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突变
“仲怀!”
王韶沉默了一会说道:“你这个计划虽然胆大包天,不过确实有成功的可能。可这样做等于是主动挑起宋夏之间的战火,最重要的是你想过退路没有?”
如今西夏和大宋名义上还是盟友,西夏也没有进攻过大宋。
虽说后面有这个可能,可也只是可能而已。
顾廷烨这么做,主动挑起战争,不管成不成,接下来都要面对文官的口诛笔伐。
抛开这些不谈,顾廷烨孤军深入,不管能不能偷袭成功,都将要面对西夏大军的围剿。
“与其等西夏主动犯边,不如主动进攻,我相信陛下知道,也会赞同我这个计划的。只要陛下赞同,我就不会有事。”
顾廷烨微笑道:“至于退路我自然考虑过,高原如今荒无人烟,西夏兵力匮乏,也没在高原上留有兵马。不管成与不成,我都会走高原,然后通过蜀地进入大宋。”
高原唯一的难点就是高原反应,当然了,这个时候并没有高原反应这个词。
古代对高原反应的称呼是瘴病。
不过经过多年摸索,只要不深入问题就不大。
而顾廷烨是从那边到蜀地,并不会深入,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你决定了?”王韶问道。
“决定了!”顾廷烨坚定的点了点头。
王韶叹了一口气,若是按照以前的传统来说,他这个监军和顾廷烨这个主将意见有冲突的时候,要以他的意思为主。
可赵兴派他们来的时候,曾和让谈过话,暗示他要以顾廷烨的命令为主。
两人搭档这么久,他已经摸透了顾廷烨的性子。
平常顾廷烨能够听进劝,可一旦顾廷烨下定决心,很难动摇。
因此他不再劝说,而是和顾廷烨完善起了计划。
次日晚上,顾廷烨派人解决掉城池四周监视的探子,然后带领所有兵马冒着夜色,进入了西夏境内。
顾廷烨跟在赵兴身边多年,也从赵兴那听说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比如说如何解决夜盲症的问题。
河湟耕牧混杂,之前大宋和河湟属于蜜月期,顾廷烨没少向董毡索要羊和羊奶。
军中士卒吃的比普通百姓人家还是要强一点的。
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士卒都是青壮,夜盲症并不是很严重。
这段时间又一直在补充营养,不至于一到晚上就成了睁眼瞎。
这也是顾廷烨敢于奔袭西夏国都的底气。
顾廷烨驻守河湟后,一直在收集关于西夏的情报,行军的路线特意避开人口密集的地方。
实在避不开的,只能全部杀了。
即便村落被屠,只要踪迹被清理干净,附近城池的官员,也猜不到有人疯狂到孤军深入,偷袭西夏国都。
虽然残忍,可慈不掌兵,为了隐瞒消息,只能如此了。
六百多里,正常行军差不多四五天就够了。
可顾廷烨为了隐匿踪迹,只能昼伏夜出,一路还要避开人口密集的地方,因此路程就更远了。
用了半个多月,顾廷烨才率领三万兵马,来到距离西夏国都三十多里外的一处山坳潜伏了起来。
再往前走,人口就太密集了,根本避不开,也没有时间来灭口了,否则只会耽误时间,让西夏察觉。
来时顾廷烨和王韶早就商议过了,当即派袁文绍亲自带人前去西夏国都附近打听消息。
只要西夏国都没有异常,就不在隐藏踪迹,直接奔袭西夏国都。
就算被发现,想要报信也来不及了。
袁文绍是深夜才出发,等抵达西夏国都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
西夏汉人和党项族杂居,而党项族在唐初就已经归降大唐后,就开始使用汉人语言。
西夏自立时,西夏开国皇帝就命人创造西夏文字,可惜也就几十年罢了,还没有彻底推广开来,民间使用的还是汉人语言,只是在口音上有一定的差别。
袁文绍和探子换了西夏服饰,模仿着西夏这边的口音,混迹在赶往西夏国都的人流中,打听这消息。
他自称是来往西夏和大宋的商人,口音古怪些,也没人多想,倒是让他打听到不少消息。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需要进入城中,看看西夏大概的防御。
等发动奔袭的时候,还需要提前派一些兵马混入城中,在关键时刻阻止城门关闭。
当得知西夏国都半个月前开始戒严,进出盘查的非常严格,需要路引的时候,袁文绍立马打消了进城的念头。
赶回去禀报给了顾廷烨。
“仲怀,肯定是沿途屠戮的那些村庄,已经让西夏警觉了,如今西夏只是有些警觉,我们退走还来得及。”王韶急道。
突袭主打的就是一个突字,一旦对方有了防备,及时关闭城门,他们只有三万骑兵,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打破城池。
“等等!”
顾廷烨打断了王韶的话,看向袁文绍道:“你确定,是半个月前开始戒严的?打听到具体时间么?”
“末将和那些探子问了许多人,都是这么说的。至于时间大约是十九日前,有些身份的末将不敢接触,寻常百姓记得并不是很清楚。”袁文绍说道。
“子纯!”
顾廷烨看向王韶说道:“我们一路上了十六天,算上今天才十七天。沿途的城池即便发现有村子被屠,报上去也要时间。西夏国都总不能在我们还没出发,就有所警觉吧?”
“仲怀,不管西夏因何突然戒严,都影响到了我们的计划!”王韶皱眉道。
他刚刚听到袁文绍说西夏国都突然戒严了,第一反应就是西夏有所警觉了。
如今看来,西夏国都戒严,确实不是他们的原因。
可西夏在出兵的时候都没有戒严,如今突然戒严,这其中必有内情。
可不管内情是什么,西夏确实戒严了,这种情况下,想要拿下城池,根本不可能。
“子纯你先别急!”
顾廷烨再次向袁文绍询问了起来。
“西夏国都戒严,是所有城门都戒严了么?”
“这…”
袁文绍躬身道:“末将得知西夏国都戒严,只是匆匆找了一些百姓核对消息,并没有去打探其他城门的情况,有所疏忽,请都指挥使治罪!”
“这次先记着,你再次去打探一下,弄清楚西夏国都四方城门是不是都戒严了,最好靠近一点查看一下。”顾廷烨说道。
“是!”袁文绍应了一声,领命而去。“仲怀,你怎么就不死心呢。”王韶劝道:“虽说如今西夏还没发现,可一旦暴露,我们就只能从蜀地回大宋了。如此一来,西北边境的兵力就有所不足了。”
现在放弃,他们还能趁西夏没有防备,直接返回西北边境,也能弥补西北兵力不足的情况。
可一旦暴露,他们就只能从蜀地回大宋了。
蜀地再到西北边境的路可就难走了,需要费大量的时间。
“子纯,都已经到这了,如此轻易放弃,我实在不甘心!”
顾廷烨说道:“不过你放心,若是真的事不可为,我也不会硬来的!”
“希望如此吧!”王韶叹气道。
虽然赵兴让他以顾廷烨的命令为主,可军中其他人并不知道。
大宋重文轻武乃是惯例,他正要强行夺权,也不是做不到。
可如今已经深入西夏腹地,两人不和乃是大忌。
袁文绍这次探查,回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禀都指挥使,西夏国都虽然戒严了,但实则外紧内松,并不限制附近百姓进出,若是从其他地方来的百姓商贩,都会被抓起来。具体缘由不清楚,不过末将靠近看了,城门附近和城墙上的兵马并不多,四个城门都是如此。”袁文绍禀报道。
顾廷烨招呼袁文绍坐下,沉吟了一会看向皱眉思索的王韶,微笑道:“子纯如何看?”
“西夏国都这边好像在封锁什么消息。”王韶说道。
“不管西夏在封锁什么消息,我们突袭的机会还是很大的。”顾廷烨笑道。
这次王韶倒是没有在反对,而是说道:“若是突袭,必须要快,城内都是街道,不利于兵马展开。一旦等西夏的兵马反应过来,我们很容易被拖在城内。若是附近城池的兵马闻讯赶来,我们就危险了。”
“没错!”
顾廷烨笑道:“西夏皇宫距离东西城门最近,我们从中选一门,直接突袭进去,包围皇宫。西夏皇帝御驾亲征,必然带走不少宫里的禁军,皇宫之中守卫的兵力不足。”
“西夏皇帝只有一子,将其抓到就撤,即便西夏皇帝得知消息,也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出兵报复。”
“如此是否有些太孤注一掷了?”王韶担忧道。
他的想法是最少拿下两座城门,若是西夏反扑太快,可以根据情况选一个城门退走。
“守住两个城门,还得攻破皇宫,压力太大了。”顾廷烨摇头道。
“也罢,我就陪你疯一次!”王韶咬牙道。
“哈哈!”
顾廷烨笑道:“这次若成,子纯我们必将名留青史!”
…………
西夏皇宫
此时宫门已经关闭,皇宫内守卫森严,甚至比李谅祚在的时候,巡逻还要严密几分。
皇后寝宫大殿之中,梁皇后正在和一个老者说着话。
此人正是西夏再像梁广川。
“如今城内的兵马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得知消息,李明孝已经以陛下身体不适为由,班师回朝了。”梁广川笑道。
“父亲确信能除掉李明孝?毕竟那可是四十万大军!”梁皇后有些担忧道。
“放心吧,若不是怕因为陛下暴毙,大军乱了,他已经死了!”
梁广川冷笑道:“他还以为陛下是意外暴毙,封锁了消息,拉拢了军中的将领。岂不知他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了,而且投靠他的人中有我的人,等他把大军带回来,就是他的死期!”
梁广川早就在谋划这件事了,只是他之前做不到在李谅祚死后掌控局势,还顾忌辽国和大宋那边,才迟迟没有动手。
如今大宋和辽国正在交战,即便得知李谅祚暴毙,大宋和辽国也做不了什么,他有足够的时间平息李谅祚之死带来的影响,掌控辽国大权。
“如此我就放…”
梁皇后话还没说完,梁乙埋骂骂咧咧的走了进来。
“你的脸怎么回事?”梁广川皱眉道。
“董妃那个贱人不识趣,我玩玩后,把她赏赐给禁军了。”梁乙埋摸了摸脸,一脸戾气道。
“谁让你动董妃的?”
梁皇后闻言怒道:“你动那些普通妃嫔就算了,居然连董妃都动了,你真以为我们现在真的一手遮天了?”
“她不是一直和姐姐作对么,我这也算是帮姐姐你出气了。”梁乙埋一脸无所谓道。
“啪!”
“爹您…”
梁乙埋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父亲。
“混账!”
梁广川怒骂道:“朝中还有多少党项贵族,即便常哥儿登基,在没有清除掉这些人前,也不可乱来!”
他们并不是直接夺位,以梁家的地位,也做不到这一步。
而是谋害李谅祚,让梁皇后的儿子登基。
西夏党项贵族的权势还是不小的,在没有彻底掌控大权前,表面上还是要老实一些。
“可董家和您不和,您不是说要解决董家么?”梁乙埋说道。
“那是以后,现在还得留着董家,只有这样才能安那些党项贵族之心!”梁广川说着还给梁乙埋使了一个眼色。
梁乙埋见状低着头,不敢再说什么。
“瑶儿,你放心等回去后我会收拾他的,以后也不会让他再入宫。”梁广兴说道。
梁皇后一脸厌恶道:“父亲还是带他回去好好管教管教吧,若是坏了大事,我们谁都没有好下场!”
“我明白,时间也不早了,我先带他回去了。”梁广川说道。
“女儿就不送父亲了。”梁皇后淡淡道。
梁广川领着梁乙埋出了大殿,梁乙埋刚想说什么,梁广川回头瞪了他一眼。
直到出了皇宫,上了马车,梁乙埋才一脸委屈道:“父亲,这可是您让我这么做的,为什么还…”
“住口!”
梁广川呵斥一声,压低声音道:“你姐姐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她留着董家就是为了牵制于我。我刚刚那么做,是做给她看的。”
“怕什么。”梁乙埋撇嘴道:“没有我们梁家支持,她拿什么掌控局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