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马车,婉瑛才发觉不对劲,撩起毡帘往外看,这似乎是出宫的路?
“今日是上元节,金吾不禁,坊市不歇。”身后传来皇帝的解释,“听说朱雀大街上正热闹,这些日子拘在宫里,想必你无聊得很了,朕领你逛逛去。”
婉瑛方明白过来,原来他指的生辰礼是这个,而不是自己身上这套衣裳。
而她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他要让她换上男装。她一介女子之身,自然不好在大街上抛头露面,换成男子装束,会省去很多麻烦。想通这一关节,婉瑛便主动询问道:“就这么去吗?”姬珩的眼神明显不解:“忘带什么东西了?”
“不是,”婉瑛摇头,指着自己的脸,不知要如何解释,“妾身的意思是,不需要戴上帷帽或是面纱吗?”“戴那玩意儿做什么?”姬珩反问。
婉瑛被他问得哑口无言,讷讷地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姬珩如今与她相处久了,察言观色,对她的心思也能猜准个八九分,很快反应过来:“以前出门时,萧绍荣让你戴过?”他突然提起萧绍荣,语气毫不避讳,让婉瑛恍惚了下。
她有多久没记起过萧绍荣了呢,连梦都做得愈发少了,从前的那些事,久远得像是前尘往事了。看着她出神的面容,姬珩没有不悦,只是说:“不用戴。”婉瑛陡然回神,下意识问:"那要是有人看呢?"姬珩扬唇一笑,淡淡道:“把他们的眼珠挖出来就可以了。”
婉瑛:“….…”
有的时候,她会分不清皇帝到底是说的玩笑话,还是认真的,因为他很擅长一本正经地胡言乱语,或是将真心话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让摸不清头脑。可是此刻,婉瑛却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直
觉,这句话,他是认真的。如果有人盯着她看,他是真的做得出挖人眼珠这种事。
婉瑛急忙转头,无所事事地盯着马车内壁的花纹看,避开那道盯住自己的灼热视线。
思绪飘飘荡荡,不知为何,突然想起那年初到玉京时,萧绍荣也带她上街游玩过,每回都会让她戴上帷帽,他说不想让别的男人看去婉瑛的容貌。
唯喧唱又重又不透气,吃饭也不方便,但婉瑛还是戴得心甘情愿,因为她也不言欢那些男人看自己的目光。一层满纱,不仅隔开了那些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凝视,也为她筑起一道安全世界的笑篱,在这个小
世界里,她感到安心。
可面纱能遮住面容,却遮不住春衫下弱柳扶风的身形,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视线飞来,蛛丝一般的黏在她身上。
后来,萧绍荣就不再带她上街了,他笑着说,好在瑛娘你原本也不爱出门,有什么新奇好玩儿的物件,夫君买来送给你。
婉瑛认为他说的挺对的,自己本来也不爱出门,于是顺其自然地将自己圈在府里寸步不出,等着萧绍荣时不时带些外头的物件回来送给她。
婉瑛从来没有不满过,可现在,难道是因为闷在屋子里太久了么?听着马车外春晓和小顺子的斗嘴声,他们正UUL喳喳地议论着,哪条街新开了家糕点铺,今日上元佳节,承天门前摆了座蓄山灯,那灯
有多高多大….
听着听着,婉瑛的内心也不禁生出一丝雀跃。真的……很久都没有出门过了呢。*
承天门前的鳌山巨灯,婉瑛很快便看见了。
正月十五本就是灯节,从正月初五起,京中各大灯烛铺子、私人作坊就开始大显身手了。莲花灯、百曾灯、免儿灯、螃蟹灯、这些都是常见式样的;还有不寻常的九天如意灯,魁星灯,脚或吐灯;有
的在剔纱上描金细画,绘出二十四种美人图,灯上美人或坐或立,有的笑颜如花,有的饮泪吞声,有的两靥含愁,神态动作栩栩如生,似要从纱灯上活过来般。
满街华灯璀璨,美轮美奂,看得人目不暇接,就连那树梢枝头都挂满了灯。
在这其中,最显眼的大概便是位于承天门前的那座鳌山灯了。
这是官中将作监所做,因为出自内廷,所以极尽奢库,用料讲究,光是灯纱便是用价值千金的蜀锦所制,灯高七层,几乎与城楼比肩,大得令人咋舌,上面绘首飞流源布,还有“共赏元宵”“与民同
乐”的字样。
有的商家新奇凑趣儿,还在纱灯上绘了《四书》中的小故事,令人猜典故,或是写了《千家诗》,让人接下一句,猜中灯谜者赏灯一盏。婉瑛最近恰好在学诗,姬珩便带了她去猜灯谜,权当考试。
商家为了不亏本,写在灯上的诗自然不会是人人都能背的小儿诗,只偶尔几盏粗制滥造的丑灯,因为卖不出去,上面题的诗才相对简单。有一盏灯上写的是“最喜小儿亡赖”,婉瑛才学过这首,顿时如获至宝,口齿清晰地接出下一句:“溪头卧剥莲蓬。”
"哇,真厉害。"
姬珩拍着手掌,真情实感地夸赞,仿佛她对上了千年难遇的绝句。
有他带头,春晓和小顺子也捧场地鼓掌喝彩,就连吕坚也笑着说她是文曲星下凡。
猜中的鲤鱼灯被小贩推入婉瑛怀中。
平心而论,那算不得什么好灯,鲤鱼色彩艳俗,是用纸糊的,连鱼眼睛都贴歪了,比起这满街的彩灯来说逊色不少,但婉瑛却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唯恐压坏了。
凭自己的本事收获而来的东西,那份成就带来的满足感沉甸甸的,再加上耳边有春晓小顺子等人毫不各惜的夸赞,婉瑛信心大张,在这些越来越夸张的马屁下逐渐迷失了本性,一鼓作气,接一连三地
猜中了好几盏灯,等猜到那盏兔儿灯时,却一下受了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灯上题着半阙词,要接下半阙。
秦观这首名垂词史的《鹊桥仙》,对她这种刚入门的人来说,还有些难,因此绞尽脑汁,也只能忆起一二句。"柔情似水,佳期……佳期如梦,忍顾……忍顾鹊桥……来路?不对,是归路。"
好不容易干巴巴地挤出这几句,剩下的两句,却是怎么都记不起了。
无奈之下,她悄悄地拿余光去睇袖手站在她身侧的皇帝。就像之前她默写古诗偶尔忘词时那样,期待着他能提醒她一下。
在教学这件事上,姬珩一向是古板严厉的,可没办法,他这个学生实在是大可爱了,那偷偷看来的眼神中含着求助之意,就像个拽着他的袖子,可怜巴巴伸手向他讨糖吃的孩子。姬珩扑哧一笑,在她期盼的目光下,说出了那两句她怎么也记不起来的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说这话时,他的声音低沉温柔,望向她的眼神饱含深意,眸底笑意流转。人声,灯影,刹那间远去了,婉瑛微愣,心底像是有什么在松动,没来由地想起那晚他未说完的那句话。
朕会等,等你心甘情愿的一天。
“恭喜客官又答对了。”小贩的说话声打断她的走神。
他递来那盖兔儿灯,一边笑道:“本来旁人帮答是不能算猜中的,但父亲帮孩子属情理之中,小公子又龙章凤姿,日后必定福分不浅,小的便将这盖灯赠与公子,权当讨个喜头了。”婉瑛怀中已抱满了灯,无法再空出一只手来。
姬珩正要帮她去接那盏兔儿灯,听见这话,手不免顿在半空,眉心皱起。
“你说什么?”
小贩一愣,做生意的眼睛毒,他一下就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
气氛诡异而尴尬,婉瑛不敢说话,小顺子和吕坚也不会选在这时候大岁头上动土,这些人中,唯有没心没肺的春晓哈哈笑道:“你这摊主说话真有意思,咱家老爷看着有那么老吗?”
“……”
婉瑛急忙去拉扯她衣袖,吕坚和小顺子大气也不敢出。
那小贩后背冒出一层汗,讪讪笑着,心想这回可算看走眼了。
其实男子长得并不显老,只是在他身侧的那位小公子面相太嫩了,又穿着一身活泼喜人的月白袄子,外系青缎按风,袖口绣着精致考究的忍冬纹,一头乌黑秀发,用青色发带半束在脑后,显然是位涉世
未深,还未加冠的富家小公子。
小贩又见他猜灯谜时,男人寸步不离,视线一直放在他身上,时而合笑不语,时而在他清对时点头称赞,露出自家的眼神,看着就像是位年轻而温和的父亲,因宠爱儿子,特意在上元节这天带他出来观
灯。
“难道二位不是父子,是兄弟?”小贩小心翼翼地试探。话刚说完,就看见对面的男子脸色更黑了。
“……”
完了,玉京贵人多如牛毛,自己说错话得罪了人,不仅生意做不下去,恐怕小命都要丢了。小贩胆战心惊,正要跪下去磕头认错,一锭成色极好的银元宝从天而降,啪地扔在他眼前。"眼睛这么瞎,还做什么生意,趁早收摊回家罢。"
姬珩兴致寥寥地转身。
"走罢,这儿的灯谜没什么意思。"一行人赶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