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声闻天下
这会儿是半夜,扬州城里乱糟糟的。
虽然城里的守军,已经基本上没了声响,李云所部几乎是用推进的速度,快速掌握了整个扬州城。
但是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这位莫司马,藏到哪里去了。
到了子夜时分,李云也没有心思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了。
扬州,是他在江北的桥头堡,也是在大江以北最重要的州郡,将来肯定是要仔细经营的,他在扬州,也不是待一天两天。
所以他也没有急着非要在今天晚上,就把那位莫司马给找出来。
他先是在扬州城里找了个住处,然后给金陵的家人,杜谦各自写了封信。
略作思考之后,他又给婺州的许昂写了封信,准备把许昂调到扬州来。
许昂这个人,从丧妻丧子之后,整个人变得有些不太对劲,不过他在婺州的差事干得很不错,婺州在他的治下,也算是井井有条。
并没有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里。
不过他做事情的手段,现在变得有些阴狠了,一切按照规矩办事,再没有半点人情可讲。
而且,能下重手就基本上全是重手。
为此,婺州那里不少人在他手里吃了苦头。
不过他这种性格,目前很适合跟着李云在江北做些事情。
几封信写完之后,已经到了后半夜,李云打了个呵欠,伸着懒腰上了床,睡觉去了。
这个时候,还是要保证精力充沛比较好。
毕竟扬州城里明天还有不知道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再加上城外的平卢军并没有离开江北返回青州,说不定什麽时候,就会再迎来一场战事。
一觉醒来,已经是天光大亮。
太阳已经爬上了半天空。
李云揉了揉眼睛,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只觉得肌肉有些酸胀,并不疼痛。
这说明,昨天进城那一仗,强度适中,只是勉强让他活动开了。
见李云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守在门口的孟海连忙欠身道:「使君,扬州的于使君和吕别驾,都在外面院子等着您。」
「还有…」
他看了看李云,继续说道:「早上的时候,李都尉派人过来说,那姓莫的司马,已经捉住了,等候使君讯问。」
李云伸了个懒腰,点头道:「知道了,先看押起来,我过了中午再去审他。」
孟海点头,不过依旧抬头看着李云,想要说些什麽,却有欲言又止。
李云正好瞥见了他的神情,皱眉道:「有事情?」
孟海依旧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咬着牙说道:「不是什麽大事情,是我们村子里的事,想着要不要跟使君说…」
「你们村子…」
李云摸了摸下巴,反应了过来,问道:「当初从河西村跑出去的那些人,有信了?」
「嗯。」
孟海低头道:「还是孟青托人带给属下的信,说是联系到了我爹他们,孟青想要把他们带去越州,或者是金陵…」
李云明白了过来。
当初,石埭县河西村惨案,他是亲身经历者,河西村那些人,也是他放出去的,这些人从村子里逃了之后,便以杀官为志向,也作了几个案子,当时在石埭县,被称为河西贼。
一直到前段时间,李云还用了他们的名头,在江东做了一些自己的事情。
而孟青,正是跟着邓阳一起,驻扎在宣州义安县的铜官铜矿,前段时间,因为京城出了变故,李云还把邓阳所部的五百人,派到了宣州城附近驻扎。
算是借着这五百兵马,以及与宣州刺史邓钟鸣的一些关联。勉强控制了宣州。
而河西贼,这一两年时间,大概一直就在宣州,于是跟孟青取得了联系。
想到这里,李云忽然一怔,想明白了一些关节。
在这之前,李云在做越州司马,小有一些势力的时候,就想过联系这些人,让他们有个着落,不过一直联系不到。
而现在,为什麽突然联系到了呢?
大抵是因为,这些「河西贼」,也听说了京城的消息,知道武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此,他们身上的反贼身份,也就无关紧要了。
所以他们才联系到了孟青。
在此之前,这些人一直怕自己的身份,牵连到河西村那些个跟着李云的少年们,便一直没有露面。
可想而知,如果武周王朝一直存在,这些河西村的所谓河西贼,恐怕一辈子也不会露面了。
想到这里,李云默默叹了口气,开口问道:「他们情况如何?」
孟海低着头,开口道:「不太好,当初他们是跟着我爹,从河西村逃出去的,最早有三四十人,不过被官府追杀,再加上没有生计。」
「现在…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李云沉默,叹了口气道:「河西村的事情,当初我也是亲历者,你的这些家人们,让他们都搬去金陵罢,我给金陵去一封信,金陵那里会给他们安排生计。」
孟海低着头,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云面前,额头触地:「多谢使君,多谢使君!」
李云一把将他搀扶了起来,皱眉道:「干什麽?」
孟海再起身的时候,已经是满脸泪水,红着眼睛,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些河西少年,平日里与正常孩子没有什麽分别,但几乎个个都有自己的悲惨的身世。
毕竟当初的河西村村民,几乎已经全部死光光了。
孟海平日里,只是闷声给李云跑腿干活,一句闲话也不说,但是心里郁结,不知道多久了。
见他这个模样,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要不然,你先从六合渡回江南去,见一见家里人,顺便给我把信带回去?」
孟海泪流不止,话也哽咽着说不完整,但是不住的摇头。
「我…我跟着使君。」
只说了这几个字,孟海便再也忍耐不住,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悲惨,不忍卒听。
李云只是默默拍了拍他的后背,然后从这后院里走了出去。
他刚走到外面,扬州刺史于琮,别驾吕严,便都围了上来,对着李云拱手行礼:「李使君。」
行礼之后,二人都听见了后院隐约的哭声,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李云。
李云叹了口气:「我那小兄弟一肚子伤心事,让他哭一哭罢。」
「二位。」
李云指了指前院的正堂,开口道:「咱们坐下来细聊。」
二人自然连连点头。
很快,三个人各自落座,李云低头喝茶,醒了醒神,才看向这两个人,淡淡的说道:「莫道正,已经被绳之以法,稍后李某就会去讯问他们。」
「二位一大早过来寻我,可是有什麽要紧的事情?」
于琮于刺史显然是一晚上没有睡,两只眼睛里密布血丝,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文书,两只手递在李云面前,微微低头道:「李使君,这是扬州城里,可能与那莫贼有牵连的人家,使君照着这名单去查,想来会容易许多。」
李云接过名单看了看,只见名单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的名字。
李云将这份死亡名单放在一边,然后笑着说道:「于使君还真是神速,一晚上时间,便整理出来这麽多勾结反贼的人家。」
于琮沉声道:「为朝廷做事情,劳心劳力也是应该。」
他又从袖子里,取出另外一份文书,递给李云道:「这是下官,连夜写出来,准备递给朝廷的文书,李使君看一看,如果可行,咱们便一同上书。」
李云依旧接了过去,不过没有着急翻开查看,而是看向吕严,笑着说道:「昨夜城里颇有些不太平,听说有些人藉机闹事,吕别驾家里都周全罢?」
「蒙使君照顾。」
吕严站了起来,低头道:「都周全。」
李云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吕别驾这一早上就过来找我,所为何事?」
「是为了,找我履行诺言麽?」
李云想了想,淡淡的说道:「我说的话作数,吕别驾一家想要离开扬州,随时可以。」
吕严松了口气,随即低头道:「使君,下官想把家人,送到金陵去。」
「下官可以在这扬州城里,替使君办一些差事。」
李云笑了笑:「吕别驾不是想要置身事外麽?怎麽改主意了?」
「使君…」
吕严抬头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于琮,低头苦笑道:「于使君写给朝廷的文书,下官已经看过了,上写了破城的详细经过,下官名列其中。」
「已经身在事中了,恐怕谁也脱不开身。」
吕严低头道:「只盼望使君,能护住下官一家周全。」
李云笑了笑,点头道:「这个都是小事情。」
他拿起那份名单,递给吕严,问道:「这个名单,吕别驾瞧过没有?」
吕严微微摇头。
李云把名单递了过去,吕严看了一遍,又看了看于琮,低声道:「下官…还可以再加上一些。」
李云「啧」了一声,感慨道:「真是厉害呵。」
「那便先按名单去办,至于莫司马。」
「二位认为,还要不要审?」
两个扬州主官,都低下了头:「全凭使君心意。」
李云斜了这两个人一眼。
他们两个人,或许与平卢军没有勾联,但是屁股也绝不乾净。
不过这会儿,他在扬州需要有这麽几个能办政事,能整人的马仔,于是想了想之后,淡淡的说道:「那暂看押起来,你们先抓人办人。」
「其馀的事情,以后再说。」
两个主官对视了一眼,都似乎松了口气,低头应是。
于是,扬州城按照李云的意志,开始再一次运转起来。
此时,是昭定元年的春夏之交。
江东招讨使李云,以两千馀兵力大破平卢军五千精锐的消息,开始以扬州为中心,四散传开。
一时间,小李将军之名,开始声闻天下。
甚至,正在搬迁路上的朝廷…
也很快,会听到这个令人咋舌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