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电影首映,同行的敬意
《爱乐之城导演:张晨,主演:.
目前票房预售:7.567亿美元
历史上有一部电影能在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就能够拿到超过一亿的票房吗?
没有!
哪怕是在后世,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在上映前就获得这么离谱的票房数据。
但《爱乐之城做到了。
一是因为张晨本人的影响力。
这影响力包括他本身,会对其他明星的间接影响力。
还有张晨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力。
再再上最近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世界的目光都是聚焦到张晨的身上。
二则是因为07年正处于时代发展的转折点。
从上世纪末的互利网萌芽,到如今的2g时代到来,以苹果手机为首的第一代智能移动设备开始发展。
现在的世界正快速朝着互联网时代快速进步。
很多的科技都在以互联网为核心快速迭代着。
就拿电影圈来说。
以前大家看电影都需要约上一个时间,跑到电影院去找自己喜欢的电影。
还要通过电影海报、导演、演员来判断电影的好坏。
但有时候选中了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也不一定能够立马买到这部电影的电影票。
这就又和电影院的排片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时候,电影院只能根据当天每个影厅的上座率,以及顾客询问的情况来随时或者隔天重新调整每部影片的排片率。
但现在“淘票票”这个功能上线之后,首先能让顾客看到大家最喜爱看的电影排行。
间接的影响到院线的排片。
同时,也能根据上座率,以及往后几天这部电影的购票多寡,来考虑是否在前几天多增加放映次数,并适时减少其他影片的放映场次。
这一来二去之间,《爱乐之城就在大家的期待和张晨等人咋舌的情况下,迎来了它的首映礼。
燕京,下午2点整。
早就经过层层安检进入到大会堂的各路媒体、明星,以及幸运的抢到电影票的影迷们,激动的看着大荧幕一旁的小门。
“来了来了!”
“本来还想在红毯的时候就采访的,结果工作人员说张晨今天不走红毯。”
“可能是觉得自己是导演?”
“导演走红毯的多了去了,可能是张晨觉得最近太高调了吧?”
“电影都要上映了,不应该高调点吗?”
“谁知道呢,但是张晨这么有钱了还能给大家拍电影就不错了,要求这么多干什么?”
在一片嘈杂的讨论声中,以张晨为首的电影主创团队来到了舞台正中间。
今天负责主持的,是一位大家都没有见到过的女主持。
不过有一说一,这可比以前经常在张晨出席的活动中的老面孔何老师养眼多了。
尤其是那对大灯!
“张导,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刘妍,一名刚和晨光娱乐签约没多久的专职主持人。
她没想到才进入晨光娱乐没多久,就接到了主持自己老板电影首映礼的活儿。
而且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自己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听说老板平常还挺平易近人的。
但以前从小道消息来说,老板又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这让她在面对张晨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
尤其是是张晨一上来之后,那副愁容满面的样子。
更是让刘妍不知道该不该帮着现场的观众们关心关心老板的情况。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的东西要问,但很多东西在没有看过电影之前,很难跟你们去解释。”
张晨面对着有些拘谨的刘妍,以及台下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没有按照其他电影首映礼一样和大家先聊半天。
他直接往台下最前排走去。
身后的凯蒂和克里斯两人显然没有料到张晨这位导演这么任性。
两人对视一眼后,也只能在艾薇儿和刘艺菲两人的催促下,跟着张晨走下了台。
“liu,导演一直都这样吗?”
凯蒂·文斯莱特还是第一次参加在华国举行的电影首映。
但是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好莱坞明星脸,又让她有种身处漂亮国的感觉。
不过最让她好奇的还是自己导演的行为。
难道在华国的首映礼,导演和主创们都不需要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吗?
“他最近比较烦。”刘艺菲看了眼张晨的侧脸,偷偷一笑后转头向凯蒂和克里斯解释,“你们就当他心情不好吧。”
“心情不好?”克里斯探头小声询问,“不要紧吧?”
“小事。”刘艺菲无所谓的摆摆手。
“不看不是小事吧?”艾薇儿突然插话,眼神暧昧的看着刘艺菲,“嗯?”
这两天她可没少听说自己好朋友的“咨询”。
刘艺菲和张晨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她虽然不能说完全知道。
单一个“领证”二字,就足以让她心底又是为自己好朋友开心的同时,也涌上了一股羡慕又无力的感觉。
“哎呀,看电影看电影!”
刘艺菲也突然心烦了起来。
艾薇儿和凯蒂、克里斯两人对视了一眼。
几人不明所以的眨了眨眼。
也不知道自己老板和刘艺菲之间发生了什么。
但大荧幕上这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华国电影上映的经典“龙标”,也只能乖乖的闭上了嘴。
当大厅的灯光暗下。
荧幕上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副黑白的1.33:1的画面被拉长至2.55:1的彩色画面比例。
上面的大字写着“present in cinemascope”
有懂行的导演已经懂了张晨在这一刻想要表达的想法。
这英文的意思其实是“由宽荧幕电影技术呈现”。
这是一种上世纪50年代盛行,但却很快被取代的摄影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在拍摄胶片电影的过程中,将画面压缩进1.22:1的35mm胶片上。
放映时,再将其拉伸至2.55:1的比例,投射在荧幕上。
让影片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的技术。
但这项技术十分“短命”。
只持续了不到20年不到的时间,就被“panavision”,一种更加先进的宽荧幕技术所取代。
但许多经典的“歌舞片”,例如《无因的反叛,就是用这种“短命”的技术所拍摄的。
所以《爱乐之城在电影开始时短短的几秒,就让现场不少电影人看到了张晨这位年轻导演的潜台词。
一种,对电影发展的感慨与致敬。
以及想要告诉大家,他的电影就是当初在“cinemascope”技术鼎盛时期产生了多部经典歌舞片一样。他的电影,就是以“音乐”、“舞蹈”相关的一部电影。
短短的几秒画面,就直接点明了电影的核心。
这让不少原本想看张晨笑话的老一辈电影人收起了轻视之心。
很多人都夸张晨的上一部电影《爱拍的好。
但不少人还是心存疑虑。
他们没记错的话,那部电影有一位华国乃至世界都著名的副导演——田撞撞。
不管主创团队再怎么解释。
人的成见就像一堵墙,真理和怀疑就在两边。
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张晨这么年轻,就能拍出一部看透爱情中的“生”与“死”。
那时候张晨才几岁?
刚20出头!
谁都不信这么年轻的导演能够拍出《爱这种高质量的电影。
但刚才的那几秒.
真的只有短短的几秒。
而且是普通观众看不懂,以为只是类似电影“字幕”的东西,却让这些原本心存怀疑的电影人收起了原有的心思。
这巧妙的手法和无声的致敬,像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扇在了他们这些带着怀疑而来的人。
当这些人轻视之心不再,他们跟随着现场的上万人一同进入到了由张晨拍摄的这部电影中。
荧幕上出现了一副蓝天白云的画面。
镜头缓缓下降,出现的是洛杉矶万年不变的主题——堵车。
随着镜头移动,高速公路上的每辆车里传来了风格不一样的音乐。
不少影迷都听到了这些歌的出处。
有今天电影女主角曾经演过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
也有主创之一,艾薇儿的朋克重金属。
最多的还是导演张晨出道至今所发行过的音乐。
这也符合漂亮国人近十年来的音乐喜好。
镜头流转,没有任何人物对话。
也没有聚焦到电影中的任何一人。
正当大家疑惑时,一段轻快的无缘钢琴音乐“劫持”了音轨。
镜头也在一个女孩儿的车前停下。
此时,电影开始仅仅1分多钟。
观众们一愣。
这么快?
他们知道这是一部含有“歌舞”元素的电影。
他们知道电影中会有歌舞,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但他们耳中那轻快的音乐却在告诉他们。
他们对这部电影最期待的环节来了——张晨的歌。
一位目前世界无可争议的音乐第一人所写的音乐,第一次融入到电影中。
说不期待那是假的。
他们很期待这首音乐在电影中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杆。
像是这么做能让他们更好的聆听张晨的作品一样。
他们听完了那段轻快的钢琴曲后,那位车里的姑娘开始唱了。
“i think about that day
又想起那天
i let him at a greyhound station
圣达菲西边的灰犬车站
west o sante e
我们就此分别
we were seventeen,
我们才17岁
but he was sweet and it was true
气氛甜蜜而美好
still i did what i had to do
但我仍然选择了离开
”
歌词清晰明了的讲述了一件事——梦想。
当伴随着这首歌,高速公路上拥堵着的人们一个接一个走出驾驶舱。
加入成群女孩儿行列载歌载舞。
最后变成了一场高速公路上的大狂欢。
而歌词描写的却是追逐梦想的小人物的心酸琐事。
但这心酸琐事,是用最积极方式唱出来的。
“and even when the answer's no
即使受到拒绝
or when my money's running low
即使囊中羞涩
the dusty mic and neon glow are all i need
有音乐话筒和闪亮的霓虹就够了
”
影迷们如痴如醉的看着大荧幕上的人们载歌载舞。
自己的心情也伴随着歌声变得无比轻松。
谁敢说自己没有碰到过窘境?
但一般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心情低落不言不语。
如果自己能像电影中的这些人这样,开开心心的把一件本不快乐的事情抒发出来,该有多好啊
不得不说,《爱乐之城中的第一首歌《another day o sun就带给了现场所有观众一个巨大的惊喜。
原来,张晨里昂这个大富豪,也懂他们这些小人物的心酸吗?
观众们觉得张晨的那张年轻帅气,但充满距离感的脸,在这一刻离他们近了很多。
那脸上被他们自动想象成的笑脸,也像是一束阳光照进了他们原本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而酸涩的心里。
而不同于普通的观众。
现场的不少电影人都在看张晨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
只有内行人才能看出这个镜头的拍摄难度。
长镜头、上百辆车、上千名群演。
一镜到底!
每一项加起来都会给电影的拍摄增添不知道多少难度。
但张晨却给他们完美呈现出了这一副让大家沉浸在内的画面。
他们看到的是这个镜头所展现出的场面调度,以及拍出这个镜头的导演本身的导演功底。
这背后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
他们都不敢想,这几分钟的镜头,电影导演需要费多少时间来指挥这些群演走位。
也不敢想这个几分钟的镜头,废掉了多少“条”。
更不敢想象拍摄这个镜头时,每一次因为一个“小瑕疵”而导致整场戏推倒重来时,导演张晨的内心有多崩溃。
因为每一次的“ng”,从重新布景到重新拍摄,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等待。
群演们的状态不用说,导演的心理状态是否稳健,才是这个镜头呈现的如此完美的关键。
一旦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的心态出现了波动,这个长达5分钟的歌曲画面,就不会让现场的所有观众都完全沉浸进去。
现场的很多导演都不敢说自己能在不骂人的,不崩溃的情况下拍完这个“长镜头”。
只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折磨的导演,才能体会到这电影中开头这几分钟所包含的“心酸”与“执着”。
这让不少在这一行混了几十年的老人们对张晨有生敬意。
就这对待电影的态度,完全称得上一句“他值得”。
值得去年的那座“金棕榈”奖杯,也值得他在电影圈所收获的所有荣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