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把土地给齐国,欺辱凉国,齐国转手就会分一半给凉国。
可若是给了凉国,那凉国可就舍不得给齐国了啊。
君子在乱世,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是活不长的。
沈长恭又和颜悦色的跟凉国二人笑着交谈了几句,再次重申了两国的盟友关系,便让他们回去了。
使者们全都走后,朝堂上一下子吵了起来,有人称赞兰陵王妙计分化两国,有的人则说有失大国雅量。
御史大夫陈哲说道,
“王爷啊,我们如此欺负齐国,又不履行盟约,只给三郡,怕是我国在天下的名声要一落千丈了啊。
日后在外交上,怕是要困难重重啊。”
沈长恭振声说道,
“国防才是外交的后盾,国力和军力的强弱,才是外交的底气,而不是什么信誉。
以前我们大燕也很重视礼仪,可有人搭理我们吗?有人尊重我们吗?
大燕的使臣,出使他国,都要走侧门,住客栈,连人家的朝堂都上不去。
大燕的商人,在其他国家,被恶意加扣关税,勒索敲诈,人人可欺,有人尊重我们吗?
大燕的百姓,脊梁骨都抬不起来,因为国家太弱。
弱国,才无外交。
本王的那句话,你们所有人都给我牢牢记住。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你强了,别人才会尊重你,你的傲慢,那都是大国风范!
你弱了,别人都会欺负你,你的礼貌,那都是软弱可欺!”
沈长恭的话,振聋发聩。
你强大了,你的礼貌才会受人称赞,你弱小了,你的礼貌就是个笑话。
人与人之间尚且如此,国与国之间只会更加赤裸裸。
文武百官皆是受教,史官更是以最严肃认真的方式,把这几句话详细的写了下来。
散朝之后,沈长恭便接着去撰写自己的教材了。
强国不是空话,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做,来教育和培养更多的人才,那样才可以。
齐凉二国的使者,各自回各国去了。
来的时候都是一起来的,称兄道弟喜笑颜开。
走的时候心情各不相同,凉国还算满意虽说拿到的地盘少了些,但更加稳固了与燕国之间的关系。
而齐国则不同,什么也没捞到,还憋了一肚子气,白白损兵折将,浪费了许多的银钱。
齐国使者回去后,在朝堂上破口大骂燕国厚颜无耻,背信弃义,甚至给其他国家都传书,抱怨燕国的无耻。
凉国速度超级快,丞相回到凉国后,跟皇帝禀报了此事,皇帝闻言大急,说你特么怎么不早说,你就应该在路过边境的时候,让大军赶快去占了那三郡。
然而凉皇直接飞鸽传书,命令位于原马郡的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安阳郡和杏阳郡,把这两郡给占了。
凉国的速度超乎齐国的想象,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三郡全都在凉国的掌控下了,而且三郡外面就是燕国的六十万大军。
齐国除了一个杏阳关以外,什么都没有。
齐国无奈,再次大骂凉国厚颜无耻,和燕国是一丘之貉。
然后再次派出使者出使燕国,跟燕国要土地,燕国这边见都不见,沈长恭直接说土地已经给你们了,你们两国怎么分是你们的事情,让他们去找凉国要。
于是齐国又派使者去凉国要土地。
凉国只是推诿扯皮,要么不见,要么拖着,反正就是拖,拖到凉国彻底稳固三郡后,三郡成为凉国领地成为既定事实,也就不用谈了。
但这样一来,凉国与齐国便有了领土争议,双方的关系极速恶化。
这就是沈长恭的高明之处,利用领土争议,直接把原本应该是燕国与齐国的矛盾,转嫁成了凉国与齐国的矛盾,坐看两国矛盾不断,燕国隔岸观火,并且消化坤地,发展国力,招兵买马,打造武器。
这两国扯皮的这一段时间,燕国盛京也没有闲着。
一座面积极大的皇家园林,被改造成太学,里面加盖房屋,铺设路面,各种设施打造好往里面搬。
食堂、宿舍、被褥、院服等等都需要采购,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
而且盖房子也需要很多的人力,燕国并没有征徭役,而是选择了花钱用工,每一个去干活的工人,不仅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对于百姓来说,这可比徭役强太多了。
每一个去干活的人,心情都是好的,夸赞大燕朝廷真是青天大老爷。
一座太学的建设,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解了盛京百姓被坤军抢劫后,穷困潦倒青黄不接的燃眉之急。
并不是只有盖房子干活的人才解决问题,这是一套产业链,做饭的,卖粮的,做布匹被褥的,生产建筑材料的等等。
再加上朝廷的低息贷款,盛京的经济又活跃了起来,蒸蒸日上。
太学年前便考试建造了,一直动工了整整三个月,在三月中旬的时候,才彻底完工。
而这三个月里,大燕朝廷也一直都在准备着春闱科举。
在科举之前,还有着一场考试,那就是太学的入学考试。
考试由太学院长文陆来举办,燕地和坤地的士子们都赶来应考。考试不光考四书五经,也考律法、农桑等,综合挑选人才,而且只要三十五岁以下的。
文陆曾经对沈长恭说过自己的担忧,那就是他担心那些学子们,一直赖在学院里不走,也不好好学,反正管吃管住,没有积极性怎么办。
沈长恭直接了当的说了,科举只招收三十五岁以下的人,太学也是,而且到了三十五岁后,不管有没有考中,都要下放出去做事,太学不会白养着。
理由就是,人到了三十五岁之后,各种精力都会下降,尤其是学习能力,更是如此,而且三十五岁,人也变得沉稳了,可以去为国效力了。
沈长恭也是出于寒门仕子的考虑,毕竟在古代科举制度下,经常会出现集一整个宗族或是村子的力量,来供养一个学子,让他去参加科举,考不中的一考就是一辈子。
例如范进中举那样的。
不事生产,只读死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