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燕郡王李艺的反叛,李世民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李艺此人原名罗艺,是前隋的将领。此人行军打仗很有本事,但性情暴躁,脑子不太够用。隋末的时候他拥兵自立,统辖幽、营二州。
大唐建立之后,他就投靠唐朝。当时的皇帝李渊把他封为燕王,赐姓李氏,从此改名李艺。
李世民攻打刘黑闼的时候,他出兵帮忙;当时还是太子的李建成攻打刘黑闼,李艺同样出兵帮忙,一来二去李艺就和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勾搭到了一起。
李艺投靠李唐皇室投靠得早,又在二次打刘黑闼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劳,所以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很看重他,让他镇守泾州。
因为李艺曾经和太子李建成勾勾搭搭,所以对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很不感冒。为了讨好太子李建成,李艺经常无缘无故殴打李世民派到军营里的人,为此狠狠得罪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
现在长安传来消息,太子李建成被杀,秦王李世民成了新的大唐皇帝,李艺这个曾经狠狠得罪过李世民的人当然非常害怕。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谋反了。
李艺虽然带兵打仗的本领很强,但脑子一般。更重要的是现在天下大定,李艺不可能再像隋末的时候一样集结起太多兵马。
所以对于李艺的这次反叛,李世民更多的是感到晦气。贞观元年,他改元之后的第一年,这都还没出正月呢,李艺就反叛了,这未免也太晦气了。他立刻下旨恢复李艺的本姓罗氏,不许他再姓李。
把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叫进东宫的时候,李世民虽然对李艺反叛的事郁闷得不行,但还是有心情把少府刚做好的一副望远镜交给他们,让他们行军的时候看看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尉迟敬德把玩着手里的望远镜,问道:“陛下,这就是您之前说的千里镜啊?这儿有我和长孙两个人在呢?陛下只给一副千里镜,未免也太小气了吧。”
李世民险些被他气笑,骂道:“尉迟敬德,你以为这东西这么好做?琉璃匠人烧毁了好多炉,不知道废了多少才把晶莹如冰雪的玻璃烧出来,为了打磨出合适的凹凸二镜也损毁了不少玻璃。朕手上也不过只有两副望远镜。”
长孙无忌从尉迟敬德手里接过望远镜,也在细细把玩,听到李世民手里有两副望远镜,忍不住问道:“那陛下,另一副望远镜呢?”
李世民道:“在太子手上。”
“哦。”长孙无忌心中了然,既然另一副望远镜在太子手上,那看来是拿不到了。
李世民带他们俩到城楼上试用了望远镜,教他们学会怎么调整焦距。看着尉迟敬德笨手笨脚的样子,李世民忍不住道:“用的时候小心些,玻璃易碎。”
“知道了,陛下。”
李世民站在雄伟的城楼上,看着一片宁静祥和、还处在正月节日氛围里的长安城,正色道:“回长安的时候,记得把罗艺的人头给朕带回来。”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两人拱手行礼:“臣等谨遵圣命。”
……
李承乾在得知少府的匠人们能制作出纯净无色的玻璃之后,就画了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图纸送去少府,让他们把这两样东西做出来。
又想起之前去太极殿看望阿翁李渊的时候,他有些老花,看不清书上的字,就又画了放大镜和老花镜的图纸送去少府。现在用玻璃做出来的眼镜比较厚,如果李渊嫌弃太重的话,还是用放大镜看书比较好。
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比较复杂,少府的人一时间做不出来。
倒是放大镜和望远镜,少府的人很快就做了出来,送到了李承乾这里。
李承乾很快就拿上东西去显德殿找到李世民。
显德殿内,因为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前去平叛罗艺叛乱,必然会导致兵员损失,李世民正和群臣讨论征兵之事,听到太子李承乾求见,便道:“既然如此,那让太子也进来听一听吧。”
刚被封为尚书左丞的魏征心中暗暗纳罕:太子如今不过九岁,还未及冠,陛下居然这么早就打算让太子听政吗?
因为今天并非大朝之日,李承乾原以为阿耶没有朝会,但没想到阿耶找了自己熟悉的大臣开小会。等李承乾反应过来的时候,内侍已经进去通报了,李承乾不得不拿着手里的木盒走进显德殿。
李承乾对于殿内这些大臣倒是不至于陌生,前世都已经相处了十几年,对他们的秉性脾气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走进殿内,先把手里的木盒交给一旁的内侍,才对着阿耶行礼问安。
李世民把他叫到身边,问道:“承乾,朝中正在商议征兵之事。封中书觉得身体魁梧健壮的中男可以一并征发,成为兵员;魏左丞觉得不可征召中男。承乾,你觉得谁的意见是对的?”
唐制规定,民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朝廷征兵的范围通常是成丁,也就是二十一岁到六十岁之间。至于中男,就是指十六岁以上二十一岁以下的男性,并不在征兵之列。
李世民之所以要征召中男,是因为很多百姓为了逃避兵役,往往会虚报改小自己的年龄,从而躲避兵役。
李承乾问道:“阿耶如今为何要征兵呢?”
李世民笑道:“自然是因为国有战事,前些日子不就发生了罗艺谋反之事?”
李承乾又问道:“阿耶,我不熟悉国中军事。国内兵员的缺口很大,需要征召中男补充兵员吗?”
李世民愣住,继而摇头:“虽然兵员有损,但还没有到如此缺兵的地步。”
李承乾:“那阿耶为什么要征召中男为兵呢?”
李世民道:“承乾,你不知道,有些奸民甚至可恶,为了逃避兵役,会特意改小自己的年龄,实际上他们早就已经是成丁了。朕也并非征召所有中男,只命人征召中男当中体格健硕的人为兵。”
李承乾脸上做出一副担心的样子,问道:“可是,阿耶,人的体质各有差异。就像青雀,虽然年纪只比儿臣小一岁,但已经比儿臣要壮硕得多了。若是有人真的只有十六岁,但因为吃得多所以长得格外壮硕,他本不应该在征兵之列。却因为阿耶怀疑他谎报年龄而被征召入伍,他不是很冤枉吗?”
李世民一时之间没有话说,他确实没办法保证征召的中男各个都是谎报年龄的情况。
魏征作为坚定的反对征召中男的人,见太子站在他这边,立刻建言道:“陛下,太子说的极是。且不说陛下若是征召中男,不知中间会有多少无辜的未成年孩子成为兵员。就算真的有人改小年龄逃避兵役,那也是陛下失信在先,怎么能怪那些说谎的人呢?”
李世民闻言,立刻怒道:“朕向来以诚信治天下,何时失信过?”
魏征答道:“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曾经下诏说,如果百姓有欠官府的税钱,从此以后都不用还了。但是有司对于百姓拖欠秦王府的税物,却还是继续征收。秦王府曾经是陛下的府邸,难道这些欠秦王府的债务,不属于国家债务吗?”
李世民心里暗暗叫苦,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笨蛋,做事这么一板一眼,死命地抠字眼,他都下诏说不用收那些税物了,那些笨蛋是听不懂人话吗?
魏征的话还没说完,他继续道:
“这是陛下做的第一件不诚信的事情。第二件不诚信的事情是,陛下曾经下诏,对关中地区免除两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一年徭役。但过了不久又下诏说,对于已经纳税和已经服役的百姓,从下一年开始免除赋税徭役。
“按理来说,陛下既然给百姓免除赋税,那从这一年起,若是有已经缴纳赋税的百姓,陛下应该把钱粮还给他们才对,怎么能改口说下一年再免除赋税呢?这难道不是陛下不诚信在先吗?”
李承乾在心中暗道,在古代免税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君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厚给百姓免税,但是免税的政令传到民间需要时间。这个时候小吏已经把赋税收好,不把免税的消息告诉百姓,这部分税款就会被当地的官员贪污瓜分。又或者,小吏把赋税收缴之后,把免税的消息告诉百姓,但对于已经征收的赋税,并不会还给百姓,百姓们只能自认倒霉,没有早点得到免税的消息。
殿内,魏征仍在慷慨激昂:“陛下自己都没有做到诚信,又怎么能怀疑百姓虚报年龄不诚实呢?”
李世民面对这两件事,只能承认确实是自己没有做好,于是当场下令不再征召中男作为兵员,又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之后李世民又和大臣们讨论其他政事,李承乾站在一边乖乖听着,没有再发表意见。
等到这个临时小会结束,大臣们陆续离开显德殿。
李世民伸了个懒腰,发现李承乾还站在殿内,就把他叫到身边来:“对了,承乾今日来找阿耶,是有什么事吗?”
李承乾叫内侍把带来的木盒放到桌案上,对李世民道:“这是给阿翁准备的礼物,阿耶你来转交吧。”
李世民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放大镜和一个他之前没见过玻璃做的东西。
这东西构造简单,让人一看就知道要怎么用。
李世民把眼镜镜架打开架到鼻子上,向眼前的李承乾望去,只觉得晕的厉害。他连忙给眼镜摘了下来,问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的?”
李承乾道:“之前我去给阿翁请安的时候,发现阿翁有些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东西叫老花镜,戴上它,阿翁就能看清楚了。阿耶现在年轻,视力正常,带上它就会觉得头晕。”
李世民点头笑道:“这东西倒是不错,你阿翁会喜欢的。”
李承乾又道:“我见朝中有不少大臣已经年迈,若是他们也如阿翁一样有老花之症,阿耶也可以给他们赐眼镜。”
李世民问道:“人有远视之症可以用老花镜,若是近处看不到,是不是也有相应的眼镜可用?”
李承乾点头:“那就需要配近视眼镜了。不过因为不同的人近视程度不一样,所以配置起来还需要调整。”李承乾把配近视眼镜的注意事项和李世民仔细讲了一遍。
李世民点头道:“这倒是不错,看来这透明玻璃用处比起硝石,也差不离了。”
听到李世民提起硝石,李承乾不免又想到刚才朝臣小会上商讨的征兵之事。如今虽然国内已经基本安定,但是突厥尚在,只怕过两年阿耶是要对突厥用兵的。
李承乾对李世民道:“阿耶,若是之前说的高炉建成,冶铁技术改进的话,其实阿耶不用征兵太多,可以选择造大炮啊。”
李世民好奇道:“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