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东西都整理好了吗?&34;林澜站在甲板上,看着克里斯托弗的探测船缓缓驶离。
&34;都装箱了。&34;赵博士推了推眼镜,&34;不过陈教授有点舍不得,还在跟人家要最后一组数据。&34;
确实,老科学家正趴在栏杆上,对着探测船大喊:&34;别忘了发给我那个量子生物反应的初步报告!还有培养基配方!&34;
&34;一定一定!&34;克里斯托弗也探出头来,&34;你们也别忘了答应我的事!到了研究所一定要来找我!&34;
林澜看着这两个兴奋的科研疯子,不禁莞尔。科学家的友谊来得就是这么突然而真诚。
&34;主人,&34;星辰的声音适时响起,&34;萧先生发来的坐标已经解密。是个废弃的军事基地,在狮城东部海域。&34;
&34;地形数据呢?&34;
&34;很隐蔽。基地建在一个天然海湾里,从卫星上几乎看不出来。&34;ai助手调出三维地图,&34;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深度——足足有200米。&34;
林澜眯起眼睛。这种深度的军事基地,通常都是
&34;没错,是潜艇坞。&34;星辰说,&34;而且规模不小,能容纳核潜艇级别的舰艇。&34;
有意思。林澜若有所思地看着地图。
萧澈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基地,显然不仅仅是为了隐蔽。那个完美主义者做事,从来不会只有一个目的。
&34;算算时间,&34;她看了眼太阳的位置,&34;傍晚前应该能到。&34;
&34;要通知他吗?&34;
&34;不用。&34;林澜转身走向控制室,&34;既然给了坐标,就说明他早就准备好了。&34;
海上流浪者号调转方向,向东部海域驶去。探测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只留下一串白色的尾迹。
&34;话说,主人真的打算让陈教授他们去那个研究所?&34;星辰有些担心,&34;虽然克里斯托弗看起来人不错,但那个研究所明显有些不简单&34;
&34;正因为不简单,才要去看看。&34;林澜启动新装的导航系统,&34;而且,你不觉得他们对量子生物学的执着,有点太刻意了吗?&34;
&34;您是说&34;
&34;先观察吧。&34;她打断ai助手的猜测,&34;反正有萧澈在,那边也翻不起什么风浪。&34;
下午时分,天空开始阴沉。厚重的云层压得很低,海面呈现出铅灰色。
这种天气最适合隐秘行动,但对于导航来说却不太友好。
&34;能见度只有500米。&34;星辰报告,&34;雷达也受到干扰。&34;
&34;用声呐。&34;林澜说,&34;这种地方,水下的地形比上面重要。&34;
果然,声呐图像很快显示出海底的轮廓。
一个巨大的裂谷出现在正前方,深度正好200米。而在裂谷的尽头,隐约能看见人工建筑的痕迹。
&34;找到了。&34;林澜放慢速度,&34;准备下潜。&34;
随着海上流浪者号缓缓沉入水中,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得神秘起来。
海水越来越深,越来越暗,能见度急剧下降。但林澜注意到,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有一些微弱的光点在闪烁。
&34;是声呐信标。&34;她轻声说,&34;萧澈留下的导航路径。&34;
确实是他的风格。那些信标不仅指明了方向,还形成了一个优雅的几何图案。这种追求完美的强迫症,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萧澈才有。
&34;前方发现金属反应。&34;星辰突然说,&34;看起来是防护网?&34;
林澜点点头。标准的军事设施,用高强度钢丝网封锁入口。
不过她很快注意到,在防护网的某个位置,有一个六边形的缺口。
&34;这可真是&34;她忍不住笑了,&34;连入口都要做成完美对称的形状。&34;
海上流浪者号小心翼翼地通过缺口。
随着深度增加,四周的黑暗被一种柔和的蓝光取代。那是生物发光涂料,无声地标记着航道的边界。
终于,一座庞大的建筑轮廓出现在眼前。
&34;看来到了。&34;林澜说。
那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下工事。
整个基地就像一个巨大的蚁穴,由无数隧道和洞室组成。
主体建筑是一个标准的潜艇坞,但经过改造后增加了许多新的设施。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量子计算设备的冷却装置,在深海中形成一道道优美的光带。
&34;真是奢侈啊。&34;星辰感叹,&34;把量子计算中心建在海底,光是散热系统就得花不少钱。&34;
&34;倒也不是完全为了奢侈。&34;林澜调整姿态,准备入港,&34;你没发现吗?这里的深度、水压,还有环境,都特别适合做某种实验。&34;
&34;什么实验?&34;
&34;等下就知道了。&34;她看着前方敞开的船坞大门,&34;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检查一下欢迎仪式。&34;
果然,就在他们即将进入船坞的瞬间,一连串扫描光束亮起。那是最先进的生物识别系统,能在瞬间完成身份验证。
&34;还是老样子。&34;林澜笑着摇头,&34;明明都给了坐标,还非要搞这么正式的程序。&34;
但她也明白,这就是萧澈的性格。
在他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最完美的流程,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偏差。
船坞内部出乎意料的明亮。一整面墙都是巨大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各种数据流。
林澜注意到,其中有不少是关于量子态和生物反应的记录。
&34;看来我们的藻类实验,&34;她轻声说,&34;可能真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34;
就在这时,一个全息投影突然出现在控制台上。那是一条简短的留言:
&34;欢迎来到深海实验室。请先休息,明天再详谈。 ——cx&34;
&34;真是个完美主义者。&34;林澜看着那个签名,&34;连字体都是黄金比例。&34;
&34;主人要回复吗?&34;星辰问。
&34;不用。&34;她伸了个懒腰,&34;既然他说要等到明天,那今晚就好好休息吧。毕竟&34;她看向那些显示屏上复杂的数据,&34;明天可能会很有趣。&34;
泊位自动锁定,机械臂开始为海上流浪者号补给能源。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到,体现出主人严谨的性格。
&34;对了,&34;林澜突然想起什么,&34;陈教授他们怎么样了?&34;
&34;已经睡着了。&34;星辰说,&34;今天实在太兴奋,记录数据记到脱力。&34;
&34;那就好。&34;她走向自己的休息舱,&34;保持警惕,有任何异常就叫我。&34;
&34;放心吧。&34;ai助手说,&34;不过说真的,主人不觉得奇怪吗?萧先生居然没有亲自来迎接&34;
&34;这正常。&34;林澜躺下,&34;他一定在完善什么东西,要等到万无一失才会出现。&34;
&34;典型的完美主义。&34;星辰吐槽。
&34;没错。&34;林澜闭上眼睛,&34;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好好睡一觉。&34;
船坞里一片寂静,只有机器运转的轻响。透过舷窗,能看见那些优美的光带在黑暗中流动,像是深海中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