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108章 传奉官的妙处大大滴(四千字章)

第108章 传奉官的妙处大大滴(四千字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六零年代之学霸夫君很难哄 邪思 渡劫失败后和分魂he【水仙】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我和弟弟杀疯了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不当宠妾后,侯府全家悔断肠 美利坚1995 这种屎黄色的比格最有心机了

第108章 传奉官的妙处大大滴四千字章

胡宗宪的师爷徐渭正在京中上下打点,希望大人物们将林十三派往东南,见证白鹿“祥瑞现世”。

林十三这边也不是天天闲着无事。始终是皇帝传奉官,隔三差五得给皇帝贡点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这日,林十三领着胖徒弟孙越来到永定河边。

正是初夏时节,永定河边坐满了钓鱼的人。无论贫富贵贱,皆是人手一根杆,一条线,一个鸡毛漂,一个铁钩。

鱼儿上不上钩,不看你的身份、地位、财富,只看技巧和运气。

到了河边,擎起鱼竿,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皆是钓友,众生平等。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可以为了几根秘制蚯蚓跟种田的、扒粪的千恩万谢。

饱读诗书的秀才、举人、观政进士可以虚心向目不识丁的穷棒子讨教打窝之法。

孙越问:“师父,今儿来永定河边做什么?这边的人比鱼恐怕还多一些。”

“你若想钓鱼,我有个新找的好钓地。那地方没几个人晓得。鲫鱼都有半斤往上。鲤鱼十几斤都很常见。”

林十三却道:“今儿来这儿是为找个人,给咱皇爷献个宝。”

说完林十三沿着岸边,边走边搜寻。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他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

林十三走了过去:“敢问老人家,可是南城咏鹅坊驴耳朵街大痔疮胡同的吴瘸腿儿吴老伯?”

老人颔首:“是啊,我就是吴瘸腿儿。”

林十三表明了来意:“晚辈林十三。听说您会熬鱼油做灯。今日特来求购。我愿意出大价钱。”

说完林十三掏出了一枚十两的银锞子:“吴老伯,这是定钱。”

吴瘸腿儿见到这么多银子两眼放光。不过他没有急着接过银子。而是实话实说:“我家里的鱼灯油用完七八天了。你想买,得看今日的运气。”

“定钱我是不敢收的。万一运气不好,十天八个月我也给不了你货。”

林十三最喜欢打听奇闻轶事。他问:“吴老伯请给晚辈说说,熬制鱼灯油为何要看运气?”

“若是缺鱼,我跟旁人买一些便是了啊。”

吴瘸腿儿反问:“你说永定河的鲤鱼是什么色的?”

林十三答:“灰白发黄。如果个头超过了十斤,鳞片甚至呈现金黄色。”

吴瘸腿儿道:“灰白发黄或金黄色的鲤鱼,熬不了鱼灯油。”

“只有浑身发黑的十斤大鲤鱼才能熬制灯油。”

林十三皱眉:“啊?都晓得浑身发黑的鲤鱼是在河底吃淤泥、赃物长大的。土腥味儿重还不干净。”

“那样的鲤鱼钓上来,大部分人都会扔掉。”

吴瘸腿儿颔首:“没错。因为浑黑鲤鱼不能吃,扔了又可惜。我的老祖才想试试用它熬油点灯用。”

“你还别说,它熬出的油点灯无色无味儿,能使。”

皇宫中的油灯大部分用的是芝麻油。鱼灯油与芝麻油相比,其实并没有多少优点。

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穷人的一种穷照明方式。

但这世上,少见便是稀奇,稀奇便是贵重。

鱼灯油不常见,很稀奇。宫廷传奉官的本职就是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贡给皇帝,让皇帝看个新鲜。

林十三将那枚银锞子硬塞到吴瘸腿儿的手中:“银子您只管先收下便是。”

吴瘸腿儿这个穷老汉很善良,他道:“有这十两银子,你都能买十升顶好的菜籽油了。何苦买鱼灯油?”

“鱼灯油虽说不腥不臭。可点上它远不及菜籽油亮堂。”

林十三笑道:“我为的不是亮堂,而是为的稀奇。我家老爷子就喜欢稀奇玩意儿。”

林十三并未向吴瘸腿儿亮明自己的官家身份,他怕吓着老人家。

吴瘸腿儿道:“明白了。你是有钱人吃饱了撑的。唉,这人啊,的确不能吃太饱。”

“瞧我这张嘴。我嘴笨不会说话,你别在意。”

林十三道:“无妨无妨。您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这些人啊,就是吃太饱撑得。”

孙越在一旁道:“老爷子,您这窝料够别致的啊!”

有钱人的窝料都是用五谷粉泡酒,更奢侈的还要拌上胡椒粉、苏木粉。

要知道,胡椒苏木在大明是仅次于金银铜的硬通货。朝廷财政最紧张时,甚至会拿胡椒苏木折抵官员俸禄。

次一等的窝料则是麦粉。

再一次一等是麸糠。

吴瘸腿儿的窝料罐子里,装的则是一颗颗翠绿翠绿的羊屎蛋子。

林十三敏而好学,他问:“吴老伯,您这窝料怎么是羊屎蛋啊?有何妙处?”

吴瘸腿儿苦笑一声:“没什么妙处。纯粹就是穷。不舍得用麸糠当窝料。”

林十三跟孙越席地而坐,看着吴瘸腿儿钓鱼。

初夏的天儿不冷不热,舒服的很。林十三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以手做枕翘着二郎腿,慵懒而又安逸。

孙越则拿出一块肉脯,大口咀嚼着。

吴瘸腿儿甩在河里的鸡毛漂猛然沉底。他一提杆:“中了!”

林十三眼前一亮:“什么鱼?个头如何?”

吴瘸腿儿溜了几下鱼:“唉,三两的大板鲫。不是鲤鱼。”

说完他猛一收杆。果然是只大板鲫。

林十三帮忙摘下大板鲫,扔进了鱼篓里。

吴瘸腿儿抓起一把羊屎蛋,打了窝。又把一个羊屎蛋挂在鱼钩上抛了下去。

孙越在一旁道:“师父,您以前不是教过高忠高公公臭砖头和牛粪馒头两种打窝法子嘛?”

“咱们驯象所那帮好钓鱼的弟兄,最近鱼口不好。我看他们快堕入钓鱼的魔道了!昨日他们竟在一块聊起用人屎打窝。还说什么要捏成三分软七分硬。”

林十三皱眉:“这帮人还真是堕入魔道了。脏不脏啊!”

吴瘸腿儿在一旁道:“我钓鱼这么多年有个心得。鱼口不好,你就算用人参炖鸭子打窝也是白搭。”

“鱼口若好,你挂一块人屎撅头鱼照样吃。”

林十三连连颔首:“要不说您是老钓家子嘛?说的一点都对。”

正说着话,吴瘸腿儿的鸡毛漂又沉底了。他一提杆,杆子瞬间弯成了一张弓。

林十三惊呼:“大鱼!大鱼!”

吴瘸腿儿屏气凝神,双手紧紧握着鱼竿,两条腿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力溜着大鱼。

一直溜了能有一刻,大鱼终于力竭,吴瘸腿儿将其拉到岸边,伸手抠住了鱼鳃,拎上了岸。

林十三定睛一看,只见这是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鲤鱼,通体浑黑。正是那种土腥味儿冲脑袋,无法入嘴但可以做鱼灯油的浑黑鲤。

林十三笑道:“妙啊!吴老伯,这下可以做鱼灯油了吧?”

吴瘸腿儿道:“能做了。咱们不钓了,走,去我家。”

林十三师徒跟着吴瘸腿儿来到了咏鹅坊驴耳朵街大痔疮胡同的一个大杂院内。

吴瘸腿儿将二人让进了自己的破屋里。他拿起一柄刀,把那条大鲤鱼横腹抛开,取出内脏。随后他架起木柴,在木柴上摆上五张瓦片,瓦片与瓦片堆叠。

他将大鲤鱼放到了瓦片上,以大火烘烤。

不多时,大鲤鱼的口中流出一滴一滴的黑色之物。那便是鱼灯油。

吴瘸腿儿又用一个破瓦罐放在鱼嘴下面接油。

烤了大约半个时辰,瓦罐已盛了一大滩的鱼灯油。

大鲤鱼已被榨干,林十三拿起瓦罐:“吴老伯,多谢了。”

吴瘸腿儿道:“是我该谢你们,给了我十两银子。这是我一年的吃穿用度啊。”

林十三师徒离开了大痔疮胡同。

回到西苑后,林十三将那一瓦罐鱼灯油交到了司礼监,由司礼监转呈永寿宫内的嘉靖帝。

当日夜里。

嘉靖帝在青纱帷帐内打坐。

突然间他问了一声:“灯油怎么暗了?也没了油香。”

吕芳答:“皇爷果然仙道大成,对身边事体察入微。灯油不是平日用的芝麻油。而是林十三贡上来的鱼油。”

嘉靖帝有些好奇:“鱼油?”

吕芳答:“正是。据林十三说,这鱼灯油乃是百斤大鲤鱼所制。有一股草木清新之气。闻之清心静气,望之养目涨神。”

嘉靖帝嗅了嗅,说道:“嗯,果然有一股子草木清新之气。”

其实鱼灯油无色无味儿。只能说嘉靖帝吃的太饱,别人随便一说,他鼻子就出了问题。

片刻后,嘉靖帝夸了一句:“这林十三的确很会办事。怪不得你、严世蕃、陆炳皆在朕面前对他赞不绝口。”

吕芳见嘉靖帝心情不错。他趁机说道:“皇爷,浙江巡抚衙门递上来的奏疏说舟山岛有白鹿降世。”

“老奴建议,让林十三前往舟山,寻找白鹿祥瑞。”

徐渭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说动了大明的内相。

嘉靖帝道:“严世蕃今日也建议朕,派林十三前往东南寻白鹿。”

“陆炳前日亦跟朕提过,白鹿祥瑞千年一见,不派人前往寻访着实可惜。”

“那便派林十三前往吧。”

江南第一才子徐渭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说动了阉、严、陆三家帮忙在嘉靖帝耳边说情。

吕芳拱手:“臣这就去给林十三传圣上口谕。”

福寿街,林府。

一家人正围坐着吃晚饭。

碧云道:“瑞福钱庄的存票到期了。德通号那边的利钱更高,我打算把咱家银子存到德通号。”

林十三提醒:“占小便宜小心吃大亏啊。你说的那家德通号可靠嘛?”

碧云答:“蒲州人开的。你说可靠不可靠?那边的底,我早就跟几位交好的诰命打听的一清二楚。”

林十三恍然大悟:“有蒲州人的背景啊。那成,万分可靠。”

虎儿已经三岁,最近饭量见长。碧云给他喂青菜,他大口咀嚼着,像一个吃草的小肥兔子一般。

六岁的王小串更是不挑食。大蒸饺一口一个。

林十三笑道:“小串,吃蒸饺得蘸醋。”

魅娘又端上来一盆海蜇汤。初夏吃这东西最解暑。

林十三问:“海蜇?哪儿来的?”

碧云答:“西苑虎城王大使有个干兄弟在天津卫当水师千户。他差人送来的。”

现而今给林家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那些人吃了年初的亏,只送土特产联络感情,绝不再送真金白银。

海蜇汤酸鲜爽滑,口感绝佳。一家人“呲溜呲溜”大饱口福。

突然春哥儿跑进了饭厅:“老爷,司礼监吕公公来了。”

林十三起身:“啊,舅舅来了。我去迎接。”

饭厅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自家人,迎什么迎。”

说完吕芳大步走进了饭厅。碧云等连忙起身给他行礼。

吕芳道:“没有外人,虚礼免了。今日我是来蹭饭的。来吧,给我添一双碗筷。”

碧云连忙给吕芳摆好了碗筷。

吕芳毫不客气,坐下直接给自己盛了一大碗海蜇汤,“蹚蹚蹚”吃了个干净。

吃完吕芳突然想起了什么:“这海蜇该不是拿泔水捕的吧?”

林十三尴尬一笑:“哪儿能呐。我哪儿敢回回给您吃泔水。”

吕芳吩咐碧云:“你们别站着。坐下吃。”

林十三心忖:内相日理万机。来我这儿恐怕不止是为了一顿饭。

果然如此。

饭罢,吕芳道:“十三,去你的书房说话。”

林十三颔首,与吕芳进了书房。

吕芳开始给林十三画大饼:“十三啊,你可知道做传奉官最大的妙处是什么嘛?”

林十三答:“安逸。”

吕芳道:“错。那只是妙处之一,却不是最大的妙处。”

“传奉官最大的妙处是出京寻贡物。”

“因是皇帝近臣,地方官员无不要尽心巴结。”

“出京一趟,譬如说去江南再折返回京。不说什么敲诈勒索、贪污纳贿。只说收收陋规银子、程仪馈赠,至少也得有万把两银子落袋。”

“沿途之中,地方官会尽心接待。吃的是珍馐玉食,喝的是琼浆玉露,睡得是青春佳人。”

林十三试探着问:“您老该不会是让我去东南寻白鹿吧?”

吕芳皱眉:“你这小猴崽子真是精明。我刚起了个话头,你就猜到了话尾。”

林十三谄笑道:“这么好的差事,还是留给旁人吧。我还是想留在京城,好好伺候皇上,孝敬舅舅您。”

吕芳一眼看穿了林十三的心思:“你是怕东南闹倭患,有凶险。所以你不愿去。”

林十三并不否认:“外甥只是想过没有风险的日子。”

吕芳摇头:“可惜。这是皇爷的旨意!传皇爷口谕!”

林十三连忙跪倒:“臣林十三跪听圣谕。”

吕芳正色道:“皇爷口谕,命林十三为钦差,前往东南寻白鹿祥瑞。钦此。”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签到陆地神仙,开局直接谋反 靠石雕刻手艺,我来做大东家 穿书?恶毒女配?大师姐?啧啧! 春闺怨 和黑粉上恋综后爆红了 被读心后真少爷成了我老婆 作弊 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人在东京,朋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