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年初, KakaoTalk用户正式突破五百万。对于人口总数才五千万的韩国来说,能在本土把IM即时通讯工具的规模做到这么大,已经算是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了。现在IWILAB Team的其它项目已经完全砍掉了,甚至团队名称也改成了Kakao,之后只专攻KakaoTalk。“Kim,什么心情,采访一下?”
敢这样和这位无论是年龄还是事业上都是大前辈说话的,也只有金别夏了,就算是另一位创始人Sirgoo Lee都对Brian Kim尊敬的很。“大概是激动?有种做梦一样的感觉。”
Brian Kim看起来就像是平常家晚辈很喜欢的和蔼可亲的叔叔一样,开着玩笑。
不过他的年纪确实是金别夏的叔叔辈,是可以生出一个金别夏的,他进入首尔大的时候,金别夏甚至还没出生。
“看来Kakao的team可以扩张了,大家不用天天觉得自己活不下去咯~金别夏刚说完,后面的工程师们都在附和,再回想当初艰难的日子,他们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当然当然,已经在融资了,大家的奖金也会发的。"Brian Kim很好讲话,毕竟赚钱了,谁不开心呢。
说了这些开玩笑的话后,也是要正式开会了,关于Kakao未来的发展之路,以及一些新的职位分配。
基本都是Brian Kim在讲,他之前的任务主要就是管理团队,现在也依旧延续。结束后,几位leader也一起再开个自己的小会。这次算是都是自己人,说的也更深入和私密一点,比如Brian Kim已经拉来了投资。
虽然现在KakaoTalk不缺资金,Brian Kim自己就能提供,更多的是韩国本土的企业想要掺一脚,毕竟谁都能看出来KakaoTak的潜力巨大。也算是为了和本土联系更大,毕竞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了本地企业的投资,他们才会给Kakao开一路绿灯,不会去做些不好的事情。大家一起赚钱了,才能和和气气。
“目前联系我的,确实是不少人,但我衡量了一下,目前选出几家最适合的,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Brian Kim调出PPT上的想要注资的企业的名字一一Hangame、Nexon等十来个技术公司。对于这些,金夏天只是撑着脸在一边听着,她在企业管理和融资这些方面,肯定不如Brian Kim他们的老练。人各有擅长的地方,金别夏也没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把握住,所以专心听讲并学习就好了,说不定以后自己的team也能用到这些知识。不过比较难,她不打算把Gold上市,只要维持十来人的小团队就好了,更何况她不缺钱,团队里还有财阀千金李淑敏,应该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了。之后,Brian Kim简单介绍了各家公司的产业方向,和选择它的原因,不得不说,这位的眼光和能力也很好。
最后,也没有反对票,Kakao接受了来自韩国本土13家技术公司的融资,而Brian Kim还在思考要不要去拿外资的融资,这样也可以和韩国这边形成制衡,最大限度的保留创始人的话语权和股权。Brian Kim可不想一番心血做了别人的嫁衣,到时候把他们这些创始人踢出局,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会议结束,其他人都走了,Brian Kim和金别夏一起留下了,“还有事?”
金别夏很不客气地直接坐下了,刚刚站起就被喊住了,这是又有什么秘密的事要讨论?
“你的新team挺不错的,"Brian Kim只是笑着夸奖,这半年的看来,刚来的几位新人也融入的很好,不得不说金别夏带团队也是很有一套的。金别夏也没回话,就看着对方等待下一句,“有没有兴趣接受投资?有看上你们团队的GS模型的,本来是想买断,但我说你不会同意。对方就想加入进来,他们只出钱,不干涉你的决定和地位。”其实就是Brian Kim的老朋友,他以前在三星的老同事,也是搜索网站Naver的创始人,后来他创立的游戏网站Hangame和Naver合并,成立了韩国目前最大的互联网集团NHN。
对方就是从事互联网这个行业的,一眼就看出金别夏团队的Gold System虽然还是初阶阶段,已经能窥见未来的成功了。“我不缺钱,"金别夏低头只回复了这一句,但脑子里已经在疯狂运转了。GS的成功在金别夏看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是她这位创立者的自信。
不想接受投资,也是她的初衷,可是这一年走过来了,商场绝对不像金别夏想象的那么简单,她开始推翻很多曾经自己"幼稚"的想法。哪有那么多现实主义呢?
说点好听的,是人家想投资、想加入、想一起分杯羹;说的不好听点,人家就算想抢过去又如何呢,毕竞这是他们的大本营,金别夏的团队和人家相比,就是小喽啰。
还有,人性不可估,威逼利诱,团队的成员又会怎么想呢?Brian Kim没有等到金别夏的下一句,就知道还有的商量,这位的心里应该在衡量现实了,这就是他觉得金别夏最聪明的地方。聪明的人不觉得自己聪明,不会高傲自大,懂得现实和理想的区别,这才是她的厉害之处。
而金别夏还没想那么多,脑子里转一圈,如果搬出李淑敏的背景会怎么样?好像不太行,她家的产业和互联网几乎没有关联,就是勉强搭上关系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
“那位是什么条件?"金别夏指的是Naver创始人李海珍,也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夏天啊,不用这么严肃,关起门来咱们也算是师兄妹,海珍更是你的直属师兄呐,他也是首尔大计算机工程系的,不是听说你要继续读计算机的研究生了吗?大家都是一家人…”
Brian Kim挥挥手,一句话直接拉近了距离,也表明了态度,不是威逼是利诱,是想要好好相处并合作的。
“嗯…海珍师兄是什么打算?哥你就给我个指示吧,我心里没底啊~”金别夏扬唇一笑,非常上道,师兄妹的关系总比投资双方的关系更亲近不是吗?
“要不这几天约着见个面吧,我这个中间人也传递不清楚啊,到时候传错意思就不好了,怎么样?”
“好,麻烦哥了。”
金别夏点头,又和Brian Kim聊了几句家常,才出去和团队成员回到自家工作室那边。
Kakao这边已经准备租个独立的3-4层的一栋楼来当做办公楼了,金别夏在想,她要不要也买个楼。
现在的地皮还没有那么贵,而且按照趋势未来一定是一直涨,现在买还算不亏,而且她也不打算没多大的,只要个几百平方米的占地、大概两三层的楼,也就行了。
地理位置也不用在江南区那种富人聚集地,那里的地金别夏也买不起,离首尔大附近不太远就好,毕竞她马上要读研了,甚至还有读博的打算。就是买了这个的话,她的房子可能又要推一推了,毕竞现在的100亿买下楼后也所剩无几,不能够支撑一次买两样。再加上她和权至龙的事业都在起飞阶段,以后见面的次数一定锐减,看来嬉权至龙这项活动不能当做收入的主要来源了,还是得靠自己啊!确定下来,金别夏就找中介开始给她介绍多层楼房了,因为是大雇主,那边很积极地在帮她寻找。
而权至龙还不知道,他在金别夏心里的赚钱能力被下降了,排到了版权费和Gold业务的后面,暂时位居第三。
原来的咖啡店,现在的工作室里。
还是回到了这里更自在,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就算团队人数翻倍了,这里的地感觉小了很多,椅子什么的倒是多了好几把。“我们也开个会吧。”
金别夏打开电脑,准备给大家投屏她做的PPT,也是关于团队的发展计划。Kakao那边是走上正轨了,他们的合作也稳定了,不用像最初那样手忙脚乱,而现在的工作量也没那么大。
虽然Kakao目前还是Gold最大的客户,但他们也要去接一点别的业务了,多锻炼锻炼,也多赚点钱。
虽然因为Kakao暂时打开了一点名气,但是很多企业还是不太相信一个主要由刚毕业的学生组成的团队,所以金别夏只能主动出击。在国内外好几个大的职业网站上挂上了Gold的介绍,也让金秀娥那边给好几个有需求的公司投了Gold的介绍,自己拉业务也是很有必要的。“秀娥,你那边有什么最新进展吗?”
金别夏还没来得及问金秀娥,有没有接到什么工作。“哦有的,"金秀娥下意识站起来回答,“不过是几家韩国本地的小企业,规模也就是几十个人的那种,但他们希望我们的价格能给的再低一点。”金秀娥说到最后有点小声,其实他们的价格不贵,毕竟是自己主动拉业务,但是对方得寸进尺,看他们好欺负一样。“那就拒绝,我们不缺这点。”
金别夏眉头都没皱,看不上他们不就拉倒。看来,和Naver的李海珍见面,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业内打出名声,才能有下一步发展。
“那这个先搁置,过几天再说。”
金别夏也不想忧心这个了,还是说点开心的事吧。“Kim那边的奖金发来了,每人三千万。”“哇哦!”
“老大威武!”
“要哭了…”
这半年的生活真的很痛苦,现在拿到钱,突然觉得都值得了。不过这也只是因为Kakao那边拿到不少融资,以及应用的好发展,这次才能发这么多,相比较大家差不多四百多万的月薪,这次基本是发了大概大半年的工资了。
除了团队原来的五人,新来的员工基本都是普通家庭,毕业了又不能靠家里,好几位之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是会去打工来减轻一点家里的压力。所以,这次的奖金真的是最大的好消息了。“吃饭吗?我请客。”
“″耶…要吃烤肉!”
“谢谢老大~”
“走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