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四时风雨与乾坤一气
自古以来,都有敲钟报时的习惯,寺庙也有晨钟暮鼓的风气,故而,道钟长鸣也寓意着传承不断。
阴阳玉炉之中,龙鲤万法铃被拆分成九枚法钟,其中八个风钟,一个雨钟,合在一起暗合了四时风雨。
九枚法钟之中,只有飓风法钟维持住了三十三重法禁,其余八枚都只有三重法禁。
眼见着九枚法钟全都炼成形,余书洋直接催动还丹点化秘法,施法投入炉中,化作一条黑水玄蛇。
玄蛇催动太岁龙神之法,为九枚法钟一一点化,炼入岁时天符,如此一来,四时风雨与年岁时序相合。
炼器跟炼丹不同,除非祭成法宝,不然是不会引动天劫的,黑水玄蛇将浊阴之气、岁时法理炼入法钟,还剩下一半清阳之气。
余书洋回身看了看白家两外甥,就催动黑水玄蛇,将清阳之气归入到丹砂之中,这丹砂是龙鲤万法铃所剩。
就见着赤红色的丹砂,跟清阳之气相合,就化作两枚白玉色的圆珠,圆珠有拇指大小,透着一股青阳法韵。
余书洋把玉炉盖子打开,先是把九枚法钟取了出来,法钟一出炉就变作青铜色,钟身涨大到三尺高。
“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你们三个去把九枚法钟挂上,按着顺序,不要挂错了。”余书洋对仨学生说道。
余书洋把顺序一一指给他们,雨钟挂头一个大殿,熏风挂第二个,飓风挂第三个,朔风挂第四个,后边五个挂依次化五季风钟。
顺序正好跟九间殿反正,是前四后五的格局,布置的是四时风雨大阵,阵中又套了一个天风法阵。
余书洋把玉炉中的玉珠取出来,又收了金鼎玉炉,把青阳珠拿给白家两个外甥。
“你俩学的是医道,按说应该在家跟父母学医才好,现下被你们外祖母送过学习,也不能整日嬉戏打闹。
这两枚青阳珠给你俩,我在教你俩一门祭炼青阳神水的法子,好生参悟青阳神水,对你俩医术也有帮助。
再过些时日,你俩就去洞房宫当个烧火童子吧,见了阴师好生听话,他是东海有名的大丹师。
若是能讨得他的欢心,把你俩收入门下,那就是你俩的造化了。”余书洋免不了提点两句。
说完白家俩外甥,余书洋又看向黄巴山,说起来仨外甥之中,这个是他亲自孵化的,心里感受上最亲近。
“你觉醒的巴蛇血脉,自有巴蛇传承,我也没有别的可以教你的,你继续参悟腾蛇星符吧。
巴蛇、腾蛇都是远古大蛇,自有血脉神通,想要炼成也不容易,过几日,你就去流珠宫吧。
阳师要祭炼符文玉璧,你去帮忙吧,若是能领悟符文一道,阳师必定能收你入门。”
余书洋提点大外甥黄巴山一回,又担心他不开窍,取出一张素麻纸,写了三十个水行灵文。
“这是八会灵文中的水行灵文,你拿回去试着参悟一下,若是有不懂的,就对照符文玉璧参悟。”
八会灵文取法于天地法象,想要参悟并不容易,得对天地法则有一定的了解,相比之下,符文就简单多了,源自人道象形文字。
余书洋若非是得到了文曲星传承,让他从头学八会灵文,说不得也得费三五百年的时间。
黄巴山把灵文素纸接了回去,他在余书洋身边待的久,不像白家两个表弟那般寡言少语。
“舅舅,这劳什子符文、灵文的,能不能不学啊,看的我眼睛疼。”黄巴山眼巴巴的望着舅舅。
巴蛇修行最是简单,只要多吃血肉就成,像黄巴山他爹就是修行的蛇吞之法,也是因此炼出了巴蛇血脉,继而孕育出了黄巴山。
说起来,黄巴山抢了他老子的气运,成了巴蛇血脉返祖,占据了巴蛇传承之位。
余书洋板着脸,散发出一点狰狞龙骨的凶威,震的仨外甥脸色惨白,说道:“你们外祖母把你们送过来,我就得想办法给你们找一条出路。
阴师、阳师都是三品妖仙,在东海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老祖宗一样的,能跟在他们身边学艺,是你们的福气。
若是吃不了这个苦,改天我就送你们回巢居城,省得在这给我丢人。”
黄巴山、白七郎、白十一郎全都乖乖的点头,他仨并不是身有反骨的那种混账,都懂得好赖了。
待到余书洋收了身上的凶威,白七郎鼓足勇气上前一步,怯生生的说道:“舅舅,我跟弟弟学的都是医术,跟仙道炼丹相差太大。”
白家两兄弟这几年心智长成了,不是当初一见面,就抱着余书洋大腿的模样了,反倒是有些怕他了。
余书洋闻言摇摇头,说道:“无妨的,医药不分家,你们不修仙道,也可以学学丹药火候。
刚才我祭器就是用得炼丹之法,道理都是相通的,不用担心学杂了。”
他安排白家俩外甥去烧火,一来是让他们学学丹药道理,医、药都是互通的,不妨碍他家日后回家学医。
二来,也是安置他俩,免得整天嬉戏打闹,若是被阴陈子相中了,他就施法给他们剥离人道元炁,入道修仙也不是不行。
白七郎见舅舅这般说了,也没话可说了,这次来东海道院,本意是让黄巴山过来闯一闯,毕竟他是返祖血脉,要自行参悟功法。
鱼母思虑再三,觉得不好只让一个外孙过来,一碗水端平才好,就让李太平把仨外孙都带过来了。
这事都没跟余书洋商量,搞的他不好安排,不知道让仨外甥学点什么,又不好让他们荒废下去。
极真殿外,金不换仨个,合自抱着仨个大铁钟,一路上从南到北悬挂过去。
九间大殿只有极真、流珠两宫住了人,其余都是空着的,待到他们仨来到流珠宫挂长夏钟时,被阳师子叫住了。
“你们仨挂的是啥法器啊?怎么瞧着一股湿气呢,这是做什么用的?”阳符子好奇的问道。
流珠宫已经分给阳符子,就算作是他的私物了,毕竟是日后常住的居所,不得过问一下。
“阳师,这是先生炼的一套法钟,一共有九枚,让我们按着顺序,每处挂一个。”金不换解释道。
刚才他们仨眼看着余书洋祭炼法钟,很多时候都是看个热闹,炼丹、炼器都有秘术在里面,只凭看是学不会的。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阴师子的烧火童子,他们在炼丹房跟着,不知道见过多少会烧炼仙丹,依旧是没学会如何炼金丹。
“这是八风咒祭炼的法钟吧,看样子这是长夏钟,还剩秋、冬两个没挂。”李太平看了几眼,对阳符子解释道。当初他教余书洋回风法,也是知道八风咒的,法钟上有灵文跟真意神像,而且也不难辨认。
阳符子把秋、冬二钟要了过来,拿在手中端详一二,说道:“这还是传道之器呢,上面镌刻风咒真意、口诀,倒是方便门下弟子修炼。
他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挂出来,莫非是要传八风咒给道院的学子?”
阳符子把法钟还给金不换,让他们继续去挂法钟,望着符文玉璧,心中又多了一些想法。
一旁的阴师子看了看法钟,不由的嘿嘿一笑,想着以后指点给狐子们,可以从法钟上参悟功法。
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三个在虎山岛上,跟阳符子、李太平相处日久,心里倒是不觉得畏惧。
他们出了流珠宫,就去了洞房宫、泥丸宫,把剩余的两钟挂上,就回极真宫去了。
再说极真宫这边,云纸、玄水墨都祭炼完成,被万家、云华捧了过来。
余书洋把云纸铺好,玄水墨装在百龟墨池中,手上拿着五芝瑶草剑,准备以此沾墨绘制乾坤圈。
眼看着金不换三个挂完法钟回来,余书洋这才开口道:“现在人都齐了,我要绘制法脉传承真图。
你们都过来旁观吧,能参悟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绘制真图需要把法意寄托其中,余书洋说完话就闭嘴不再言语,凝神静气的收敛心神。
首先,他把四道法相显露出来,分别是:北天玄武金风法台、九阳玄水龟、五丁阴火蛇、震龙云衣。
四道法相都融入到法力之中,就跟三道真形符一般,都是种符了的,日后以此为材炼制金丹。
余书洋控制着法相压住云纸四角,法相的灵韵丝丝缕缕的侵染在纸上,渲染出淡淡的华光。
龟蛇在下面两角,染出水火灵纹,法台、云衣在上面两角,染出黑、白玄纹。
余书洋左手掐子午决,右手拿着灵芝如意,以如意头沾取玄水墨,暗中催使剑道,以冬时剑意牵引玄水法则。
他的冬时剑意已经突破四时剑意,在扫霞仙衣突破成法宝时,领悟出了极寒毁灭之力。
就见着,鸡油黄的灵芝如意,沾取玄水墨不久,就化作一层薄薄的黑冰,冻在如意头上了。
余书洋以法剑催使剑道做笔,目的也是为了在云纸上留下法剑传承,不能只有阴阳变化。
心念集中如一,法念不再显露出来,也跟玄水墨一般,汇聚在灵芝如意之上。
有了乾坤圈法念的加持,五芝瑶草剑一瞬间,散发出一股先天戊己土之气,这气与始气有几分相似。
混元一气化玄气、始气、元气,其中始气为万物之基础,也是无中生有的那个有。
先天戊己土气一出现,就引得芝仙土六盯着看,他要祭炼的戊己旗,追求的就是这般威力。
与土六相似的,还有金不换三兄弟,他们是看五芝瑶草剑上的剑意,冬时剑意凝聚极寒毁灭之力,又牵引着玄水法则。
此时此刻,余书洋心无旁骛,手中捏着五芝瑶草剑,仿佛是一剑斩开混沌一般,点在云纸之上。
就见着云纸上五色翻腾,水火、黑白灵纹不停的翻涌,余书洋的手握着五芝瑶草剑滑动不得。
云纸四角传了一股劲,就像是绳索一样绑住了五芝瑶草剑,余书洋落笔点下,在想晃动都不能。
这一点,就像是子鼠开天一般,在云纸上落下一个小小的墨迹,一点点的变大、变浓。
余书洋心中若有所悟,知道这一点是混沌初开,他要绘制乾坤圈,就得从混元无极开始,一点点推动变化,就像当初炼乾坤圈法念一样。
见此情形他也不急,只是不断用力,把灵芝如意上的玄水墨注入其中,让墨迹越来越大,就像是混沌一片。
待到玄水墨把云纸侵染了大半张,只剩四角灵纹晕染的痕迹,此时云纸上漆黑一片。
余书洋这才把五芝瑶草剑提起,在百龟墨池又沾取玄水墨,混沌无极要想化作阴阳,须得经历一气三化的过程。
五芝瑶草剑上冬时剑意散去,改换成春风剑意,余书洋以春时剑意牵动阴阳水雷法则。
就见着五芝瑶草剑点在云纸上,碰撞出星星点点的雷火,引得五丁阴火蛇晃动。
随着雷火燃烧,云纸上的玄水墨迹慢慢化开了,露出一点点白光,不等多时白光连成一体,如同一条白色的阳鱼。
余书洋手上五芝瑶草剑快速挥动,急忙忙在阳鱼外绘制一个半圆弧线,顺着半圆再补上另外半个圆弧。
如此一来,混元环就绘制成功了,就见云纸上大半墨迹,只有左侧大半留白像一条阳鱼。
混元环一成,圆环就成一半白白黑的模样,内中渐渐透出玄气、始气、元气,阴阳鱼越发的明显起来。
一气三化结束后,虚实变化不定,云纸仿佛变作一个小世界,纸面上云气飘荡,上面是黑白二气化作星天,下面是水火二气化作水陆。
云气之中有一黑、一白两条鱼,相互游走嬉戏,就像是太极阴阳图一般。
太极图在道门别有深意,不过余书洋不以此立道,他还得再施法才行,把太极阴阳转入到两仪阴阳,再分阴阳为乾坤圈。
要想把太极变作两仪,就得把太极弧斩破,从而打破阴阳调和。
余书洋再次施展冬时剑意,一剑斩在阴阳鱼之间,这一剑犹如开天辟地一般,一瞬间云纸上风云变幻。
阴阳鱼分离开来,化作两仪阴阳,一时之间,云纸上分出了上下高低,黑白云纹、水火云纹全都凝实。
余书洋手拿五芝瑶草剑,不再催动剑意,只运使乾坤圈法念,分别打在阴阳鱼上。
就见着阴阳鱼各自翻转,化作两只明晃晃的光圈,两圈套在一起,一个横圈、一个竖圈。
乾坤圈一半在黑色墨迹上,是黑底白色圈,一半在白纸之上,是白底黑色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