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天看着录取通知书,陷入深思,初中就要住宿,镇上唯一的中学离家太远,单程约三四公里,步行至少要一个小时。
走读不现实,夏晓天心想。
要搬东西那天,一大早夏凝进来了。
“这么多东西,咋搞?”看着一堆的东西,夏凝说。
“阿姐,去借一下单车?”
“估计冇人会借。”夏凝说,看样子她肯定之前有去借过。
“那算了,我自己担着去”。
“我帮你一起,不然你一趟也担不完。”
“嗯好”,夏晓天想起自己心中的梦想,满口答应了。
“你要劝阿母少应阿爹一句”。
“是,我会。”
“只要阿母少应一句就没事。”
“嗐,他们总是这样谁也不让谁。”
“再不行就去叫三叔、大伯他们。”
“嗯这也是个办法。”
每次父母有冲突,孩子们会第一时间搬救兵,让大伯、三叔、小叔来评理,每次都是父亲理亏,大伯也总是对父亲母亲各打三十大板:
“你不对,和女人一般见识。”
“你也不对,少说几句不会吗?”
“男人怎么动手?”
“就不能忍一忍?”
“当孩子面怎么能这样?”
“还要不要过日子?”
……
在亲人的劝解和孩子无助的眼神中,父亲和母亲每次的冲突总能平息,现在少了一个拉架能手,夏晓天要到学校住宿了。
夏凝看着一堆的行李,脸盆、棉被、枕头、饭盒、搪瓷缸、鞋子、衣服、口杯、毛巾、塑料桶、手电、木箱子、一袋大米、两罐咸菜……新买的闹钟也在其中,这么多东西。
“你这没用的东西,你把家里有用的东西都带走了。”夏凝倒是有点幽默,打趣说。
“那没办法,我有实力?”夏晓天拍拍口袋的录取通知书。
“我说的是考高中,难啊。”
“有多难?”
“我那年,我们班考上高中的不到十个人,全年段考上高中的不到一百人,有一些到了职业学校和林业班,大部分初中毕业就回家了。”
“这么说,一半都不到?”
“哪里有一半,根本没有,三分之一都不到。”
“哦,那是太难了,感觉冇把握。”
“努力考个高中吧,行吗?”
夏晓天点点头陷入沉思……
夏凝和夏晓天一起把被子席子、箱子脸盆、水桶热水瓶以及课本衣服等等打包成四个行李,姐弟各挑一担。
一路上,夏凝开始传授在校住宿的五大生存法则,三大学习宝典。
宿舍在学校操场后山的半山上,一排排的架子床摆了三排,一间教室改建成集体宿舍,三排共二三十个架子床,可容纳接五十多人,大部分床已经放了行李,铺了被子,只剩下一些下铺的床位了,每人自带席子被子和生活用品,一个木箱子加把挂锁就是每个学生住宿的标配,把值钱的东西,包括衣服、袜子,还有各自家里带来的一罐罐的咸菜一股脑儿全放进去。
没有宿管人员,床位自己找,找到一张满意的空床它就是你的了,夏晓天把草席铺好,带了两床被子,一床用作盖被,一床做垫被,挂上蚊帐,把箱子往床底下一推,妥了,当天就开始了寄宿的集体生活。宿舍主打人多,一个宿舍住五十人,每人给一把钥匙是不现实的,学校说为了安全起见,宿舍的前门和后门从来不上锁,甚至晚上都开着门睡觉,反正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丢的,事实也是如此。
中学位于小镇西北面,依山而建,占地大约近一万千亩,有一半是山,学校是罕见的开放式校园,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半山上有一条引水渠,贯穿整个校区,水渠以上到山顶是宿舍和操场,水渠以下到山脚是食堂、教室、老师办公室、游泳池、礼堂以及学校商店。水渠就像一条清澈透亮的腰带,自北向南绕着山腰一圈,学生们刷牙洗脸、洗衣服、冲凉都在这条水渠里,早晨出操后,我们能看到洗漱的学生在水渠边站着长长的一排,很是壮观。
夏凝帮忙铺完床就回去了,夏晓天送她到山下就去了食堂。
食堂在地势最低的平地上,和游泳池隔一条种了几棵梧桐树的路,梧桐树茂盛的叶子像手掌一样,风吹过显得很张扬和热情。
夏晓天掏出装了一些米的饭盒,这是一个铝制饭盒,把米洗了两三遍后,再加一些水回去,放进了食堂锅炉上那黑乎乎但散发着饭香的大蒸笼,然后再从衣兜里掏一把黄豆和一个搪瓷缸,把黄豆洗干净再放一半左右的水,然后放进另一个蒸笼里。
到中午,这些蒸笼从锅炉搬下来,打开了盖子,学生们放学了冲进食堂围着几个大蒸笼,认领属于自己的饭盒和搪瓷缸,为了便于认领,每个人都会在饭盒盖子上做一些记号,要么用铁钉画个属于自己的图案,要么刻一个自己的名字的其中一个字,要么用颜料写个名字。还有为了不被别人打开绑个铁丝或绳子啥的,每个饭盒大小不一各具特色,除非有意而为,很少人会拿错自己的饭盒。
食堂也有售卖饭菜,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每星期会在食堂窗口兑换一些菜票和饭票,可以和老师教职工一起在食堂吃完回宿舍,但更多人直接拎着饭盒和搪瓷缸回宿舍。
夏晓天拎着饭盒爬几百级台阶,回到宿舍,从床底下拉出箱子,拿出瓶瓶罐罐,打开其中一个罐子 ,里面装的是满满的一罐小咸鱼干豆豉,这是母亲给带的一周的菜,打开饭盒,挖出一些小鱼干豆豉倒在米饭上,米饭的热气瞬间散发小鱼干豆豉被融化时发出的酱香,然后取出一罐晶莹剔透的猪油,用筷子挑一块放进搪瓷罐,冒着滚烫热气的黄豆就香艳起来,猪油在汤里舒展开来,发出诱人的香气,再滴几滴酱油,撒几颗味精,一罐可口的黄豆汤就出炉了,如果有条件的打个鸡蛋下去蒸,就更美味了,喝汤的声音此起彼伏,室友们招呼着分享着各自的咸菜,喝着各自大同小异的汤,这午餐的氛围和场面丝毫不让人察觉谁的日子艰辛。
最让夏晓天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周能吃上一个小卖部门口出摊的灵魂油饼。
小卖部和油饼摊由总务老婆经营,被冠以灵魂油饼,源于真材实料以及一口入魂的香味,以大米为主原料,按十比一的比例加一些黄豆,大米和黄豆要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再加点隔夜饭一起磨成粘稠的米浆,小铁锅架起来,用木炭生起炉火,火焰舔着锅底,等菜籽油烧至七八成热,将米浆浇在圆形的平底勺子上,漾开成圆圆薄薄的一个饼底,在饼底上撒些葱花,加上用自制酱料腌制过的瘦肉,再浇一层米浆把葱花和瘦肉盖严实,迅速浸入油锅,顿时滋啦滋啦的油炸声响起,油花带着细细的气泡从锅里欢快地冒起来,气泡在油面上迅速炸裂消失,只要一会功夫,手握住平底勺轻轻用内力一荡,油饼就脱离了平底圆勺,漂浮在油面上悠悠地打转,接着第二个下锅,在第二个饼脱离平底圆勺,第三个下锅的时候,第一个已经翻面炸熟透了呈金黄色,整个饼已经酥脆,必须用长长的竹筷夹起来,放在锅边上的铁丝网兜里滤油,稍微冷却一些就可以吃了。双手捏住油炸饼,先在边缘处咬一个缺口,让热气和香气从缺口处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一边仰着头防止嘴中的油饼掉落,一边嘴里嘶哈嘶哈地吹气降温,同时左右手把油饼不断交替以防烫手,香就一个字,没吃上的人迟早会被馋死,那包在米浆里经过高温油炸的瘦肉,那更是要馋死人,绝绝子,那香啊能把人肚子里的虫子给引出来。
夏晓天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油饼更美味的东西了,每次想起,口腔的涎液就迅速活跃起来而难以控制,不马上把口水吞咽下去,下一秒就一定会从嘴角流出来,争相恐后地全部淌到地上。
吸一口气,抿一抿嘴,再怎么馋也要等到周五下午放学。
每到周五下午,小卖部的油锅前面就会开始排队,用现金的五毛一个,没有现金呢就一罐米换一个油饼。有些同学,钱是没有的,但大米会有些许剩余,就在周五回家之前,换上几个油饼解馋。周五下午,是油饼摊最繁忙的时段,要准备比平日多上一倍的物料,尽管是这样,排在后面的一些同学,还是会买不到油饼,快卖完的时候,出摊阿姨就会向长长的队伍喊话,“不要排了不要排了,没了。”
买到油饼的同学兴高采烈,上台阶的步伐轻盈得像是带了风,没买到的同学垂头丧气,流连忘返三步一回头不舍离去。
换油饼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有人省吃简用,有人特意多带一些米,留在周五来兑换,等着吃一个灵魂油饼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