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两部电视剧,两国骂战
时间进入到九月。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营业性管理条例出台。
这条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明星们不能假唱。
这条例一出,瞬间引发行业地震。
对于那些被硬捧出来的录音棚歌手来说,现场唱和要了他们老命没区别。
尤其是一些新生代的偶像,原本就是演电视剧出身,唱歌只是他们圈钱的手段,歌也不是他们写的。
一张专辑从制作开始,混在录音棚修音的时间比其他环节加起来都多。
要是把他们拉到现场直接唱歌,那效果和车祸现场差不多。
这时候,各家歌迷自然要为自己的偶像证明,他们粉的人,不是会假唱的歌手。
“其他人我不敢说,但是我看过那鹰的现场,那家伙绝对是假唱!”
“当初她跟着王京在晨光混的时候,应该不会假唱吧?”
“晨光系的歌手当然不敢假唱,毕竟有个世界巨星在头顶上盯着,底下的歌手要是被爆出假唱岂不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但是你也不想想那鹰那家伙跟着王京签约了华亿,那是个什么地方你们不知道?”
“可怜的华亿,又被拉出来鞭尸了,人家也被小曰子撬了墙角,已经够惨了。”
“这东西也就是个唬人的,要是这些歌星真的假唱了,还是有大把的人为他们买单。”
“所以还是张晨好啊,出道这么多年了,从没听说过有假唱的事情发生,哪怕是在春晚上,导演组怕歌手出岔子丢脸丢到国外去,都要求他们对口型,就张晨少数几位歌手还保持着真唱的传统。”
“说起张晨,这家伙最近干什么去了,新歌呢?!!!每年都给他准备钱包,但是这家伙不争气啊,就那么点量,够给谁听的啊?!”
“张晨,短小无力!”
“短小无力!”
“短!”
张晨黑着脸看着网上的评论,气得直拍鼠标:“艺术创作懂不懂啊,需要时间的!”
“谁让你出道那会儿把她们的嘴养刁了,从高产到难产,不骂你骂谁?”刘艺菲幸灾乐祸的看着跳脚的张晨:“短小晨?”
“嗯?!”张晨猛地回头,看着刘艺菲那朝下瞟的眼神,没好气的回怼,“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刘艺菲一脸无辜。
“走走走,让你见识见识!”张晨气笑了。
“诶诶诶,别动!”刘艺菲一巴掌拍开了刚拉上她手的张晨,没好气得看着张晨,“我发现你这人和变了个人似的。”
“没办法,谁让你给我开了个口子呢?”
“这还怪上我了?”
张晨哀叹一声,也不说话,直接瘫软在了沙发上。
刘艺菲小心翼翼的挪到了他身边,戳了戳张晨的手臂:“哎呀,也没多久时间了嘛,再忍忍?”
张晨扭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这么早就和刘艺菲挑明关系了。
以前那会儿就挺好,两者之间心里都清楚对方的心思,但是没有挑明的时候起码还能有个借口。
现在一挑明之后,对他来说就是个莫大的折磨。
谁家小年轻抱着自己女朋友是能忍得住的?
何况现在张晨才二十出头,正是火气最旺盛的时候。
之前张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里面,不管是电影拍摄还是公司的运营,亦或者是歌曲制作,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去操劳,还有和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往这方面去想。
但是自从那天晚上,他和刘艺菲两人正式捅破那层窗户纸之后,那时候的画面就一直萦绕在张晨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让他每天做什么事情都会时不时的想起来,但是现在刘小丽的一句话,以及刘艺菲本身也希望再等等,让张晨刚踩下油门的脚又抬了起来。
这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
“呐,给你找点事做,别老是想着那些事了,有点出息好不好?”
刘艺菲白了张晨一眼,给他递上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已经打开了一个网页:
由棒国引进的《大长今经湘南卫视在内地首播,该剧一经播出就收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视率屡破新高,韩剧在内地的收视纪录有望被该剧打破。】
观众买《大长今其人、其戏的账,表面看是人好戏好,实际上反映出在虚假失真的当代和真实厚重的古代背景中,观众更愿意选择相对真实,回归传统;反映出儒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国人渐次丢掉原汁原味的儒学传统后,韩国乃至韩剧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择善固执并非因循守旧、冥顽不化的同义词,传统有时候比“杂交稻”更有卖点,更卖得起价。】——谭非
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在内地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目前电影行业还处于萌发阶段,国内很多的影视制作公司还是以电视剧为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这些影视公司已经开始转型往电影行业去发展,内地的电视剧行业现在已经很少能出现一部全民追捧的剧。
上一次引起轰动的,还要数张晨和刘艺菲共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算是给内地的观众带来了一次仙侠剧的震撼。
但是《大长今的播出,让一众影评人开始抨击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的不作为,夸赞《大长今尊重传统文化,贬低内地电视剧“杂交”。
一捧一踩让《大长今的热度持续上升,也成功的让全国观众更加关注这部电视剧。
“谭非?”
张晨没有去看网友对于这部电视剧的评论,而是注意到了这位。
按照这位的说法,国内的电视剧已经步入了歧途,反倒是棒子的电视剧让大家重新审视起了传统文化。
“这人有什么问题吗?”
“这人.”
张晨面对刘艺菲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他有印象的就是这家伙策划了轰动一时的《红楼梦中人,时间应该就是在明年。
“我觉得《大长今确实弘扬了传统文化,剧挺好,演员演的也挺好的啊,谭非也没说错吧?”
刘艺菲对于这部电视剧倒是颇有好感。
对于李英爱等人的表演,她也从中受益良多。
“剧是好剧,但是背后的资本就不一定了。”
“怎么说?”
刘艺菲一愣,没明白张晨这话的意思。电视剧就电视剧,怎么就扯到资本上了?
“你知道我建立晨光娱乐一直以来的目标是什么吗?”
“不知道”刘艺菲更迷糊了,“不是赚钱吗?”
“俗气!”张晨一拍刘艺菲的脑袋,“我一直以来就是想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有足够的影响力。”
“这很重要吗?”刘艺菲捂着额头,懵懵的问。
“重要!”
张晨没解释具体的原因,这个年纪的刘艺菲也不懂。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对外影响的重要武器。
就像好莱坞,一天到晚都在对外输出西方的价值观,让不少国家向往漂亮国的生活。
还有就是现在来势汹汹的韩剧。
其实说起来不管是好莱坞的电影还是韩剧,人家确实做得好,这点不用去怀疑,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观众为此买单。
不管是从观影角度来讲,还是剧情的设计上也好,这两者都有其独到之处。
但是关键是这些好电影和好电视剧,往往伴随着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其他国家民众对于一个国家的印象。
张晨为什么讨厌那些去欧洲三大拿奖的导演,原因就在于这些导演拍的华国只拍落后愚昧有冲突的情节,很多文艺片导演为了给欧洲老爷们拍点喜欢的电影,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这让很多通过电影来了解华国的欧洲人,对于华国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大辫子的未开化的阶段。
这个结果,虽然有西方媒体刻意宣传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导演的作品,西方的那些媒体想要这么宣传也没有足够的素材。
现在好莱坞电影开始逐步进入国内市场,韩剧从千禧年以前就逐步进入华国民众的视野。
现在的韩剧还好,如果往后发展,棒国的娘炮文化就会潜移默化的开始侵蚀国内年轻一辈的身心。
一想到今后国内会有一大群打扮得“枝招展”的男明星.
想到那副景象,张晨狠狠地打了个寒颤。
“怎么了?”
刘艺菲靠着张晨正看在看微博,被张晨这突然间的一抖给吓了一跳。
“必须把韩剧的这股风气扼杀在摇篮里!”张晨一脸的嫌弃。
“可是.”刘艺菲抬起头看着张晨的下巴,“咱们有影院,但是电视剧是在电视台播的啊,我们又没有电视台。”
“谁说没自己没电视台就不行了?”
9月7日,在《大长今的热度已经完全盖过国内其他影视剧,将一众内地影视行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勺子台一套黄金档,和《大长今同样的播出时间。
一部今后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横空出世。
《亮剑,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电视剧。
当初这部电视剧原著小说的作者还在某次颁奖礼上问张晨,他的小说什么时候能够被晨光娱乐半晌大荧幕。
作者也不知道,他的小说在改编成电视剧后能收获如此高的成就。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按央视索福瑞当年的收视率调查结果,《亮剑首播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最高13.7,打破了央视当年播出的《大宋提刑官的收视记录。
《亮剑以平均收视率10.3%的数据位列2005年央视电视剧收视率全年第一。
媒体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无当时的一线顶流、无超大规模的投资、无过度豪华宝装的电视剧。
又因为05年是世界反s胜利60周年,制作方又是晨光影视以及某军区联合出品,各部门也对这部电视剧很上心。
所以,这部剧仅播出了一周,就将铺天盖地宣传造势,备受年轻人追捧的韩剧《大长今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微博上,《亮剑也和《晨光超越班进行了联动:
《晨光超越班中第一部电视剧亮相,你们期待宝强在里面的表现吗?】
《晨光超越班的亮剑精神,敢于将演员的平常工作放在大众面前让进行评价。】
“好家伙,我说当初看《晨光超越班的时候看到宝强在枪林弹雨里面演什么呢,原来是献礼片?”
“我就说嘛,我们内地还是有好看的电视剧的,那什么《大长今也就是那帮女孩子们在看,我们男人就应该看《亮剑这种热血的抗战片。”
“当初说我们国内没有好的电视剧的那些人呢,来看看《亮剑再说!”
“在勺子台播出的电视剧而已,如果《大长今也在勺子台播出,收视率肯定比《亮剑高。”
“一群兵痞有什么好看的,粗鄙!”
“楼上的,要是没有这些英雄,你觉得你现在能拿着键盘在这里大放厥词?”
“有些人好好看看棒子那边脸书对于《大长今的评价吧。”
《大长今,一部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剧,将我们国家的中医文化、饮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让隔壁偷窃了我们国家文化的小偷看看,什么才是正统!】
我去看了华国那边的评价,他们特别喜欢我们国家的泡菜,我觉得应该给他们限量供应我们国家的泡菜,让他们好好尝尝什么才是正宗的泡菜!】
华国就是一群文化小偷,现在他们的民众眼睛是雪亮的,承认了我们国家才是中医的发源地!】
不得不说,将外网的评论搬到国内的这个操作,属实是让不少人都闭了嘴。
在某些人闭了嘴的同时,也让国内的网民拍案而起:
“什么玩意儿?就一部电视剧而已,就让那些棒子开始自傲了?”
“我就说韩剧没一个好东西,有些人都被洗脑成什么样子了。”
“好好好,中医是棒国的?泡菜的发源地是棒国?他们还想请我们吃泡菜?好恶毒的招待方式。”
“有没有人管管国内的这种风气啊,再这么下去,华国要成棒国的‘附庸’了!”
“人电视台了大价钱买来的剧,怎么可能因为这几句话就放弃?”
在有心人的操控下,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骂战,在隔着一堵墙在两国之间浩浩荡荡的展开。
有人从棒国搬运了那边的脸书评论,自然也有人从华国搬运了不少评论到棒国去。
在这期间,两方就中医、泡菜、棒国是否是华国的附属国等话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骂战。
直到9月20日,一部电影在两国同步上映,更是将这个话题炒到了世界范围。
短小无力!我先骂了,你们随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