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if青梅竹马
姜月如每日都会拿着字帖,去找刘胤练字,经他的指导后,姜月如的字进步很大,连夫子都夸赞她的进步。
嘉和可高兴了,如此一来,姜月如课下也不用执着练字,就能和她一起玩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堂课结束后,众人在外面蒙眼抓人的游戏。姜月如猜拳输了,拿布蒙住眼睛,站在空旷的地方,原地转了三圈。脚步声凌乱起来,然后四周静悄悄的,姜月如转完圈后,有些晕头转向,“你们藏好没有?我数十个数,就要开始寻你们了哦。”姜月如开始数数,从一数到十,她现在都能数到三十了呢!“好了,我开始抓人了!"姜月如数完以后,蒙着眼睛抓人。眼前一片漆黑,姜月如只能凭借听觉和感觉找人,她在四周一通乱抓,然而每次都抓到空气。
偶尔有拍手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姜月如循着声音转身,本以为是猝不及防地伸手抓人,没承想还是扑了个空。
没抓到人呐,她们太会藏了。
姜月如伸手在一片黑暗中摸索,感觉前面有人的样子,她迈出小小的步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往前,自信说道:“我知道你们藏在哪里了,这次肯定能把你们抓到!”
越往前走,越安静,就在姜月如怀疑找错方向的时候,她忽然就摸到了人了。
“抓到啦!"姜月如一把抱住腰身,开心地笑了起来,“我抓到你了,你现在就不能跑哦。让我猜猜你是谁嗷。”
她小手在姐姐的腰上摸啊摸,柔软的衣服摸起来好舒服啊,是哪位姐姐呢?嗯……摸不出来。
姜月如换了个地方,摸到宽大柔顺的衣袖,顺势抓到了姐姐的手。姐姐的手指很长,滑滑的,特别柔软;手腕的骨头很明显,光溜溜的没有戴镯子。
哪位姐姐今天没有戴镯子呢?
姜月如顺着手往上,摸了摸胳膊,摸着摸着感觉有些不对劲,需要踮起脚才能摸到姐姐的肩膀。
她不记得哪位姐姐长这般高。
“抓错人了么?“姜月如费解地嘟囔一声,实在是猜不出来抓到的是谁,伸手摘了蒙眼睛的布。
模样清润的少年近在咫尺,一动不动地垂眸看着她。“太……太子哥哥。“姜月如惊愣了半响,往后退了一步,手里还抓着柔软的绸布。
因被她到处乱摸,少年衣裳都变得有些凌乱,与平日里正襟端方有些不同,左臂的袖子被她撩了起来,白皙的手臂就这么直愣愣映入了她的视线。小小年纪的姜月如还不懂男女有别,猛然一见,发觉他比自己还白,不禁感叹道:“太子哥哥,你的手好白啊。”
刘胤板着一张脸将袖子理好,遮住手臂,整理整理了凌乱的衣襟。大庭广众之下,被小姑娘乱摸了不说,她竞还说出怎么一番话来。罢了,她还小,且当童言无忌。
幸是没有摸到不该摸的地方。
虽然她还小,没到醒事的年纪,但刘胤觉得有必要跟她讲清楚,严肃说道:“以后不能像这样乱摸男子。”
姜月如的个子才到他的腰间,仰头纯真地看着他,“那摸太子哥哥,可以吗?”
“………也不可以。”
“为什么啊?太子哥哥是生气了吗?"姜月如将两只手伸过去,“那念念让太子哥哥摸回来,别气啦。”
刘胤蓦然叹了一口气,板着一张脸按下她伸来的手,真是越说,走势越不对。
她年纪小,对什么都是懵懵懂懂的。
刘胤无奈说道:“没生气,跟嘉和去玩吧。”大抵是忽然听见被提了名字,嘉和从远方跑了过来,邀请太子哥哥加入,和她们一起玩。
刘胤目光幽幽看了过去,自然是不与她们这群小姑娘嬉戏,越过两人去找太傅答疑。
嘉和问姜月如道:“太子哥哥跟你说什么了?怎么看起来很严肃。”姜月如愁眉苦脸,手里的丝绸都快揪出花来了,“我摸错了人,太子哥哥有些不高兴。”
不过不怕,她乖一点,太子哥哥很快就消气了。是以姜月如去找刘胤的次数勤了些,在他面前乖乖写字,每一笔都是工工整整的,特别认真。
可有时候太困了,连她自己都控制不住,脑袋撑着撑着,就趴在桌案上就睡着了。
刘胤看着趴在案上黑乎乎的小脑袋,无奈拿走她手里握着的毛笔,取来件披风,轻轻给她披上。
刘胤立在桌案边,垂眸看向那恬静娇憨的睡颜。卷翘的睫毛浓黑纤长,腮上是淡淡的粉色,好像很软的样子。
刘胤伸手轻轻戳了戳她的脸颊,柔柔软软,比棉花还软一点,手松开还会感觉到一丝反弹,小姑娘呼吸绵长,睡得很沉,一点都没有醒来的迹象。“真是拿你没办法。”
刘胤去到窗边,将窗户压下去一点,照入屋子里的刺眼光线登时弱了些,暗下来阴影恰好遮住她的睡眼。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到了休息的日子。今日不用去学堂念书,但是嘉和前一天邀请姜月如去宫里玩耍,上午便有宫里的马车来到姜府,接姜月如入宫。
宫里可不比其他地方,姜月如又正值贪玩的年纪,李氏不放心地叮嘱女儿,去了未央宫不可像在家中般随意,姜月如连连点头,记在了心里。“放心吧娘亲,念念会很听话的。"姜月如被嬷嬷牵着离开,跟李氏挥手告别。
姜月如被嬷嬷领着,去椒房殿拜见谢皇后,她初次来陌生的地方,难免有些拘谨,在原处站着便站着。
“嘉和醒来就问本宫,月如妹妹怎么还不来,"谢皇后知道这两个小丫头能玩到一处去,她恰好也对这蜀地来的小丫头有些喜欢,便也由着女儿去了,对女儿说道:“瞧瞧,你的月如妹妹这不是就来了?”“那我带月如妹妹出去玩了,母后说了今日让我好好玩的,可不许反悔。”嘉和从谢皇后身边离开,牵着姜月如离开大殿,悄悄在她耳边说道:“带你去我的房间看看,我藏了好多小玩意。”两个差不多高的小丫头牵着手,并排着走在屋檐下,进了嘉和的寝屋。姜月如起初还拘谨,可若是有熟悉的人在,她很快就习惯了,在椒房殿与嘉和玩得热火朝天。
谢皇后看着花园里玩乐的两个小丫头,嘴角不由扬起,她看了眼旁边有浅淡笑意的儿子,“在这儿看半天了,你也去和妹妹们玩呀。”刘胤拒绝道:“两个小丫头在花丛里钻来钻去,儿臣才不去。”在这里看着也挺好的。
谢皇后又道:“那你去帮母后问问姜家小丫头,她喜欢吃什么,今儿午膳都准备着。”
刘胤顿了顿,这才慢慢走过去,打断正在玩乐的两个小丫头。哪知嘉和一把抱住他的腿,将刚摘下来的花插到他的发间,姜月如抱着他另一条腿,踮着脚尖将手里的花插到他的耳后。“太子哥哥,别摘。"姜月如拉住他伸出去的手,小手紧紧攥住。嘉和抱着他的腿,“哥哥,来和我们一起玩。”刘胤着实是缠不过两人,被两个妹妹一人拉着一只手,陪着在花园里玩。谢皇后在远方看着,眼角的笑意越发深了。临近晌午,御膳房准备了可口的午膳,姜月如和嘉和被嬷嬷牵着,先去净手,将手擦干后,才被领着来到桌前。
姜月如坐在嘉和旁边,在饭桌上有些拘谨。谢皇后温声说道:“丫头,就像在自家一样,想吃什么就跟旁边的嬷嬷说,别拘着。”
姜月如笑着点头,一双眼睛弯弯的,也特别喜欢温柔和善的皇后娘娘。谢皇后动了动筷子,“好了,开动吧。”
姜月如最喜欢吃鲈鱼了,看见桌上有,她能夹到,便没麻烦嬷嬷,自己拿着筷子就去夹。
筷子刚碰到鲈鱼,对面的一双筷子便落在了她的筷子旁边,刘胤淡声道:“有刺。”
姜月如一顿。
是哦,在家里吃鱼,娘亲都会把鱼刺都挑出来完,再给她吃。刘胤转而夹了鱼肚子上没有刺的一块,放到姜月如的碗里。“谢谢太子哥哥。“姜月如收回筷子,笑着同他道了谢,低头吃着碗里的鱼肉。
刘胤淡淡嗯了一声,也没有忘记嘉和,同样夹了一块没有刺的鱼肉给她。谢皇后搁下筷子,拿勺子小口小口喝着汤,不动声色地看了看低头乖乖吃饭的姜家小丫头,又看着一旁的儿子。
刘胤渐渐察觉到目光,夹了菜到谢皇后的碗中,“母后。”谢皇后没说什么,饮了一勺汤后,便动了动筷子。刘胤低头吃饭,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她吃鱼自有嬷嬷帮着去刺,便是那一筷子夹起来,旁边候着的嬷嬷也会阻住就这么直愣愣地入口。他操那份心作甚。
往后还是少管她的事情。
午膳后,嘉和带着姜月如去她屋子里一起睡午觉,两个小姑娘在床上盖着被子,在被窝里絮絮说了好一阵的话,才慢慢入睡。夏季的天总是说变就变,一个午觉的功夫,乌云密布,呼啸的狂风吹过,树枝乱颤。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巨大的雷声随之而来,睡梦中的姜月如被雷声吓醒,发现屋子里暗了下来,害怕地哭出声来。
打雷一阵接着一阵,嘉和也被吓醒,哇地一声哭出来。谢皇后和隔壁的刘胤都被吸引来了。
“好了,好了,母后来陪着了,不哭了。”谢皇后抱着女儿,轻抚她的后背,温声安抚着。霜花姑姑在一旁哄哭啼的姜月如,姜月如正是害怕的时候,要跟她相熟的太子哥哥才安心,哭啼着要找刘胤。
电闪雷鸣间,姜月如的脸埋进少年的胸膛,像遇到大救星一般,紧紧抓着他的衣袖不肯松手。
呜呜呜好害怕的雷声,轰隆隆的,好吓人。呜呜呜呜呜讨厌打雷下雨。
她没有做过坏事,是听话的乖孩子,雷公电母不要打她。刘胤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捂着怀里小丫头的耳朵,轻声软语哄着哭啼的她。雷电停了,刘胤胸膛的衣裳也被她的泪打湿了。经此一番,姜月如潜意识里更黏刘胤了。
大
时光悠悠,不知不觉间已过数载,这年远嫁戎夏的元姝长公主回京。十六岁的刘胤,眉宇间自成一股威严,令人望而却步,姜月如也快十一岁了,出落得越发水灵。
同年,皇帝派刘胤去了西境历练三年。
姜月如同嘉和一道,去了长亭外送别,将去寺庙求来的平安符给了刘胤。刘胤将平安符收入怀中,叮嘱两人玩归玩,切勿荒废学业。“此处风大,都回去吧,待到了西境,再给你们回信。”姜月如伸出小指,“不可反悔哦。”
刘胤笑了笑,小拇指勾住她的小指,和她拉勾允诺。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