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已经不想再接触那个世界了。
就连体内唯一能够和栾易进行交流的翠玉,也在耗尽精气后陷入了沉睡。而今只能给栾易提供一个昏暗的视野。
大家都累了,卷了。何必为了莫须有的未来而努力。
靠着隐身符混进来祭拜的栾易长叹一声,便又没入人群消失了。
青莲乡是个好地方,栾易坚信这里就是太白的故乡。安逸和谐的气息还在城市的一角回荡,走到这里后,朗朗读书声从一幢别墅中传了出来。
农村改造,所有人都已经搬家了。农民住进了建在镇上的自家小洋房,靠着征地得到的巨额补贴,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不过即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这朗朗上口的声音传进栾易的耳朵时,他的双眼顿时湿润了。时间在变,这熟悉的声音依旧存在,循声而去,那小洋房的院子里,透过钢管栅栏的栾易见到很多孩子穿着冬衣坐在各色各样的板凳上,随着一名四十多岁的先生背诵古篇。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天爷也是卖包子的,他卖的包子都不收钱。爹爹说老天爷是傻蛋,只知道把包子卖掉不知道赚钱。爹爹卖包子都是收钱的,想要的人就来买了,都不用喊的。哥哥,你是不是也来买包子的啊?”熟悉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把栾易拉回了那个年代。
“外面的人是哪来的,我们这里的孩子都很聪明。要是人贩子的话我劝你趁早收手,每家每户都装着监控摄像头的。”那略带胡渣的瘦弱中年看似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说起话来却异常粗犷。这口气,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我第一次来青莲乡,不是很熟悉。想买几个肉包子也找不
到店,请问这附近哪里有吗?”栾易笑着,自顾自推开了铁门,缓步走进院子中。
“老爷爷,叔叔以前就是卖肉包子的。等我们读完书就要做包子吃了,老爷爷你再等一会,就能尝到叔叔的手艺了。”一个带着帽子的孩子露出两颗小虎牙,冲栾易说道。似乎是怕他老了耳朵不好使,还特地奶声奶气地喊了出来。
没想到栾易不顾老脸地一口应承了下来,谈吐间自己好像和这群人本来就认识,宛如住在隔壁的老头。
“老先生是哪里人?来青莲乡旅游吗?”胡渣书生把手上的板尺放到一边,让孩子们好好念书后,走到栾易身边盘问了起来。
“来自东部,最近外面太乱了,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有些接受不了。听说青莲乡的人文地理都不错,打算租上一间房子安享晚年了。”
“租房?的确是会寻到我们这里了。老先生随处看看吧,这边的洋房虽然建的很漂亮,里面的装修都很简陋,全是我们这种乡下人住着。人数多一点的也就一家五口,至少也空出了一层。租金比外面便宜不少,一个月只要八十块就可以了。”胡渣男子说了两句,而后拍了拍手,让孩子们停下来跟他一起去动手做包子。“老先生要一起来吗?”
“你不担心我这个外人?”
“老先生说笑了,我们农村人没那么多心眼。再说你看起来也不像个坏人。”
一楼很多的工具在长桌上摆开,小孩子们站在凳子上,有模有样地揉起了面团。小手站着面粉,脸上洋溢着笑容。
明知道就是在帮倒忙,却也玩的特别开心。
“呵呵,到底是谪仙的故乡。”栾易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露出了久违的真切笑容,转而问道:“不知道
青莲乡的谪仙后人现在住在哪里,有空我想要拜访一下。”
书生听闻,板着脸怪罪道:“谪仙是天上仙,怎么会有后人。”
“谪仙无后?”栾易自言自语地反问了一句,“以前来这里的时候也听人说过一样的话啊。”
说着,栾易牟劲将眼皮再睁开了一些,仔细看了看这个书生,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来。只是中年人就站在他面前,看过去面容都还有些模糊。“这里有叫做弥生的人吗?”
“你找他做什么?”
“以前来这里的时候,弥生还是个小孩子,给了我一个肉包子吃。现在回来这里了,想起这件事情,总想要见见当初的那个可爱的小孩子变成什么样了。”栾易大笑了起来,周围的孩子们都很好奇地围上来,问有什么事情才能让栾易这么开心。
孩子们甚至忘记了手头上揉面团的事情,小手搓了搓,又在衣角拍打几下,一个个瞪着水汪汪的眼睛聚精会神地等待栾易讲故事。
栾易可不想打击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就罢那个让自己记忆犹新的事情当做故事讲了起来。包括小弥生偷偷摸摸地拿出肉包子给他吃的每一个细节都说的很清楚,而后更是提到了弥生被老爹抓起来打屁股惩罚。末了见孩子们都开怀地大小,栾易便跟着笑笑,不忘吓唬吓唬他们,“你们这些娃儿在家一定要听话。不然哪天屁股开花的指不定就是你们咯。”
且说栾易和孩子们有说有笑,一旁的书生胡渣脸彻底黑了下来。
“老人家——”
“嗯?”
“我就是你说的那个弥生!”
瘦弱中年人的话让栾易大吃一惊,他就是当初那个聪明乖巧的弥生?不会把,怎么差距这么大。
栾易不敢置信,在他的想
象中,长大成人的弥生应该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公司白领企业高管。哪里会是眼前这幅样子。
只不过栾易的脑海中又冒出了另外一个人的形象,眼前这人的确和弥生的老爹有三分相似。不论是脸型还是十分不相配的胡渣,或者是衣服的颜色和搭配。
不如说是如出一辙!
“弥生!”栾易几乎是惊呼出来。
弥生的记忆一下子回到是三十八年前,那条老街上,自己也是在背诵道德经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人来问他刚才背诵的那句话的意思。自己觉得他特别可怜,就偷送了一个肉包子给他。哪知道被老爹给察觉到了,屁股上挨了一顿。“那个时候的……大……”
说到一半,弥生觉得难以启齿。时代变迁,自己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孩子。眼前也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要说再用“大哥哥”这个称呼,也太别扭了。
想来想去,还是称栾易为“老先生”最为恰当。
缘分这件事情是说不清的,两人都没有想到,当初肉包子道德经留下的深刻印象。让循着这些东西而来的栾易和小弥生再度相遇。
谪仙无后,已经成家立业,成为一家之主的弥生同样不承认自己是太白的后人。在城里办公厅做了个小文员,周末忙里偷闲,在家中把附近的小孩子都召集起来,像是开私塾一样地教导他们学一些太白的诗歌和古代的名篇。
由于和弥生的意外邂逅,栾易几乎是被半邀请着的住进了弥生的家中。即便知道日夜朗诵,早已将太白的德行印刻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弥生让自己住在他们家中,吃喝一起并不会觉得不妥。
毕竟他也是有家室的人,栾易担心他没哟考虑到妻儿的感受,因此拒绝了弥生的好意。只会在
某些周末的时候,才勉为其难地在弥生全家的盛情邀请下上楼和他们一起享用一顿。
平常时候,栾易居住的只是空无一人的底楼的一间空房,唯一受惠的就是弥生当日在知道栾易没有什么大病后,就从楼上把不用的板床搬了下来为栾易安装好。甚至给他带来了被褥。
对此,栾易除了感谢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久之后,教导孩子们的队伍中出现了栾易的身影。他从平日里在旁边不问世事地旁听,变为一个正宗的私塾老先生。
因为弥生在偶然几次和栾易的交流中,发现这个故人学识渊博无比,甚至对道德经和那些古诗的理解比自己深刻的多。
这不是说栾易的学历有多高,和刻板的文学老师与专家不同。弥生的判定执行的是他自己的标准。若栾易真的是照本宣科地将什么历史背景,诗人怀着怎么怎么不忿的心情怨天尤人而作诗。他肯定不愿意和栾易继续交谈下去。
栾易说的,是圣人之道。那种近乎于天人之乐的深奥大道。深谙此道的弥生知道,自己这么平和的心态,不论受到什么刺激都能微笑着面对的性格,就是从小被父亲浇灌出来的。
所以他才会让孩子们每周末到他这里来学习古典文化,为的就是给他们塑造优异的品格。
栾易没有把修炼的道理摆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讲方法,只说见解。有时候天地大道玄而又玄,他也会选用“肉包子”这种比喻,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怎么去理解。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青莲乡很平静。居住在这个小地方中的小地方,一个普通的老人家彻底融入了这个拆迁村子中。曾经的对手和敌人,还在各地寻找栾易,完全没有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