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风水轮流转
老太太房间里,贾母正在卧榻上侧卧休息。
鸳鸯正在和丫鬟们一起收拾东西,看到门口三春和王熙凤进来,就微笑着走到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姑娘们来了。”
正在休息的贾母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了进来的几个姑娘媳妇。
“老太太!”
“老祖宗!”
史湘云以前喊姑奶奶,现在喊老祖宗。
贾母一听就感觉到了异常。
大家族成员在大多数场合较少使用真正意义上的亲属称谓,更注重等级划分。
贾政作为当家人可以称呼贾母为母亲,其余贾宝玉称呼自己母亲王夫人为太太,庶子的话一般是称呼自己母亲为姨娘。
贾母疑惑的看了一眼满脸高兴的史湘云,很快不动声色的说:“好,就知道你今天会来,快坐下说话。”
鸳鸯笑着说:“今个儿穿的这么漂亮,这热天穿着新衣服不热吗?”
史湘云热的脸都红了,“我婶子让我这么穿的。”
贾母面无表情,又看着探春惜春迎春,“快到吃饭时间了,不过我今天陪着人说了一天的话,也累了乏了。”
鸳鸯说:“老太太,那就简单吃些吧,估摸着该来的都来过了,后面的也让大奶奶看看。”
贾母点了点头,“早该让她自己来处理了,人又不是来看我这个老骨头的,都是为了认识她家的老爷,她那木头脑袋也该清醒清醒了。”
鸳鸯笑着说:“老太太,这都是姓贾的,如果是外人的话,老爷才不会接过来当祖宗供着,就像这两天,家里有个老祖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清楚明白,不乱了规矩。”
鸳鸯的话让老太太很受用。
老太太笑着说:“行了,你也快去陪你老爷吧,伺候他可比伺候我重要多了。”
鸳鸯也笑道:“那我下去忙了,这里交给姑娘们。”
“去吧。”贾母对鸳鸯很满意,同时鸳鸯也是贾母和贾蓉之间传话沟通的最佳人选。
鸳鸯对着史湘云说:“湘云妹妹今天要住下吗?老爷若是等下问我,我也要回个清楚话。”
史湘云有些不好意思,“我叔叔要去外省做大员,几天后要带家眷去上任,问我是过来贾府这里住下还是和她们一起去西南,我……”
贾母很快意识到了问题,迅速说:“住下吧,我听人说朝廷和西南边又要打仗了,你去那里可不方便,就住下来吧,我看你大哥哥也高兴你住下来。”
史湘云高兴道:“好!”
她叔叔一家对她面子虽然做的足够,但是并不算好,史湘云还是喜欢这边的热闹氛围。
贾母出身史家,父亲是史家的尚书令,史家如今一门两候,即使是比当初史公时衰落了非常多,依旧是培养出了史湘云这种诗词精通的大家闺秀。
史湘云能够和林黛玉在文学上一争高下,而且针线活也比林黛玉拿手的多。
看史湘云还是小孩子心性,贾母也没有和她多说什么,目前暂时还不适合说起婚嫁的事情。
史家的打算贾母能猜到。
朝廷这里异姓不封王,入朝皆为王。
公侯之家在朝廷里只能算中等人家,掌握国家权利的永远是宗室亲王。
如今四王八公跟着的那批人都属于太上皇的人,贾宝玉被罚的那么狠,也有这个的原因。
北静王等四王虽然也是宗室王爷,但都是百年前的王爷传下来的,和现在皇帝又不是亲兄弟,根本信不过。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走后,就是新皇势力接管旧势力的时候。
史家的侯爵是太上皇最后封的,如今必须要继续立功于新皇才可以。
贾蓉反倒是新皇的亲信,几乎可以说是一手提拔起来的。
贾蓉身上虽然有污点毛病,但是新皇就喜欢用他。
史家王家如今都在存在不少问题,四王八公里就贾蓉过的最好,王子腾现在都被冷处理,远离权利中心好几年了。
贾蓉虽然不是宗室王爷,但有时候外人就是比自家兄弟更值得信任,从几个王爷的妻子过来拜访来看,贾蓉在宫里和朝堂的地位绝对不低。
贾母想着事情,贾惜春看她发呆,就喊道:“老祖宗,老祖宗。”
探春和迎春不敢打扰,惜春却把走神的老太太喊了回来,而且一点都不怕。
因为好侄子的关系,贾惜春在贾府没受过委屈,性格也和史湘云很像。
贾母回过神来,笑道:“我在想事情,当年你们爷爷在的时候,也没有今天来的这些人身份高。”
这个时候厨房过来送饭,王熙凤说:“老太太,厨房饭做好了,今天菜可多了。”
老太太笑道:“菜做多了那就一起吃,你也来一起坐下吃,还有平儿,现在也没有外人了。”
王熙凤说:“好!”
平儿跟着一起坐下吃饭。
贾母身后的丫鬟羡慕的看着平儿,也想着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姨奶奶。
平儿和王熙凤不住在园子里,那园子是给姑娘寡妇们住的,奶奶们自然要住靠近老爷的地方。
住在远离老爷的院子,说明不得老爷喜爱。
不过前面院子也不多,不能一个人一个院子。
尤氏三姐妹和尤老娘就一个院子。
贾元春抱琴一个院子。秦可卿单独一个院子,平时私人聚会都是在这里开。
平儿和王熙凤回到院门口的时候,就见晴雯和袭人站在门口过道这里闲聊。
两边都是高墙大院,门口是一个类似巷道的地方。
王熙凤走过去时两人就发现了。
“奶奶好!”
两人一起打招呼,说的不光是平儿奶奶,也有王熙凤这个大家都默认的姨奶奶。
王熙凤好奇道:“晴雯和袭人都在这里,宝二爷和老爷在里面吗?”
称呼贾政的时候一般都是政老爷。
袭人解释说:“宝玉没来,西边宅子里一群汉子在忙,我就过来和晴雯说说话。”
王熙凤笑着说:“快进去说吧,你们吃了没?老太太赏了些饭菜。”
晴雯高兴道:“还没吃呢!”
王熙凤很快招呼她们一起进去吃。
平儿跟在后面看着,以前当丫鬟的时候能知道王熙凤想什么,是个什么人。
如今当了姨奶奶,就算是和王熙凤同吃同睡,也逐渐感觉越来越难猜了。
平儿自然明白问题所在。
以前王熙凤不避讳她这个丫鬟,把她当丫鬟使唤自然看得清楚她想做什么,如今却是不把她当丫鬟看待了。
平儿进屋后发现贾宝玉不在这里,但是鸳鸯和贾蓉正在这里吃菜。
一起的还有贾巧儿和贾英。
贾蓉看着进来的几人,“都吃完了你们才回来,这两个小孩不用喂了,在元春那里吃过了,我和鸳鸯吃饭也过来流口水,都喂饱了。”
王熙凤高兴说:“可巧我也带回来了不少好吃的,你们吃饱了,我和晴雯袭人平儿一起进屋吃去了。”
贾巧儿和弟弟迅速靠近了王熙凤。
“娘!”
“娘!我看看你带了什么好吃的!我就看看!”
王熙凤没有回屋吃饭,而是带着孩子和晴雯袭人在附近榻上小桌那里吃饭,距离贾蓉也就不到五六米远。
吃着饭的时候,厨娘柳嫂子带着厨房丫鬟过来送餐。
小红见状,询问说:“柳嫂子,你怎么来了?”
柳嫂子答:“奶奶知道老爷在这里吃饭,知道这边人多怕不够吃的,让我送些菜过来,又让我问问,要是不够吃,我就回去赶紧做些。”
两人很快进来,晴雯和袭人也闭上嘴不吃了,一起上去帮忙端汤摆菜。
贾蓉看着进来的柳嫂子,问鸳鸯:“这个院子住了几个人了?”
鸳鸯起身收拾碗筷,手上动作利索,嘴上也稳当。
“二奶奶、我、平儿、晴雯、小红、还有四个丫鬟和巧儿英儿,八间房住满了七间,还有一间是仓库。”
鸳鸯平时多是在老太太那里伺候,院子里是平儿管,小院因为能做主的丫鬟奶奶多,平时也热闹,很多下人都过来求得办事的指派。
权银两分,这边交待干什么活,拿钱的事情则是要去账房,之后还要对账,平儿在家主管这个不怎么出去。
感觉如今丫鬟还是少了。
贾蓉说:“以往配的丫鬟不多是因为我前些年没有功名利禄,养不起那么多人,如今我加官进爵,你们的丫鬟也可以多配几个,不然有人来了难免说我们家排场不够,小家子气。”
鸳鸯迅速说:“是!老爷!”
贾蓉说:“就先按照以前西府的派头来搞吧,虽然比起皇家还是寒酸了,但我们家勤俭一些也好。”
贾蓉说完看向王熙凤,“二奶奶也挑两个丫鬟先挑四个丫鬟先伺候着,这几年外面灾害不断,卖田卖儿卖女卖老婆的可不少。”
王熙凤确实需要丫鬟,不然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在府里四处走动,实在忙不过来。
“那我谢谢老爷!”王熙凤笑着道谢,丫鬟的钱自然是贾蓉出。
贾蓉养着王熙凤也没少给钱,不光是给王熙凤和巧儿英儿钱,府里很多客人和暂时养的未收小妾等闲杂人等也都给了月钱。
如今有官有爵有田产铺子,有权有利有关系,自然要有对等的位置。
柳嫂子伺候着把饭都放好,站在一边陪着说:“是这样,听说去年南方大雪死了不少人,外面不少逃难的,不过进不了京城,还是这城里舒坦。”
王熙凤没吃过苦,贾蓉随口说的卖儿卖女卖老婆她没听进去,柳嫂子带着女儿当奴仆,又经历了荣府的衰落,对这个倒是很敏感,对外面事情也知道的多一些。
贾蓉这才想起来京城没有难民进来。
“等平儿吃完饭了喊上小红,再和你们二奶奶去找元春商量商量,让人回金陵或者江南等地买些吧,我身边的丫鬟不必多了,现在就够用的。”
鸳鸯迅速说:“我们伺候老爷就是,平时也不用几个丫鬟。”
贾蓉说:“那好,等你们怀孕了再说,现在不急,九个月的国丧到七月就服满了,家孝要是等到明年那也太晚了,不用管这个!”
鸳鸯不好意思说:“要不还是等等吧,我都入门了,生孩子的事情也不着急,别耽误了老爷的事。”
贾蓉可从来没有敬畏过王法。
“不用等,今年年底我努力努力,来年让你们两个都当妈!”
鸳鸯自是愿意,因为王熙凤和小孩子还在,也不好太主动,很快和丫鬟一起收拾好了桌子,又给贾蓉倒水端茶,精心伺候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