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臣们逐渐明晰了各项事务的推进方向。朱棣看着大臣们齐心谋划的场景,心中稍感宽慰,然而他深知,前路漫漫,仍有诸多细节亟待斟酌。
会后,朱棣单独召见了主管财政的大臣,神色凝重地问道:“如今朝廷财政虽有缓解,但仍需精打细算。你且说说,那鼓励商人投资之事,具体该如何定夺回报与特权,方能既吸引他们踊跃参与,又不致损害朝廷与百姓的长远利益?”
财政大臣微微躬身,如雕塑般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殿下,臣以为可依投资规模大小,许商人在一定年限内减免部分赋税,或是给予其在特定商业领域的优先经营权。然此等举措,需如缰绳般设立严格监管,以防商人借此垄断市场,如恶龙般哄抬物价。譬如,若商人投资修建一座大型桥梁,可根据其耗费银两,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如阶梯般逐年递减其应缴商业税的一成,且在桥梁周边的市集摊位租赁上,给予他们如明珠般优先挑选的权利,但限定其摊位租金涨幅不得高于一成。”
朱棣微微皱眉,思忖良久后道:“此策虽有可行之处,但赋税减免与商业特权不可过于宽泛,以免影响朝廷根基。你可再会同其他大臣,仔细核算,制定出一份详尽且严谨的方案呈上来。”
“遵命,殿下。” 财政大臣领命退下。
几日后,朱棣又前往军营视察。军营之中,士兵们正在刻苦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将领们见到朱棣前来,赶忙上前参拜。朱棣抬手示意众人免礼,目光坚定地说道:“朕之江山,有劳诸位将士守护。如今虽暂无战事,但居安思危,军队之训练万不可懈怠。”
一位将领抱拳说道:“殿下放心,我等时刻铭记使命。只是近来军中兵器有部分损耗,需补充更新,且新兵招募之后,训练用的物资也略显不足。”
朱棣问道:“兵器损耗程度如何?新兵训练所需物资又是哪些短缺?”
将领如实回道:“刀剑之类,因日常操练磨损,约有三成需要回炉重铸或换新。新兵训练所需的箭矢消耗颇快,还有用于模拟战阵的木马、盾牌等也有损坏。”
朱棣沉思片刻后道:“朕会命工部加快兵器打造,优先供应军营。至于新兵训练物资,可在周边城镇采买,若有不足,再从其他地方调配。同时,传令下去,让有经验的老兵多传授新兵实战技巧与经验,不可只重操练形式。”
“是,殿下!” 将领们齐声应道。
在视察完军营后,朱棣又收到了沿海地区官员的奏报,称近日海上时有海盗出没,骚扰沿海渔村,抢夺渔民财物,百姓苦不堪言。朱棣立刻召集相关大臣商议海防之事。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殿下,这些海盗常年在海上流窜,熟悉海域地形,且船只灵活,来去无踪。我朝海防虽有布置,但在应对这些海盗时,仍显力不从心。”
朱棣目光冷峻,决然道:“即刻加强沿海防御,增派战船巡逻。同时,朕欲组建一支专门的水师队伍,招募擅长海战之人,加以训练,务必将这些海盗剿灭,还沿海百姓安宁。”
另一位大臣建议道:“殿下,可在沿海渔村组织民团,让渔民们自卫自保,配合官兵作战。并且悬赏海盗首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可从海盗内部瓦解他们。”
朱棣点头道:“此计甚好。但民团需有专人训练管理,不可使之成为扰民之患。悬赏之事,也要确保赏银发放公正透明。”
商议完海防之事,朱棣又想起了应天城的文化建设。他再次来到城中的一处文化集会场所,这里汇聚了众多文人墨客、艺术家。他们正在吟诗作画,探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朱棣走入人群之中,众人纷纷行礼。朱棣微笑着说道:“诸位雅士不必拘礼。朕今日前来,是想听听诸位对于我大明文化繁荣发展有何高见。”
一位年长的文人拱手说道:“殿下,文化之兴,在于传承经典,亦在于创新。如今应天城学堂渐多,可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诗会、文会、书画展等,让学子与文人相互切磋,增进学识与技艺。”
一位年轻的画家也说道:“殿下,绘画艺术可融入更多民间元素,展现我大明百姓的生活百态与山河风貌,如此既能丰富绘画题材,又能使画作更贴近百姓,易于流传。”
朱棣听后,心中大悦,说道:“诸位所言甚是。朕当大力支持此类文化活动,并且会设立一些奖项,鼓励文人墨客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让我大明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流芳千古。”
众人听闻,皆欢呼雀跃,对大明文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朱棣望着眼前这些充满激情与才华的人们,深知只要上下一心,无论是经济民生、军事国防,还是文化艺术,大明必将走向辉煌的盛世。
招牌在微风中晃晃悠悠,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还挺有趣。馆内飘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夹杂着一丢丢病痛的味道。一位老郎中,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就像岁月的河流,正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桌案前,给患者看病呢。他的眼神专注又认真,手指搭在患者的脉搏上,微微闭着眼睛,仔细地感受着脉象的微妙变化。周围围了一圈有点担心的老百姓,他们有的在着急地盼着老郎中的诊断结果,有的则在轻声安慰着身边生病的亲人。患者们不是脸色惨白,就是咳嗽个不停,病痛在他们身上可真是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呢。
朱棣见状,令侍卫在外等候,自己稳步步入医馆。他的目光扫视着医馆内的一切,眼神中透着关切。
老郎中抬头见是燕王,赶忙起身行礼,身体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惶恐与敬畏说道:“殿下,您怎么来了?”
朱棣轻轻摆摆手,那动作沉稳而大气,问道:“老郎中,本王看这医馆里人不少,百姓们的病症都严重吗?” 他的声音平和,却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郎中叹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忧虑,道:“殿下,如今城中虽渐渐恢复生机,但疫病仍时有发生,且药材短缺,有些病症只能勉强控制,难以根治。”
朱棣皱起眉头,双眉之间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问道:“药材短缺?是供应不足,还是另有缘由?” 他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似乎想要立刻找出问题的根源。
老郎中回答:“回殿下,一方面是因为战乱导致一些药田荒废,药材产出减少;另一方面,药材运输也时有不畅,许多珍贵药材难以运达应天城。”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更清晰地解释情况。
朱棣沉思片刻,那片刻的安静中,他的脑海中迅速思考着应对之策,随后说道:“本王会下令督促各地恢复药田种植,同时加强药材运输的管理和护卫。老郎中,你且说说,当下最急需哪些药材?” 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让人感受到他解决问题的决心。
老郎中思索后道:“像金银花、连翘等清热祛毒之药,以及人参、黄芪等滋补元气的药材,都是极为紧缺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向药柜,打开柜门,指着里面为数不多的药材给朱棣看。
朱棣点头记下,又问道:“那医馆的郎中数量可还足够?有无培养新人的计划?” 他的目光落在老郎中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老郎中苦笑道:“殿下,医馆的郎中本就有限,战乱中又有几位不幸离世。至于培养新人,虽有此想法,但缺乏合适的师资与教材。”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朱棣道:“本王会安排一些有经验的御医编写医学教材,并且选派一些年轻聪慧的学子来此学习,以充实医馆的力量,传承医术。”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医馆人才济济的景象。
老郎中感激涕零,眼眶中闪烁着泪花,“扑通” 一声跪下,说道:“殿下如此重视医学,实乃百姓之福。”
离开医馆后,朱棣回到宫中,立刻着手处理药材相关事宜。他端坐在宏伟的宫殿之中,宫殿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金碧辉煌的装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他召集了农业大臣和运输官员,表情严肃,眼神冷峻。
农业大臣身材略显臃肿,脸上带着一丝紧张,运输官员则身姿挺拔,但眼神中也透着一丝不安。
朱棣严肃地吩咐道:“朕已得知药材短缺之困境,农业大臣,你即刻组织人力恢复药田,可给予药农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多种植。运输官员,你要确保药材运输的畅通无阻,增派护卫,若有延误或差错,定当严惩。” 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如同洪钟大吕,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两位官员领命而去,他们的脚步匆匆,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任务的紧迫性。
随后,朱棣又召见了御医们。御医们身着官服,整齐地站在殿下,个个神情专注。
朱棣对他们说道:“朕欲让你们编写医学教材,以供培养新的郎中。教材内容需涵盖常见病症的诊治、药理知识、医术技巧等,务必详尽实用。” 他的眼神扫视着御医们,目光中带着期许与命令。
御医们纷纷表示遵命,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在宫殿中回荡。
数日后,朱棣再次出宫,前往城中的一处纺织工坊。工坊内,织机声嗡嗡作响,仿佛是一曲忙碌的乐章。织女们身着朴素的衣裳,头发整齐地挽起,她们忙碌地穿梭引线,手中的梭子飞快地舞动着,眼神专注而认真。工坊的坊主是一位中年男子,面容精明,他看到燕王到来,急忙迎上前参拜,身体前倾,态度极为恭敬。
朱棣问道:“坊主,如今工坊的生产可还顺利?丝绸的产量与质量如何?” 他的目光在工坊内四处打量着,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坊主恭敬地回答:“殿下,生产大体顺利,只是蚕茧的供应有些不足,影响了丝绸的产量。且一些织机年久失修,也影响了丝绸的质量。”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眼神中带着一丝焦虑。
朱棣步入工坊,其步履稳健有力,审视着织机与丝绸成品。他缓缓摩挲着织机,体悟着它的古朴与磨损,继而拾起一匹丝绸,凝神端详着丝绸的质地与纹理,沉声道:“本王将遣人解决蚕茧供应之难题,你需速统计所需修缮及更换之织机数量,朕会拨款购置新织机。”其语气中蕴含着关切与支持。
坊主感恩戴德道:“殿下隆恩,工坊上下必当不遗余力,提升丝绸产量与质量。”他的面庞浮现出宽慰的笑容,眼中的焦虑亦稍稍消散。
从纺织工坊出来,朱棣溜溜达达地就去视察城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啦。嘿,您瞧瞧这工地上,劳工们光着膀子,那汗水啊,跟下雨似的,把他们的身子都湿透啦!他们正热火朝天地挖掘河道、修筑堤坝呢。监工们呢,手持长鞭,那眼神,跟老鹰似的,时刻盯着劳工们的一举一动。监工们一瞅见朱棣,立马颠颠儿地跑上前,汇报起工程进度来。
有个监工,身材那叫一个魁梧,皮肤黑得跟炭似的,他扯着嗓子喊道:“殿下,目前这河道挖掘啊,已经完成大半啦!不过呢,在挖掘过程中碰到了一些硬邦邦的岩石层,这进度啊,就稍微有点慢啦!” 他这大嗓门,在工地上空“嗡嗡”直响。
朱棣亲自上前瞅了瞅那岩石层,然后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那坚硬的岩石,眨巴着眼睛琢磨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可以调一些更锋利的工具来,再多加些劳工,一定要按时完成水利工程哦!这工程可是关系到城中的灌溉和防洪呢,一点儿都马虎不得呀!” 他这语气,轻松又坚定,让人一听就知道这工程的重要性啦!
监工领命,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然,转身快步走向劳工们,传达朱棣的命令。
朱棣又沿着河道走了一段,他的脚步缓慢而沉稳,对身边的大臣说:“水利工程建成后,可使周边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粮食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要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规划,确保其长久发挥效用。” 他的眼神望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农田丰收的景象。
大臣点头称是,他的表情恭敬而专注,认真地聆听着朱棣的指示。
朱棣回宫后,立即召集了诸多能工巧匠与农学家至殿前。大殿之中,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朱棣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开口道:“朕观当下农事进展,欲求速兴。诸位皆精于技艺、深研农事,朕命你们即刻着手研发新型农具,旧有农具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耕种之需。” 说罢,他示意一旁的侍从展开一幅巨大的农具图卷,图上绘有耒耜、耕犁等常见农具。
一位资深的老工匠率先上前,恭敬地说道:“殿下,老臣以为,可先从改良耕犁入手。现用之耕犁,破土浅且费力,若将犁铧之形制加以改进,使其更为锋利且略带弯曲弧度,入土则更深,翻土亦更易,可大大节省人力与时间。” 朱棣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意。
农学家李大人接着进言:“殿下,除耕犁外,灌溉之具亦需革新。可设计一种以水车为基,却更为精巧之器械,利用水流之力,自动将水引至高处农田,无需人力持续踩踏,如此一来,灌溉范围可大幅拓宽,且能精准控制水量,使农田受水均匀。”
朱棣听后,心中已有计较,当下果断下令:“朕给你们一月之期,全力打造出这些新型农具的样品,而后在部分农田试行。其间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皆由朝廷全力支持,不得有丝毫延误。”
工匠与农学家们齐声领命,纷纷退下,各司其职,全心投入到农具研发之中。
一月后,新型农具的样品在宫城外的一处农田中展示试用。朱棣亲临现场,周围围聚着众多官员、农夫以及好奇的百姓。只见那改良后的耕犁,在耕牛的牵引下,轻松地破开土地,泥土如波浪般向两侧翻涌,深度远超以往。而新式灌溉器械,水流潺潺,精准地洒落在每一寸农田之上,引得众人惊叹不已。
朱棣见此情形,对身旁的大臣说道:“传令下去,即刻组织工匠大规模打造这些新型农具,并选派专人向各地农夫传授其使用之法。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使用新型农具且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农户给予奖励,以鼓励更多人采用。”
大臣连忙应下,迅速安排相关事宜。随着新型农具在各地的推广使用,农田耕种效率大幅提升,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朱棣并未就此满足,他深知仅靠农具改革还远远不够。
此外,朱棣还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鼓励军队在驻扎之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他亲自前往军营屯田处视察,只见士兵们放下兵器,拿起农具,在田间辛勤劳作。朱棣对士兵们说道:“屯田之举,既能自给自足,减轻百姓负担,又能为国家储备更多粮食。诸位将士当用心耕种,为大明之昌盛贡献力量。”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朱棣亲赴城中最大的官营手工作坊,召集众多能工巧匠与管理官员。作坊内,炉火熊熊,锤声叮当,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那熊熊燃烧的炉火,将整个作坊映照得一片通红,热浪滚滚,工匠们的脸庞被映得红扑扑的,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手中的动作。有的工匠正用力地挥舞着铁锤,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火星四溅,仿佛是一场绚烂的烟火表演;有的则专注地操控着工具,对精致的部件进行精细打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专注与执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物件。朱棣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开口道:“手工业乃大明之瑰宝,其技艺传承与创新关乎国之兴盛。朕观当下,虽有诸般工艺,然发展迟缓,效率不彰。今日起,朕决意大力变革,诸位皆为行业翘楚,当与朕同心协力。”
朱棣首先关注到手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他对管理官员说道:“现行之工坊管理,略显松散,分工不明,致使生产流程拖沓。朕命尔等重新规划工坊布局,依工艺之不同,划分专门区域,如制瓷区、纺织区、冶铁区等,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且设立工头之职,负责监督生产进度与质量把控,务必做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管理官员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殿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依殿下之令行事。只是这重新规划布局,所需人力物力颇多,还望殿下明示。”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所需人力,可从各地招募擅长工坊建造与规划之人,至于物力,朕会从国库拨款支持,切不可因小失大,延误变革之进程。”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站出来,拱手道:“殿下,若要提升生产效率,工具改良亦不可或缺。就拿纺织来说,现用之织机虽能织布,但操作繁复,且速度有限。臣以为可研制一种新式织机,增加梭子数量,改进传动装置,使其能同时织造多股经纬线,如此一来,织布之速可大幅提升。” 老工匠说着,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式织机在作坊中飞速运转的场景。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此议甚好。朕拨专款与汝等,召集各方巧匠,全力投入新式工具之研发。一旦成功,不仅于本坊使用,更要推广至全国各手工作坊,使大明手工业技艺领先于世。” 老工匠激动地跪下谢恩:“殿下如此重视,臣等定不负所托,必当肝脑涂地,早日研制成功。”
对于手工业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朱棣亦有长远考量。他下令在京城设立皇家工艺学院,广纳民间有天赋的子弟入学。学院中,不仅有资深工匠传授传统技艺,如陶瓷烧制的秘方、丝绸纺织的绝技、金银器雕琢的手法等,还邀请学者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旨在让工匠们将传统工艺与科学原理相结合,推陈出新。
朱棣对学院的负责人说道:“朕望此学院能培育出一代新型工匠,既精于祖传手艺,又通于格物致知之理。令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新材料、新技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大明工艺品。定期举办工艺大赛,对有杰出创新成果者,给予丰厚赏赐与荣誉,激励众人竞相钻研。” 学院负责人赶忙行礼道:“殿下远见卓识,臣定会精心打理学院事务,选拔优秀学子,聘请名师授课,定将学院办得有声有色,为大明培养出顶尖的工匠人才。”
为保障手工业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朱棣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再到成品的检验,皆有专人负责,层层把关。规定凡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市场,对违规工坊予以重罚,而生产优质产品的工坊,则授予官方认证标识,使其在市场上更具信誉与优势。
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大明的手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地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品质愈发精良。精美绝伦的瓷器、绚丽多彩的丝绸、巧夺天工的金属制品等,不仅满足了国内百姓的需求,还通过日益繁荣的商业贸易,远销海外各国。各国商人纷纷慕名而来,在热闹的集市中,他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眼睛里满是惊叹与渴望。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摊主说道:“这瓷器太美了,质地细腻,图案精美,我愿出高价购买。” 摊主笑着回应:“这可是我大明的精品,您放心,品质绝对上乘。” 各国商人带着大量的货物满载而归,使得大明的手工业在国际上声誉鹊起,为国家赚取了丰厚的财富,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朱棣望着这一片繁荣景象,深知这是大明走向盛世的重要一步,而他将继续引领着这股变革的浪潮,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朱棣在大力推动手工业生产组织、技艺传承创新与质量监管等多方面变革后,深刻意识到原料供应乃是这一切蓬勃发展的根基所在,若原料供应得不到有效保障与优化,之前的种种努力都将大打折扣,于是他开始着手规划一系列针对手工业原料供应的改革举措。
朱棣召集户部尚书、工部侍郎以及各地负责原料采集与运输的官员齐聚朝堂。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严肃,众人皆知晓此次商议关乎大明手工业的长远命脉。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开口道:“朕观手工业之兴盛,原料供应至关重要。现今原料采集杂乱无章,运输亦多有阻滞,致使工坊常面临原料短缺或质次价高之困境,长此以往,必阻碍我大明手工业之发展,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殿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梳理各地原料资源,绘制详尽的原料分布图。如此一来,可清晰知晓何处盛产何种原料,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与调配。例如,江西景德镇瓷器闻名遐迩,然其高岭土原料采集地若能进一步精准规划,合理开采,既能保证瓷土质量,又可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
朱棣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道:“此议甚是有理。朕命你即刻组织人手,联合各地官府与熟知地理之人,务必在半年内绘制出精确且完备的原料分布图呈于朕。且在采集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规则,严禁私挖滥采,保护原料产地生态,以保长久之供应。”
工部侍郎紧接着进言:“殿下,原料运输亦不容忽视。如今道路状况不佳,且运输队伍良莠不齐,常致原料运输延误,工坊停工待料。臣建议朝廷拨款修缮主要的原料运输道路,拓宽路面、加固桥梁,同时设立专门的运输官署,统一管理运输队伍,培训专业的运输人员,确保原料能及时、安全地运抵工坊。”
朱棣目光转向工部侍郎,问道:“修缮道路与设立官署,所需人力物力几何?又需多久方能初见成效?”
工部侍郎赶忙答道:“殿下,初步估算,修缮主要道路需征调各地民夫十万余人,耗时一年左右,费用约需白银五十万两。设立运输官署及培训人员,可在半年内筹备完毕,每年运营费用约十万两白银。若能顺利实施,一年之后,原料运输效率当可提升五成以上。”
朱棣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准奏。所需人力与费用,户部与工部协同筹措,不可有误。道路修缮期间,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百姓生活与各地商业往来的影响,做好协调安抚工作。”
此时,一位地方官员站出来说道:“殿下,有些珍贵原料产地偏远,且当地局势不稳,常有山贼土匪劫掠运输队伍,即便道路畅通,原料亦难以安全送达。”
朱棣眼神一凛,决然道:“朕会派遣军队前往原料产地周边驻扎,清剿山贼土匪,维护地方治安。同时,与当地部落或势力进行交涉,或安抚,或威慑,务必确保原料采集与运输之路畅通无阻。对于那些配合朝廷者,可给予一定的物资赏赐或贸易优惠;对冥顽不灵者,绝不姑息,坚决予以打击。”
为了进一步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质量,朱棣又下令建立原料储备库。他对众官员说道:“于各主要手工业产区及原料产地附近,修建大型原料储备库。丰年时,多采集储备原料;歉年或运输受阻时,便可动用储备,使工坊生产不受影响。储备库需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原料质量,防止霉变、损坏等情况发生。”
在原料供应的质量把控方面,朱棣设立了原料检验司。他严令:“凡进入工坊之原料,必经原料检验司严格检验。检验司需配备精通各类原料特性之专业人员,制定详细的检验标准与流程。对不合格原料,一律退回产地,并追究相关采集与运输人员之责任;对提供优质原料者,给予奖励,以激励其提高原料质量。”
随着这些原料供应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与实施,大明手工业的原料供应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地工坊不再为原料短缺或质量问题而发愁,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地进行。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坚固的铁器等各类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海外贸易中更是备受青睐。各国商人纷至沓来,交易市场热闹非凡。在港口码头,一艘艘满载着大明手工业精品的商船扬帆起航,驶向远方。朱棣在大力整饬手工业原料供应体系,推动手工业蓬勃发展之际,亦将目光聚焦于商业领域,深知商业犹如国家经济脉络之血液,唯有使其畅行无阻且活力充沛,方能为大明盛世注入源源不断之动力,于是进一步深入谋划商业改革之策。
朱棣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召集户部、工部、鸿胪寺等相关部门官员以及各地知名商贾代表,共商商业发展大计。殿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众人皆屏气凝神,聆听朱棣圣谕。朱棣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缓缓开口道:“商业兴,则百业旺,国亦强。朕观当下商业虽有起色,然仍有诸多积弊,关卡林立,税赋不均,商路不畅,此皆阻碍商业繁荣之巨石。今日召诸位前来,务要共议良策,破除困局。”
户部尚书率先奏道:“殿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整顿税赋。如今各地商税繁杂混乱,既有朝廷正税,又有地方杂税,且征收标准不一,致使商人苦不堪言,亦阻碍货物流通。臣建议由户部统一制定商税则例,简化税种,明确税率,依货物种类、交易规模合理征税,且严禁地方私自加征,如此可使商人安心营商,促进商业交易活跃。”
朱棣微微点头,转而望向商贾代表们,问道:“诸位商家,对此议有何见解?”
一位年逾花甲、经验丰富的老商人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殿下圣明,若能统一税赋,实乃我等商人之福。但臣以为,除税赋之外,关卡盘查亦需规范。现今关卡众多,每过一关,货物皆需反复查验,手续繁琐,且常遇刁难勒索,致货物滞留,损耗颇大。望殿下能下令精简关卡,严令关卡官员依法查验,不得无故刁难。”
朱棣神色凝重,当即下令:“户部即刻着手制定新的商税则例,务必做到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工部协同鸿胪寺清查各地关卡,除战略要地与必要的税关之外,其余冗余关卡一律裁撤。同时,制定严格的关卡查验章程,明确官员职责与违规惩处之法,确保商路畅通无阻。”
工部侍郎随后进言:“殿下,商业繁荣离不开良好的商业设施与交通条件。臣建议朝廷加大对商业城市的建设投入,修缮市场摊位、仓库货栈,改善交易环境;并大力兴修道路、疏浚河道,以便货物运输更为便捷快速。例如,可在京城及各大商业重镇修建大型的贸易集市,集交易、仓储、住宿、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吸引四方商旅云集。”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此计甚善。工部可统筹规划,调配人力物力,优先开展商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可由朝廷拨款、地方自筹以及鼓励商人捐资等多渠道筹集。”
鸿胪寺卿亦起身奏道:“殿下,为拓展海外贸易,臣以为当加强与各国的外交沟通与贸易往来。可派遣更多的外交使团出访诸国,宣扬我大明国威与文化,缔结友好通商条约,互设商馆,促进贸易交流。同时,组织船队远航,探索新的贸易航线,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朱棣沉思片刻后道:“鸿胪寺可精心挑选贤能之士,组成外交使团,筹备厚礼,出访周边及远方诸国。朕亦听闻海外有诸多奇异之地与丰富物产,着令海军都督府筹备远航事宜,选拔优秀船员与航海人才,建造坚固大船,配以精良武器,确保远航安全。”
为了鼓励商业创新与行业发展,朱棣又设立了商业奖励基金。他对众人说道:“凡有商人能创新商业模式、开发新的商业产品或拓展新兴商业领域,且对国家经济有显著贡献者,经朝廷评定后,可从商业奖励基金中获得丰厚赏赐与荣誉。此基金旨在激励商家勇于创新,推动商业不断进步。”
随着这些商业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行,大明的商业景象焕然一新。国内市场繁荣昌盛,各地集市熙熙攘攘,货物琳琅满目,交易频繁。商人穿梭于城市乡村之间,互通有无,百姓生活所需得到极大丰富。海外贸易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外交使团的出访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贸易合作,各国商队纷纷前来大明,带来异域珍宝,换取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商品。远航船队开辟的新航线,连接了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大明的商业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朱棣站在京城的繁华街头,看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商业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朱棣再次出宫巡视,他身着一袭常服,仅带着数名侍卫,低调地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驻足,眼中满是崇敬与感激,向他行礼问安。
朱棣来到了新建成的居民区,这里房屋排列整齐,白墙黛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爽宜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树下有几位老者正悠闲地坐在石凳上聊天。
朱棣走近,微笑着问道:“老丈们,这新居所可还住得习惯?”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赶忙起身,激动地回道:“殿下,这房子好得很呐!以前俺们一家老小挤在那破旧的茅屋中,每逢刮风下雨,都提心吊胆,生怕房子被吹倒。如今住上这结实的砖瓦房,冬暖夏凉,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
旁边一位老者也附和道:“是啊,殿下。您看这周围,还有集市,买东西方便;学堂就在不远处,娃娃们能就近念书;还有那医馆,咱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及时医治。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朱棣笑着点头:“只要诸位能安居,朕便心安。”
随后,朱棣又来到了旧宅改造后的街区。这里原本狭窄泥泞的道路已被拓宽,青石板路平坦整洁。一位妇人正从自家门口的水井中打水,看到朱棣,连忙放下水桶,福了一福:“殿下,您来了。您瞧,这水井修得可真好,以前我们要到很远的河边去打水,现在方便多了。还有这房子,官府给我们加固修缮后,再也不漏雨了,家里也宽敞明亮了许多。”
朱棣问道:“此次改造,可曾给你们添了麻烦?”
妇人连忙摇头:“殿下,哪有什么麻烦。官府的人都很和善,还帮我们搬东西。改造的时候,我们就在附近的临时住所住着,也不辛苦。大家都盼着房子能早点修好,现在可算是如愿了。”
正说着,一位年轻的工匠路过,看到朱棣,急忙行礼:“殿下,小的是参与这旧宅改造的工匠。能为百姓们修建好房子,小的深感荣幸。在改造过程中,百姓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大家齐心协力,才让这工程这么顺利。”
朱棣夸赞道:“你等工匠技艺精湛,又心怀百姓,当受嘉奖。”
工匠惶恐地说道:“殿下谬赞了,这都是小的们应该做的。小的们也希望大明的百姓都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朱棣继续前行,看到一群孩子在新修建的小花园中嬉戏玩耍。他走过去,蹲下身子,和蔼地问道:“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花园吗?”
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喜欢,殿下。这里有好多花,还有蝴蝶,可好玩了。”
“我们可以在这里捉迷藏,可开心了。”
朱棣笑着摸摸孩子们的头:“那你们可要好好爱护这花园哦。”
孩子们齐声答道:“知道了,殿下。”
朱棣站起身来,望着这一片祥和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边的侍卫说道:“朕之江山,因百姓而兴。如今见百姓安居乐业,朕之努力总算没有白费。然朕不可有丝毫懈怠,当继续为百姓谋福祉,让这盛世之景遍及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侍卫恭敬地说道:“殿下心怀天下,实乃百姓之福,大明之幸。”
朱棣回宫途中,遇到了一位前来京城述职的地方官员。官员行礼后说道:“殿下,如今地方上在推行您的居住改革政策后,百姓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乡绅富户看到朝廷如此重视民生,也纷纷效仿,出资修缮当地的学堂、桥梁等公共设施,地方上一片繁荣景象。”
朱棣欣慰地说道:“此乃朕之所愿。地方官员当继续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地方建设,同时要关注民生的其他方面,如农田水利、治安稳定等,不可顾此失彼。”
官员领命道:“殿下放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
朱棣回到宫中,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下一步的民生改善计划。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说道:“住房改革虽有成效,但朕以为,还需进一步完善各地的公共设施建设,如在各城镇修建更多的图书馆、戏院等文化场所,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大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共议良策。”
大臣们纷纷出列,各抒己见,朝堂之上,讨论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