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将军府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萧婉倚窗而立,望着天边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几日来与何瑾的相处甜蜜温馨,让她几乎忘记了身处古代的种种危机。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便被打破。
起初只是街坊邻里的窃窃私语,像风中的流言,无孔不入地钻进萧婉的耳中。
「不祥之人…」「克父克母…」,这些刺耳的字眼如影随形,伴随着萧婉每一次出行。
她察觉到异样的目光,从最初的疑惑不解,到后来的鄙夷厌恶,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笼罩。
面对突如其来的恶意,萧婉没有退缩。
她一改往日的低调,反而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公众场合。
她与街边的小贩亲切交谈,为生病的孩童送去药材,用自己的行动去粉碎那些无稽之谈。
渐渐地,一些人开始动摇,怀疑起谣言的真实性。
就在萧婉以为事情有所好转之际,更大的危机悄然而至。
朝堂之上,刘尚书声色俱厉地控诉萧婉与敌国勾结,甚至拿出所谓的「证据」,一个瑟瑟发抖的「证人」指认萧婉私通敌国。
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如同晴天霹雳,震慑了整个朝堂。
何瑾脸色铁青,想要为萧婉辩护,却被刘尚书一派的官员围攻,根本无法靠近萧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萧婉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刘尚书,」她缓缓开口,声音清冷而坚定,「你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吗?」
萧婉嘴角的笑意并未消散,反而更深了几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带着一丝冷冽的寒意。
她环视一周,目光扫过每一个官员的脸庞,最后落在了刘尚书身上。
「刘大人如此信誓旦旦,可有想过,这所谓的‘证据’从何而来?这所谓的‘证人’又是否可信?」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大殿中回荡。
她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步步紧逼,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她以现代历史知识为基石,结合古代律法,抽丝剥茧般地分析刘尚书的动机,以及他所提供的证据中的漏洞。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尖刀,直戳刘尚书的软肋。
堂上气氛骤变,原本窃窃私语的官员们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
刘尚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何瑾拨开人群,冲到萧婉身边。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信,那是刘尚书与敌国密谋的证据,也是他买通证人的铁证。
他将证据呈上,字字铿锵地揭露了刘尚书的阴谋。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此事。
刘尚书一派官员顿时乱作一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何瑾的手紧紧握着萧婉,他的掌心冰冷,却给了萧婉莫大的力量。
他眼中的担忧和深情,让萧婉心中一暖。
她回握住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然而,萧婉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她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萧婉轻声道,目光落在脸色惨白的刘尚书身上。
萧婉在朝堂上的从容应对和何瑾的关键证据,让刘尚书的阴谋彻底败露。
皇帝震怒,下令将刘尚书一党打入天牢,等候发落。
这场风波过后,萧婉的名声不胫而走。
原本那些散播谣言的人,如今纷纷改口,称赞萧婉的智慧和勇气。
朝中官员也对她刮目相看,不少人主动示好,希望与这位睿智的女子结交。
萧婉在京城的声望和地位,一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下,却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深夜,萧婉房中灯火通明。
她手里拿着刘尚书的供词,眉头紧锁。
这份供词看似完整,却处处透着蹊跷。
刘尚书在供词中将所有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对幕后主使只字未提。
这与他之前在朝堂上嚣张跋扈的态度截然不同,仿佛是刻意为之。
「小姐,您已经一夜未眠了。」秋菊端着一碗参汤,轻声劝道,「小心身子啊。」
萧婉接过参汤,却没有喝,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秋菊,你不觉得奇怪吗?刘尚书为何会如此轻易认罪?」
秋菊想了想,摇摇头。「奴婢不懂这些朝堂之事。」
萧婉放下参汤,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远处,几声乌鸦的叫声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我们,而我们却不知道它是谁,它想要做什么……」
一阵冷风吹过,萧婉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突然想起,在朝堂之上,她与刘尚书对峙之时,曾感觉到有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那目光充满了恶意和杀意,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小姐,您怎么了?」秋菊见萧婉脸色苍白,关切地问道。
萧婉摇摇头,强作镇定。
「没事,或许是我想多了。」她转身回到桌前,拿起那份供词,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上。
那里,有一块小小的墨迹,像是被不小心滴上去的。
萧婉用手指轻轻摩擦着那块墨迹,突然,她的瞳孔猛地一缩。
那不是墨迹,而是一滴……
血。
「秋菊,」萧婉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去,把何瑾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