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大明一家人 > 文正 一

文正 一(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过度反应 来了[悬疑] 超市通古今:我囤货富养流放权臣 恋爱脑,但人外! 迢迢明月 惊!S级诡异竟是我自己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一日还-时间循环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心动演绎法

第54章

文正一

有宋以来,文臣仰望的最高标准是八个字一一生封太师、死谥文正。

一词定褒贬,想知道古代大臣有多大贡献,看他的谥号就行了。

而对于文臣,最顶级的谥号莫过于“文正”。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司马光曾赞誉“文正"为谥号中的极品,奠定了其在后世的无上地位,牢固且无可争议。

有明一朝,得到“文正”的一共只有五个。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刘理顺。其中,方孝孺、倪元璐、刘理顺都是南明追谥的。正经大明年间,1644之前,就只有俩一-李东阳和谢迁。而这两位竟都是弘治一朝的内阁首辅,难不成,在朱佑樘治下,班子竟然是如此的星光熠熠?要知道,在大明论谥号,杨世奇才是第二级的文贞,王阳明和刘伯温是第三级的文成。

张居正竟然只是第四级的文忠?

--你李东阳、谢迁,何德何能能排在这些人的前头?张宛:“你俩也配?”

而北宋的文正--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八人。

王安石的谥号就比较有意思了,他单谥一个"文”字。那几个不熟的且放下,就范仲淹、司马光,你俩和他也差不止一个档次吧。

赵鸣:“你也配?”

你翻开履历,李东阳谢迁名臣也是名臣,但着实没有名到这个程度。

这李谢二人着实也没有什么突出到匪夷所思、可以获得这一重大荣誉的地方。

看来弘治朝,不仅皇帝这个“中兴之主”的水分大,大臣们“文正”谥号的水分也大。

整一个水漫金山,互相吹捧。

张宛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圆。这也没法产检,太医也完全不懂个屁,不过--“我怎么觉得这肚子,比之前生赵小照的要大?”“有吗,我看差不多啊。”

“你瞎啊。"张宛琢磨,"这应该是个公主啊,难道是个金刚芭比?”

她给赵鸣出了个主意。

“你就跟李东阳或者谢迁说,如果他们听你的话,乖乖配合,死了之后,你就给他一个文正。”他还不得为你冲锋陷阵、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明朝的文臣,没有军功,爵位是封不了的了,只能指望谥号了。

生前身后,不就这点意思么。

“那万一我死他前头呢,这空头支票可不就是不算数了。"

朱佑樘才二十多,他俩都四五十了,按说不应该啊。但实际上,还真就这么回事。

哎,命短的苦啊。

"谢迁和李东阳又不是赵小照,那么好糊弄的。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现在小兔崽子也不好糊弄了。"

次日,谢迁来见皇帝。

赵鸣也不跟他兜圈子了,开门见山。“谢卿,朕觉得如今宗室人口实在太多,郡王遍地都是,这么多人不事生产却要吃饭,长此以往,如何养得起。"

宗室人口过多,是明末几个要命的大问题之一。实在是因为,朱元璋对自己那些儿孙好的过份了。宗室爵位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他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了亲王。

亲王所生的嫡长子为亲王,其他的都是郡王,按照这个方式递减。?

俸禄也不一般,亲王1万石,郡王2千石,镇国将军1千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之前咱们怎么算的来着,正七品的县令,年俸禄不过90石禄米。

连奉国中尉的一半都不到。

大明官员:

.....太祖爷爷,您是不是太双标了...而且,大明不愧是姓"朱"的,也太能生了。洪武年间,宗室人口仅有58人,嘉靖年间直接涨到了3万。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宗室总人口为15.7万。

要说,怎么同样是大一统王朝,人家就没有如此严重的宗室问题呢。

唐朝,那是因为每隔几年十几年,就要搞一次政变,突突突一片宗室成员。

比如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就把除了自己亲生儿子之外的近支宗室,全都给物理消灭了,剩下的那都是硕果仅存。而宋朝,宗室管理更严格。

亲王的嫡长子只能承袭郡王爵位,每传一次降一等。两宋三百年,世袭罔替的爵位只有五个,其中一个还是衍圣公。

而且,北宋皇子也不会直接封王。

先给个外官、节度使当当,再从郡公、国公、郡王一级一级慢慢升到亲王。

就算是亲王,封号也是从小国开始,慢慢加到大国。你要是死的早,有可能连郡王都没捞着。后面的清朝也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只有八个,别的都是降爵。

而且就算是皇子,别说亲王了,爵位也不一定能封上的。

乾隆继后所生的十二阿哥,就是到死也是个光头阿哥。只有明朝特立独行,搞出了这么庞大的宗室,开支让国库不堪重负。

且限制宗室从政,朱棣继位后军权也没了。宗室们只能天天在家吃白饭,果然是养了一群猪。既然是猪,那只有杀了吃肉这一条路了。其实在弘治年间,宗室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可这东西就是几何式、爆炸式的增长。等到了嘉靖万历年间真的想控制的时候,那就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像朱允炆那样一上来、二话不说就削藩,你就有概率碰到朱棣这样的对手。

自然,现在的大明、他还真不信能再出一个朱老四这样的人物。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之前的人咱们暂且先不动,从我开始....."

准确地说,是从张宛肚子里面的这一个开始。“日后我的皇子全部降爵承袭。”

除了太子之外,他别的的皇子是亲王,孙子那就是郡王。

这一番话听得谢迁那叫一个迷迷糊糊。他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皇帝还能干出这种事情来?他有些张口结舌地说:“陛下如果有如此的想法......可以直接下旨。”

这法子确实没话说的,现有的藩王不动,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新人再哪儿,不就在张皇后肚子里吗。他纵然是想拒绝反对,他也没有办法开口呀。胎儿:..

...怎么大家都有,到我这儿就没有一一是不是针对我?怎么就没人为我发声?!“先生,觉得这件事做的对不对?

“陛下自然是千古明君。”

这个明可以是英明的名,也可以是圣明的明,也可以是名声的名。

“如今朕就把这个名声,送给先生如何?”啊?

"由先生上疏提出这个方案,朕驳回,你再上疏。朕必然勃然大怒,然后你就找一个倾盆大雨....这是冬天,倾盆大雨不可能了。

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在宫中跪一跪。”赵鸣安抚说,"倒也不用真的跪一宿啊,朕可以配合你。"

如果有亲朋好友,也可以带着一块跪,毕竟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啊。

“最后经过咱们这一番拉锯,先生最后成功了,朕批准了这个方案。"

赵鸣一拍手,"先生,单这一件事,流芳百世不至于,将来青史留名定然有你的。”

有那么一瞬间,谢迁几乎以为皇帝是在给他下圈套。他差点就要说:“陛下,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啊?”如果是李东阳的话,一定会这么说的,他的心眼子遍布全身上下。

所以,赵鸣才来找谢迁啊。

毕竟谢迁还是他的老师,在东宫讲学多年,有师生之谊。

只是,在谢迁记忆中的陛下,还是从前的太子殿下。他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学生。

可他的学生,这怎么学坏了?

赵鸣一把抓住他的手,深情地看着他。这个眼神,张宛教了他半天。

"要真,要真,知道吗?”

赵鸣眼珠子都给练的红了。

"一个糟老头子,比我爸还年纪大。"他真是无语,"你让我小鹿斑比、含情脉脉看着他?"当皇帝,对演技要求这么高了么?

"先生,你我不仅是君臣,更是师生。只要先生同我君臣一体,为大明成就一番事业,我也不敢说别的,等您百年之后,必然是文正二字。”

谢迁的瞳孔顿时放大。

赵鸣能感觉自己握着他的手都在发抖。现在,他心里一定在问一一真的吗?假的吧?真的假的呀?到底是不是真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灌篮之木暮 内有德牧请投喂 在怪谈当海后集卡召唤作者 被大车撞到异世界的我也要开大车 提前通关,然后进入惊悚游戏 斗二:你邪魂师,但慈善大王?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机甲纪元,拳爆天星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完美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