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进展很顺利,两天时间就建好了两间临时住房。看来包工头这个工程队还是有水平的,看起来建的还过得去。
住房建好后,陈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父母搬回来。父母也没多少东西,大件东西都给屋塌梁倒砸坏了,陈稻和王海龙一人背一个大袋、父母再提点琐碎物品就搬完了。
搬回来后,陈稻和王海龙专门到乡里去了一趟,吃力地背回来两大袋东西,锅碗瓢盆、油米酱醋,想得到的都买了回来。
父母自见到陈稻就没合拢过嘴,见陈稻和他的结义兄弟忙进忙出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搬进临时住房后顿时有了主人的感觉,心中大为慨叹:“养儿子真好!”老怀大慰。
父母搬回来后,陈稻心中笃定,对建房工期要求不那么紧了,质量第一。
陈稻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和父母、王海龙商定好方案后,给了一千块钱要求包工头出建房图纸。图纸拿到手后又专门到乡里拜访了一个据说是建房专家的人,给了两百块钱审图费后,拿着修改意见要求包工头修改图纸,并草拟了一份建房合同,详细注明报价、面积计算、材料名称品牌、安全责任等事项,与包工头签订后才开始施工。这一通折腾,七八天过去了,包工头直说啰嗦,说别人建房哪有什么图纸合同的。陈稻笑笑说百年大计。
陈稻对建筑一窍不通。开始施工后,陈稻又到乡里找到那位专家,希望以每次一百元的价钱请他到场监工。专家一开始死活不答应,但看在钱的份上答应了,只是必须在施工队收工离场后才能去,说都是同里同乡的,不好当面指出问题撕破脸,否则今后没法在这行里混了,砸了饭碗。陈稻只得答应,说好每一阶段工程结束就来请一次。
开工后,王海龙的任务是监督按图施工、验收材料和施工安全。王海龙做得甚是细心,水泥标号、钢筋直径、构造柱、圈梁、拉结筋,查验的一丝不苟。期间,专家被请来几次,仔细勘察后都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陈稻计划是建一层半。父母年岁大了住楼上,避免潮湿。
在浇筑一楼楼板时,专家发现了问题。施工队用的是一块一块的预制板。专家说这种建法极不科学,拼接工程极容易漏水,应该是整体铺设钢筋浇筑水泥。
专家走后,陈稻和王海龙连夜去邻村找到包工头指出这个问题。包工头狡黠地说现在建房都是这样建的,并信誓旦旦说绝对不会漏水。陈稻哪里肯相信包工头的话,强烈要求返工。包工头说你又不懂建筑,还得听他的。争执不下,两人当晚不欢而散。
第二天早上工人开工后,陈稻制止工人继续往下施工,要把预制板掀掉重新做成整体钢筋水泥浇筑。工人说只能听老板的,便停工派人去通知老板。包工头怒气冲冲过来指责陈稻不懂装懂耽误工程进度,误工费要陈稻负责。陈稻坚持己见,寸步不让。包工头便带着工人气咻咻地走了,说你把剩下的材料费和工程款结了,这房子我们不建了。
包工头和工人走后,父母担心地说要不算了?包工头说不会漏水应该是不会吧?陈稻笑笑安慰父母,说这事你们不用管,我会解决的。
陈稻把王海龙拉到一边商量道:“小龙,你怎么看?”王海龙说必须返工,否则天天漏水就没法住了,而且漏的时间一长,对墙体会有影响的。”王海龙毕竟在工地干了四年,建筑工程的事确实比陈稻要懂。陈稻点点头继续问道:“现在包工头不施工,半拉子工程也找不到人接手,而且按行规也不会有人敢接手。怎么办?”王海龙说这个好办,看明天吧,如果包工头不组织施工,我就上他家去。他不建好这个房子就别想干其他的。陈稻担心安全问题。王海龙笑笑说这个不用担心。陈稻想到他的身手也略觉宽心。
第二天果然没工人来开工。包工头还派人来要求结清已进的材料费和已完成的工程款。王海龙笑笑说没问题,“你带我去找包工头”。
当天王海龙没有回来。陈稻急了,第二天一大早便“噔噔噔”地往包工头家里走去。到了邻村,远远就听得人声鼎沸,包工头家门口围了一大群人,正在指着屋里抢天骂地。陈稻走近时,有人认了出来,说东家来了,跟东家说!
陈稻不了解目前情况便暂时不跟他们理论,挤进人群一看,只见王海龙大咧咧坐在板凳上,桌子对面正是包工头。包工头哭丧着脸,两眼惺忪估计是一晚没睡,见到陈稻忙喊道:“你来了正好,我们说道说道”,气愤地指着王海龙说道,“他从昨天早上开始就缠着我,搞得我哪都去不了,什么都干不了,觉也睡不了,耽误我多少事?而且,他还打伤了我好几个工人。这笔账怎么算?”
陈稻却不理包工头,望着王海龙关切地问道:“怎么样?你没事吧?”王海龙咧开嘴笑笑说没事,我就是要求他返工开工,他不答应还要我付工钱,还叫了一大帮人来打我。说到这,王海龙“哼”了一声。
包工头立马叫天屈,说你把我的人打伤,怎么是我叫人打你?
陈稻见王海龙安然无恙便放下心来,转头对包工头说:“我要求你马上复工。”
包工头问道:“那楼板的事?”
陈稻斩钉截铁地说:“必须返工!”
包工头不干了,气咻咻地说:“那损失算你的?”
陈稻回答道:“不可能!这样吧,我让一步,材料费算我的,人工你自己负责。”
包工头坚决不干,门口的人也跟着起哄。
陈稻也不管他们,自顾自找了张凳子坐下闭目养神。王海龙倒是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
过了好一会,包工头无可奈何地说道:“行行行,明天复工。”
陈稻立马反驳道:“不行,必须马上复工。”
复工后,陈稻和王海龙盯着工人返工,等楼板浇好等待水泥砂浆干透这段时间,专门请包工头和工人到乡里喝了一通酒,有话说话,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尽量冰释前嫌。陈稻见火候够了,掏出厚厚一沓红包,每人发了一个,还特意给了包工头两个。一时间,融洽气氛达到高潮。
毕竟工程还要靠他们建,搞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最多就是损失一点钱。钱对现在的陈稻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房子竣工已是过了将近三个月。原来设想的是建瓦房,现在陈稻手头宽裕,自己一万,预支胡爷两万,大高塞了一万,足有四万块钱,实在不够王海龙那还有一万,粮草充足,所以建成了框架混凝土结构。
这房子确实建的结实,用包工头的话来说那是“几百年都倒不了”。房间的布局很合理,厨房、餐厅、客厅方便得很。大伯一家过来看了赞不绝口,大婶眼神里很是羡慕。
陈稻和王海龙专门到县里去了一趟,买了大量的物品,雇了辆车拉回来,引得村里人啧啧称奇,说陈稻这孩子有出息,才几年时间仿佛变了个人,读了大学就是不一样,神态间很是羡慕。
父母更是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人也仿佛年轻了许多。父亲常常抽着烟丝都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