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潜伏行动,开启!
“排队,都排好队!”
“那边那个,我看着你呢,你已经排第三回了嗷!”
长溪县外,一处简易的棚子被搭起,几条春凳并排放着,上头堆满了一个个大桶。
大桶里装着的,是米粥,虽然水多粥少,但也实实在在是几个大桶,足足好几百斤重。
赵观象就站在棚子里头,手里拿着一个大勺,对着前面排队的流民嚷嚷了起来。
随着一个个流民上前,他一边给人打着米粥,一边忍不住发起了牢骚:“我到底是干啥来了?”
自从那夜过后,他就没再见过李家父子,因为这几日他跟着李府下人直接出城救济灾民去了,压根就没回过李府。
赵观象怎么也想不到,这暗中早已投效了救世教的李家,竟还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心。
这善棚,就是李家人出资搭建,在这大荒年实打实得拿出了粮食,救济百姓,已经算得上是积德之家了。
赵观象一直忙碌到了午后,几个大桶里的米粥都已经放完了。
“后面的别排了,今日赈济已经结束了,明日请早,明日请早!”
他将几个大木桶都置过来,把干干净净的桶身摆给面前的流民看,大声嚷嚷着。
流民们顿时一阵怨声载道,但也无奈只好散去。
赵观象拎着大桶,正准备去后面清洗时,突然间心生感应,不由看向了一旁。
在他身边,那婢女小梅似是鬼魅般的出现,连一点声都没有。
“李家主请你回府。”
婢女小梅木讷得说着,随后朝着李家的方向走去。
赵观象随手将木桶丢到一边,起身跟着她往李府走去。
他走在小梅身后,忍不住端详起了这具“血菩萨”。
这具血菩萨,和义父手中那一具显然有很大的区别,或许是炼制这具血菩萨的幕后之人手法更加高超,竟是能够让血菩萨保留有一些理智,能够简单地对主人的吩咐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应。
虽然如此,血菩萨依旧已经不算是一个人,她没有感情可言,也没有记忆。
赵观象做过许多尝试,发现只能吩咐她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是想要从她口中探听到有关于救世教的内幕,却是不可能的。
……
“家主,您找我?”
李府大堂之内,赵观象见到了李钰。
李钰正坐在堂上喝茶,等到赵观象上前行礼之后,才微微颔首,放下茶盏:“这几日,老朽听府内下人提及,你做得不错。”
“家主。”赵观象上前一步,拱手问道,“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问。”
“你说。”
“前几日我听其他人在抱怨,这些日子李家赈济灾民,已经耗尽了家中余粮。听闻家主了不少银子,与其他交好的世家买粮食也要赈济,这是为何?”
李钰捻了捻胡子,喟然叹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行善之事,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如今荆州闹了灾荒,能救些人就救些人。”
赵观象偷眼观瞧了一眼李钰,竟是在这老人眼中看出了悲悯。
这……倒是让他有些惊奇。
他小心翼翼得问了一句:“可荆州变成这样,不正是救世教造成的么?”
李钰反倒是奇怪得看了他一眼:“这与教会有何干系?不是旱灾么?”
赵观象心中有了几分了然。
看来这李钰虽是加入了救世教之中,但估计也只是个外围成员,竟是连荆州血案都不知情。
另一方面,从李钰的反应来看,救世教那蛊惑人心的手段,并没有彻底让人迷失心智,只是让人心不由自主得相信某事。
例如……信奉“生之母”。
对救世教的教条坚信无比,相信灭世大劫终将会到临,唯有舍去肉身,净化灵魂,方可入净土。
或许在救世教普通教徒的眼中,他们是在做善事,在灭世大劫来临之前,尽可能得多救几个人。
也难怪这荆州的救世教那么难清剿,在大多数时候,这些救世教徒就是些普通人罢了。
赵观象只觉得自己对于救世教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老朽吩咐人给你准备了一身新衣,你去梳洗一番,等到今夜会有上使前来接你。”
李钰对赵观象叮嘱道:“上使说什么,你便做什么,明白了么?”
赵观象点头道:“家主,我明白了。”
“下去吧,好好休息。”
“是。”
……
夜色渐深,乌云遮月。
李家后院内,赵观象已经梳洗完毕,换上了一身新衣裳。
“这李家倒是大方,这布料可是不差。”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衣裳,低声喃喃着。
如果不是考虑到李家人投靠了救世教这一层的话,赵观象甚至觉得李家人还挺不错的。
也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动静。
赵观象赶忙将台子上的人皮拿起,随后重新往脸上一贴,对着镜子摆弄了一阵。
片刻之后,他的面容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赵观象又重新变回了“谢长安”。
“长安,长安!”
屋外,传来了李家少主李文忠的声音。
“来了!”
赵观象在屋内应了一句,随后推门出屋,就看到院中李文忠正拿着灯笼等候。
李文忠举着灯笼催促道:“快随我来,莫让上使久等。”
他也不等赵观象回答,率先便朝着院外走去。
赵观象只好快走几步,跟在了他身后。
“少家主,不去和老家主说一声么?”
“别费那功夫,快些走。”
李文忠有些不耐烦得说了一句,然后脚步又加快了几分。
看得出来,他是生怕慢了一会,会得罪救世教派来的上使。
赵观象心里头有些担心,也不知道那救世教的上使是什么实力,自己的伪装会不会被看穿?
最重要的是,对方是否看得出他并未被血菩萨所控制?
但事到如今他也不可能退缩,只能见机行事了。
李文忠领着赵观象,没有去李府大门,而是从厨房旁边的后门离开。
离开李府之后,远远便看到一辆马车在等候。
那马车有些奇怪,车厢极大,左右两扇窗户的地方用铁条封死,窗户里头还蒙着一层黑布,仿佛是要一点儿光都透不进马车里。
马车前头,坐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中年男人,皮肤有些黝黑,脸上有些褶子,看起来像是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李文忠领着赵观象过去,朝着那人拱手拜道:“见过上使。”
“嗯。”那庄稼汉一样的中年男人点头应了一声,随后目光落在李文忠身后的赵观象身上,有些疑惑。
李文忠见状连忙解释道:“此次教内征召,本来该是我去的,我大哥、二哥他们都入了教中,但我爹觉得家里得有人守着……”
他越是解释,脸上便越是遗憾,絮絮叨叨了一番,既像是想要解释,又像是在抱怨牢骚。
可那救世教上使满脸不耐烦,挥手打断道:“和我说这些做什么,你家派出的就是这个人呗?”
李文忠点点头:“对,就是他。”
“那不就得了?”
上使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抬起手,卷起袖子。
赵观象低头一看,错愕得看到这上使手臂上正缠着一条黑蛇。
随着那位上使抬手的动作,原本盘踞在手臂上的黑蛇似是苏醒过来,直起半个身子,一双竖瞳盯着赵观象,吐着信子。
那上使见他无动于衷,又是不耐烦得催促了一句:“把手伸出来。”
李文忠立刻说道:“上使,他已被血菩萨控制了。”
“‘三灯’一派的脏东西……算了,那迟点再说,还能帮我搭把手。”
上使嘀咕了一句,随后放下袖子,指了指马车后厢:“自己上车,还要去下一家,时间很赶。”
“是,是。”
李文忠连连点头哈腰,随后朝着赵观象一个劲得使眼色。
赵观象立刻会意,主动朝着车厢后头走去。
当他撩开车厢后头的帘布时,不由愣住了。
只见车厢之内,竟是已经有不少人坐在里头,男男女女都有,粗略一数足有十好几人。
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脸上五官之处,都有一团黑乎乎仿佛淤泥一样的东西堵塞着,像是要封闭他们的五感。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上去!”
随着一声催促,赵观象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车厢之内。
当车帘布被放下的那一刻,整个车厢里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
“鄙人谢长安,兄台贵姓?”
“你们可知晓这一趟要去哪里?”
“有人能听到我说话么?”
赵观象在试图与身旁紧挨着他坐着的人交涉,但是车厢内静悄悄的,竟是没有一个人回应他。
整个车厢除他之外,所有人都被封闭了五感,跟个木头人一样不会动。
这种寂静,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赵观象只觉得身上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渐渐停了下来。
车厢后帘被掀开一角,外头传来那救世教上使的声音:
“李家那个,过来搭把手!”
赵观象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是叫他。
他连忙起身过去,正好看到那位上使正扛着一个人。
“寻个空位,把人放好。”
赵观象应了一声,从那上使手中接过了那人。
那是一名年轻女子,脸上五官亦是淤泥遮蔽,对外界失去了所有知觉。
现在想来,这些人是被这位上使手臂上那条黑蛇咬了的结果吧?
赵观象把人拖进车厢里,随后找了个空位将她放好,马车也再一次行驶起来。
……
这一页,这辆马车去了不少地方。
赵观象也跟着帮忙,有时候碰上哪家要接走的人比较多的时候,那位上使还会让他下车帮忙。
也因此,他记住了好几家的位置,而这几家就是长溪县与隔壁平阳县两个县城里的。
如此几番过后,车厢里所有的空位也都坐满了人。
等到赵观象将最后一人搬上车厢之后,天色也已经蒙蒙亮了。
那上使对赵观象说道:“行了,之后用不着你了……”
赵观象刚想说什么的时候,只觉得手臂一痛。
他低头一看,那黑蛇正死死得咬着他的胳膊,金黄的竖瞳之中满是凶狠之色。
大意了……
在意识迷离的最后关头,赵观象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句话。
下一刻,他意识瞬间断开。
……
“醒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耳畔边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
赵观象的意识随着这道声音渐渐清醒,五感开始逐渐恢复。
他想要睁开眼,可眼睛上像是蒙了一层厚厚的眼屎,黏糊得他根本睁不开眼,只能是伸手用力揉了揉,揉下来许多东西。
过了片刻,他才能够缓缓睁开眼,入眼之处却是一片漆黑的穹顶。
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
赵观象正有疑惑,突然间喉咙里一股堵塞感传来,让他顿时变了脸色,连忙侧过身倾吐了起来。
“呕……”
大片大片的淤泥被吐出,随后鼻孔、耳孔里也有类似的黑泥流出。
“给。”
这时有人朝他递了一块手帕过来。
“谢谢。”
赵观象道了一声谢,接过手帕连忙擦拭着脸上的污秽。
与此同时,他开始灵力内视,细细得检查着自己的身体。
那黑蛇恐怕也是救世教养出来的邪物,也不知道被它咬一口会有什么影响。
但幸运的是,赵观象细细检查了自己的身体一番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
也不知道是无妄之主的力量让他又一次免于被救世教的邪诡手段害了,还是说那条黑蛇只是让人封闭五感昏睡过去,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赵观象狠狠得松了一口气。
赵观象心中松了下来,这才有闲心看向周围。
他发现自己似乎在一处山洞内,周围到处都是脸上遍布淤泥、昏迷不醒的人。
而刚刚给他递手帕的人,是一名白衣白裙的女子,此刻就站在他身边。
赵观象注意到这样的女子还有许多,她们大多手中都托着一个瓶子,每到一个人身边,就将瓶子里的水往他们脸上倾倒一点,随后那些人脸上的黑泥就渐渐松化,人也就醒了过来。
过了一会,这山洞里头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呕吐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