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深浓,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田野上一片寂静。寒风吹过,带着些许泥土的气息,让人不禁裹紧了衣裳。
林彦拿着一碗豆腐走在路上,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望见阿么在门口张望,急忙加快脚步。
周春兰接过他手里的豆腐,打趣到:“瞅得咋样啦?”
林彦红着脸嗫嚅了两声:“就,还行……”
“那阿么就答应人家了?”
“好”
回到屋里,周春兰去灶房烧火做晨食,心疼自家哥儿刚回来,嘱咐到:“阿么先煮粥,你舀点热水洗洗手回屋里歇着,好了叫你。”
“阿么,我帮你吧”
“不用,你刚回来,别冻着了,回屋里暖暖。”
“谢谢阿么”,林彦微红着脸说到,舀了水在院子里洗了手,也没真的就回去歇着,剁了点烂菜叶子去后院喂鸡。
他回想着今早的情形,有点佩服自己的大胆。
这还要说到前几天,隔壁村的花媒婆上门说亲,说是村中做豆腐那家的赵汉子,今年十九了,前两年因着要攒钱娶亲,没有相看人家,今年看时候差不多了,寻到隔壁周家村花媒婆那里,让她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或者小哥儿。
花媒婆就想到了林家小哥儿彦哥儿,这林家当家的前几年生病去了,现下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不过这林氏和彦哥儿都是勤快人,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林氏种了几亩菜地,平日里隔三差五都会拿到镇上去卖,得来的银钱也够维持家用。
彦哥儿也是个孝顺的,平时在家帮阿么打理菜地不说,有空也会去附近的山上摘野果,菌子,皂角或者澡珠子,攒得多了就拿去镇上卖,也是一笔收入。
花媒婆和赵氏李月眉一说,李月眉就想起来村中这户人家了,因为两家离得远,没怎么接触过,不过平时偶尔会碰上,也来家里买过豆腐,基本都是林婶子来,面相看起来是个好相与的,也没听说过这家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彦哥儿来买过几次豆腐,是个面容清秀的哥儿,笑起来还有俩酒窝。彼时在村头大树下和各家阿婆婶子聊天,说到林家,也都是夸赞这家人勤快,李月眉一听是林家,心中也是满意的。
花媒婆拍着胸脯说:“你就放心吧,我花媒婆你还信不过吗?这家人好着呢,虽然当家的不在了,但日子过得也算可以,林婶子种的菜,伺候得水灵灵的,这彦哥儿即懂事又孝顺,今年18了,16那年我就去说过亲,不过他说阿爹刚去世没多久,想多陪陪阿么,所以才拖到现在。”
李月眉点点头,“那就拜托您了。”
“嗨,不用那么客气。”
花媒婆边说边起身,“我这就去那边探探口风,你等我好消息。”
花媒婆也没耽搁,径直去了林家,林彦这会儿去山上捡柴火了,家里只有周春兰一人在家。
“叩叩叩”
“谁呀?”
周春兰今日打算晒点萝卜干,白萝卜一早就和彦哥儿摘了一大筐回来,现在正在院中清洗。
“林婶子,是我,花媒婆。”
“媒婆?”周春兰心里嘀咕着,打开了门。
“快进来坐。”
周春兰领着花媒婆进了院子,花媒婆打眼一瞧,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院中还有个装水的大盆,里面放着几个萝卜。
“哎呀,打扰你干活了”
“没事没事,”周春兰局促的笑了下,把花媒婆领到堂屋坐下,“你先坐,我倒碗水。”
想来花媒婆应该是来做媒的,也不知道是哪家看上彦哥儿了,周春兰倒水的时候顿了下,翻出糖罐子给其中一碗加了点白糖进去。
“来了来了”,周春兰端着两碗水过来,把加了糖的那碗放到花媒婆面前。
花媒婆一喝,甜滋滋的,心里直夸林氏会做人。
“林婶子,我也不卖关子了,今天来啊,是替村中卖豆腐的赵家汉子来说亲的。”花媒婆开门见山的说道。
“赵家?”
“对,那家人你应该也知道,勤勤恳恳,起早贪黑的做豆腐生意,家里就时云一个汉子,今年19了,跟你家彦哥儿般配着呢,俩人都是好孩子,又勤快,以后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这……”,周春兰皱着眉头。
花媒婆心里咯噔一下,“咋了这是?有什么难处你跟我说说。”
周春兰笑了一下,说到:“倒也不是,这家人我也知道,是个好的,只是我家就一个哥儿,虽然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我还是想问问孩子的意见,看看他自己怎么想。”
“嗨,你吓我一跳”,花媒婆拍了下大腿,“是该问,那这会儿彦哥儿去哪了?”
“他去捡柴火了,要晚些才能回来呢。等他回来我问过他,再给你回话可好?”
“行,这终身大事啊,是该好好考虑,那到时候你托人到周家村给我捎个话。”
“好。”
因着不是饭点,也没留人吃饭,把花媒婆送走后,周春兰继续忙活起来。
把萝卜洗干净切成条,铺到簸箕里摊开,再放到架子上晾晒,晒个两三天,晒干发蔫了就能收起来,想吃了就拿出来切块拌点调料,就粥就面条都好吃。
晒完萝卜,周春兰开始准备晚饭,桶里有一些新鲜的河虾,这还是昨天去镇上卖菜,隔壁卖河虾的小贩着急收摊,跟她商量用河虾换点青菜。周春兰也想给自家哥儿打打牙祭,就同意了。算起来有一碗呢,她打算拿一半来炒个韭菜,两个人吃一半够了,剩下一半明天再吃。
晚些时候,林彦背着一捆柴进了家门。阿么不在院子里,厨房有做菜的声音。林彦先把柴火放到柴房,然后拐进厨房,阿么果然在准备晚饭。
“阿么,我回来了。”
“回来了,洗洗手准备吃饭。”
“今天做什么好吃的呀?”林彦探头探脑的看。
“炒个韭菜河虾,再做个鸡蛋白菜汤,快做好了,你先把饭盛上”,周春兰舀了碗水倒进锅里,烧开后再打入两个鸡蛋,等鸡蛋差不多定型了,最后放入白菜,出锅的时候加点盐,舀一点点猪油进去化开。
“好嘞。”
林彦盛好饭,阿么也把汤舀到海碗中熄了火,俩人把饭菜端到堂屋,这边亮堂点。
周春兰给林彦盛了碗鸡蛋汤,“彦儿快趁热喝了,这早晚凉,喝了暖暖。”
“谢谢阿么”,现下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凉了,只午时太阳大,还有点热,早晚确实是凉。
林彦夹了一筷子韭菜河虾放到阿么碗里,自己也夹了点塞嘴里。
一边吃着,周春兰一边给林彦说今天的事。
林彦听了,犹犹豫豫的开口,“阿么,这家人你见过没呀?那赵汉子,长得怎么样?人怎么样?”他虽然去买过几次豆腐,但都是见的赵阿么,也就点头打个招呼。
周春兰知道自家哥儿是个在乎外貌的,平时不敢被外人知晓,他这做阿么的,还能不知道吗,心里顿时有点想笑。
“这家人不错,一家都是做豆腐生意的,早起做豆腐,上午赵婶子就在豆腐坊卖豆腐,一般中午都卖没了,这赵小子,叫时云,我远远瞧过一眼,不是个歪瓜裂枣的。”
林彦不吭声了,眼珠咕噜一转。
周春兰一看就知道他的小心思,用筷子轻轻敲了一下林彦的额头,说到:“你不会是想去瞅瞅人家吧?”
“阿么,我就偷偷看一眼,就一眼”,林彦双手合十。
“你想怎么看?被村里人看见了,指不定编排你什么呢,再说了,前几次你去买豆腐,可有碰上?人家估计都不在豆腐坊。”
“阿么,我明天去他家买豆腐,偷偷瞧上一眼,不在就算了,不会被发现的,求求你了,阿么~”
在林彦的软磨硬泡之下,周春兰只能同意了,无奈的说道:“先说好啊,你早点去,趁村里还没多少人去的时候,买了马上回来,听到没有!”
“听到了,阿么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