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摇了摇头,态度坚决道:“赵轩,所谓祖制,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太祖这条政策本意是好的,但其实效果并不显著,甚至有些太过舍本逐末。”
此话一出,整个金銮殿御书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赵城和赵轩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微微皱眉。
没等他们开口说话,李晨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限制海运,虽然让一些人无法逃出大炎,但是这样的祸害,即便是留在咱们大炎,也只是凭空增添麻烦。”
“保护农耕或许有一定的效果,但那是我大炎建国之初,人口凋敝,家家户户男丁十不存一的情况,这才有此政策。”
“如今大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虽然因为近两年的征战,百姓们过得很苦,但人口却相比建国初期多了十倍不止。”
“人口数远远大于开垦的农田,这也正是近年来许多人宁愿放弃农户,自愿成为商贾的原因。”
“如果我们解开海运,原本从大炎南部到北部的行程时间要缩短数倍,从大炎到北齐的行程也能缩短几倍不止,我们物产丰富,会有更多的人
愿意在两国两地经商治富。”
李晨有理有据,涛涛不绝的讲述着解除海禁的好处。
赵城沉默半晌,突然开口问道:“李公子,重农抑商本就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商人过多,国家便会不安定,朕担心的是这些商人日后难以管控,甚至能够威胁的到朝政吏治。”
李晨有些惊讶的抬起头,不可思议的看向赵城。
连他也没有想到,赵城居然会有这般高瞻远瞩的眼光,原本以为他也只是一位闲散王爷,赶鸭子上架成为了皇帝。
虽不至于昏聩,但也却只是能力平平。
没想到,自己终究是小看了赵城。
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王爷,眼光的确毒辣。
李晨微微一笑,淡淡说道:“陛下考虑的,的确是我们解禁海运,发展商贾存在的弊端。”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利大于弊的事,因噎废食。”
“对于抑制商贾,我也想到了不少办法,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管控,百姓们的日子和生活定会得到极大改善,民富则朝政安稳,老百姓吃饱饭,是不会想着闹事的
。”
赵轩在一旁轻轻点了点头,沉声附和道:“老李说的话有道理,阳城自从有了星辰运输公司,城中那些地痞流氓都有了事做,外加上百姓们富裕起来,阳城的治安的确是大大改善。”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然有些夸张,但最起码我们的宵禁政策,可以比以往延后两个时辰以上。”
赵城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晨,沉默半晌,突然问道:“李公子,你如此迫切的解除海禁,怕是除了这些有利于民的条件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吧。”
李晨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
“不瞒陛下,我的确还有其他打算。”
“哦?”赵城眉毛一挑,好奇的看向李晨,“你还打算做什么,一并说来与朕听听。”
李晨略作思考,沉声道:“陛下可否听说过,犯我大炎疆土者,虽远必诛这句话?”
赵城微微点头,“那自然是听说过,此话出自我朝太祖皇帝,当年匈奴人到我们的边境接连挑衅,甚至劫掠了我们大炎的公主,太祖皇帝便留下了这句话。”
“在此之后三年,军队励精图治,最
终将匈奴人打回了草原,至此我大炎国威声震漠北,再无人敢来犯。”
“那请问陛下,东瀛人的战船,开到了我们的海域,他们的军队,登陆到了我们的土地,帮助赵亥一起进攻大炎的城池,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
李晨的声音抬高了几分,咬牙道:“这群东瀛人,就是一群永远喂不熟的狼崽子,如果这一次我们纵容了他们,这群家伙绝不会因此感激,反倒是觉得我大炎软弱可欺。”
“这样的国家,如果不施以雷霆手段,给予教训,日后只会有更多无穷无尽的麻烦。”
赵轩瞪大了眼睛,在一旁插嘴道:“老李,你的意思是,咱们要攻打东瀛国?”
“传闻东瀛国在海外很远的地方,咱们大炎连一艘像样的战船都没有,怎么和他们硬碰硬?总不能凭借缴获吧?”
“我与陛下不赞同解除海禁,也是担心我们在海上航行,会遭到这些东瀛人的欺凌。”
“只要朝廷解除海禁,战船马上会有的。”李晨的眼神闪过一丝坚定,“到那时,这些东瀛人蹦跶不了多久,我要永远将这
群家伙困在他们的小岛上。”
此话一出,赵城和赵亥父子两个人神色一凛,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开口问道:“你,你真的有把握打赢倭人。”
“只要解除海禁,一年之内,我们的战船一定如同下饺子一般,至此以后,彻底成为海上霸主。”
李晨朝赵城眨了眨眼,开始不停的为这位大炎皇帝画着大饼。
“陛下有所不知,就在咱们海的对岸,有着大量丰富的土地,数不尽的黄金和矿产,只要我们的船只比别人先到那里,那些财富当然是属于我们。”
“大炎解除海禁,近来百年乃至两百年,我们的外部不会有任何能与大炎叫板的敌人。”
“到那时万国来朝,再兴大炎,陛下便是千古明君。”
赵城摇了摇头,“明不明君的朕不在乎,只要不背上骂名,朕就算是含笑九泉了。”
“既然李公子觉得海禁利大鱼弊,那就暂且试试吧,轩儿稍后拟一道圣旨,在大炎沿海各地,开放五个港口,日后若是效果突出,便再陆续开放。”
“李公子你觉得如何?”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