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
“算了,这些事情我们讨论的再多又能怎么样?
我们一个团长,一个团政委,讨论这些没必要,这些事情就让旅长,师长他们讨论吧。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部队训练好,完成上面交给我们的任务……唉,军人,还是要纯粹一点的好啊。”
孔捷听着张掖所提出来的关于晋绥军会不会被刺八路军的事儿,有些烦闷的摇了摇头。
孔捷的文化水平并不非常高,虽然没差到李云龙所说的那样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一个一字的程度。
但是文化水平也就仅限于会认字,会写字的程度,讨论政治的话,孔捷的文化水平肯定是比不过张掖这个家伙。
身为一个团长,要是连字都不认识那才是大问题。
一个团长,是需要了解大量的外界信息的,而这个时候大部分人了解外界的信息都是依靠报纸。
若是连字都不认识,还怎么看报纸,怎么学习?
连字都不认识,基本上也坐不到团长的位置。
要不然的话哪天被人忽悠瘸了都不知道。
八路军当中并不是说因为兵员都是以农民,农家子弟也就是那些所谓的上等人口中的泥腿子为主。
但是这也只是代表八路军的兵源文化素质不高,但是不代表八路军的文化水平不够。
想法,在所有的部队之中,八路军的平均文化水平是最高的。
每一支八路军的部队当中,不管是地方部队,县大队,区小队,又或者是主力部队,都会有扫盲班。
政委,教导员,指导员这一类的政治主官除了承担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之外,还是需要承担部队的扫盲任务的。
在主力部队之中,每一天训练结束之后,一般都会以连排为单位由连队指导员牵头,配合各排的文书对部队战士进行扫盲。
而地方部队之中则是会有地方机构专门组织人员对基干民兵,以及驻地之中的老百姓展开扫盲工作。
其中主力部队,像先锋团,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这种专门有着自己新兵营的部队,在新兵营之中就会展开扫盲工作。
虽然扫盲工作不至于说让战士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做到基本的识文断字,认识一些常用字,会写一些常用字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秦阳明这个家伙为了方便战士们识字,还把拼音这玩意给弄了出来。
若不是字体简化工作有些难以推动,秦阳明都想把字体简化工作给弄出来。
没办法,做为一个现代人,这个时代的那些繁体字秦阳明认识到是认识,但是让他写,那就有些难为他了。
所以每当需要写什么报告一类的东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秦阳明说,张掖负责写。
若不是知道秦阳明认识字,还懂几种外语。
张掖都要怀疑自己的这个团长会不会是八路军之中极其稀有甚至是唯一的文盲团长。
不过还好,秦阳明的字写到很丑,所以让张掖代笔的事儿,旅长等人也能理解。
用旅长的话来说,秦阳明从小到大写的字都不怎么样,就算是专门押着秦阳明练了一段时间的字。
但是那字依然是惨不忍睹。
用旅长的话来说,秦阳明挺适合跟着他做事的。
就秦阳明的那字,搞不好全天下就秦阳明一个人知道自己写了个啥玩意。
抄的那些诗,就算是诗的作者本人都得连蒙带猜的才能认出那是自己的诗。
所以从文化水平方面来说,八路军这边上到高级干部,下到真正的主力士兵,尤其是那些哨兵,基本上就不存在不认识字的战士。
如果说有八路军战士,尤其是站岗放哨的哨兵说自己不识字,那十有八九是在逗你玩,或者是某种原因让他暂时不认识字。
开玩笑,哨兵不认识字,万一有人拿着路条过来了,字都不认识,那怎么认得出那路条是哪里的?
到时候把间谍放进去了怎么办?
所以孔捷的文化水平相对这个时代的华夏来说并不低,怎么也能算得上是小学文化了。
若是算上孔捷当初在一二九师随军抗大分校之中学习的经历,那他孔捷也能算的上是一个大学生。
只不过孔捷的侧重点是军事罢了。
政治方面的事情,自有政委负责处理,他只要把军事方面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军人是该纯粹一点……但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想必孔团长您也是能够理解的吧。”
“当年第一次汇合,四方面军这边因为兵力比中央多,枪比中央多,然后就要求南下……
如果说我们八路军的兵比小鬼子多,枪比小鬼子多,炮比小鬼子多。
那么晋绥军还有胆子在背后捅我们八路军的刀子吗?
如果我们八路军的实力能把全华夏的各路军阀全部解决,山城那边还敢像现在这样如此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针对我们八路军吗?”
听着孔捷的话,张掖不置可否的对着孔捷开口道。
“孔团长,在我的理解之中,军人的确应该是如你所说,军人就应该是纯粹一点的。
军人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
而不应该是参与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但是,现在的这种情况,要是政权没有军权护航,政权根本无法保证……”
张掖没有把自己的话全部说完,他和孔捷的关系也就仅限于大家都是战友的关系。
有些话该说就说,有些话不该说的,就没必要说了。
如果说秦阳明的话,张掖倒是能够对秦阳明说。
因为秦阳明的思想方面是挺正的,要不是秦阳明不擅长搞思想工作,那搞不好先锋团这边都不需要安排政委,秦阳明自己就能军政一手抓了。
最重要的是,让秦阳明做事,不管是旅长又或者是总部那些地方,大家都很放心。
虽然秦阳明经常搞一些大胆的操作。
但是总的来说,不管过程如何曲折,秦阳明总能很好的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加上秦阳明本身的原因,所以上面对于秦阳明是非常信任的。
张掖还记得曾经听旅长和旅部政委两个人打趣秦阳明。
说秦阳明就算是哪天穿上了伪军军装,公开说加入了伪军。
那么他们都不会怀疑秦阳明是不是真的当了汉奸。绝对是在想秦阳明能从小鬼子那边搞多少好东西回来。
所以在这种程度的信任之下,就算是把先锋团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秦阳明上面也不会有意见。
事实上只要秦阳明愿意,那么他可以直接接手整个先锋团的军政大权。
张掖这个政委说的好听一点是先锋团的政治主官。
实际上也只是相当于秦阳明的副手。
主要任务就是帮着秦阳明处理那些秦阳明没时间处理的事儿。
是帮着处理,不是和秦阳明商量处理。
正常情况下来说,一个团发生了什么大事的话,不管是军事又或者是政治方面的事,都得需要团长,政委,参谋长三人组成一个三人小组来进行讨论。
但是先锋团不一样了,先锋团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事小事,秦阳明自己一个人就能拍板决定。
一方面是因为先锋团全体战士对秦阳明的个人崇拜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无法扭转的程度。
可以说,整个先锋团的所有的战士,除了刚刚招收进来的新兵之外,除了秦阳明的命令之外,其他人的命令都不会听。
除了秦阳明,没有人能够命令得动先锋团。
张掖现在能够指挥整个先锋团,还是因为秦阳明的命令,秦阳明暂时将指挥权交给了张掖,所以那些营长才会听从张掖的命令,帮着张掖一起指挥先锋团。
所以在先锋团之中的事情,张掖就算是有意见,也很难有战士愿意听从。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上面对于秦阳明太信任了,所以对于对于先锋团成了秦阳明的一言堂的情况也不干涉,就这样听之任之。
再一方面就是虽然实际上张掖只是秦阳明的副手,但是明面上秦阳明依然是把张掖当成自己的搭档来对待,把张掖当成了先锋团的政治主官来对待,并非是真的把张掖给当成了一个下属。
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的找张掖商量,甚至能够将团部警卫连直接交给张掖负责安排。
有什么事情,该汇报的一样会汇报,该处理的依然会去处理,并没有什么仗着上面的重视目中无人什么的。
秦阳明到现在为止,犯的最多也是最大的错误也只是战场杀俘罢了。
但是战场杀俘吧……这种事情不摆在明面上来说就是一件小事。
更何况只要没被抓到现场,那么完全可以抵死不认账。
而且战场杀俘这种事,尤其是一线主力部队,经常和小鬼子打硬仗的部队,谁敢保证自己没干过这事儿?
做的多或者做得少罢了。
先锋团只不过是做的稍微多了点而已。
其他的都是什么部队开销过大等一些不值一提的小问题,都不需要上报。
而秦阳明个人方面直到现在为止,张掖都没见过秦阳明犯过什么个人方面的问题。
张掖看得出秦阳明也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很能喝酒,往往都意味着这个家伙很喜欢喝酒。
但是秦阳明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没有战斗,事情都处理好了,以及其他人过来聚一聚的时候喝喝酒。
其他的时候完全不会和李云龙一样有时间就主动去喝酒。
所以也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上面对于秦阳明更加信任了。
同时也因为秦阳明的原因,张掖这个小小的旅部政治处干部成了现在在整个八路军之中都是大名鼎鼎的先锋团政委。
故而在很多方面张掖都是以秦阳明的意见为主,只要不是出现了什么原则性错误,张掖都会能帮忙处理一下就处理一下。
处理不了的,最多也就是秦阳明去旅部挨一顿骂而已。
张掖很感谢秦阳明,要不是秦阳明一直力保着他,那么先锋团这么一个大团,这么一个强团,以他的资历和能力绝对轮不到他来当这个先锋团的政委。
实际上张掖也只是旅部政治处的一个普通干部。
当初旅长把张掖分下来的时候,先锋团还只是先锋连。
以张掖的能力当一个指导员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后面成了先锋营,张掖跟着学习一下,也能担任教导员。
但是后面先锋营扩编成了先锋团,这个时候张掖的能力就有些跟不上了。
不管是政治亦或者是军事能力,张掖都有些难以担任一个团的政委,尤其是像先锋团这种超编的大团。
而且最重要的是,先锋团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以先锋团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媲美一个八路军的旅了。
一个实力如此强大的团,张掖的资历还是太浅,难以把握。
张掖可不是长征老兵,张掖是原本的陕北红军,最开始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而已。
而且张掖一直都是搞的政治,没怎么学过打仗。
一个团的政委,尤其是一个主力团的政委,不会打仗,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是独立团的赵刚看起来只是一个书生,但是实际上赵刚也是正儿八经的抗大学生,是系统的学习过打仗的,只不过缺少一些实际经验而已。
在来到独立团之后,赵刚所缺乏的实战经验很快就补充好了。
亮剑之中就有剧情,李云龙好好的师长不留在师部,跑到前面去带突击队,而赵刚到了师部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战斗的问题所在。
并且重新做出了很合适的战斗安排。
所以旅长等人在准备往先锋团派遣参谋长,帮着秦阳明指挥部队的时候同样考虑过要不要重新选派先锋团的政委。
但是是秦阳明说了他和张掖搭档的很习惯,不希望更换政委。
加上上面对于秦阳明的信任,以及往部队之中派遣政委其实就是担心团长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导致自己不知不觉就犯了大错。
有政委的话,就能在团长犯错的时候及时提醒,同时进行纠正。
秦阳明本身的文化水平就很高,思想觉悟更加不需要担心。
所以上面也就没有更换张掖,继续让张掖担任先锋团的政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