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220.第220章 这要朕怎么舍得废太子啊

220.第220章 这要朕怎么舍得废太子啊(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冤种舔狗只想搞事业 东莞岁月 刽子手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封神]殷商太子直播日常 死对头师兄听到我心声后 上班:从赚老板一个亿开始! 夏夜出逃[破镜重圆] 元气女主不是人 重生八零,小辣椒被大佬宠上天 刚入职,公司全是前女友?

第220章 这要朕怎么舍得废太子啊

东宫。

李世民亲自过来,自然先有宦官进行通知。

太子妃苏玉儿听到后连忙赶来。

跟着一起的,还有罗马公主狄奥多西。

“朕有多久没来过了。”

“除了上次夜里,跟太子下兵棋。”

从太极宫的侧门过来,走过两道高墙的通道,再从东宫的侧门进来。

短短二十步。

可李世民来到这里的时候,却感觉一切环境是那么陌生。

上次是晚上来的,没什么感觉。

这次白天看得很是清晰,可越是清晰,就感觉越是陌生,似乎东宫的格局都有些变幻。

“回禀陛下,之前的时候,还是在贞观十三年。”

“那年太子落马,摔断了腿,陛下曾来过多次。”

李世民一怔,问道:“后来呢,后来朕再也没有来过了吗。”

张阿难微微摇头:“自此之后,陛下再未来过了。”

李世民仔细的想了想。

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来过的印象。

不算兵棋对弈,距离上次,竟是已经过了四年之久。

不免有些唏嘘:“子不教,父之过,朕身为父亲,却四年不曾看望儿子。”

“承乾犯下的过错,这其中也是有朕的缘由所在。”

突然间,李世民就好像有些理解太子了。

这些年,李世民一直觉得自己太子还是很不错的,虽对魏王有些偏爱,但从来没动过废储的念头。

可是太子能理解吗。

站在太子的角度,这恐怕就是失宠吧。

张阿难闻言,并未多说什么。

不多时,太子妃苏玉儿跟狄奥多西赶了过来。、

“拜见父皇。”

“拜见皇帝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免礼。”

“谢殿下。”

苏玉儿有些迟疑的问道:“不知陛下来东宫,可是有什么交代。”

如今东宫太子不在,陛下突然造访,这让苏玉儿有些紧张。

不知道陛下是几个意思。

“朕就是来看看。”

“听说太子在后院,招了不少工匠,琢磨出很多新奇之物,是以有些好奇。”

听到陛下这么解释,苏玉儿顿时松了口气。

随即回道:“太子安排的那些事情,我也不知,向来都是文内侍跟家令寺丞负责。”

说完,对旁边恭敬站立的文忠说道:“文内侍,你带陛下去看看吧。”

文内侍躬身道:“是。”

李世民点点头。

在文忠的带领下离去。

狄奥多西有些紧张,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大唐皇帝陛下。

不过显然,大唐皇帝并不会跟她多聊什么。

狄奥多西松了口气,至少大唐皇帝陛下,并没有要把她赶出东宫的意思。

只要她人在东宫,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就是很大的威胁。

——

东宫后院。

李世民来到这里,很快就被面前的景象惊讶到了。

这是制作竹纸的院落。

一群群工匠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他们每个人都只负责自己做的那部分。

要知道传统的纸匠,是一个人完成一套流程,这完全不同。

“这样做能行吗?”

李世民有些好奇。

太子家令寺丞杨启帆恭敬道:“回禀陛下,此乃太子所述,叫做分工协作。”

“把原本造纸的流程,制浆,调制,抄造,加工,分开进行。”

“新来的工匠,只需要学习其中一种,便能更快的简单上手,也能更快的熟练。”

“繁琐的步骤,则多安排一些人,简单的步骤,则少安排一些人,如此整个造纸的速度大大提升。”

“陛下别看这里才两百多人,然每日可产一万余张。”

李世民听完一顿,惊道:“一万余张纸?”

家令寺丞杨启帆点头道:“是的,陛下。”

李世民听到肯定的回复后,对张阿难问道:“太极宫三百纸匠,大约日产多少张。”

张阿难回道:“陛下,大约一千余张。”

李世民沉声道:“差不多的人数,竟相差十倍之多?”

张阿难解释道:“不是宫内纸匠的问题,所有的造纸坊,大约都是这么个产量。”

李世民问道:“所以,唯独是太子的产量特别高,是这样吗。”

张阿难点点头:“是的,陛下。”

李世民略微沉思片刻,而后道:“所以太子卖纸,才能卖出那么多钱来,竹纸是一方面,同样的工钱,东宫的纸要比被人多十倍,怎么卖都是大赚。”

家令寺丞杨启帆此时解释道:“陛下,东宫不卖纸,只卖书。”

“纸造出来后,便作雕刻,拓印成书,才卖于长安各个书铺。”

李世民闻言,道;“带朕去看看,东宫拓印之地。”

寺丞杨启帆连忙点头:“是,陛下。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跟先前那样的一幕。

对纸张的拓印,也被分成了很多道工序。

大部分的工匠,只需要其中一个工序。

雕刻就只干雕刻,拓印就只干拓印。

装订的,裁剪的,各有不同。

李世民仔细的瞧了瞧,这些工匠的手法都非常熟练,哪怕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干起活来也比别人慢。

不由说道:“太子倒是招了一批好工匠啊,便是学徒的年纪,手艺都不比老师傅差了。”

寺丞杨启帆道:“陛下误会了,这里大多数都是学徒,老师傅并不多。”

“是因为他们只需要学这一种,学起来就更快,也更加容易上手。”

“每天只做相同的事情,做得久了,自然也就熟能生巧了。”

顿了顿,杨启帆解释道:“当初太子招工匠,不是很好招,所以东宫里其实大多数的工匠,都是学徒来着,然后按照太子的吩咐,每个人都学一门手艺中的一个步骤。”

“这样一来,没有费多少时间,就都能上手了,有些聪明伶俐的,学一两月,都比得上老师傅了。”

李世民此时,已然完全懂得了分工协作的好处。

不仅使得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也能让学徒更快上手。

“按照这个法子,太极宫的那些工匠们,也要如此做。”

李世民对张阿难吩咐道。

“是,陛下。”

张阿难回道。

哪怕陛下不交代,他回去后也要这么安排。

这么高的效率,造出来的就是钱。

原来太子如此生财有道。

感觉大概了解得差不多了,李世民就想去看看东宫制冰的地窖。

就在这时,李世民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大响声。不由问道:“这是什么声音?怎的如此之响。”

寺丞杨启帆道:“陛下,是炼铁坊那边开始锻铁了。”

李世民仔细的听了听,道:“何人锻铁,竟是如此大响,力气如此之大,还这般气定神闲。”

响声很大却很平稳,持续有力。

连着响了十多声,都没有停歇跟落气的意思。

李世民对于锻造这块,也是有所了解的。

要达到这样举重若轻的程度,该是什么铁匠。

这般大的力气当铁匠可是太浪费了。

若在战场之上,绝对是一等一的猛将。

李世民顿时就生了兴趣。

同时有些埋怨太子。

这么厉害的人,怎么让他去干铁匠的活计了。

寺丞杨启帆苦笑道:“陛下,此非人力,而是水力,是太子所设计制造的一种器械,名为水力锻锤。”

“还请陛下跟臣前往,一看便知。”

水力?

非人力?

李世民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起来。

随同太子家令寺丞一探究竟。

炼铁坊。

李世民看到了这个发出巨大响声的大家伙。

好大一炳铁锤。

然而在其后面,是个巨大的水车。

随着水流流动,铁锤被缓缓抬起,而后达到一定程度,猛的落下,击打在锻造台上。

一锤又一锤,稳定持续。

巨大的力道将生铁杂质尽数捶打出来。

铁匠们则趁着大锤蓄力的时间,翻动生铁即可,轻松而惬意。

“好东西,这可真是好东西。”

“有如此,岂非能源源不断的造出精钢来。”

李世民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名为水力锻锤的东西,对于打造军备的优势跟好处。

寺丞杨启帆的声音带着几分骄傲:“东宫所产之精钢,皆为上上等之精钢,且产量丰富充足。”

“只是一日,便可产出数套明光铠所需。”

“尤其是在甲片上,能轻易锻出薄如蝉翼之甲片,不仅防御更强,重量也更为轻便。”

“此次太子东征高丽,所穿戴之明光铠,便是由此水力锻锤锻造而出,于所有明光铠中,亦属上上等。”

“若换成铁匠捶打,便是十天半月,都不见得能打出一套来,也打不得这般好。”

铁匠打铁跟水力锻锤相差太大了。

在淬炼杂质上,铁匠一般一锤也就几十斤的力气,而无法长时间捶打,这对于铁匠的身体素质要求就很高。

而水力锻锤,单单是那大锤,就有数百斤,一击可达千斤之力。

且是持续不断的千斤之力。

可以说在锻铁这块,能将杂质最大的程度的剔除,这是人力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

极大的缩短了锻打的时间。

当然,后续的造型,还是需要铁匠来进行,不过在效率上,质量上,就天差地别了。

这等效率,乃至于人力打铁的数十倍甚至更高。

“有这水力锻锤,必能大量造出上上等之明光铠。”

李世民的语气都不由有几分激动。

然而,这还不算完。

“陛下请随臣去前边,还有一物。”

寺丞杨启帆恭敬说道。

李世民跟着上前,来到了一处大院子里。

里头装着大量,如同纺织车的事物,但做的并非是纺织。

可以看到工匠不断进行脚踩,带动一系列的木质器械,使得中间磨石飞快转动。

工匠拿着甲片,只需要放在磨石上,就能快速进行打磨。

确保甲片各个部位都能被均匀打磨。

而后再替换掉粗磨石,换上油石进行精细打磨。

最后再进行替换,包裹着一层皮革的磨石,对甲片进行抛光。

这些过程不断被重复着,也许一道工序,只需要一两炷香的时间就能完成。

而按照之前的情况,一块甲片的粗磨,约莫需要一个多时辰。

油石精磨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抛光则在半个时辰左右。

这意味着一个工匠,一天下来,哪怕再是熟练,两块甲片顶天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工匠,每天也就能制作出一块甲片。

而一套明光铠上,大约有一千三百多枚甲片。

这就是为什么,数个老工匠,制造一套明光铠,需要两百多天了。

可是现在这速度,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李世民问道:“东宫造一副明光铠,需要耗费多少时日?”

寺丞杨启帆解说道:“陛下,东宫不按时日算的。”

“太子规定了尺寸,把所有明光铠的部件分开来造,这里是甲片房,还有盔房,胸甲房,肩甲房,臂甲房,裙甲房,胫甲房。”

“每个部件采用同一尺寸进行度量,再以卡扣的方式进行拼接。”

“按照如今的速度来说,一套明光铠所有部件,大约需要两日的功夫,造铠甲这边约莫有百余名铁匠,如今每月,可产十五套明光铠。”

李世民下意识计算道:“仅仅百余工匠,月造十五套,一年便可造一百八十套。”

“若是一千铁匠呢,一年便可有一千八百套。”

话刚出口,李世民便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效率,恐怖如斯。

大唐现有两万多套明光铠。

这些明光铠,只有少部分,是唐朝时期造的。

更多的,是前隋所造。

隋朝暴虐,强征工匠十数万人,以打造各类军备。

其中明光铠,耗费三十余年,也不过一万七八千副。

大唐后,接着打造明光铠。

直到如今,大唐建国后二十六年,总共堪堪两万余。

当然,之所以这么少,这其中还涉及到锻打,铁矿的采集等多方面因素。

可就现在来说,东宫锻造上等精钢,制作明光铠的速度,已经甩开皇家作坊十几条街了。

且造出来的明光铠,质量更好,防御更强。

这等方式,一旦推广开来。

辅佐以数千铁匠,怕是一年就能产出数千套明光铠来。

只需十年。

就有数万套明光铠。

数万套啊。

若有十万套明光铠,大唐的军队,将会是多么强盛。

这天底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够抵挡大唐兵锋?

要知道哪怕是三千穿戴明光铠的骑兵队伍,对着数万人的军队,都能随便横冲直撞了。

这一刻,原本就纠结废太子的李世民。

内心突然就动摇起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 穿到古代当皇帝 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 梦魇开始的地方 红鸾照命「穿越」 妻主难求 被解除婚约,我无敌你后悔什么? 混沌霸天诀 水浒:吕布坐梁山 都说了我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