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大明一家人 > 75、春闱三

75、春闱三(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过度反应 来了[悬疑] 超市通古今:我囤货富养流放权臣 恋爱脑,但人外! 迢迢明月 惊!S级诡异竟是我自己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一日还-时间循环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心动演绎法

既然是别人请客,那吃的更香了。

你还别说,这不花钱的东西、它就是格外好吃。赵小照亲自分鸡腿。

"核桃一个,我一个。熄熄一个,我一个。弟弟一个,我一个。"

三个鸡腿摆在他面前。

“很公平是不是。”小核桃:“你说了算吧。”也懒得废话了。赵小照喜滋滋抓起一个鸡腿。

"他们这是来考科举的吧。请我们吃了顿饭,我们是不是多少也得帮个忙?"

"人家要你帮忙,说不定人家自己能考上。"

赵小照吃的满手是油冷不丁,一抬头就看见他亲妈站在门口,。吓得他手里的鸡都掉下来了。“妈!”

四个小孩立刻乖乖地把手擦擦好,从凳子上爬起来,按照大小顺序站成一排。那三个小的头都低着,赵小照很有义气地说:“有事我扛。”

张宛说:"扛扛扛,扛什么扛?你想扛什么事儿?"“什么事儿我都能扛。”

“妈妈。”朱厚炜说,“这么多饭菜,我们吃不掉,打包回去一起吃吧。”赵小照是个手缝大的,视钱财如粪土,拿钱不当钱。

他弟弟就不一样了,抓周的时候,两眼放光就抓的大金元宝、死活不放手。张宛看那一桌饭菜,满满当当的。估计成年人都得十个上下才能吃得下去。

她对老三说:“你哥发疯,你也不拦着他点儿?”

朱厚炜说:“我错了。”

小核桃:“我也错了。”

朱厚熄也说:“我也错了。”

小照:???

什么意思?大哥我说要扛,你们也不能这么快就投降吧?!张宛对他说:“扣你零花钱。”小照哼了一声,很是不服。

说起这四个娃,朱厚熄虽然不是他俩亲生的,但张宛和赵鸣一直仔细观察,尚且还没发现什么。

小核桃和小炜都挺乖。

赵小照,哼、从前是一身反骨,现在、是一大身反骨。

浪费可耻,张宛让人过来把那些没动过的都收拾出来,给隔壁的加个餐。

“剩下这些你们全部吃完,剩一点都不行。”

她伸手推开另外一边的窗户,正好能看见外头熙熙攘攘的街道。

唐伯虎和徐经估计也是喝的差不多了,一大波人浩浩荡荡出门,朝另外一个方向走过去。那几个戏子还真是……嗯,还是南方人会玩儿啊。这是什么曲种啊?昆曲吗?

不过这路挺窄的,他们这边人多,对面一辆马车被堵了个正着,互不相让、愈演愈烈。旁边好几个酒楼都推开临街的窗户,看热闹。

四个毛茸茸的小脑袋也凑过来。人类啊、多大都爱看热闹。那辆马车的车夫本来是不肯让的。

后来不知道马车里面的人说了句什么,车夫虽有些不情不愿、但还是让了。张宛问:"那是谁家的马车?"从头到尾没露脸,看不出是谁。

旁边一个千户认识:“回禀娘娘,那是詹事府王华王大人家的马车。”詹事府本来是负责东宫事务的,比如赵小照出阁讲学,按说就是该由詹事府负责。不过,如今詹事府成为翰林官迁转之阶,也会主持乡试。太子出阁的讲读之事,则由其他官员充任。张宛不太熟悉詹事府的人员。至于姓王的,那可太多了。"去年的顺天府乡试,便是王大人主持的。"

哦,原来是他啊。

此人普通,但有个儿子倒是鼎鼎大名。

这马车是他们家的,但想必里面坐的不是王华本人,而是他那有名的儿子王守仁。

王守仁也是这一科会试的举子。

虽然他爹是朝中官员,但他需要在浙江原籍参加乡试。

早在弘治五年,王守仁就乡试中举,不过在六年九年连续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

不过这一次,他是能够金榜题名、得偿所愿了。

虽说明朝的会试,也不看你身份。大家的卷子都是要糊名的。

但你要算一算,官二代中奖的概率确实挺大的。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家学渊源”吧。

王守仁和唐寅一同参加会试的,但两人的表现却是大相径庭。唐寅那是招摇过市,唯恐他人不知。王守仁虽然是个官二代,倒是很知道谨慎。

不然就今日这情形,铁定要闹起来,而且本来也是唐伯虎徐经无礼在先。

要不怎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呢。

而唐伯虎和徐经,也是“天生一对”。

若他俩不凑一块儿,唐伯虎纵然行为放荡,但他没钱啊。徐经固然钱多,可没老唐这么高的曝光度和回头率。前几日,老唐还写一句诗——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就是放话,他要挑战当时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是太狂了点儿。”

赵鸣说:"咱俩这穿越来的,知道他们要倒霉,不捞一把,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张宛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倒霉,而不是罪有应得。”弘治朝平平无奇,春闱案算是比较出名的了。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会试前,唐伯虎就大放厥词。

他固然有才,可偌大一个京城,有才的又何止他一个。何况天子脚下,那水不是一般的深。如果说,靠之前夸下海口,还可以说是太过于自信。

可会试之后,唐伯虎更是信誓旦旦、自己定然是今科会元。结果,会元没来,锦衣卫却来了。在放榜之前,各地举子翘首以待之时。

户科给事中华袒来了个大的——弹劾会试考官程敏政徇私泄题,收受江阴考生徐经及苏州考生唐寅的贿赂。

“听说了没?”

“真的假的?!”

“你见过他们?”

"哎呦哎,就那唐伯虎,就那徐经,挥金如土,这几个月谁不认识啊。""他们胆子也太大了,敢贿赂考官?"“徐经还有的一说,唐寅不至于吧。”

"是啊,他可是南直隶的解元,闭着眼睛写也能高中的。"

科举取士,国之根本。但是此事一出,如同放了一个大炸弹。皇帝谕旨、先延期发榜,再让礼部自查。自查自查,肯定查不出什么东西来。不光查不出东西,还把原有的东西给凭空查没了。

然后,华袒、徐经、唐寅一干人等,俱由锦衣卫执送镇抚司质询。

“程敏政出题一向刁钻,这次题目出来,大家都说答不出来,叫白卷的不在少数。”"是啊,多少人都收拾东西走了,放榜都不等了。""可唐寅和徐经,那时可是信誓旦旦,说必成的,这能不是事先就知道题目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程大人竟然是这种人。”

到了四月,又有工科给事中林廷玉,弹劾程敏政阅卷取人有诸多可疑之处。另有给事中、监察御史多人附议。于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下狱。

而狱中的徐经,一开始对于所有指控自然是不认,大骂华袒挟私诬指程敏政,这是赤裸裸的报复。不过,锦衣卫是什么人,北镇抚司的诏狱又是什么地方。很快,徐经翻供,说程敏政确实曾收过他的金子。结果几日之后,又是反水,说自己之前那是被屈打成招,根本没有行贿。

且不说这几人口供能否对上。

就是徐经一人,就已经能出一半书了。

至此,案件乱成一团,闹得满城风雨。

不管是高门官宦、还是市井人家,茶余饭后、都在聊这事儿。

但双方也都没有实证指认对方,到了这里、已无头绪可理。

六月,朱佑樘估计也是烦够了,决定亲手下场和稀泥。

——华昶,谪南京太仆寺主簿。

——程敏政,令其致仕,原因是“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议”。——徐经、唐寅,士籍除名、再不许科考。

官场中人跌宕起伏的从来不在少数。

不过程敏政、徐经、唐寅三人都没有东山再起。

程敏政出狱后四日,就因痈毒发作死了。

唐寅仕途无望,自此放浪形骸,寄情书画。还碰上了宁王叛乱,又是惊心动魄了一把。徐经数年后亦抑郁而终,不过三十五岁。

而且,他受了打击,回家之后把四书五经都烧了,勒令子孙再也不许参加科举。反正他家有的是钱,皇帝只是革去了他的功名,又没有抄他的家,生活无忧。

而一百多年后,他有个曾孙、叫徐霞客。

关于这桩弘治春闱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历史上一向是众说纷纭。

就像很多人议论的,以唐伯虎的才学,他着实用不着去贿赂主考官。至于程敏政有没有收他们的钱?那肯定是收了。这倒未必是卖题,毕竟在当时也算是潜规则了。各地举子在京拜访官员,或多或少都要意思一下。

嗯,也不能直接给钱,太不风雅。

一般他们会向官员求字,然后顺理成章给一笔润笔费。

不过,此事重点还在于,程敏政这家伙吧真的是自己“作死”。

他出题十分刁钻,许多饱学之士也答不出来。

如果说题目简单,唐伯虎徐经答出来了,也不能证明什么。

但如此刁钻古怪的题目,却只有唐徐二人答的完美,他们又事先与程敏政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

什么叫瓜田李下。

你们自己不知道避讳、招摇过市,这也由不得人家不怀疑你们。

"既然咱们如今未卜先知,那就好好找人查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他们早早的就让人盯上了程唐徐。当然,也盯住了华袒。在大明,科道官员那真算是“狗”。

前头到处咬人的是他们,但后头一定有人坐山观狗吠。“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致使的华袒?!”

确认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 凤鸣西堂 穿书和攻略对象成为宿敌 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 穿书农门继妹,大佬兄长们有点宠 你们修仙我突破:神又奈我何? 废灵根苟在修真界修厨道 [综英美]二代罗宾从O50回来了 [末世]没搞错吧,我是npc? 木叶教书,然后立于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