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到镇上有8里多的路程。
不算太远,村里人有的是体力,大多都是步行去镇上的。
如果运气好的话,也愿意花5分钱,可以搭乘手扶拖拉机去镇上。
但镇上到县城有20多里路,要花两毛钱坐公交车。
姜糖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一辆去镇上的手扶拖拉机,不过车上已经坐了大半车人,男女老少都有。
看到姜糖走近,像是有坐车的意思,车主也没热情地迎上去招揽,倒不是因为她的恶名声,而是她太胖了,一个人要占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位置。
拉她一个人,就要少拉两三个人,傻子也知道不划算。
但姜糖主动开口说要坐车,车主也不好拒绝,怕她等下发飙,就试探地说她一个人要占两个人的位置,让她多加3分钱。
车主说得也有道理,也没让她多出一个人的钱,姜糖也就没计较,掏出一毛钱递给了车主。
不仅是车主,就是车上的一群人也颇意外。
这胖丫头,竟然这么好说话。
在车主找钱时,姜糖看到他的钱袋子里有很多一分两分的零碎,想着自己卖雪糕少不得要找零,就用整票换了他的零碎。
看到姜糖掏出好几块钱,车上几个婆子小媳妇按捺不住了,小声嘀咕起来。
“昨天她勒索了宋老太500块钱,今儿肯定是去镇上胡吃海喝的。”
“我来的路上,看到她提溜着好大一块肉送回了娘家,不是前腿肉就是后腿肉。”这人老婆子一边羡慕地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这么大一块肉,得有十几斤呢,能包三四顿纯肉馅的饺子。”
听这婆子说到纯肉馅饺子,有两个嘴馋的小孩子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就是有两个大人也吞咽了下口水。
农村大部分家庭,别说平时了就是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纯肉馅的饺子。
大多数人家都是割肥肉炼油,然后把油渣和各种菜掺和在一起剁成馅包饺子。
姜糖竟然一口气割了十几斤上好的肉,真是财大气粗啊!
“要不是宋辞的脑袋挨了一砖头,她怎么能从宋老太手里勒索那么大一笔钱,这有钱了光想着自个的娘家,却不管婆家人的死活。宋辞伤得那么严重,也没见她提回家两斤给他补补。难怪她结婚半年了都没怀上孩子,她成天吃好的喝好的还不干一点活,宋辞在水泥厂上班累死累活的,哪里有力气......”
见车上有两个**岁的孩子,还是女孩,这妇女还算有点公德心,没有说出不堪的话来。
“宋辞的眼睛是不是长到腚沟子上了,竟然和她搞破鞋?!这胖子哪一点能比得上姜梅?!姜梅不仅比她漂亮百倍,性格好心底善良还有文化,她上个月中专一毕业就分配到镇上的小学教书,这工作多体面啊。宋辞要是不和姜糖瞎搞,娶了姜梅,他的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这么穷酸!”
“姜梅不仅有体面的工作,她新找的对象也是万里挑一的好。前天我在镇上遇见他们俩了,那人的长相和宋辞比起来是差了一些,但他家境好啊,我听姜老二的娘们说,她这女婿的爹在县邮电局上班,还是个主任呢,女婿本来要接老子的班的,但他不想靠家里,一个人去南方做生意,如今可是万元户呢,昨天给姜梅买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
“姜梅也是因祸得福了!她要是跟着宋辞哪里能过上这么光鲜的日子,还不被那一家老小给托死......”
“姜梅是飞上枝头当凤凰了,等到结婚就成了城里人......”
“嘘,你们快别说了,等下给她听见了,铁定要撕烂你们的嘴的。”
“听见怎么了,我们又没骂她,只是实话实说......”
虽然这个老婆子嘴上叨叨着个没完,但看到姜糖把换来的零钱点好装进褂子口袋里,转身朝托拉机走过来,她赶紧低下了头,把嘴给闭得紧紧,连半个字都不敢再说了。
这几个小声嘀咕的婆子媳妇不知道的是,姜糖早就听到她们的话了,如果是前天的姜糖就算不撕烂她们的嘴,也势必要把她们骂个狗血淋头,但如今的姜糖根本是充耳不闻。
嘴长在她们身上,只要她们不嫌费唾沫,爱说就说吧。
反正她也不会掉一两肉。
村里人就是这样,总爱对别人指指点点说长论短,但大部分的人并不坏,就是嘴欠而已。
如果他们个个都像李星星宋老太那般,她可没这样的好性子任他们欺负。
姜糖双手扶着车沿,很是吃力地爬到车厢里,坐在了车尾。
她体重差不多有200斤呢,真就顶一头猪的重量了,上车后车厢猛地晃了晃,轮胎很明显的往地面沉了沉。
满车的人下意识都惊呼一声,但也没人敢调侃半句。
“孙老七,赶紧走吧,别再等人了,你看看,再多上个人,你的托拉机怕是承受不住了。”
“就是,这车厢晃得厉害,怕是超重了,万一翻车了可咋整啊。”
车主孙老七看了眼姜糖,无奈叹了口气,只好抽出摇拖拉机的手柄准备发动车子。
原本身形瘦的话挤一挤还能上三四个人呢,早知道应该问这个大胖子要2毛钱的车费。
真是亏大了!
下次不给2毛钱都不拉她!
等托拉机启动后从烟囱里冒出滚滚的黑烟,发着“突突突”地吼叫,摇摇晃晃颠倒着上路了。
中原地带都是黄土地,现在村里还没普及柏油路,都是土路,就算绿化极好,道路两边种的都是参天白杨树泡桐树,也挡不住尘土飞扬。
刺鼻的柴油味,滚滚的黑烟和尘土,酸臭的汗味儿,还有一言难尽的脚臭味儿,即使这躯身体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环境,但姜糖内心还是有点......无法接受!
一路上,姜糖转过身看着车后头,用手捂着口鼻,眯着眼望着远处金黄色麦田打发无聊。
即使车上的人不是大槐村和北洼村的,但也都是清河大队管辖的其它村的,有几个年轻的小媳妇姜糖也认识,却没有和任何人讲话。
姜糖的恶名在她七八岁时就响彻清河大队了,大家知道她是个泼辣货,也没人敢惹她,更不想和她走近,怕影响了自己的名声,所以车上也没一个人同她说话。
好在二十多分钟就到镇上了,看看风景想想事情转眼就过去了。
原主虽然极少去县里,但镇上是经常来的。
姜糖下车后,像孙老七说了声谢谢,无视众人吃惊的眼神,径直朝车站走。
听到姜糖客气温和地说“谢谢”,包括孙老七在场的所有人都怔愣住了,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姜糖。
“我没听错吧?刚刚那胖丫头是不是给我说了句谢谢!”
“是啊!你没听错,是不是被美到了!”有个比孙老七年长的妇女撇嘴,掐着嗓子学着姜糖刚刚的语气,“孙师傅,谢谢你。”
“我的老天爷啊,我刚才也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没想到从她嘴里还能说出这么好听的人话来......”
这些人虽然没和姜糖吵过架,但都见识过她和别人骂架时的泼妇样,,吵架时那叫一个嘴臭啊,和茅坑里的石头差不多,就是平日她说话也惯是尖酸刻薄的,没有一句好话。
可是,刚刚她温和客套地说了那么一句话,语调温柔,声音也特奇怪,一点点都不像他们村里人会的说话,就像早些年从京城下乡来的知青们说的话。
姜糖可没闲情猜测那些村民要怎么议论她,快步走到车站,刚好遇到一辆公交车要开走,她提着一口气跑过去拦住了车。
时间尚早,农忙时去城里的人也不多,车上有很多空位子,姜糖付了车费走到最后面坐在角落里。
从她下了托拉机,到上了公交车,每走一步回头率都是百分百的,每个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盯着她......
也是啊,在这个还没解决温饱的年代,她吃了这么一身的肥膘,可不就是挺吸睛的。
看就看吧,她不习惯也得慢慢习惯。
早上起得太早,到县城也才七点多一点。
虽然太阳明晃晃地炙烤着大地,气温也不断的上升,但这个时间还是大清早,不会有人吃雪糕的。
姜糖也不着急,花二分钱买了个玉米面馒头,一边啃着一边闲逛,熟悉路况的同时,也看看在哪里摆摊比较好。
在南象省,灵泉县算不上贫困县,但也不是富裕县,经济水平中等偏下吧。
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城中心那一带,那里有个气派的百货大楼,依着百货大楼向四周延伸形成了商业圈,吃的用的在这一带都可以买到。
所以,这一带的人流量特别大。
现在虽然是大清早,四周的大街上都是人和车。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是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但在当下也是“豪车”了。
姜糖在商业圈逛了大半个小时,基本把情况摸透了,这一带不仅百贫货大楼各个进出口有卖雪糕的,就是外面的商铺也有很多摆个箱子捎带着卖的,还有人背着着或者挎着个木箱子在游街串巷卖。
现在没有大冰柜,用个木箱子里面用小棉被包着起到保温的效果,也不需要投入多大的成本。
逛了一圈后姜糖走累了,热得浑身是汗,衣服都被打湿了,她找了一处阴凉的倚着一颗老柳树休息。
望着车来车往的人流,陷入了思考.......
显然在商业圈这一带竞争力太大了,一天能卖出去一箱雪糕就不错了。车站和农贸市场,肯定也有人在卖的,所以竞争压力同样也大。
如果是单纯的挣点零花钱,一天卖一箱她也知足了,可她不是来挣零花钱的,要赶紧挣到十块钱。
她的目标是,明天天黑要挣到十块钱......
【作者题外话】:亲们,要是有投推荐票的,一定要投在最后一章啊,要不然就没用,我会把所有章节一次发上来的。物价是问家里的老人,也有去网上查了下,因为不同的地方物价不一样,所以如果有偏差实属正常。另外故事背景纯属虚构,也请大家不要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