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汉王宫。 刘备坐在皇位上,表情非常的轻松。 无论是大明还是倭国,和蜀汉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在一次战役结束的间隙,蜀汉君臣都能保持着非常轻松的神态,进行闲聊。 关羽笑呵呵地开口道: “皇兄,听说前段时间曹魏和东吴展开了一场海战,竟然以曹魏的胜利而告终,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啊。” 张飞瓮声瓮气地开口道: “曹阿瞒那个老小子什么都不多,就是钱多资源多。恐怕再给他一段时间,东吴舰队就不是曹魏对手了。” 魏蜀吴如果单单是按照疆域面积来算,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不然也不会叫做三分天下。 但曹操的最大本钱就是,河北、中原、关中这三个当代人口最多的地区都在它的治下。 蜀汉虽然在上一次评分中反超了曹魏,但蜀汉君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视曹魏。 黄忠哼了一声,瓮声瓮气地开口道: “就是那东吴孙权不识趣,不愿意和陛下一起北伐,不然曹魏现在应该都灭亡了!” 刘备闻言,不由失笑。 “孙仲谋确实是一个脑子很清晰的人,他知道曹魏灭亡后,他守不住河北和中原。” 诸葛亮羽扇轻挥,点头笑道: “那是自然,谁让主公才是大汉真正的皇族呢。” 孙权的劣势,并不在于权术或者其他方面,而是在于血脉! 中原,是东汉政权长期定都所在。 河北,更是刘秀赖以起家建立东汉的根据地。 在这两个地方中,民意民心始终是站在汉室这边的。 孙权再怎么争,也不可能在这方面争夺过刘备。 所以,如果孙权真的跟刘备一起北伐并灭掉了曹魏,接下来的结局也只能是刘备从关中东出,中原河北一片倒戈。 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孙权白白出兵出力,最后眼睁睁看着刘备夺得魏国全部领土? 以孙权的智慧,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刘备叹了一口气,道: “可惜朕当年逐鹿中原的时候,势力还是过于弱小,中原世家的实力也过于强大了。” 刘备当年也在徐州一带混过。 只是那时候的刘备,充其量就是曹操、袁绍两人的附庸势力,一枚用来争夺天下的棋子,根本算不上棋手。 连棋手都算不上,谈什么争取民心? 等到刘备真正成为棋手,那得是夺得巴蜀之后了。 可这个时候,曹操已然灭了袁绍,牢牢地掌控了中原、河北。 在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面前,啥民心你也得抓瞎啊。 诸葛亮正打算说些什么,眼皮子突然一跳,看向了一位正在急匆匆走入大殿之中的人,惊讶地开口。 “刘封殿下?”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 这个身份诸葛亮当然不是不知道,让诸葛亮惊讶的原因在于,刘封现在的官职。 刘封现在可是负责辅佐蜀国太子刘禅坐镇缅甸的! 没有什么事情,刘封不应该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成都。 难道缅甸出大事了? 刘备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惊讶地看着刘封。 “封儿,你怎么回来了?” 刘封行礼完毕,起身喜气洋洋地开口道: “父皇,儿臣这一次前来,是有几个好消息要禀报。” 一听到是好消息,在场的蜀国君臣都松了一口气。 关羽笑骂道: “你小子还真是,回来也不提前禀报,吓二叔一跳!” 跟随刘禅坐镇缅甸的不仅仅是刘封。 还有张飞的儿子张苞,关羽的儿子关平、关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除了黄忠因为唯一的儿子黄叙早死,三年前刚生了一个黄述,确实没办法去之外。 剩余蜀国高层,要么像赵云一样亲自去,要么派了接班的儿子去辅佐刘禅,要么派亲兄弟去辅佐…… 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 这要是缅甸那边真被一锅端了,整个蜀国高层心态直接炸穿。 刘封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随后兴奋地禀报道: “父皇,咱们大汉现在也是有海军的了!” “什么?”在场的蜀国君臣闻言,齐齐动容。 刘备不敢置信地追问了一句。 “海军?你说的应该是水师吧?” 缅甸也是有河流湖泊的,有河流就可以拥有水师。 但海军这个词,明显就是特指在海洋上的军队! 刘封笑着摇头。 “父皇,儿臣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用词错误?就是海军!” “咳咳,不过现在咱们大汉海军只有一艘战舰。” “但请您放心,更多的战舰已经在建造之中了!” 众人闻言,不由又惊又喜。 关羽呵呵大笑。 “刚刚还在讨论魏国和吴国海军作战的事情呢,没想到一转眼,咱们大汉也有海军了!” 三国之中,蜀汉是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线的。 当然,那是之前。 后来征服了缅甸,海岸线是有了。 但蜀国高层也没想过海军的事情。 毕竟缅甸和中原,不,哪怕是和云贵孟获那一批人相比,都属于是落后的地方。 孟获这些人至少还是和华夏文明有接触的,多多少少会染上一些文明。 缅甸,那就真真是一个茹毛饮血,不开化之地了。 现在,刘封竟然说,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诞生了蜀汉的海军! 谁能不意外,不激动? 刘备忙道: “封儿,你仔细些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封这才娓娓道来。 蜀汉当然是凑不齐兑换《工业革命》那几千万两的。 没有《工业革命》,一切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好巧不巧,刘禅坐镇缅甸,四处征服的时候,拿下了一座港口。 这座港口之中,竟然有好几艘像模像样的战船! 刘禅大喜之下,让当地的翻译对港口俘虏进行审问。 原来这座港口,竟然是西边某个小王国最大的海港。 刘禅一不做二不休,挥师灭亡了这个小王国,并俘获了大批工匠,以及这个小王国的造船技术。 有了造船技术之后,跟随刘禅抵达缅甸的那些蜀汉工匠们迅速就学会了,用了三年时间从上手到精通。 终于,造出了第一批蜀汉的战舰! 刘备听得又惊又喜,忍不住埋怨道: “你和阿斗真是瞒得朕好苦啊,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早说?” 刘封嘿嘿一笑,道: “父皇,太子殿下也是担心过早禀报,一旦事情不成反而不美。” “如今真的做出了战舰,殿下这不立刻就让儿臣回来报喜了吗?” “对了,太子殿下还说了,现在咱们大汉的造船厂严重缺乏熟练工匠、工人,还请陛下从巴蜀这边尽快抽调一批工匠工人前往缅甸,加快大汉海军的建设速度。” 刘备立刻看了一眼诸葛亮。 诸葛亮点头道: “这个没有问题,臣会立刻安排,尽可能多的抽调工匠!”刘备长出一口气,点头道: “好,非常好。” 刘备这一刻的心情是相当愉快的。 海军对蜀汉的意义,可不一般。 这意味着,只要继续发展海军,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蜀汉也拥有了能威胁曹魏、东吴万里海岸线的能力! 这叫什么? 这就叫战略威慑力啊! 有了海军,蜀汉也能更快地在东南亚半岛,南亚次大陆上进行扩张。 而且,还能凭借缅甸的地利,封堵曹魏和东吴通过马六甲海峡继续向西扩张的可能性! 毫不夸张地说,海军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蜀汉海洋战略上的巨大劣势。 眼下三国都在不约而同地搞内部改革,搞对异族的扩张。 说白了,就是拼发展,拼潜力! 蜀汉有了海军,这发展的潜力何止增加了十倍? 刘备越想越是高兴,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好个阿斗,总算是没有辜负子龙当年拼死救他的恩情!” 之后刘封又陆续禀报了其他几件事情,比如蜀国的疆域在西边已经扩展到了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印度的东部一个当地人叫做“孟加拉”的地区;在南边也扩张到了一个叫做“克拉”的半岛狭长地带;还在东南亚半岛的中部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黄金矿等等。 但很显然,在听到了海军成立的消息之后,蜀汉君臣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些“其他事项”上面了。 刘备沉吟片刻,对着诸葛亮开口道: “丞相啊,朕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修建一条从缅甸通往成都的道路,你说呢?” 诸葛亮立刻会意点头。 “主公说得太对了,必须要把缅甸和成都有力的结合起来。” “只不过要完成这样的工程,恐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啊。” 刘备也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诸葛亮羽扇轻摇,也没有开口说话。 就在这一阵沉默中,关羽突然沉声道: “皇兄,巴蜀这边尽量只出工匠和监督之人,有个几千一万人也就差不多了。” “具体负责修建工程的,就让那些被大汉征服的土著去做。” “这样一来,人力是肯定足够的。” 蜀国在对缅甸的征服之中,可是获得了至少上百人的人口。 这些人口大部分都是东南亚的当地土著。 关羽的提议非常直接,就是用这些土著的性命,来给巴蜀和缅甸之间修出一条能长期通行的官道! 刘备闻言不由皱眉。 “这样不好吧?会死很多人的。” 巴蜀的地形之恶劣,已经是华夏罕见。 从巴蜀再通向缅甸,那就要穿越横断山脉。 这工程的险恶,几乎等于修建第二条蜀道了。 这么难的工程,在如今这个时代,不死一大堆人才怪了。 关羽见刘备心慈手软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看了一眼张飞。 张飞立刻会意,瓮声瓮气地开口道: “皇兄,那些个土著留着性命说不定还要叛乱呢,让他们消耗在给大汉贡献力量的工程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别看张飞以武力著称,性子也是颇为直爽。 但实际上,张飞可也是读过书的,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真正的文武双全! 要不然,单单一个莽夫,也配和刘备、关羽这种当世豪杰义结金兰,还能一直稳稳保持在蜀汉核心层? 只不过大部分时候,张飞确实也更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就是了。 刘备听完张飞的话之后,依旧有些迟疑。 “可是,真的会死很多人的。” 后世有人说,刘备属于假仁假义。 但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当时之人的各种记载都能表明,刘备的仁德,确实是从起家直到死去,一辈子都一以贯之。 一个人,如果做了一辈子的君子,那他难道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吗? 刘备的对手们,曹操骂过刘备朝秦暮楚,一会投靠袁绍一会投靠曹操自己,一会又跑去投靠刘表。 孙权骂过刘备背信弃义,答应好的归还荆州却不还。 但这两个人,偏偏没有说过任何一句关于刘备假仁假义的质疑。 这只能说明,曹操和孙权确实很清楚,在这方面攻击刘备没有任何意义。 能被对手认可的品德,和后世敲键盘的质疑,谁更可信? 答案不言而喻。 刘备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历朝历代的明君,但在“仁”这个字上,却可被称之为当世翘楚了。 无奈之下,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眼下,诸葛亮是唯一一个能说服刘备的人了。 诸葛亮何等聪明,自然能领会到众人的意思,当即羽扇一摇,笑呵呵地开口。 “其实这件事情,臣只需要说一些数字,陛下就能明白了。” 见刘备的目光投过来,诸葛亮慢悠悠地开口。 “去年统计,巴蜀全国之中人口刚好是一百五十万。除去五成的女子之外,还有五成是男子。” “五成男子之中,又有两成是尚未长大的孩童以及年纪衰老的老人,真正能用作劳动力的只有三成,也就是四十五万人。” 刘备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丞相说得对。” 事实上,诸葛亮说的数字可能还夸大了一些。 毕竟如今可是刚刚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 众所周知,战乱时期最容易死的是什么人?当然是负责上战场的男人。 而女人主要负责的是后勤,就算是国土被敌国占领之后依旧具备生育价值,死亡率是肯定不如男人高的。 所以在战乱时期,女人的数量往往超过五成,多的甚至能达到六七成。 诸葛亮继续道: “但这四十五万人之中,至少要有二十万人来给大汉镇守巴蜀、荆州、缅甸,对吧?” 刘备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诸葛亮再道: “那就只剩下二十五万人了。但这二十五万人还是不能完全投入修建缅甸通道的工程之中,要不然谁来种田呢?” “我们用二十万人来种田,不多吧?” 刘备嘴巴张了一下,没有开口说话。 诸葛亮羽扇一摇,继续道: “这样一来,真正能用来修建官道工程的也就五万人了。” “陛下,这五万人来修建通往缅甸的官道,要修到何年何月呢?” “更何况,难道曹魏和东吴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发展?” “若是曹魏东吴来犯,我们手中剩余的这五万人全部都在修建工程,谁来上前线增加兵力,抵抗强敌呢?” 刘备彻底说不出话了。 诸葛亮看着刘备,正色开口。 “陛下,您要么就不修这条路,要么就只能动用那些被咱们征服的土著。”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还是说,您真的打算什么也不做,就这么眼睁睁地等着曹魏和东吴飞速强大,最终把咱们大汉彻底灭亡?” “到那时,您如何去面对金幕另外一头的诸多大汉先祖,如何在死后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大汉列祖列宗?”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这一连串问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终于,这位蜀汉开国皇帝叹息一声。 “朕明白了,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去办吧。” 顿了顿,刘备又开口道: “无论如何,朕还是希望能少死一些人。” “将来,这些土著也可能会成为大汉的一份子,也能为大汉灭亡曹魏和东吴贡献一份力量!” 诸葛亮轻快地笑了起来,羽扇摇动。 “这是自然,还请陛下放心吧!” 在场的所有蜀国大臣也都松了一口气。 果然,还是只有丞相能说服陛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明军和倭军于陆地激战的同时,另外一处战场上,也同样爆发着非常激烈的战斗。】 【万历二十年,七月初六。】 海面上,数十艘朝鲜的战船正满帆而行,朝着东面驶去。 一名朝鲜将军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远处的海岸,表情坚毅。 【朝鲜嘉善大夫,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 在不远处,还有另外一艘大船,和李舜臣所在的这艘船并驾齐驱。 在这第二艘大船的甲板上同样也站着一位朝鲜将军。 【朝鲜全罗道右水使,李亿祺。】 李舜臣的双目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 他沉声对着周围的部将们开口。 “这一次,我军定要让倭寇知道我们的厉害!” 【万历二十年六七月份,正是朝鲜被倭寇大举进攻,占领大量土地的时候。】 【偏偏也就在此时,大明副总兵祖承训第一次兵败朝鲜,明军暂时撤出了于朝鲜中的所有力量,正处于集结大军的阶段。】 【对于此时的朝鲜而言,是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国有危难,必有义士。】 【李舜臣,就是这样一个义士。】 【他属于朝鲜王国的“东人”,祖先曾是高官,但到了父亲这一辈时家道中落。】 【李舜臣早年经历坎坷,多次宦海沉浮,最终在倭军入侵前因能力出色,被任命为朝鲜全罗道左水使。】 【倭军入侵后,李舜臣率领麾下战船多次出击,数次击败倭军舰队,名声大噪。】 【李舜臣对倭军的袭扰,极大地迟滞了倭军海上运输兵源和物资的速度,为正在紧锣密鼓准备战争的大明争取了时间。】 【然而大明援兵迟迟不至,李舜臣心中非常清楚,他需要更多的胜利,才能为自己的祖国争取到一线生机!】 李舜臣呼出一口气,看向自己两旁。 海面上,过百艘大小战船正在迎风而驰,划破海浪。 此战,朝鲜王国剩余的战船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李舜臣也收到了情报,倭国方面对于接连败给李舜臣极度不满,已经调集了一支规模前所未有的庞大舰队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对李舜臣进行围歼。 “围歼,呵呵……” 李舜臣嘴角扯动,露出一丝冷笑。 “倭寇,就凭你们!?” 突然,在最前方负责瞭望开路的船只打出了旗号。 李舜臣的头顶,这艘朝鲜水师旗舰上的瞭望哨也紧跟着大叫了起来。 “大人,前方三十里发现倭寇舰队,数量有……至少两百艘!” 话音刚落,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无数悬挂着倭国船只的战船密密麻麻地出现,朝着朝鲜水师冲了过来。 李舜臣嗯了一声,拿出一面单筒望远镜,冷静地注视着远处的倭国舰队。 倭国的战船比起朝鲜而言,不但数量更多,而且大船更大、更多! 他们气势汹汹而来,显然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歼灭朝鲜水师主力! 李舜臣立刻下达命令。 “全体掉头,向闲山岛方向撤退!” 在李舜臣的号令下,朝鲜战船纷纷调转船头,在海上整齐一致地画了一个大圈,转头朝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李舜臣也来到了后侧的甲板,期待地注视着后方的倭军舰队。 “追上来,你们可一定要追上来啊!” 一切正如李舜臣所料,倭军舰队见朝鲜水师后撤,立刻就气势汹汹地追了上来。 李舜臣松了一口气,沉声道: “快,以最快速度前进,抵达闲山岛之前,绝对不能让倭军追上我们!” 海面上,两支舰队一前一后,规模都是非常庞大,浩浩荡荡地朝着西方急速前行。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 在李舜臣的面前,一座岛屿已然出现。 闲山岛! 李舜臣深吸一口气,再次下达了命令。 “打旗号,全体转向,准备迎敌!” 在李舜臣的命令下,朝鲜水师战船再次转向,正面对上了追击自己整整一天的倭寇舰队。 倭寇舰队甲板上,一阵大笑声传来。 “高虎兄,看来这些朝鲜人终于跑不动了。” 一位身材矮小黝黑,表情狰狞的倭军将领,双脚赤足,稳稳地站在沾染海水的甲板上。 【倭军水师第一军指挥官,九鬼嘉隆。】 另外一阵大笑声随之响起,这阵笑声来自一位犹如铁塔般高大的倭军水师将领。 “九鬼君,我们只要歼灭掉李舜臣,回去之后关白一定对我们重重有赏!” 【倭军水师第二军指挥官,藤堂高虎。】 九鬼嘉隆嗯了一声,道: “怎么分配?” 藤堂高虎忍不住大笑起来,高大的身躯不停颤抖。 “就朝鲜人这一百艘船,我们的数量是他们的三倍!” “还分什么分?你左边我右边,我们一起上就是了。” 两位倭军水军指挥官取得一致之后,立刻分成左右两路,气势汹汹地朝着朝鲜水师杀来。 海面上,数百面船帆被风吹得烈烈鼓动。 巨大的船身划开海水,翻起一阵阵白色的浪花。 李舜臣表情严肃到了极点。 他非常清楚倭国和朝鲜两国水师之间的差距。 倭国水师可以失败许多次,凭借着充足的战船供应,总能卷土重来。 但朝鲜水师就这点人和战船,一旦在任何一次海战中失败,那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李舜臣高声开口。 “打旗号,布阵!” 在旗号的挥舞中,朝鲜水师的船只迅速地转换起阵型。 超过五十艘最大的船只在海面中央,围绕着李舜臣所在的旗舰抱团,形成了一个海上船城。 在这座海上船城的两翼,剩余的几十艘朝鲜战船分别以直线排开。 从天空上看去,就如一只仙鹤缓缓伸出了修长的双翼。 鹤翼阵! 朝鲜舰队的突然变阵,倭军方面自然是有所察觉。 但信心满满的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两人并没有改变既定的策略,依旧冲杀而来。 倭军舰队分成左右两路,犹如箭头一般,直扑鹤翼阵所在的中央,目标是李舜臣的旗舰!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