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挂历上的那十二个美人,就有好几个姜悄悄在一些盘点视频里介绍过的时代明星。
同样的,姜悄悄在这里也找到了不少熟悉的书籍,其中包括一部分在后世停刊的杂志。
已经习惯用手机阅读网络小说的姜悄悄,现在改为阅读纸质的传统小说,也别有一番滋味。
会议临时通知这种事情不常有,但老师们都习惯了,调整好工作后,大家各自离开学校,参加会议的下午在中心小学碰头。
姜善静安排好班级的事情后,去了食堂被告知侄女还没过来,急忙离校回家。
"悄悄?在哪呢?吃饭了!"
小姑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姜悄悄才从书里回神。
大书桌上堆积了一堆被她翻完的《微型小说》,手上的一本也被翻到了最后几页。
姜悄悄意犹未尽地合上书,草草整理了一下那堆杂志,起身出门。
"小姑,我在书房,马上就来。"
厨房窗台上挂了个老丝瓜,经过几天暴晒已经干得透透的,姜善静正拿着用双手搓,碎裂的皮掉落在簸箕上,“我回来晚了,书皮是不是包好了?”姜悄悄伸手去接碎皮,有几个干巴巴的黑色种子落了下来,“嗯,语文数学都包好了。”
见侄女摸着黑色种子玩,姜善静把剩下的几颗都抖出来递给她,“其他书要包吗?小姑帮你?”
姜悄悄数了数,种子不到十二个,“这个老丝瓜变异了,种子这么少。”
“拔上一季丝瓜藤的时候发现了它,藏的地方没什么阳光,都长老了还有点营养不良,籽都没长成,当然没多少种子。”
就算营养不良,老丝瓜也想变成一个合格的丝瓜络。
姜善静把搓好的丝瓜络掸了掸,清空缝隙里的碎屑,将它放回到窗台,“走吧,去食堂吃饭。”
姜悄悄跟在小姑后面,“这个丝瓜络可以给我吗?”
"当然可以啦,不过你要用来做什么呢?"
"唔,我还没想好。"
营养不良的丝瓜络还没确定用来做什么,但完美的丝瓜络早就被录取为食堂正式的一员。
姜悄悄端着空盘子进了后厨,江婶直接冲上来把她的盘子一把夺回,“去去去,这里面都是烟,别呛着了,去玩吧!”被赶出后厨的姜悄悄,在取饭窗口探头探脑,就见江婶已经拿着那个比自己的手还大的丝瓜络在刷洗碗盘。
据说这个巨大的丝瓜络前身是个比她脑袋还大的丝瓜,江婶养出这个丝瓜时很是得意了一番,导致她们村里很长一段时间到处流传着这个大丝瓜的传奇。江婶想看这个丝瓜能长到多大就一直没摘下来,结果有天半夜掉地上砸了个稀巴烂,江婶心痛地把它晒干,让它顶替了食堂原来的丝瓜络,成功获得姜林小学食堂编制。姜悄悄环视了一下整个用餐区,心想着食堂的“正式员工”可比学校老师的数量还多呢。
刷好碗盘后,江婶继续修理那个冒烟的煤饼炉子,姜悄悄在门口道别,“江婶,那我走了。”由于亲戚关系不太好理,“江婶”这个称呼不计辈分,直接成为她的身份定位。
姜悄悄之前还特地询问了是不是要叫江婶“叔婆”,被姜善静科普了原因后,也称其为“江婶”。“嘿,你这妹仔怎么还没走?别让这烟味把你嗓子伤了!到时读不了书里的字,被老林骂一顿多倒霉啊!”
姜悄悄道完别就离开了食堂,但江婶中气十足的声音还是顺利到达她的耳朵里。
她忍不住低语,"林老师是教数学的,不会叫人朗读课文。"
江婶的“档案”需要新增一条:记不清林老师教的科目。
下午的两节自习课,都由胡颖燕看班。
她坐在讲台上,拿着新书预习,左手边就是那根被充当教鞭的树枝条儿。
这节算新学期的第一课,大家对新课本的热情还是很高的,所以包括刺头们都在认真地预习课文。
安静的教室里,只剩下书页被翻动的声音。
姜悄悄随大流,拿着笔给课文添上预习痕迹,同时默默地观察着同桌。
同桌的徐海萍能够在早上的发新书工作中出力,身份当然是班干部。
身为纪律委员的徐海萍,需要在自习课上时刻观察同学们的“小动作”。
违反自习课纪律的人,都会在她手上的那本“纪律本”上找到名字。
每个学期,都有同学在徐海萍的公正严明下,被扣除一些纪律分,然后被写在成绩单的评语栏中。
姜悄悄由此“盯”上了徐海萍。
就算没有林美珍转学这个机会,她也会想办法和徐海萍成为同桌。
想要摸清每个同学的性格,除了日常和他们交流外,徐海萍手上的“纪律本”无疑是能够加快这一计划的重要道具。徐海萍的纪律本是私人记录本,不会上交,而是总结后把内容记录到班纪本上提交给钟晴。姜悄悄从钟晴那边的班纪本上只能看到简要的扣分项目和记录,但得到了另一个重要讯息。徐海萍偶尔会有其他的工作,无法监督纪律,这时就会委托同桌帮忙——
走了个林美珍,她姜悄悄的机会不就来了?
成为徐海萍的同桌,得到纪律本不就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嘛!系统从她报名那天就在关注她忙什么,但愈关注愈不解。【悄悄,你收集老师和同学的资料干什么?】
姜悄悄觉得这个事情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心里对系统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如果她没有算错,拿到纪律本的机会大概会在第一星期出现。
刚开学,又是迈入高年级的新学期,钟晴那边应该有不少工作要做,徐海萍是得力干将,必然会被征用处理各项工作。
在第一节自习课的下课铃声中,胡颖燕站起身,猴子们的封印终于解除。
“咻——”不知谁吹了一声口哨,顿时整个教室都热闹了起来。
三年班长不是白当的,胡颖燕一眼就捕捉到了始作俑者。
对于她的眼神警告,始作俑者当做没看见,一溜烟出了后门,几个同伴啧啧佩服地跟着跑出去。
"胡俊强,你行啊,暑假长了五厘米,把你胆子都撑大了,班长你都敢挑衅!"
“谁让胡俊强之前比班长矮啊!现在比班长高了,那可不就出了一口气!”
“胡俊强你暑假去你阿姨家玩了?吃了什么好吃的?”
“没吃什么,就是跟我表哥打了一暑假的篮球。”
“篮球?羡慕,真希望咱们兴趣班也能办篮球的,我不想打乒乓球了。”
“篮球不可能吧,咱学校操场还都是沙土地呢。”
"暑假的时候不是灌了一块水泥地吗?剑人你没看到?"
"那块地太小了,做不了篮球场。"
课间休息虽只有十分钟,但男生们也不舍得浪费,基本上都跑出教室野去了。
女生们很少不管不顾地跑动,大多不紧不慢地结伴出去,或是在教室里串座聊天。
有个别女同学会来到姜悄悄座位旁边问好,态度和善,也会好奇地询问外面的世界。
姜悄悄——礼貌回应,不冷也不热,只当是普通同学相处。
大家并不介意她的态度,都认为她是刚来还不熟悉,就没有多做纠缠。
片刻后没人再围过来,姜悄悄托着腮看讲台上的劳动委员画值日表,是一个歪歪扭扭的三角屋顶小房子。
四年级甲班的班干部除了体育委员是男生外,其他几个班干部都是女生。
劳动委员叫徐思敏,是班级里最高的女生,有一对很黑的粗眉毛,眼睛却圆溜溜的,看人的时候很亮。
姜悄悄听到过其他人偷偷说她总是呆呆的。
画完值日表后,徐思敏把今天的值日生名字写了上去,转身碰巧和姜悄悄的目光相撞,随之一笑点了点头。
姜悄悄回以笑容后移开视线。
胡颖燕此刻正站在后面的黑板前,看宣传委员林晓媚画的黑板报。
开学后的第一个节日就是教师节,林晓媚已经提前设计好了节日板报,刚才第一节自习课她就在画基本线条。
见胡颖燕过来,林晓媚用手上的粉笔比划着,“排版我都描好了,主题就写在这中间,旁边点缀一些彩带。还有…….
胡颖燕不时地附和她的话,“就按你画的草稿来。”
“那文字内容还是班长你来抄写?”林晓媚转头询问她。
胡颖燕摇了摇头,“让思敏和钟丽雯来吧,我得帮钟老师整理去年的作业。”
“思敏?”林晓媚有些无奈,“她那个字只适合用来写短句,写多了就潦草,除了她自己谁也看不懂。至于钟丽雯……”
钟丽雯是学习委员,各方面都非常拔尖,但因为胡颖燕在,她每方面都被压了一头,于是总和胡颖燕别苗头。
这么争强好胜的钟丽雯,隐隐有点看不起其他同学。
林晓媚是因为擅长绘画才担任的宣传委员,她的主科成绩只在中游徘徊,数下来同学三年,她和钟丽雯讲过的话不超过五句。
不想和钟丽雯打交道的林晓媚没透露自己的私心,只提醒道,“而且班长,你都要帮钟老师整理去年的作业,那钟丽雯肯定也要去帮忙的吧?”
胡颖燕沉思着,环视了一圈,在看到那双比徐思敏还明亮的眼睛时,心里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