是三座酒楼打通的,一楼是散座跟戏台,是有专门的戏班登台,就像金童在青丘狐之国那样。
余书洋一进门,就在柜上看到了八姐,左右两边是账房,一个鸡妖、一个蜈蚣妖。
“八姐,你怎么在柜了?咱娘呢?”余书洋问道。
“小没良心的,你还知道回家啊。”余八姐笑骂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