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徐瑛还真不知道。
她前世与蔡道年并无交际,更枉论知道他与公仪忱都出自昌都。
徐瑛对昌都的记忆少之又少,即便是前世往岭南府过马一趟,也只知道那地方是公仪忱的故都。
见她敛眉沉思,宋景成在她跟前晃手叫醒她,“也难怪你不知道,父皇本就不许有人在先生跟前提昌都一事。”
徐瑛觉得莫名,眉头微皱,“为何不提?”
端王的人候在内廷外,宋景成和徐瑛一同出的殿门,眼见着前朝已经散了,宋景成有意送徐瑛回文徳殿,“公仪先生这会只怕已经回了,你……你在这里等什么?”转头见徐瑛靠在殿门口,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文徳殿还有的忙,我在内廷再学学,殿下还要侍疾,就请点回吧。”
徐瑛寻了个边靠着,内外来往的人,徐瑛一个个的瞧,准备逮冯敬忠个正着。
殿里娘娘要紧,宋景成微微颔首就要离开,才抬脚就听徐瑛叫退一人,回头时徐瑛跟前跪了七八个内侍。
“我认得你,冯敬忠。”徐瑛一向不爱以规矩压人,只叫冯敬忠留着,这会站着半分都没叫人起来的意思。
宋景成摆手叫随侍的人先行回去,自己挪了两步到徐瑛跟前,听她眼珠一转轻巧问了一句,“司正大人向来不徇私情,督察署多的是人,怎么就轮的着你替司正大人跑腿,该不会你与司正大人本就有故交吧?”
冯敬忠今年尚不过二十几岁,眉眼细长,面容清秀,叠着手在额前,认不出眼前贵人是谁,只知道身后跟来的是端王殿下,恭恭敬敬伏地行了个礼。
宋景成是个好说话的,免了他的礼,“你照实回。”
“奴才不敢欺瞒,内官入宫一应身份籍贯,皆由司正大人过目,因知道奴才与大人是昌都旧乡,才信任奴才叫在御前送了封折子。”
冯敬忠脆声回话,听着倒像是那么回事,可徐瑛到底多活了一遭,此刻就算他回答的再真切,徐瑛都觉得假惺惺。
“原来昌都籍贯,这么好用。”徐瑛绕到他身后,蓦地想起昌都混乱,公仪家遭劫,所以才余下公仪忱一人,细想想昌都之事定有隐情。
冯敬忠如今在御前博了眼,又与蔡道年有故旧之情,徐瑛轻易动他不得,只好探究当年昌都旧事。
徐瑛并未为难冯敬忠,在内廷外与宋景成道了别就往文徳殿去,没想到侍书已在文徳殿门口等了许久。
徐瑛一边往里走,一边听侍书急匆匆的说,“先生今日不在殿中,散朝时得了陛下口谕,协理魏统领南调一事,临走时叫人传话来让您直接去金羽营。”
徐瑛停下步子,又转了方向往外走,“南调是武将的事,陛下叫先生去做什么?”
侍书镇定回道,“从前陛下遇上军政不决,也常问先生意见。”
启明帝对公仪忱是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万事都会与他商议。
徐瑛在宫门口策马离去,到金羽营时,里头已经列了队。
三千骑里有一百人都是金羽营的将士,剩下的都在东郊大营。
阵前是季信和余飞操练,徐瑛没见到公仪忱,想来是在营帐,于是直接拐过队伍进了营帐。
帐里摆着整个岭南的地图,边上站的正是魏朔和公仪忱二人在交谈,徐瑛微微作礼没出声打断。
“岭南府主事信函倒是回的快。”魏朔将一封信函递给公仪忱。
“应的也很是爽快。”两页信,公仪忱看完抬手正对徐瑛,示意她接过去。
徐瑛受宠若惊,疾步过去双手接过细瞧,里头写的无非就是些奉承之语,什么敬谢朝廷恩德,若有来将定要奉为上座,以表拳拳之心,落款是岭南府赵同。
岭南府主事,徐瑛前世也见过一面,其人十分圆滑,多地头目在岭南买卖行事都要看他眼色。
“莺粟一事,若不是季信悄悄查证,只怕派再多的巡回使也不得而知,赵同协管岭南府十多年,这事说他不知道,还真没人信。”魏朔撑在案前,面露威严,目光落在岭南地界。
依魏朔所言,眼下恐已有首尾,岭南府迟早都是金羽营的人统管。
公仪忱眸色沉静,瞄了岭南府一眼,周边摆满小旗,“岭南边境数国并存,鱼龙混杂,赵同能混的风生水起,一句话顶邺京十句管用,可见其人圆滑和地位。”
岭南府面上瞧着安稳,实则内里乱得很,莺粟一事就是最大的隐患。
徐瑛都能看明白的事情,这二位又怎会不知?
公仪忱默了半晌,仍有些顾虑,“恕我直言,魏统领只派一个余飞,未必能镇得住他。”
邺京四部的名头最盛,余飞虽是金羽营的人,即便是带着三千兵,在岭南地盘到底斗不过赵同。
魏朔目光沉沉,公仪忱所言非虚,岭南府那个地方此刻就算是再派过去一个季信也无济于事,除非他亲自过去。
徐瑛觉得这事很好解决,邺京需要有人镇着岭南,由金羽营出兵最好不过,四部这几位要是出来一个,铁定有人以为岭南要乱,为今之计只有一条。
她前世是启明三十六年去的岭南,后一年就起了动乱,如今南调提前,她应该也早些过去才是,毕竟她在时赵同前后跟着收敛许多。
徐瑛折好信函,交还魏朔,“或者徐家呢。”
镇定如魏朔公仪忱,面上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徐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这点无可厚非。
平时瞧着魏朔是个铁面的统领,到底是疼徐瑛的,这事上不容徐瑛多想,转瞬就回绝,语气强硬,“岭南不比邺京,你才多大,犯不着奔波着去吃那苦。”
徐瑛瞄了一眼面色如常的公仪忱,开口劝说,“阿公说,我老爹十七岁就在边郡大苍营跑马了。”
“你爹是个糙汉子,你同他比什么?”魏朔头也不回的再次拒绝。
“舅舅当初肯把母亲嫁给老爹,不正是看中老爹年少袭将,前途无量。”徐瑛绕在魏朔一侧,“舅舅肯相信老爹,也得相信我一回,况且赵主事忌惮徐家,供着我还来不及,届时就看余飞要在岭南这么查。”
见魏朔没有丝毫动容,徐瑛改变策略,抬头央求了公仪忱一眼,“先生觉得如何?”
微扬的尾音十分清澈,公仪忱有一瞬晃神,不免赞同道,“赵同需要有人牵制,小徐将军前往,岭南府定会加以重视,这也不失为良策。”
只顿在这一句,又替双方找了个台阶下,“南调一事,本就是陛下点的头,你想一同前往要得陛下首肯和徐老太公的应允。”
这样一来,难题就交由启明帝和老太公做主,魏朔默声算是赢了,徐瑛就站在一边听了半晌二人一来一回的南调部署。
等部署之事落定,公仪忱带着徐瑛先回了徐府。
徐瑛弃马和公仪忱出了金羽营,崇拜由心而发,“难怪先生叫我过来金羽营听着,南调不是小事,其中如何运作调度,都是学问,果然阿公说跟着先生学到的不止是为人处事,多谢先生教诲。”
公仪忱失笑,“原本叫你过来,其实是想瞧瞧浮光刀你练的如何。”
提起浮光刀,徐瑛有些不尽意,小叹口气,“到如今也只过了一把手,刀还在舅舅那里放着呢。”
那刀重的很,徐瑛要想使的得心应手还要花些时间。
二人说话间已经上了玄武街,四月里风光正好,按理说这时节踏春出街游玩是常事,可自从上了主街之后,徐瑛浑身不自在,不少目光先后落在公仪忱和她身上。
公仪忱本就气质出尘,一身白衫更引人注目。
徐瑛实在受不了,引着人过了巷子穿着走才作罢。
公仪忱倒是没觉得奇怪,从前在昌都时,慕名来公仪家的不在少数,公仪家的院子每隔几日都能抓到些想一睹公仪家风采的人。
巷道里人少,徐瑛想着要跟着去岭南,文徳殿这头自然顾不及,于是就佯装些可惜,“岭南一去,只怕要上数月时间,先生正好省省心,等我回来再叨扰您。”
仿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徐瑛话里透着难以掩饰的雀跃,纵然她没回到大苍营,岭南府外也有一方广阔天地,供她肆意跑马,一想到这些,徐瑛骨子里都透着精力。
话都到了这份上,公仪忱忍不住给她当头一棒,“你以为陛下为何应允我参与部署南调一事?”
徐瑛怔住,有些参不透,“侍书不是说,陛下常与你谈论朝政。”
启明帝是极宽厚之人,不会不体恤公仪忱身子不便,叫他长途跋涉赶往岭南。
公仪忱拂了她的猜想,“是我自己请旨。”
纵使徐瑛再不细心,也能听出来这话里的怅然之意,因问道,“先生不是沽名钓誉的人,为何?”
公仪忱会心一笑,耐心解释,“南调走官道一路放行,去岭南会路过昌都,趁此机会我正好回公仪家旧宅一趟。”
“去岭南千里迢迢,先生你身子本就不大好,陛下也肯放行?”徐瑛仍旧存疑。
说话间已至徐府门前,小厮认出徐瑛和公仪忱,迎了人进门。
面对徐璋,徐瑛是最自信的。
老爹护她护的紧,老太公却希望她多吃点苦,徐家历代将军哪一个不是自小就在战场上磨练,也只有徐瑛是个女孩,才长在邺京。
徐瑛已经做好打算,“阿公我都想好了,对外就说是我想去岭南玩玩,赵同不敢慢怠我更不敢乱来。”
“叫武月和你一道,动身之前给你爹去个信,叫他知晓,另外陛下跟前我不去说,这是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即可。”
徐老太公答应的快,公仪忱自然也没有话说,徐府备了车马送二人去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