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化一般,丝丝缕缕地缠绕在每一位神祇的心间。仪合神色匆匆,十万火急地召集了神界诸神,那传令之声仿若洪钟大吕,响彻在神界的每一寸土地,就连天帝凤染和妖皇森羽也被郑重其事地传召至此。
“怎么回事?上古呢?”炙阳心急如焚,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
仪合支支吾吾,欲言又止,那模样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半晌也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若凌则面无表情地与几位真神并肩而立,可那微微蹙起的眉头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疑惑,显然她也对上古的去向一无所知。炙阳见状,当机立断,请天启前去寻找,毕竟让诸神这般干巴巴地等待也不是个办法。
“我去找上古,你们在这里稍候片刻。”天启说罢,便欲抬脚行动,而就在此时,上古仿若从天而降,莲步轻移踏入大殿。
众神和天帝凤染、妖皇森羽瞧见上古现身,皆齐刷刷地低头行礼,异口同声地高呼:“拜见主神。”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耳欲聋。仪合、若凌和炙阳、天启四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行了庄重的大礼。上古微微抬起素手,轻声说道:“众卿免礼。”
她身姿婀娜却又透着无比的威严,稳稳地站在高台之上,目光犹如实质般缓缓扫视全场,片刻后,朱唇轻启:“诸位,今日邀大家前来,实有一事需向神界及三界阐明。”
台下众人听闻此言,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嗡嗡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大殿。古君满心疑惑,心中暗自揣测师尊究竟有何事需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澄清。而仪合则显得格外紧张,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还一个劲儿地向上古使眼色,那眼神中满是哀求与惶恐,似乎在祈求上古不要说出某些至关重要的秘密。若凌则目光复杂地看着上古,其中有疑惑、有担忧,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忐忑。
然而,天启和炙阳却仿若事不关己一般,一脸的无所谓。他们深知上古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自是知晓何事该公之于众,何事应深埋心底。
“想当年,本尊与仪合神尊、若凌神尊一同降生于乾坤台之际,祖神擎天并未决定我三姐妹究竟谁能成为混沌主神。彼时局势动荡不安,恰似那风雨飘摇中的孤舟,三位真神迫不得已编造出这个谎言,并册立本人为主神,只为安抚众人那惶惶不安的心绪。自六万多年前混沌之劫爆发以来,混沌主神的宝座实则由仪合神尊接任,而她始终如一地坚守岗位,与若凌神尊共同掌管着下界三界,悠悠六万余载岁月,期间从未出现任何差池,相信各位心中自有明断。”
炙阳和天启闻听此言,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愧疚与释然,二人毫不犹豫地跪地谢罪,齐声说道:“还望主神宽恕,我等甘愿领受责罚。”
下方众人听闻这石破天惊的真相,皆惊愕得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置信。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真神对于神界乃至三界所撒下的这一弥天大谎竟然隐藏得如此天衣无缝!混沌之劫降临时,上古神尊与仪合神尊、若凌神尊已然度过了一万多年的悠悠岁月,再加上神界关闭的六万载春秋,时至今日,已然过去了七万多个年头……众神不禁为仪合神尊和若凌神尊感到深深的冤屈与不平。
昔日的仪合神尊是何等的卓越超凡,在执掌三界的漫长岁月里,不知遭受了多少人的非议与诋毁,被污蔑为霸占她人地位之人。然而,如今真相大白,这一切原来都是众人的误解罢了。
仪合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朗声道:“不论是我亦或是姐姐,皆是祖神的女儿。因此按照传统规矩,父去子继,我与姐姐均有继承的资格。姐姐作为长女,混沌主神原本就非她莫属。昔日混沌之劫降临之际,姐姐舍身殉世,以一己之躯守护住了三界所有生灵。三界众生感恩戴德于姐姐的大恩大德,混沌主神由她担任乃实至名归之事。而我身为妹妹,辅佐姐姐也是天经地义之举。”
“姐姐,我心甘情愿永远辅佐你。”若凌展颜一笑,第一次开口喊上古姐姐,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银铃在大殿内回荡。
仪合和若凌这一番言辞恳切真挚,情深意浓,深深触动了台下众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他们纷纷对仪合神尊和若凌的观点表示由衷的赞同。
古君上前一步,神色肃穆,掷地有声地发言:“无论上古神尊还是仪合神尊,亦或者是若凌神尊,皆是捍卫神界以及三界安危的中流砥柱,无论哪位成为混沌主神,我等都会誓死相随。”
“我等也一样!”众神们以及凤染、森羽齐声应和,声浪如潮,久久不绝,彰显出众人坚定不移的决心。
炙阳和天启相视欣慰地点点头,他们深知,众神和三界终于重新恢复了团结一致,若是祖神和那个白冰块知晓,必定会倍感欣慰。
上古站于高处,神情庄重肃穆,犹如神祇降世,她向众人说道:“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混沌殿,是因为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宣告。”
说罢,她微微停顿,像是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波澜,片刻后继续道:“我与白玦神尊情感深厚,他以身殉世之后,我已对神界及三界事务兴味索然。自今日起,将由仪合神尊接替我成为混沌主神,掌管一切。期望众爱卿能齐心协力,共同辅佐仪合神尊。”言罢,上古毅然转身,衣袂飘飘,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抹落寞而又决绝的背影。
仪合见上古飞走,心急如焚,不假思索地便欲抬脚追赶上去,可却被天启和炙阳双双拦住。她又急又怒,狠狠地瞪着两人,眼中满是不解与担忧,那眼神仿佛在质问他们为何要阻拦自己。
“不必去追了。”天启和若凌一同轻声叹息,语气中饱含着一丝无奈与惆怅。仪合满脸疑惑地看着天启和若凌,不明所以。“上古的心思早已不在神界,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但愿她此次离去,能够寻回白冰块,不再留下遗憾。”若凌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炙阳也默默点头,表示赞同若凌的看法。他们都深知上古对白玦的深情厚意,犹如沧海般深沉,如今白玦已逝,上古的心恐怕早已千疮百孔,难以恢复如初。
古君作为上古的弟子,对师尊与白玦神尊之间的感情了如指掌。对于上古的决定,他虽心中不舍,却也自然表示理解和支持。
“恭请仪合神尊即位混沌主神!”古君率先跪地,高呼之声响彻云霄。
众人见状,纷纷效仿,齐刷刷地跪地,齐声高呼:“恭请仪合神尊即位混沌主神!”
仪合与炙阳、天启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岁月的沧桑与对未来的期许。天启轻轻推了仪合一把,催促道:“快去吧,这是属于你的责任。”炙阳也面带微笑,给予她鼓励与支持。
仪合深吸一口气,像是在汲取天地间的力量,然后迈步走向混沌主神之位,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缓缓坐下。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使命感,仿佛在向天地宣誓,决心不辜负众人的期望,担当起守护神界和三界的千钧重任。仪合望着祖神的神像,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姐姐可以一心一意复活白玦神尊。
从降生到如今,整整七万载岁月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仪合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仿若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混沌主神的宝座。而这一次,她成为的乃是神界独一无二的混沌主神!
“参拜混沌主神!”若凌率先缓缓向仪合行礼,动作优雅而庄重。
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炙阳和天启也紧跟其后率领着众人,向混沌主神虔诚地朝拜。那朝拜的队伍犹如长龙,蜿蜒不绝,众人皆怀着敬畏之心,顶礼膜拜。
从今往后,无论是神界还是下三界,都将只尊崇唯一的混沌主神——仪合神尊。
此刻,整个神界、下三界仿佛都在为仪合的继位而欢呼雀跃。她的光芒仿若璀璨星辰,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生灵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威严。
在这一刻,仪合成为了万物敬仰的对象,她的名字必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不朽的传奇。
然而,对于仪合来说,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作为混沌主神,她肩负着守护三界秩序、拯救苍生的神圣使命。面对未来的重重挑战和严峻考验,仪合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但她也满怀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引领众生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未来。
事后,若凌、天启、炙阳以及仪合等人,仿若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齐聚在凤鸣宫之中。宫室之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丝丝缕缕地缠绕在众人的心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若凌的目光犹如冰冷的寒星,先在天启身上轻轻一落,而后缓缓移向仪合。那眼神之中,带着探究、疑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天启与仪合被她这般注视着,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心底像是有只小鹿在乱撞,慌慌张张地跳动着,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心虚的神色。他们心中清楚得很,若凌这般审视的目光,定是与紫涵之事脱不了干系。想当初,若凌抽心魔之时天启在场,而上古抽取若凌情丝和记忆之际,天启与仪合也都在一旁目睹了一切。那些过往的场景,此刻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他们的脑海中不断地闪现,令他们愈发地紧张不安。
三人就这般僵持着,谁也没有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时间仿若在这一刻静止了,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无比漫长,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硝烟味。
终于,炙阳再也忍受不了这般剑拔弩张的气氛,他轻咳一声,试图打破这僵局,开口说道:“若凌,你怎么了?”那声音在寂静的宫殿里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若凌缓缓转过头,冷冷地瞥了炙阳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此事与你无关”,随后冷冷地吐出几个字:“炙阳,这事你别管了。”说罢,又将目光重新投向天启和仪合,眼神愈发冰冷,犹如寒冬腊月里的冰刀,直直地刺向二人,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质问道:“你们到底瞒了我什么?说紫涵只是历劫,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何他还不回来?为何紫涵的命盘竟不存在了?”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天启和仪合的耳边炸响。他们二人顿时面面相觑,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半晌也吐不出一个字来,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语塞得不知所措。
若凌见他们这般模样,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她向前一步,再次提高声音,直呼其名:“天启!”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愤怒。然而,天启只是低着头,紧咬着下唇,沉默不语。若凌见状,又将目光转向仪合,喊道:“仪合!”
天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满是无奈与悲伤,他缓缓抬起头,看着若凌,眼中满是不忍,声音低沉而沙哑地说道:“若凌,紫涵当年……在白玦和景昭那场婚礼的混乱之中,景阳奉芜浣之命攻打妖族。彼时,妖族面临着灭顶之灾,紫涵为了守护整个妖界,拼死抵抗,他毫无保留地倾尽了自己的全力。然而,芜浣给景阳的那弑神花太过邪恶与强大,紫涵终究难以抵挡,最终被其杀害,就此殒命。”
仪合在一旁听着,心中明白此事再也瞒不住了。她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沉默了片刻后,也只能硬着头皮,一五一十地说道:“那次之后,你因为紫涵的离去,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痛苦与绝望如影随形,你曾两次入魔。我们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姐姐无奈之下,只能将你的情丝和记忆抽除,只希望能让你免受那无尽痛苦的折磨。”
炙阳站在一旁,听到此处,总算是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心中暗自叹息,想起若凌在自己面前抽取心魔时的场景,那痛苦挣扎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他当时就感受到了若凌内心深处的绝望与哀伤。
若凌听闻这些真相,只觉得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呆住了。她的脸上满是震惊与痛苦,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脑海中不断地回响着紫涵死去的消息。片刻后,她突然自嘲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刺耳:“哈哈哈,我竟然收害死紫涵的凶手为徒,我是何等的愚蠢啊!”说着,她缓缓站起身来,身体微微颤抖着,一股愤怒与仇恨的气息在她身上弥漫开来。
仪合、天启、炙阳见状,心中一惊,他们深知若凌此刻心中的愤怒与痛苦,更担心她会因此迁怒于景阳。三人连忙围上前去,纷纷开口劝说。
仪合急切地说道:“若凌,你先冷静一下,切莫冲动行事。景阳当时也是被芜浣所蛊惑,他并非有意要杀害紫涵。”
天启也赶忙附和道:“是啊,若凌。若是你此刻冲动行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也违背了紫涵守护妖族的初衷啊。”
炙阳则一脸严肃地看着若凌,语重心长地说:“若凌,你一向是个理智之人,不要让仇恨蒙蔽了双眼。我们应该从长计议,共同商讨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若凌身姿静立,仿若一尊雕像,唯有那微微颤动的眼眸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她的目光如细密的蛛丝,缠绕在景阳身上,看着他汗流浃背地修炼神力。景阳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那湿漉漉的发缕也凌乱地贴在脸颊两侧,可他的神情专注至极,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复杂的修炼动作,每一次的抬手、每一次的运力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力。
若凌的心中,往昔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翻涌。紫涵的音容笑貌在她脑海中清晰浮现,与眼前景阳的身影交替闪烁,令她痛苦与纠结交织。她深知景阳与紫涵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此刻面对这个一心向学的弟子,她又难以狠下心来将仇恨延续。
景阳似有所感,蓦然抬头,那明亮的眼眸瞬间锁定若凌的身影,恰似夜行者望见了启明星,喜悦与期待在他的眼底绽放。他疾步上前,脚步匆匆带起轻微的风声,到了若凌跟前,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而后语气热切且充满敬仰地说道:“师尊,弟子已经把师兄给的秘术修成了,就是师尊之前赐予弟子的那个。但弟子愚笨,尚有部分疑惑未解,恳请师尊再次垂怜教导。”他的眼神纯粹而炽热,宛如澄澈的溪流,倒映着对若凌的无限尊崇与对知识的炽热渴望,那模样任谁见了都难以拒绝。
若凌凝视着景阳那满是期待的双眼,心底的纠结如乱麻般缠绕。片刻的沉默后,她轻启朱唇,一声轻叹悠悠逸出,仿若一片落叶飘落,承载着她心中复杂的情绪。“好,本尊教你。”她伸出那白皙纤细的玉手,五指微微舒展,似在与虚空呼应。刹那间,凤漓剑仿若感知到主人的召唤,自遥远的剑鞘之中挣脱,化作一道绚烂的流光,如划破黑夜的流星般瞬间出现在若凌手中。凤漓剑剑身修长而锋利,幽冷的光芒沿着剑刃流淌,似是月光在冰面上的轻抚;剑柄上精心雕琢的纹路仿若古老的符文,神秘而深邃,隐隐散发着一股源自远古的强大气息。
若凌手持凤漓剑,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变得超凡脱俗。她的身姿轻盈灵动,恰似在云端翩翩起舞的仙子,又似在风中穿梭的灵雀。只见她提剑而立,率先示范剑法,剑在她手中仿若有了灵魂,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每一招一式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刺剑时,如蛟龙出海,迅猛而凌厉,剑尖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挑剑时,似灵蛇吐信,轻盈而敏捷,剑刃轻轻上扬,带起一片光影;劈剑时,若泰山压顶,厚重而有力,剑身携带着万钧之势落下;砍剑时,像狂风扫叶,霸道而决绝,剑风呼啸而过,周围的草木都为之震颤。她的动作连贯流畅,毫无滞涩之感,一气呵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变化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精妙绝伦的技巧。剑影闪烁之间,仿佛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光网,劲风四溢,吹得周围的落叶纷纷扬扬,在空中打着旋儿,周围的空气也被这强大的力量搅动得嗡嗡作响,仿佛在为她的剑法奏响赞歌。
仪合、天启、炙阳在一旁默默观望,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疑惑与不解,仿若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仪合微微蹙起那秀美的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困惑与质疑,她轻声对天启和炙阳说道:“她怎能如此轻易地释怀,这般坦然地教导景阳呢?紫涵的血海深仇难道就这样被她抛诸脑后了吗?”天启亦是轻轻摇头,眉头紧锁,一脸的茫然:“我也难以理解,若凌心中究竟在思索着什么,她的这份平静实在是太过反常。”
若凌传授完一整套剑法后,莲步轻移,缓缓退到三人旁边。她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景阳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审视,对景阳说道:“你来试炼一番,让本尊瞧瞧你领悟了几分。”景阳闻言,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在他的胸腔中回荡,仿佛在凝聚全身的力量与勇气。他双手紧握着长剑,剑柄上已被他的汗水浸湿,微微泛光。他定了定神,然后开始按照若凌所教的招式演练起来。景阳的动作虽然比不上若凌那般娴熟自如、浑然天成,但也颇具几分神韵。他的每一个招式都模仿得有模有样,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努力与认真。刺剑时,虽少了若凌的迅猛,却也有一份坚定;挑剑时,虽缺了若凌的轻盈,却也有一丝灵动;劈剑时,虽无若凌的厚重,却也有一股决然;砍剑时,虽逊于若凌的霸道,却也有一腔热血。
若凌看着景阳的演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她脸上的阴霾,也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柔和了许多。仪合见状,忍不住凑近若凌,她的脚步轻盈无声,仿佛生怕惊扰了这微妙的氛围。她轻声问道:“你真的不介意吗?他可是……”若凌微微转过头,目光平静而坚定地望向景阳,那眼神仿佛穿越了重重迷雾,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不管他从前如何,也不管他是否有过错,他如今都是我的弟子。我既然已经将技艺传授给了沐辰和他弟弟景涧,那么对于他,我亦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这是我作为师长的责任与担当。难道不是如此吗?”
说完,若凌看向炙阳,目光中带着一丝感激与敬意。“这也是你当年给我和仪合上的第一课——为人师长。”炙阳听到若凌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若春日里的溪流解冻,潺潺流淌。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是对若凌的认可与赞赏,他点头附议道:“你说得对,若凌。为人师长者,当有海纳百川之胸怀,不因外物而动摇本心。”
天启看着若凌,眼中的赞赏之色愈发浓烈,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不愧是祖神的小女,这份气度与胸怀,当真令人钦佩不已。在仇恨与大义之间,能够如此果断地抉择,坚守自己的初心,实非寻常人所能企及。”
若凌只是莞尔一笑,那笑容如昙花一现,却美得动人心弦。她又将目光投向景阳,此时景阳在试炼过程中,因经验不足与对招式的领悟尚浅,有几个地方出现了明显的错误。若凌见状,毫不犹豫地莲步轻移,走到景阳身边。她的动作轻柔而迅速,仿佛一片随风飘落的花瓣。她伸出手,握住景阳的手腕,那双手细腻而温暖,与景阳略显粗糙的手腕形成鲜明对比。她轻轻调整着剑的角度,每一个细微的转动都精准无比,同时耐心地讲解着发力的要点:“这里,你的手腕要再灵活一些,如同灵动的飞鸟之翼,力量要从腰部传递过来,好似汹涌的潮水奔腾不息,这样才能使剑招更加凌厉,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
天启、仪合看着若凌如此悉心地教导景阳,不禁面面相觑。他们从若凌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纯粹的师徒之情,那是一种超越了仇恨与恩怨的情感,如高山上的积雪,纯净而无暇。而炙阳则依旧一脸欣慰地看着这一幕,他深知若凌已经在心中做出了抉择,并且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践行为人师长的使命。在这凤鸣宫中,师徒间的传承与情感的纠葛,正如同一场无声的乐章,悄然奏响,余音袅袅,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