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大明一家人 > 70、南下二

70、南下二(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过度反应 来了[悬疑] 超市通古今:我囤货富养流放权臣 恋爱脑,但人外! 迢迢明月 惊!S级诡异竟是我自己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一日还-时间循环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心动演绎法

明永乐十九年的正月初一,朱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

此后,南京故宫仍作为留都宫殿,由皇族和内臣管理,如今也已经七十多年了。其中洪熙元年,朱高炽继位后计划迁都回南京。

诏令都下了,命皇太子朱瞻基谒孝陵,居守南京,还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可是到了五月,朱高炽却突发疾病驾崩,这迁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赵鸣住在明故宫休息,去孝陵祭祖,顺便到处逛逛。其实也没多远,可每每都要劳师动众、不胜烦扰。

"不就一个二号线的事么。"“陛下您说什么?”

“没什么,你听错了。”赵鸣啧啧,“要不,今天换个地方玩玩?”“陛下,那里鱼龙混杂,只怕是有些危险。”

赵鸣无语:“我还没说什么地方呢,你怎么就知道了。”擅自揣度天子的心意,可是不对的哦。况且,如果天下太平、没有危险,那还要你们干什么。

东厂、锦衣卫,你们吃的不就是这碗饭么。

“殿下。”汪直无奈说,“这不是人手都被您给派出去了么。”所以,就请您在这殿中稍微消停一点吧。赵鸣只好撇了撇嘴。

一个时辰后,屋子里传来哗啦啦的声音。

赵鸣指腹一摸:“碰。”

对面是南京兵部尚书,此时一头冷汗、战战兢兢。

也可能是第一次打麻将,不太熟悉吧。

左边是魏国公。

南京虽然有六部,但留都的核心权力机构不是六部,而是南京守备厅会议。由南京守备、协同守备、守备太监、参赞机务四人组成。参赞机务,一般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就是对面这个。守备太监,就是宫里派来的人儿。

明朝的皇帝,手上能码的住的不就是这些太监了么。除了这些太监,谁还正经把他当皇帝供着啊。而南京守备,素来以武勋充任,兼管南京中军都督府。最近几十年,以及后面几十年,这南京一把手南京守备都是魏国公徐家和成国公朱家轮着干。

就是徐达和朱能的后代。

比如现在的南京守备,就是对面的徐达五世孙徐铺。要说大家都是亲戚,朱棣的儿孙里也都留着徐家的血脉。

右边是南京户部尚书秦纮。

事前,赵鸣先说了:“打麻将,不来点钱没意思,朕都备好了,大家放开手玩,赢了算你们的,输了算我的。”果然,有了钱之后财大气粗,说话腰杆子都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熟悉规则,反正赵鸣连赢了三把。"也不能因为输了就算我的,各位就可这劲儿输啊。"明末有一本笔记《客座赘语》中,提到这么—嘴——说正、嘉以前,南都风尚最为醇厚。

“荐绅以文章政事、行谊气节为常,求田问舍之事少,而营声利、畜伎乐者,百不一二见之。”

就是说正德嘉靖之前,咱们南京的还都是正经人、干的多是正经事。

意思就是,嘉靖之后,这大明的世道就不行了,大家就都不正经了。至于怎么个不正经法,自行想象。这打牌定然也算是不正经的一种吧。

趁着洗牌的空荡,秦然看了看一旁的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又看了看徐铺。徐铺不得已说话了:“陛下。”赵鸣正哗啦啦洗牌呢,一时没听见。

徐铺只好又看向秦然,秦纮想着自己一把年纪了,屡次上疏请求退休,皇帝都不批准。这下好了,一世英名,老了还栽在这些事情上。“陛下。”他说,“臣有罪。”赵鸣码牌呢,头也不抬。

"打牌就打牌,提什么有罪没罪的事儿。"秦然:“臣确实有罪。”

他想跪下来行礼请罪,可帘外的汪直却朝他微微摇了摇头。

秦纮一想,只好定住了。

赵鸣码着牌说:“什么罪,具体说说。”"黄册库失火,臣作为南京户部尚书,难辞其咎。"“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早就完结,不必再提。”秦纮心中苦笑,他倒是不想提,但皇帝能放过他么。

自从去年,皇帝派东厂的人来南直隶,接着核查黄册的名义,把诸多田亩重新测量。

他就知道圣上的意图了,不过是引而不发罢了。东厂清查的图册,他自然看不到。但他心里有数,南直隶素来富饶,不然也不会广出进士。

这十几年来,土地兼并、农民失地实是不可避免。

洪武四年,太祖皇帝颁布《农民田产永不入典》法令。

这道法令规定,农民土地不得典当给地主,违者严惩。

为了确保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各地也设有"农田所",专门处理土地纠纷。

官员必须定期下乡巡查,防止土地兼并发生。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政策终究沦为一纸空文。

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百姓若是真的需要救命钱,你能不让他们抵押或买卖土地?

这不是看着他们活生生饿死么。

田地一旦卖出,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想再买回来,那就是难如登天了。

还有许多地主家族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土地。

一为"图侵",就是利用官府登记不清的漏洞,将他人的土地登记在自己名下。一为"诈认",即利用农民交不起赋税的机会,以代缴赋税为由,强行占有其土地。更有甚者,勾结衙门书吏,篡改土地契约。总而言之,有产者、田越来越多。没田的、那就越来越没。作为南京户部尚书,纵然秦纮看不到东厂清查图册,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赵鸣问:“多少?”

“两成。”

“不止。”

秦然一惊:“难道有三成?!”“不止三成吧。”看数据,是三成。

但数据都有三成,那肯定就不止三成。徐铺忍不住说:“陛下,就算……也不至于….…”

陛下看不惯不法之举,清查田亩之后,退给百姓、赔偿损失,这都可以。

可是陛下从六科监察院带过来一波初出茅庐的小子,直接在各地县衙搭"词讼所",专门受理土地诉讼,闹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这才不过十多日,各地就受理了上千件土地纠纷。

这帮给事中御史,年纪既轻、自然热血,而且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籍贯是南直隶的,可见陛下的意图了。

总之这些时日,南直隶各地那真叫一个乱套了。纵然许多真的是被欺压的,可难免也有一些浑水摸鱼者。大明也是有《大明律》的,这般直接绕过程序,十分破坏司法秩序。更要命的是,大家心知肚明。

南直隶也没有藩王,这帮地主之所以敢如此无法无天、侵占良田,那自然是因为上头有人。南直隶这样的科举卷王之地,上头有人的那可太多了。苏州、松江等地,更是早就形成了无数由士绅、商人和地主组成的复杂利益网络。

赵鸣打出一张“发”。

“朕给你们总结一下,这叫做给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汪直在外面开口了。

"松江府,一个姓钱的地主,利用与知府关系,侵占了周边数百亩良田。"

“苏州府,当地顾氏家族,不仅土地众多,还经营丝绸贸易。与本地官员关系密切,朝中也有人。”“去年,东厂清查土地时,顾家立即组织了一次秘密会议,商讨对策。与会者也包括一些致仕官员。”所谓退而致仕,古代官员,无论官大官小,都是要落叶归根的。

“松江府,商人一边经营棉布贸易,同时大量投资土地。通过高利贷,让农民陷入债务陷阱,最终丧失土地。”“松江府,王氏家族,在过去二十年间,通过各种手段侵占近千亩良田。当地农民多次上诉,但都被地方官员压下。”

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能压地方官员、不言而喻啊。

秦纮,山东兖州人,景泰二年进士,初授就是南京御史。

成化十三年,因得罪庆成王朱钟镒而被诬抄家,仅抄得敝衣数件,素来以清廉著称。弘治二年,总督两广军务,弹劾镇守两广总兵柳景贪暴不法。

柳景倚仗和周太后的姻亲关系,反劾秦纮,使其被捕。

不久后,秦纮被释放、罢官归乡,后面再次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七十多了,秦纮这一辈子也算是性格刚直,勇于任事,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可许多事情早成气候,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改变的。这些道理,徐铺也明白。但他出身勋贵,食的不也是民脂民膏。说白了,陛下也是,谁也不比谁清白。

原以为,陛下只要各地供奉给他的不少,许多事情不闹到台面上,得过且过吧。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要说南直隶还算是消停的呢。你看看北边,你再看看南边,是吧。自土木堡之后,他们这些勋贵也不过如此了。如今朝里朝外,甚至于领兵作战,还不都是文官的天下,他也看不过眼。

可是——

“陛下。”徐铺诚心实意地说,“你让这些给事中,但凡查实有官员涉案,一律就地免职,由他们接任?”你查了一个知府,知府免职,你来干知府。

知府那可是正四品。

这帮给事中不过区区从七品。

这些时日眼睛都杀红了,根本看不上知县,各个都要把知府给端了。

毕竟,知县才正七品,跳个半级、进步的太慢。

可南直隶一共下辖不过应天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十四个府。

当然,应天府知府是正三品。

还有正六品的通判,从六品的推官,反正是不够他们分的呢。

陛下还生怕他们光是嘴炮、战斗力不够,让他们身边全带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

飞鱼服、绣春刀,威风凛凛。

这些给事中,虽然平日里上疏骂人厉害,但这辈子估计还没有这么风光过。

“陛下,这是不是太过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 凤鸣西堂 穿书和攻略对象成为宿敌 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 穿书农门继妹,大佬兄长们有点宠 你们修仙我突破:神又奈我何? 废灵根苟在修真界修厨道 [综英美]二代罗宾从O50回来了 [末世]没搞错吧,我是npc? 木叶教书,然后立于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