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下看着众人,说道,“在讲最后一句前,我有两个寓言故事说与你们听。”
江下说完,自顾自讲述起来,“很久前,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这时,他看到有一人正撑伞走过。
于是他对撑伞人说道,“求你带我一段如何?”
撑伞人回答他,“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求我。”
这人闻言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在雨中,你可以帮我了吧?”
撑伞人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你要想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
说完,撑伞人便走了。
江下讲完,看向众人问道,“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
街道旁,一位读书人率先开口道,“先达,这个故事表达的应该是真正能帮助这个人的是伞,并不是撑伞人。”
江下缓缓点头,“不错。”
紧接着江下继续说道,“第二天,这人遇到难事,便去庙宇中求神明。
刚走进庙里,他发现有个长得极像神明的人也在拜。
这人便问道,“你是神明吗?”
对方点头承认。
这人不解,问道,“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神明笑着说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江下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向众学子,缓缓说道,“这便是我送于你们的最后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众学子有些错愕望向江下。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江下这最后一句,竟然是求人不如求己!
江下看着众学子心中微微叹息,说道,“知行合一;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求人不如求己。便是我送你们的明道三言。”
“这”一众学子面露不甘之色,显然有些难以接受。
若说前两句话,他们还有些难以理解,但是这最后一句,他们如何不懂?
江下这是在告诫他们,与其求人,不如依靠自己。
“呵呵”一位白衣学子惨笑一声,有些失魂落魄道,“先达说来说去,无非是想告诉我们,与其指望你帮助明道,不如指望自己是么?”
这白衣学子抬头,目光紧盯着江下,“先达若是不愿助我等明道,尽可直言,何必拐弯抹角说这些?”
周围众人闻言脸色一变,这个白衣学子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江下眉头微微一皱,这个人怎么认死理?
此时,张先生和玉婵娟默默靠近江下,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他们也察觉出来,若不能助他们明道,这些学子显然不准备善罢甘休。
江下有些惋惜,这一切应该锦绣城主搞得小动作。
他将自己助白蓝明道的事,散播给了锦绣书院的这些学子,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这些学子,不然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自己这个先达还有天下师的声誉,可不能受损。
江下想到此处,对着这个学子开口道,“非也,是你不肯松开枯树,并非我不助你。”
“什么?”白衣学子闻言一愣,下意识道,“什么枯树?”
其他人也好奇看向江下,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
江下扫视众人,继续道,“从前有一普通人被困洪水中,他抓住一棵枯树,开始向神明祈祷,祈求神明能解救他。”
“然后呢?”一位读书人好奇问道,“神明可曾出手解救?”
江下继续道,“就在这时,一个木桶从他身边漂浮过去,他没敢松开枯树,继续祈求神明。”
“水位继续上升,枯树摇摇欲坠,这时又一个木桩从他身边漂过,不过他依旧没有松开枯树,还是在祈祷神明。”
江下讲到这里,又有一读书人笑道,“他倒是虔诚。”
江下没有回应,继续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水越来越大,又一个木筏从他身边漂过,可是他还是选择了无视,继续祈求神明。”
白衣学子此时也忍不住道,“结局如何?他祈求的神明可曾来救他?”
江下幽幽开口,“他被洪水淹死了。”
白衣学子闻言眉头一皱,“他信奉的神明不过如此,如此信徒,竟然不加以施救。”
江下笑道,“巧了,这则寓言的最后,这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了神明面前,也质问神明为何没有救他。”
白衣学子好奇道,“神明如何辩解?”
江下淡淡说道,“神明表示已经救了他三次,第一次是一个木桶,第二次是木桩,第三次是木筏”
白衣学子闻言一愣。
围观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则寓言是说,神明救了三次,可是都被这个人都无视了。”一位读书人低声道。
白衣学子脸色难看至极,他岂能不明白,江下这是在暗指自己。
江下已经送于他们明道三言,可是他们自己没能理解,怪不得江下。
白衣学子似乎心有不甘,对着江下说道:“神明为何不直接现身救下此人?又何必如此拐弯抹角?”
“先达若真能助人明道,又何必如此闪烁其词,说什么明道三言!”白衣学子神色激动地问道。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江下,不知他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江下看向其余学子,缓缓说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吧?”
其余人皆沉默不语,但看其神情,显然也是如此想法。
“愚不可及!”江下恨铁不成钢地叹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并非真正的道。即便描述出来,也非其本质所在。”
“故”,江下的声音如洪钟大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车队后方,
文宫宫主和锦绣城主听到这句话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此时原本晚霞灿烂,却见空中风云突变,
一股恐怖气息凝聚,血云翻滚而来,血气如虹,横贯锦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