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点映开分,预售拿奖!
威尼斯专题报道
《吴玉森获颁威尼斯金狮终身成就奖,称创作上还很年轻!
《国师张一谋新作<山楂树之恋>威尼斯全球首映,看哭全场观众!
《张一谋新作来袭,史上最干净纯洁爱情影片!
《徐科<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收获威尼斯高评价,被认为近年参赛最好看华语片!
《山楂树国内开启预售和点映,威尼斯口碑极佳,获多国媒体称赞!
《<山楂树>高考状元新人男主表演得到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高度赞誉!
……
仅仅一个晚上,国内的各大媒体都已经纷纷刊登了威尼斯的相关新闻。
尤其是关于《山楂树之恋,更是多达好几个头条,几个门户网站都放在了首页,这就是塞钱的好处,连带陈瑾都混到了好几个。
而第一批专业媒体人的影评也是纷纷出炉。
“《山楂树之恋中静秋这个角色与当时贴得很近,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张一谋对于这个角色的把握和引导准确到位,催泪影片值得一看!”
“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阿凡达,其复杂的、虚拟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大为叹服;然而《山楂树之恋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通过简单达成另外一种效应,这也许是华夏本土的艺术家和观众更喜欢的一种口味。”
“去掉了浮躁、复杂和夸张,是一种静态的审美,是一部很有嚼头的电影;是一部纯净、温润、波澜不惊的爱情影片,张一谋的这一个翻身仗打的漂亮!”
“没有炫技的一部影片,呈现出来的影调与张一谋以往的华丽、浓重的色彩极大不同,它更多地使用一种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沉郁的影调来表现,在拍摄手法上也没有过多的招,让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电影本身,新人主演尤其是老三的饰演者,给予了这部电影更为人性温暖的一面!”
“……”
一溜烟的都是好评。
但媒体的专业影评人显然感觉自己比普通观众更有逼格,所以说的评价云里雾里,更多的偏向于专业性。
观众其实并没这个兴趣逐字逐行的看完。
陈瑾是看了好几遍才觉得媒体确实不是人人可以当的,夸奖还能这么的委婉。
喏,这就是专业。
陈瑾也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票房和口碑扑街,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压根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他们没说电影好看,都是从专业度方面评价的;张一谋的专业性这估计还没什么人可以质疑。
你可以说他电影拍的烂,但没有人说他拍的电影画面差、水平次,都是喷剧情和角色的。
“这帮媒体影评人都是滑头,其实这样的评价,已经很好了!”
“不过,观众确实压根不是想看这样的影评,他们更多的只需要知道好看,还是难看……”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下这种架子!”
张一谋坐在了陈瑾身旁,他们待会儿得去参加新浪的一个独家专访。
而一直以来,张一谋也都没把这些专业的媒体人点评放在眼里。
因为《三枪上映时,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好评套路。
只有观众的评价,才是实打实的。
媒体人的调调就是这样,如果他们评价这部电影好看,还不错,那怎么区分他们跟大众之间的不同?
他们可是媒体人,自诩文化上层,与众不同才是他们的个性。
而与此相对的,威尼斯的专业影评,还有老外的点评就直接了很多。
“简单,但美味,4颗星!”
“一个温暖浪漫,但残忍的故事!”
“张一谋收获了一个好的演员——chan。”
“中外感情的区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我爱你我爱你;《山楂树:我会等你,永远……”
“非常甜蜜的故事,关于一对年轻情侣生活在一个被禁锢爱情的国度!”
“???”
陈瑾看着最后的一个评论,露出了一抹黑人脸。
什么鬼?
这个角度确实清奇。
“哈哈哈,老外对国内的刻板印象!”
“他们甚至有的人到现在还觉得,我们谈恋爱政府不允许!”
跟妇女出门要蒙头巾一样的既视感。
张一谋也在翻着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每天更新的场刊《ciak in mostra,这个刊物在电影节期间,每天都会印刷,用于公布参赛影片的评分和观众、影评人、专家等等的反馈。
而且,在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评委、影评人和各路记者都可以免费获取,而且还可以给影片打分,来猜测最终的获奖者。
该会刊的评分系统通常采用星级评价,5颗星就是满分,但一般3星半已经是非常好的口碑。
《山楂树之恋获得了3.75,已经足够高了,所以老谋子眼下心情很不错,还跟陈瑾有说有笑。
毕竟专业的点评,也能从侧目反映一部影片的好与烂。
场刊评分低的,不一定是烂片。
但高的,肯定不会烂。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那这个是不是奖项的预测?”
朱颜曼兹拿着会刊凑到了陈瑾身旁,陈瑾看着翻译,点了点头:“对,奖项预测!”
“《山楂树最佳影片金狮预测排在第二?”
“不准的!”
张一谋挥了挥手,在那笑道:“这种预测没有任何公信力,很多场刊热门,最后什么奖都得不到!”
公众和专业的评价,要么是有偏向性,要么是公正性。
而评审团,有暗箱操作,还有评审的口味,所以预测只能大致圈定几部每一届威尼斯口碑最好的佳作,譬如《山楂树昨天首映完,已经排在了23部主竞赛入围影片的第二位,仅次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女主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鹅!
《黑天鹅评分高达4.1,是本届威尼斯拿奖的最大热门,也被誉为明年奥斯卡的主席位影片。
也就是能角逐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种大奖的佳作。
不过有的入围影片还没首映,目前就11部在列,但《山楂树能排第二,确实仅从影评人角度,是可以拿到一个奖项的。
金狮拿不到,排第二的评审团大奖或许可以冲击一下。
“还有最佳男主角预测呢?”
“你排第三!”
朱颜曼兹有些吃惊的看着陈瑾,一溜烟的名字中间就陈瑾简短的拼音字母很是特殊。
反倒是女主预测,朱颜曼兹没有在列,因为上面只显示前五的热门。
也就是她最起码排在第六。
小女孩对这种会刊预测还挺感兴趣,张一谋却难得的点了点头:“评审团对陈瑾的评价很不错,只是有点可惜,如果是一部大男主片,可能对获奖更加有利!”
所谓的大男主片,就是男一号占据了电影的主要篇幅。
一部电影,虽然有男主角和女主角,但有的也是有侧重的。
有的虽说是男一号,但戏份就十几分钟,这就是大女主电影。
好多都是为了刷奖而特意这般设定,只有角色在电影中占据的篇幅越多,才能越看出一个演员的演技。
《山楂树之恋静秋的戏份明显比老三多,这也是为什么小黄鸭片酬比窦逍高5万的原因。
现在小朱跟陈瑾是拿的一样的片酬。
张一谋一开始挑女演员,可比男演员上心多了。
在他看来男演员也是绿叶,是衬托女一号的。
剧本中一开始就是这么写的,原著作者也是从女性的角度,来书写的这本小说。
没曾想陈瑾一次次刷新了张一谋心目中的认知,所以其实在这一版的《山楂树中,老谋子已经给陈瑾加了10多分钟的戏份,这还是张一谋咬着牙剪了一刀又一刀。
很多镜头在他看来,都舍不得删,因为陈瑾演的确实很好。
嗡嗡嗡——
张一谋的手机这时突然响了起来,他放下场刊拿起手机,看着上面的信息,不由得笑了笑:“国内的预售开始了,一线的几个城市会有超前点映!”
“北大那边安排了一场看片会,还有首都电影院有场首映会!”
“下午,真正的观众评价应该就可以出来了……”
张一谋对这个才是最期待的。
陈瑾点了点头,庞立薇的信息这时也发到了他手机上,陈瑾的微博得发一些超前点映、预售的推广。“发吧!”
“肯定会被人喷,但也会有人去看!”
“看的人多了,大家都会知道你的演技如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累的粉丝,才是真正的影迷!”
张一谋这一点很有经验。
但陈瑾其实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担忧,按照工作室给的软文推广模版,直接发了出去。
评论他都压根没时间看,直接锁定手机,跟张一谋、朱颜曼兹一起去参加新浪的专访。
这是第二波的推广,主要讨论下《山楂树的一些拍摄趣事、跟网友互动等等。
为的当然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直到下午5点,三个人走出了新浪威尼斯租的酒店会议室,张一谋下意识的拿起了手机。
旁边的陈瑾和朱颜曼兹也是同样的操作。
滴滴滴!
陈瑾和朱颜曼兹两个人的qq消息就没停过,张一谋也是嘴角浮出了一抹笑意。
看片会和首都电影院观众的反馈很积极。
虽然大结局很刀,但都说好看,很多人都被静秋和老三感人的爱情所触动到了。
很多观众都开始自发的上网,到天涯、微博、贴吧发起了影评。
所谓的自来水就是这些真正热爱电影的观众。
他们有的或许是拿钱办事,但很多属于为爱发电,只是因为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想要让更多的人看到,甚至每天都会关注电影的一切动态,包括评分、影评、票房增长等等。
希望自己觉得好看的电影,能有一个好的评分和票房。
“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张一谋在那笑着,这几天他其实有点焦虑,去年《三枪上映后的情况还历历在目。
第一波的口碑就崩塌了,而后像滚雪球一样,全网都是骂声。
但现在,第一轮看片会的反应,足以说明了《山楂树后续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会形成一个两极反转,就是大家都说好的影片,会越来越好。
楊紫:“50票,包场支持,瑾哥加油!”
张乙山:“包场,包场,必须包场!”
秦峻杰:“10票……”
“5票……”
陈瑾看着qq上很多好友的私信,微微的笑了笑,赶忙在那一个个感谢着。
甭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至少也是一个态度。
到时候自己显然也要还的。
但一来二去,这关系不就处起来了么?
所以混这个圈子的,没一个是简单人物。
朱颜曼兹显然也是这样的信息。
“接下来,就看预售了吧?”
评分已经差不多起来了,那就要靠预售,还有首日的票房,带动真正的口碑效应。
评分只是说明这部电影的质量,口碑的起势,才是一部电影能不能获得高票房的关键。
接下来的几天,《山楂树也正像陈瑾猜测的那样。
媒体的第一波宣传,加上一线城市的超前点映,山楂树的评分也基本出来了——7.8分。
这个分数大众目前还看不到。
是多方结合后的一个大致结果,到时候豆瓣、时光网等等评分网站,基本也是在这个数字区间,向下误差不会超过1分,向上不会超过0.5。
也就是6.88.3分之间。
看着很离谱,但观影人数的增加,才能把这个区间越发的缩小。
“预售已经破300万了,首日预售112万……点映票房270万!”
陈瑾也不知道这个预售情况算好还是不好,张一谋也没告诉他,还是陈瑾偷偷问的蒲伦。
现在张一谋工作室的所有人忙得要死,每天都只睡34个小时,得跟新画面的宣发公司对接,还得跟门户网站、豆瓣时光网这样的评分网站沟通。
最主要的是看网上带起舆论的差评,能处理就处理,不处理就跟网站协商。
尽快让口碑朝着电影有利的方向发展。
烂片就直接躺平了,懒得处理;但佳作那肯定是要尝试下的,为了票房的更高预期。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9号。
张一谋也没跟陈瑾说什么时候回去,陈瑾内心上感觉,他应该是知道了些什么事一样。
但也不好多问。
还有2天就是威尼斯的闭幕式,最终的颁奖典礼也是在这一天。
而今天帝都时间的凌晨,则是《山楂树之恋的国内上映。
威尼斯比帝都晚7个小时,也就是下午的3点,其实就能知道《山楂树的零点场票房成绩。
陈瑾和朱颜曼兹这几天一起看了好多的外国电影,其他时间就是吃吃喝喝,倒是挺快活。
微博上时不时宣传下影片,陈瑾明显感受到,喷自己的评论变少了,看过《山楂树的很多年轻观众,更是纷纷过来留言,说他演的老三真好。
虽然不多,但看着这些评论,陈瑾内心上还是挺宽慰的。
至少,这说明了他演的老三,得到了有些观众的认可;小朱同学当然也有,但跟陈瑾比起来,确实要差不少。
陈瑾是越来越多,第一天就十来个,第二天就20多,今天已经接近100条,都在讨论他饰演的老三。
朱颜曼兹每天就十几条,粉丝数涨的也相对缓慢,跟陈瑾确实没法比。
这说明,他演的老三确实很成功。
等到真正的上映,可能评论和粉丝就会更多,到那时更能看出一种差距。
一个好的角色,确实是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尤其是热爱电影的影迷。
“陈瑾!”
每天跟张一谋约好的锻炼时间,张一谋穿着很轻松的走进了酒店的健身房。
陈瑾早就已经到了。
之所以在下午锻炼,是因为时差。
系统是一点都不智能,它每日任务的结算时间,是按照帝都时间定的。
这让陈瑾很猝不及防。
所以这几天他得锻炼,压根就没有规律可言,有时候大早晨醒来就得练。
因为上午和下午可能有事。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所以陈瑾只能提前把这些做了。
万一卡点把自己玩崩了,得不偿失。
不过吧,这一点在张一谋的眼中,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自律态度。
这小子,已经有自律强迫症了。
所以陈瑾这两天说下午锻炼,他居然都没有多想。
在他看来,陈瑾这是自律到了一定的程度。
“对了,通知你们个事情!”
张一谋突然跑了几步,朝着旁边准备开嗓的陈瑾,还有开脸练脸部肌肉的朱颜曼兹道:“组委会刚刚通知我,让我们留到颁奖典礼结束!”
“嗯?”
“啊?”
朱颜曼兹扎着个马尾抬起头,陈瑾却是嘴巴用力一闭,刚刚差点一开嗓吼起来。
啥意思?
那就是,《山楂树之恋有可能得奖了?!
“嗯,就是你们想的那意思!”
张一谋笑了笑,神情显得很平静。
好歹拿了很多次,金狮都拿两座了,还有评审团大奖,所以看上去一点都不激动。
看着两个人诧异的表情,在那淡淡道:“我们……要拿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