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鱼跃龙门
哪怕是现在这个局面,大多数节度使,也依旧觉得,天下会被各地的军头各自分占,并且持续极长的一段时间。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幽州出了事情,附近的两个节度使,都选择束手旁观,本质上,大家都是想保全自身的实力,不愿意有所损伤,从而被他人所趁。
而李云却愿意响应萧大将军的求援,甚至是领兵越过平卢军的地盘北上。
这就说明,他的志向,绝不只是一个江东。
「借道,借道…」
周大将军默默重复了两遍,冷笑道:「年轻人大抵都是这样,一肚子野心,喜欢折腾,他想要折腾,就让他折腾去。」
周昶看向父亲,问道:「爹的意思是,让他过去?」
「顾文川的亏,你我父子吃得还不够多吗?」
周绪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个时候,只能让他过去,不让他过,被他宣扬一番,咱们青州,就不只是被读书人口诛笔伐那麽简单了。」
周昶想了想,然后压低了声音,开口道:「爹,淮南道我们被李云占了个天大的便宜,这一次他要借道北上,是不是可以做一做文章?」
周绪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你想做什麽文章?」
「他要带一万人北上,一定有粮道,让人假扮山贼匪寇,断了他的粮道!」
周昶看着父亲,低声道:「到时候,他跟后方远隔千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一定会求到我们头上。」
「而且这一次是这李云亲自领兵,如果能运筹得当,说不定能把他留在青州!」
周绪默默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开口道:「那李云的本事,现在都已经很清楚了,他自己就是个以一当百的猛将。」
「断了他的粮道容易,甚至想法子,把他这一万人打掉大半也不难,事情,全然可以推脱给契丹人,可是…」
周绪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你有五成以上的把握,把李云本人留下来吗?」
这个时代,即时通讯困难,也没有什麽相片可言。
不管多少人围追堵截,只要往深山里一钻,便很难找得到。
哪怕皇帝,想要抓某个精确的个体,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搜山检海,还未必找得到。
像李云这种战斗力极强的个体,除非有十成十的把握,把他一击必杀,否则,他大概率是能走的脱的。
而一旦他骑着马突围走脱,回到江东之后,双方立时就会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厮杀。
而这个时候的平卢军,受顾文川之死影响,到现在,他们虽然明面上控制了河南道的东部地区,但实际上在淮南道失利之后,平卢军的整体实力,并没有比先前强上多少。
周昶没有说话。
他没有任何把握做成这件事,毕竟他们的实控区,其实并不能完全拦住李云南下返回江东的所有道路,李云甚至可以从河东借道返回南方。
「爹,您拿主意罢。」
周绪沉默许久,然后看向周昶,开口道:「等他真的到了青州,我给伱五千兵马,你也领兵,跟着他一起北上,支援范阳军。」
周昶一怔:「爹?」
周大将军神色平静:「怎麽说,萧大将军都是你的姑丈,咱们跟他的关系,总要比李云跟他亲近。」
「他能用这个事情做文章,我们自然也行,到时候你…就跟着李云,他去哪里,你就跟着去哪里。」
这位少将军瞪大了眼睛,惊呼道:「爹,这…」
见自家儿子这个表情,周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李云已经在江东站稳了根基,而我们青州,为顾老贼所累。」
他乾脆直接说了:「跟他的关系,不宜闹的太僵,将来若斗他不过,我儿尚有退路。」
周昶彻底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他苦笑道:「爹是觉得,孩儿不是他的对手。」
周绪也没有否认,只是默默说道:「为父已经没有什麽争斗的心思了。」
「至于你。」
他沉声道:「你自问能够在三四年时间,白手起家,到李云如今这个地步麽?」
周昶摇了摇头,沉默了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父亲的话,孩儿记下了,但是将来即便要同他低头,也是先争过一场之后的事情了。」
…………
二月底。
金陵城人满为患。
李云与杜谦一起,行走在金陵新城新建好的一段城墙上,巡视新城的进度,作为负责人的卓光瑞则是陪同在二人身边,一起巡视城墙。
走了一会儿之后,李云捡起一块城砖看了看,用力一捏,然后又在城墙上磕了磕,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不错啊。」
李云看着卓光瑞,笑着说道:「卓兄虽然是富家出身,做这些工程上的事情,也颇有一些天分。」
卓光瑞也跟着笑了笑:「上位,干这个差事是管人,经商其实也是管人,再加上属下做过不短时间的县令,做这些小事情,并不算很难。」
李云手底下这些文官,除了杜谦以外,其他很多都是县令出身,卓光瑞,许昂,还有其他一些文官,都是如此。
这些基层官员,相比较朝堂上那些高来高去的清贵高官来说,更知道底下是什麽样的,也更接地气。
李云若有所思,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杜兄,我有个想法。」
「咱们江东以后的官员,想要位居中枢,至少要做过一任县官,一任州郡官。」
杜谦一怔,随即笑着说道:「这麽些年来,京官跟地方官,多是泾渭分明,还从未听说这等规矩。」
李云笑着说道:「京官京官,有时候可能京城都没有出去过,不知道底下是什麽模样,哪怕存着办好事的心,也可能弄出大大的恶政。」
见李云不像是开玩笑,杜谦也正色起来,开口道:「上位是当真的麽?」
「我说话,从来当真。」
李云笑着说道:「这话记下来,以后就作为成例。」
杜谦现在负责江东人事,闻言缓缓点头,开口道:「好,属下已经记住了,回去之后,就写在书本上,往后作为成例。」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再往前走一走,李云看到了新城的城墙拐角处,隐约有不少铺盖,一眼望去,至少有二三十个。
再远远看去,还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附近走动。
这会儿还是初春天气,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的,李云一怔,皱眉道:「那些是修城墙的工匠麽?怎麽睡在墙根底下?」
卓光瑞被李云的话吓了一跳,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了一会儿,才松了口气,微微低头,笑着说道:「上位误会了,我们新城修城墙的工匠,都有地方可以住,那些住在墙角的,非是修城的工匠,应该是来参加今年文会的读书人。」
李云看向杜谦,杜谦苦笑道:「大概如此,上位可能还不知道,金陵文会在即,现在城里的客店价格暴涨,有些翻了七八倍,甚至十倍。」
「城外的庙宇,都住满了读书人,破庙里,估计也都住满了人。」
说到这里,杜谦看了看李云,开口道:「金陵城,太小了。」
「这墙角,多少能避避风…」
这个时候的金陵,还不曾真正做过正经王朝的国都。
这里,曾经是一个郡,只是最近几十年才被升做了府,而金陵城,也只是比普通州郡大上一些罢了。
杜谦苦笑道:「今年,来金陵参加文会的读书人,少说,也有七八千人了。」
李云认真想了想,开口道:「这麽多读书人过来,是认同我等,怎麽样也不能让他们住在这里,一会儿回去我给邓阳去个条子,让他弄一些行军的帐篷过来,扎在新城的空地上,给这些来参加文会的读书人住。」
「还有。」
李某人沉声道:「那些疯涨房价的店家,金陵府也派人去管一管,问一问,成什麽样子!」
卓光瑞连忙低头,认下了罪过:「这事是属下失职,属下今天,连夜就去过问这个事。」
身为副手,这种小事,当然不能让杜府尹认下。
李云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卓光瑞的肩膀:「我知道卓兄辛苦,无论如何,先忙过这一阵。」
一旁的杜谦,两只手拢在袖子里,开口笑道:「去年一个徐坤,一个姚仲,两人飞黄腾达,算是立下了这道龙门,今年果然给上位,吸引来了这般多江东才子。」
李云看向城墙底下的铺盖,心中也颇为高兴,笑着说道。
「跃过这道龙门,便入我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