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北方澡堂子,赤脚医生
大姐和大姐夫现在就信方言说的。
反正方言肯定是不会害他们的,而且他说的也有道理,既然人家送上门来要结乾亲,那也是缘分。
确定了结乾亲的事儿后,方言就让大姐夫赵援朝跟自己去上金创药。
今天在同仁堂重新弄了一副宫廷方的药回来,还没给他上药呢。
涂上了金创药之后,方言又从家里拿了一些吃的,和媳妇儿两人去了一趟协和医院住院大楼部。
把东西给了正在这里守夜的乐苗。
虽然人家有相关人员照顾,但毕竟方言家和这里隔着近,也该去表示表示。
随便聊了一会儿,方言就和朱霖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朱霖说起今天陈楷歌两口子的事儿,感觉这两人在一起感觉很奇怪。
方言告诉朱霖,这完全就是因为两个人交往的时候,都在演戏造成的。
陈楷歌装成了一个很文艺的人,今天聊东方的艺术,明天聊西方的哲学,孙佳林也就被他这样吸引了,不过孙佳林也在装,她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却装的像是个善解人意的贤妻良母,结果两个人结婚后都发现对方变了。
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不说他们两个,其实很多情侣在接触的时候,都在装对方喜欢的样子,最后结婚后才暴露了出来。
也就方言和朱霖两个人接触的时候是什麽样子,现在就是什麽样子。
能够在对方面前做自己,这最开始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的事情,却成了后面夫妻相处最重要的事儿。
毕竟在对方面前演戏,终归是演不了一辈子的。
两口子一路聊天回到了家里。
这时候方言发现,自己小徒弟赵正义小朋友,居然在院子里站三体式。
他老爹还在一旁观察,提醒纠正他发力方式。
方言好奇的对着大姐夫问道:
「姐夫还会形意拳?」
姐夫笑着摇摇头,说道:
「我这不是看你站过嘛。」
「这才看出正义站的不对,需要调整。」
方言反应过来,姐夫这是看懂了三体式的发力技巧,这才能在这里指导赵正义小朋友。
毕竟姐夫的八极拳也练了许多年,对于这些发力的基础,那已经是融入骨子里面去了。
虽然没有练过形意拳,但是看一眼也能够看清楚一些门门道道。
于是接下来,就是方言这个师父和赵援朝这个亲爹,两人夹击之下纠正着赵正义的错误。
虽然现在天气已经渐渐凉了下来,但赵正义站完三体式,依旧是浑身大汗。
大姐见状,就要带着赵正义小朋友去洗澡。
结果大姐夫和方言都让她别急着洗。
大姐夫赵援朝说道:
「我师父当时就教了我们,练功后不可以马上洗澡,在练功之后身体当中的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如果马上洗澡很可能会导致寒气入侵,甚至也会出现风湿的症状,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需要间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洗澡。」
「在练功完之后需要适当的休息,同时也不可以大量的喝水,需要小口喝水,这些都是练武的经验。」
方言则是说道:
「从中医角度看,出汗后不能马上洗澡,一是因为汗出时,人体的腠理(皮肤丶肌肉的纹理)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洗澡,尤其是洗冷水澡,外界的寒湿之邪容易通过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可能会导致寒湿之邪在体内积聚。」
「就像屋子的门窗开着,寒湿之气很容易就进到屋里一样,这会让人体的气血运行受到阻碍,进而引发如关节疼痛丶感冒等问题。」
「二是出汗会耗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
「洗澡时体表受到水湿的刺激,可能会进一步损伤阳气,阳气对人体有温煦丶推动等诸多重要作用,阳气受损人体可能会出现怕冷丶乏力等不适,而且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洗澡可能加重津液的损耗,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听到两人都这麽说,大姐只好给孩子擦乾了汗,重新换了一身衣服。
方言发现大姐夫的师父教的东西还挺多的,这种能人能心甘情愿在复员后,去包头公社杀牛,真是让人佩服。
不过这年头这种人确实不少,后世好多都是去世之后,子女才发现自己父亲居然为国家立过那麽大的功劳。
觉悟确实比方言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方言就现在的觉悟还停留在:「我可以奉献,但是也不能吃亏!」的境界。
接着小老弟提议,明天吃了晚饭,他们几个大老爷们儿乾脆去澡堂。
老娘听到这话后,提议明天全家都去。
正好距离这里不远就有个澡堂子,环境还不错。
只有大姐夫举着自己的手,说去不了的。
方言表示没事儿,到时候弄个塑料口袋扎紧就行。
这下明晚的泡澡活动,就算是定下来了。
这年头单位里还发澡票,就比如方言他们同仁堂,一个月发两张。
协和稍微多一些,一个月发六张。
70年代京城公共澡堂收费标准,普通池塘澡,一般收费2毛6。
而盆堂因为在单独小房间内用搪瓷浴缸泡澡,一次仅供一人到两人使用,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一张票一人5毛5左右。
此外洗完澡后,澡堂中还有搓澡修脚的服务,一项一般是1毛3。
有这种单位澡堂福利的人,去澡堂的次数相对较多,没有这种福利的人,一般都不怎麽去澡堂。
一方面是当时家庭洗澡条件有限,若想去澡堂洗澡需要一定经济基础,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一方面天气降温后,有些澡堂保温条件差,洗澡容易感冒,所以秋冬季一些澡堂生意会下降,有些人可能整个冬季都不会去一次,甚至有的人从入秋到第二年端午期间都不洗澡。
聊完了洗澡的事儿,一家人也没去复习了,难得聚在一起看起了电视。
当晚电视里播放着电影《春苗》。
这影片是讲的赤脚医生的故事。
1968年9月,当时华夏最具有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布了一篇名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的方向》的文章。
随后被《人民日报》刊载。
赤脚医生的名称开始走向全国。
治疗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的卫生员的亲切称呼。
他们一般是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主要赤脚医生来源有三部分,一部分是医学世家,一部分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的当地人,另外一部分就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影片对赤脚医生这一职业做出了详细描写,完美表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却有着最纯真最热切为人民服务之心,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
方言还记得前世调查报告里说,在1977年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
一直到1985年,一篇《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登报,赤脚医生逐渐消失。
2004年实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必须经过相应注册及培训考试后,才能以正式名义执照开业。
赤脚医生的历史由此结束。
今年大学里,应该就会见到一批考入大学,且很有本事的赤脚医生。
这些大多数都是医学世家出生,从小就跟着家里人行医,医疗经验相当丰富。
该说不说,这电影拍的还真是不错。
看完了电影之后,赵正义小朋友学医的热情好像又增加了几分。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清早起床,方言就感觉温度又下降了。
打开门来到院子里锻炼的时候,方言发现自己家养的那只猫,被冻得蜷成一团,和两只小狗子挤在一起,看来昨天晚上温度很低,只有小狗子那厚厚的毛发抗住了。
小狸花不得不去挤着取暖。
方言见状,赶紧给他们挪窝,把它们弄到了厨房旁边的杂物房里。
这里面堆的都是一些家里的杂物,在里面倒是比屋檐下暖和多了。
要知道这会儿还是秋天,还没入冬呢。
今天是十一月份第一天,农历九月二十。
立冬要到农历九月二十六。
算起来还有一周时间。
方言弄好这边的事儿后,就开始在院子里练起功来,站了一会儿三体式过后,老娘就开门从西厢房出来了,跟着她一起的还有赵正义。
没有二话,小家伙立马来到师父身边,开始了三体式练习。
事实证明昨天晚上的加练还是很有效果的,今天这三体式终于是对味儿了。
手与足合丶肘与膝合丶肩与胯合的外三合,算是初步达成。
方言接着就开始对小家伙讲起了体内讲求心与意合丶意与气合丶气与力合的内三合来。
就在方言刚讲完要点的时候,大姐夫赵援朝就从前院走了进来。
一进院子他就对着方言招呼道:
「兄弟,你过来瞧瞧,你姐说她好像发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