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许营长娘归听到这话,不由的一愣。主要足宁窖拒绝的太干脆了,又或者是她也没有想到宁窖会拒绝。在她看来,宁警和小余是非常股配的。一个是部队副营长,一个是部队供销社的职工,两人又都是二
婚,也都有孩子。
“宁妹子,我可能没说清楚,我介绍的那个人有家属随军资格,他也能接受你的孩子跟着你,愿意养他的。”许营长媳妇又补充,希望宁窖知道,有家属随军资格是正连长以上的职位。而愿意养前夫的孩
子,这是很多男人不能接受的。
这样的人,宁馨如果错过了,不一定会有第二个的。
宁馨听到许营长娘妇这样说,尽管知道她也是好心,但也不由的内心生出了几分反感。她的笑脸收敛了几分:“嫂子,很感谢你为我考虑,但是我的孩子不需要别人养的,我自己有工作,也养得起。就算我
没有工作了,那孩子爸爸留给他的抚慰金,也足够养他长大成年,同样也不需要别人养的。"
她哪怕结婚了,她的工资养自己的孩子也够了。怎么着,难倒她结婚了,她的工资就是对方的了吗?
许营长娘妇也不是傻子,听到宁窖这样说就知道她不高兴了,可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女人结婚后还要养着前夫的孩子,不得看丈夫的意思吗?丈夫如果不答应,女人如果还要养前夫的孩子,那
—刻家就安宁不了。
不过宁馨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也就没说了。“那我知道了,宁妹子啊,不打扰你了,我就先去忙活了。”
谢谢嫂子了,我送你。”宁窖送对方到院子门口,回头又继续锄地了。锄好地,她又把小青菜的种子扔下去。这个年代化肥没有普及,而且老百姓家的地也不施化肥的,施的都是化粪池里的东西。宁
馨是不愿意家门口的地弄这些的太臭了,不仅仅是臭,让她自己弄这些她也会觉得恶心。
不过,如果真的需要施一些的话,到时候就把冬冬的尿收集一些吧,户厕里放个小木桶,专门给冬冬尿尿。
宁馨为自己点一个赞,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冬冬应该很高兴能吃自己的尿种大的小青菜。
只是,就这一小块地的小青菜,还没几天就要吃光了,但院子就这么小,也锄不出太大的地。家属院的地好像也不大……突然,宁馨脑海里灵光一闪,有了。
她记得现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在自家的太阳上用些大蒜、韭菜之类的,用的是木框子。她也可以多做几个木框子,然后里面放一些泥,用来种小青菜这种短期蔬菜。而且,木柜子的占地面积小,
她能多做几层。太厉害了,她再次为自己点一个赞,决定下去收拾好家属院分配的菜地,就去做木框子。
宁窖 边想,一边种好了小青菜,接着就去做午饭了。明天就能领下个月的供应量了,今天还有一斤萝卜和一块豆腐,是他们母子午饭和晚饭的菜。真是贫磨啊,现代人吃饭要想什么吃什么菜,现在的
她根本连想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因为菜太少了,怎么做还的想。
马上,宁馨从原主的记忆里想到了,中午做个红烧萝卜,晚上做个菌菇豆腐汤吧。菌菇豆腐汤加点醋,带点酸的口感好像很好吃,宁奶奶每次买到豆腐的时候就会做。
想好后宁营就马上行动了。先把菌菇干拿出来泡着,然后洗萝卜切块,红烧萝卜很简单,在缺少物资的年代,宁奶奶做的红烧萝卜只需要点点的油就够了,把萝卜块放进热油里炒几下,然后萝卜里加
入足够的水、酱油和糖,做出来的红烧萝卜又香又好吃。
现在厨房的灶头一股都是两眼灶,所谓两眼灶就是一个灶头可以放两个生铁锅,很多都是一个大一点的,一个小点的,然后中间两安一个水罐。这样做饭的时候,水罐里的水也会热了,洗澡 洗碗等
需要热水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水罐里的水,有些不太讲究的人家,也会直接喝水罐里的水。
宁馨今天用大的铁锅做红烧萝卜,然后用小的铁锅做饭,她放了一些米之后,又把切成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形状的番薯小块放到上面蒸,也算为简单的午饭增加些趣味。
不过切这些形状有些麻烦,她打算空的时候画一些简单的模型出来,然后去问问家属院有没有会做木工活的人,请对方做几个木头模子出来,这样番薯切片之后,只要模子按一下就0K了。
做好午饭没多久,冬冬就回来了。
“妈妈,我回来了……”冬冬蹦蹦蹦的跑进厨房,“妈妈,我去给爸爸打饭菜了。”然后又匆匆忙忙的走了。一个育幼园的小朋友,每天要干的事情还挺多的。
宁馨看着他匆忙的样子,不由的笑了,这孩子….…时间还安排的挺充足的。
冬冬在营部食堂打好饭菜就等爸爸了,好不容易等爸爸到了,冬冬看着他,神情犹犹豫豫的。他想回去吃午饭,又怕爸爸吃好饭把饭盒和餐补本给忘记了,怎么办?
冬冬有些惆怅。他一个小朋友,为什么还要管大人的事情啊?
秦瞻看着他一脸的肉都要皱到一起了,不由的问:“你不回去吃饭吗?”
冬冬撅着嘴道:“我想回去吃饭啊,但是如果我回去吃饭了,爸爸又把饭盒和餐补本忘记拿来给我了怎么办?”
秦瞻捏了一下他的脸,小小年纪,心事挺多的。“我吃好饭会把饭盒和餐补本放食堂的士兵叔叔这边,你要打饭的时候直接过来就行了。”想了想又道,“你自己想吃什么也可以打。”冬冬眼睛一亮:“爸爸,你真聪明。”
秦瞻被他崇拜的目光看的很满足。"那你快去吃饭吧,别让你妈妈等久了。"
“知道啦。”冬冬又蹦蹦蹦的跑了。秦瞻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冬冬回到家里:“妈妈,我回来了。”“回来了,可以吃饭了。”宁馨把饭菜端上去。
“哇……”冬冬看到米饭上摆着的各种形状的番薯块,他很是欢喜,“妈妈,这个番薯真好看。”小朋友就喜欢这种可可爱爱的东西。
宁馨:“好看吧?下次妈妈做点其他形状的东西。”
“妈妈,可以做老虎吗?”冬冬想到张奶奶给他绣的小老虎,他觉得老虎很威武,他想吃老虎。
宁馨:“……”这老虎恐怕有点困难,“妈妈可以试试看。”到时候得想想怎么做老虎的Q版模子。
“哇……”冬冬的眼睛更亮了,“妈妈,你真厉害。”他妈妈是家属院最厉害的妈妈了。
冲着儿子的话,宁馨觉得自己也要把老虎的模子给想出来。
吃好饭并收拾好,母子俩在家里消食休启了一会。等到冬冬去学校之后,宁警也出门了,她先去了蒋红明家里。不过到了之后发现将红娟家没人,于是她又去了家属院委员会大院,她得去问问蒋红娟关于家属院菜地的事情。
蒋红娟也确实在位于委员会大院,看见宁馨来了,她笑着问:“小宁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宁馨道:“蒋姐,我想问一下我们家的那块菜地在哪里,还有这边锄头和柴刀哪里可以买?”
“这边的菜地都是家属自己开垦的,每户人家半亩,我不知道你家原来住的人家有没有开垦过,如果有的话,那菜地现在就直接划分给你了,如果没有的话,你得自己去开垦。
不过那也很好找,每块菜地都有一个牌子的,每块牌子上都有一个号码,号码对应每户人家院子门口的号码,你们家是68号,你去菜地那边看看有没有68号牌子的菜地就行。至于锄头和柴刀,用工业券可以去供销社买。”蒋红娟道。
“我知道了,谢谢蒋姐,那我现在去看看。”宁馨说罢,就准备走。“等等……”蒋红娟叫住她,“我和你一起去吧,我顺便去摘点做晚饭的菜。”宁馨:“那可太好了,不然我还要去找找菜地在哪里。”
菜地在家属院的后面,从家属院过去有一道侧门,侧门也有土兵把守。出了侧门,外面就是一大片的菜地了。菜地也是一块 块划分的,当初按照房子来划分的,有几个院子,就有几块菜地。不过划分
好之后,翻土开垦得自己。所以找菜地按照循序找就行。
“68号在那边。”蒋红娟带着宁馨找了过去。
只不过,当两人找到了68号的牌子之后,却发现地里面种着菜,种的是冬瓜,快要丰收了,这应该是春种,正月初的时候种的。
"蒋姐,这怎么办?"宁馨问。
蒋红娟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一般家属院的家属也都是讲道理的,不会乱种别人家的地。她道:“没事,我待会儿回家属院广播喊一声,你也和我一起去居委会大院,看看怎么解决。”
“嗯。”也只能这样了,宁馨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两人又去了蒋家的地里,蒋家地里种的蔬菜比较多,密密麻麻的,蒋红娟家里不缺粮食,虽然有三个孩子,但是陈正明吃部队的,蒋红娟和宁馨一样有供应粮,蒋家三个孩子的粮食倒是要买的,
但是他们夫妻挣的钱买粮食是只多不少的,唯一缺的就是菜的供应量不够,所以他们家的菜地种的都是蔬菜。
就半亩的菜地里,种着南瓜、黄瓜、茄子、豆角,种类多,每种的两相对就不多了。“小宁,茄子和南瓜吃吗?”蒋红娟问。
“吃的啊。”宁馨回答,“南瓜甜滋滋的,做菜当饭都好吃。”
于是,蒋红娟摘了个南瓜递给宁馨:“给,你们家现在没有菜,这个你拿去吃吧,别和我客气。”
宁馨这才明白她刚才问话的意思:“谢谢蒋姐,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家现在确实缺菜。”回头把泡出来的干货拿一些过去给蒋红娟,有来有往。
“我就喜欢你这样爽快的性格。”说着,蒋红娟又摘了五个茄子给宁馨。她这人性格爽利,也喜欢性格 样类型的人。刚看到宁馨的时候,看气质以为是斯斯文文的人,不像个粗人。但现在相处起来,
觉得她的性格也是爽快的,不扭捏。
从菜地回来,宁警先回家放菜,不过才刚放好菜,就听到家属院的广播响了:“各家家属清注意…各位家属请注意,种了68号菜地的家属请来委员大院 趟 种了68号菜地的家属请来委员会大院
趟……今天晚上八点之前不来,68号菜地里的冬瓜就直接赔给68号菜地的家属了。"
这是蒋红娟的声音。
广播一响起,家属院的家属们都闻到了八卦的气味,纷纷出门去找人讨论了。有的本来就在一起聊天,也同时讨论了起来。
"不会吧,这是谁啊?竟然把人家的地给种了。"
“这下丢脸了,广播通告,真给咱们家属丢脸。”
“嫂子,你知道这68号的地谁家种了吗?”
“婶子,这68号地的家属也厉害,竟然告到蒋主任那边了。”
宁馨不知道大家听到广播后都在讨论这件事,她放好蔬菜就去了委员会大院。
蒋红娟倒是知道这件事会造成的影响,但她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种的,怎么找人?一户一户去问吗?要在最快的时间找到种地的人,只能是广播了。宁馨来到委员会大院,发现大院的门口有几个人站着。那几个人是听到广播之后来看情况的,但大家怕蒋红娟也不敢进去看,只能在大院门口站着了。宁馨就是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走进大院。
"那人是谁啊?不会是种68号菜地的人吧?"
"人家说不定有事情才来大院的。""也有可能是68号菜地的家属。"
“那是宁同志,烈士家属,前几天通过了供销社的招工。”有人记得宁馨,也认出来了。
"哦,那就是第一个通过部队招工的家属啊?"
“你们说她真的把抚慰金上交了吗?”有人听到这件事,好奇了抚慰金的事情。“那肯定上交了,抚慰金换的工作,抚慰金不交,就没办法参加招工考试。”
“那可是大几百的钱啊,她也真舍得拿出来。”
“那可是供销社的工作,抚慰金多,也没有工作好。抚慰金总会用光的,但有工作在,工资可以一直挣钱。”有人觉得宁馨有气魄,抚慰金和工作肯定是工作好。宁馨听不见大家的话,她已经进了办公室:“蒋姐,人还没来啊。”她见办公室只有蒋红娟一个人,那种菜地的人肯定没来。
“还没来,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来,要么你再等等,要么你有事情先去忙,对方来了我再来找你,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蒋红娟道。
“那行。”宁馨也没有意见,“那蒋姐我先走了。”她要去买锄头和开柴刀。
从委员会大院出来,那些看戏的人还在,宁馨直接去了供销社。
“王同志,我想要买锄头和开柴刀,要多少钱,多少工业券啊?”供销社只有两个售货员,一个是负责卖菜的童萍,还有一个是除了不负责菜,其他都负责的王翠。"宁同志来了,锄头和开柴刀各三张工业卷加五块钱。"王翠刀。
这个年代最贵的还是铁制品啊。
宁馨拿出十块钱,又数了六张工业券。买好锄头和开柴刀出来,她还有点肉疼,秦瞻给的一些票快没了,她欠的票也越来越多了。地里头的事情得缓缓,那她就先去做木框,先把木框做好了,把小青菜种起来。
不过,宁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做木框需要钉子吧?铁制品是需要工业卷的,所以她根本买不到钉子。那也不对啊,木桶、木盆这些东西难道不用钉子吗?这样想着,宁馨赶忙回到家里,她检查了一下
木桶和木盆,这些东西还真不用钉子,接连处是用木塞子钉在一起的。
宁馨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一个大木盆的价钱,她既然自己做不出木框子,还不如多买几个大盆里用来种青菜。或者,她也可以找木匠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不过,木匠哪里找?于是,宁馨又去了一趟委员会大院,她不知道这些,总的去问人。
“木匠?”蒋红娟微愣,“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木匠,我们平时用的木盆、木桶都是在供销社买的,供销社是批发来的,至于哪里批发我就不知道了。供销社买大盆木桶之类的都是不用票的。”蒋红娟
道。
于是,宁窖又去了供销社。等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大木盆,直径70厘米左右,这已经是供销社最大的木盆了,再大就没有了。她倒是想定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可惜这边没有定做的。供销
社的东西都是统一采购的,或者从老百姓那边收购的,不负责订购。
有了大 盆,宁警又拿着篮子进出菜地好几趟,才拎够了两大木盆的泥土。她把木盆放在堂屋里,然后倒入泥土,再酒下种子。之所以安置在堂屋里,因为她担心下雨。如果放在外面,下雨的时候木盆
容易堆积雨水,她又搬不动装满了泥土的大木盆。所以就放在里面了。
不过青菜能不能在无阳光的地方生长,她就不知道了。按照她的想法,植物不是要光合作用的吗?先试试看吧。
忙了一个下午了,身体感觉累的雍痪了。考虑到身体的情况,她每次拎泥土的时候,拎的也是不多的,也因此进出的次数比较多,估计侧门的两个守卫士兵都被她的迷感行为给迷感了。
不过,看着堂屋里的两个大木盆地,她内心还是比较满足的。想要吃好的,就得看自己勤劳不勤劳了。这两大木盆地种的小青菜估计也能让他们母子吃个三四天了。主要还是小青菜小,如果小青菜能种
植成功,她就种大白菜,一个大木盆地能种植五颗大白菜,两个大木盆地就能种植十棵大白菜,那如果四个大木盆地呢?六个大木盆地呢?
反正买大木盆而已,长久考虑,非常划算。到时候辣椒、大蒜等都可以种植,说不定,满堂屋都是她的菜了。
想归想,目前还是做晚饭重要。
晚饭的主食和中午一样,米饭加小块的番薯。菜是菌菇豆腐汤,再加凉拌茄子。不过他们母子俩吃的有限,一块豆腐拿来放菌菇汤的话,能做满满的两大汤碗,估计能把他们的肚子给撑破。而如果只做
半块豆腐,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剩下的半块豆腐估计到明天也会有其他的味道了。
宁馨可舍不得浪费半块豆腐,她想着等菌菇汤做好了,可以端一碗给蒋红娟,人家下午给了她蔬菜,她送一碗汤过去也合适。
于是等到菌菇豆腐汤做好,宁馨就先盛了一碗出来,给蒋红娟送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在锅里热着。宁馨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下班的点了,她也是特意这个时间出门的,出门早了蒋红娟还在上班。到了蒋红娟家,果然见她在厨房里忙碌。“蒋姐……”
听到宁馨的声音,蒋红娟在厨房里应了声:“哎……小宁你进来啊。”
宁馨走了进去:“蒋姐在做饭啊。”说着,她把篮子里的菌菇豆腐汤端了出来,“蒋姐,这是我用从老家带来的干货做的汤,拿来给你们尝尝。”
“你也太客气了。”蒋红娟赶忙接过汤,还很烫,她马上给放到桌子上,随即又拿来自家的汤碗给倒了进去,再把宁窖的汤碗洗干净递给她,“小宁,你做饭肯定很好吃,我看着这汤就很有胃口。”她这话可不是客气话,这菌菇汤不管从颜色还是从香味上,都让人很有胃口。
宁馨也没有谦虚,玩笑的说了起来:“我是跟着我奶奶长大的,我奶奶以前是厨师,很多人家的红白事都会找我奶奶掌厨,我大概学到了她的三分本事。”
“那你可太厉害了,就是做厨师也是行的。”蒋红娟没相到她看着瘦瘦的,竟然还是厨师。在她眼里,宁誓的奶奶是厨师,那厨师教出来的孙女,肯定也是厨师了。“有机会得要尝尝你的手艺。”“蒋姐过奖了,不过这个机会马上要来了。”宁馨趁机邀请,“我出事的那几年,多亏了奉团长照顾冬冬,过几天我想在家里做饭,请奉团长来吃饭,但我一个女同志也不好接待他,冬冬也还小,所以我想请蒋姐和陈指导员一起来接待,你看行吗?"
蒋红娟倒是明白她的顾忌,一口答应了:“那行,你安排时间,我们都行的。”
“那我定好了时间再来和蒋姐说……我先回去了。”
等宁馨回到家里,看见冬冬坐在屋檐下。看见她回来了,冬冬赶忙站起来:“妈妈,你去哪里了啊?”他跑上前,抬着小脑袋看着她。
“妈妈去你陈伯伯家里了。”宁馨道,“今天你陈伯伯家的伯母给我们送了南瓜和茄子,妈妈就做了菌菇豆腐汤送过去。你今天怎么回来的那么早?你秦爸爸到食堂了啊?”“没有啊。”冬冬道,“我打好饭菜就回来了,等爸爸到了食堂就会看到我打的饭菜的啊。”
虽然说食堂的座位不是固定的,但是一般人都会坐自己经常坐的位置。
母子俩的晚饭虽然只有两个菜,但他们吃的很满足。吃好晚饭,两人一起收拾后就开始烧热水,热水还没烧好,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声音。“请问有人在吗?”是陌生的声音。
“在的。”宁馨一边回应一边走了出去。
只见门口站着三个人,分别是一男两女。男的和其中一个女的看着差不多年纪,应该三十几岁的样子,另一个女的是老太太了,和季寡妇差不多大的年纪。“你们是谁啊?有事情吗?”宁馨问。
三个人见有人在,就走进了院子。“同志你好,我们可以里面说话吗?”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开口。
宁鬻点点头,这是在部队里,她倒是也不怕出事情,于是带者他们进了厨房。冬冬在里面看着烧水的火苗,见有人来了,他好奇的从对头后面走了出来。冬冬也不认识这几个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
个。
同志你好,我叫张君,是XXX的正营长,这是我媳妇张玲,这是我妈。你那块68号地足我妈种的,老人家节约了一辈子,看着68号的地一直空着有些可惜,就来这里打听了情况,得知是秦团长带
着孩子住,以为他不种地,就自己在那地里种了冬瓜。我们也是今天下班回来,听我妈说了广播的事情菜知道的。
很抱歉,我妈不知道这里现在是宁同志你在住,也就没想到地里的事情了。”
宁馨挑眉:“没事,我当时也不知道86号地在哪里,凑巧蒋主任要去地里摘菜,我们碰上就一起去了,看到地里有菜,但家属院这么多人,我们不知道怎么问起,就用这种办法了。”“确实是我的错,同志,真是对不起。”张大娘也道歉,“闺女,现在是这样的,这冬瓜要到7月中旬这样才能收,你看你这边能不能推迟一个半月?”
一般的冬瓜六月下句差不多可以丰收了,但张大娘这冬瓜种的晚了,要到7月中旬才能丰收。今天下午听到委员会大院的广播,她当时可吓死了,也不敢去委员会大院,只想等儿子回来。宁馨:“….…”如果说对方过来道歉让她印象还行的话,那么现在这话有些得寸进尺了。
冬瓜要到七月中旬才丰收,但并不代表现在不能丰收,只不过不够大而已,冬瓜提前丰收了也是能吃的。
“那恐怕不行。”宁馨直接拒绝,“一个月半月我可以丰收一波小青菜了。”半亩地的小青菜,可不少了。真不知道她怎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的。听到宁馨果断的拒绝,来的三人一愣,显然也是没有想到宁馨会拒绝的这么干脆。
“那宁同志可以给我们一天的时间吗?明天我们会把这些冬瓜都丰收了。”张营长开口。
宁馨:“那可以的。”
张大娘听到张营长这么说,心在滴血,她依然不放弃的开口:“闺女,这一个半月是冬瓜长成最快的时候,现在丰收了是真的很可惜。”
宁馨微微一笑:“是的,现在天气热了,地里的庄稼长势都很好,一个半月说不定我能丰收两波小青菜了。”
"妈……"张玲叫了一声,但她没有继续说。
张大娘没再继续说了:“那我明天就把冬瓜收了。那蒋主任那边……”她犹犹豫豫的看着宁馨。
宁馨道:“蒋主任如果来找我,我会如实说的,你们放心。”
张大娘:“那好那好,那我们先走了。”她也不想继续留着,有些丢脸。
“真是不好意思。”张营长再次道歉,才带着张玲和张大娘一起离开。
宁馨送他们到厨房门口,转身差点撞到小尾巴冬冬:“你干嘛啊?”
冬冬问:“妈妈,他们是谁啊?来干嘛啊?”他觉得刚才那三个人好像在欺负妈妈似的,他要去告诉爸爸。
宁窖倒是没有瞒着他:“妈妈今天打算去种咱们家的地的,但是发现家里的地被人种着冬瓜”她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所以刚才他们就来承认这件事了。”借用这件事,宁警又教育儿子,“冬
冬,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是不能碰的,也不能拿的,知道吗?”
“我知道的。”冬冬点点头,“奶奶说过,喜欢什么东西可以和她说,她会买给冬冬的,但是不能拿小朋友的东西。”
宁馨:“……”秦家婶子说话就是有魄力。
第二天
今天是六月份的第一天,宁馨起床的很早,一是要去买这个月的供应量,二足要去上班,以防像第一天那样排不少时间的队伍,今天的宁馨起床的更早了,她也没有去叫醒冬冬。等她到供销社的时候,
虽然已经有人了,但是也没几个。
只是她没排上一会儿,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而供销社的门口像菜市场一样的热闹了,如果不是看天还才微微亮,还在睡觉的人听到这动静,以为太阳晒屁股了呢。
等到供销社开门之后,排在前面的人先进去买菜了。不得不说,这里的规矩还是挺好的,大家不会插队,都是规规矩矩的按照循序进去。轮到宁警的时候,她直接把自己那15斤蔬菜的供应量先买了,分
别要了黄瓜、白菜、萝卜、茄子、冬瓜。白菜和萝卜都是耐放的,其他的菜这几天他们母子也是要吃的。
看到猪肉的时候,宁馨问:“童姐,我如果不要猪肉要猪骨头呢?也是一斤的供应量吗?
听到宁馨不要猪肉要猪骨头,一起在买的人还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猪骨头的肉很少,有什么好吃的?多浪费啊。童萍:"你不要猪肉的话可以给你三斤猪骨头。"
宁馨眼睛一亮:“我要猪骨头。”那都是肥肉的猪肉她真不爱吃。猪骨头的话她可以熬汤,对她的身体来说,喝汤更能吸收,对冬冬来说 他的身体够补了,还没断奶粉呢。不过宁窖也不准备断冬冬的
奶粉,这次的如果喝光了,她自己花钱给冬冬买。
接着是属于她供应量的一斤猪肉换成了三斤猪骨头,之后她又买了一斤鸡蛋、两块豆腐。至于冬冬的肉、蔬菜和鸡蛋的供应量,留到下半个月。
买好这些东西,宁馨辛苦的拎回家了。而粮食的供应量随时可以来买的,她打算中午再来。回到家里,宁馨开始做早饭了,做的当然是排骨粥了。时间还早,排骨粥可以慢慢熬。宁馨光是想着,都要流口水了。
等冬冬起床的时候,就闻到了她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骨头粥,这让冬冬去给他爸爸打饭菜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秦瞻下班去食堂的 路上,脑海里一直在想陈正明的话,陈正明说昨天晚饭的时候宁馨给他们家送了一碗豆腐汤,那味道可真是一绝,好喝的他舌头都要掉了。奉睢很相知道,到底是多好喝的豆腐汤,
能让陈正明一直夸。所以早训练一结束,他就马上往食堂跑,打算去问问冬冬。
可是到了食堂……桌子上饭菜是摆着,但冬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