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女帝师 >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闪婚京圈佛子,真千金马甲捂不住了 一剑仙魔 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 傅爷,乖乖宠我 你是我的蓁星宸意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重生我是京圈太子爷的朱砂痣 汪!离婚后前夫带崽天天堵门口 工厂通古今后,我囤货暴富 求生?我有无敌安全屋!

夜深了,史易珠挥手命船靠岸。周遭无人,书廒檐下的灯光渐渐明晰。史易珠冷笑道:“也没什么,不过皇后命易珠查看今春征马的账本。易珠不过看了几本,便知道征马不足的症结所在。我不信那些大佬看不出来,只不愿说罢了。”

我好奇道:“是何症结?”

史易珠道:“朝廷依据人口的多少定下地方献马的数目,不足的马,由朝廷出钱购买。这本来是好事。”

我点头道:“不但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还能激励他们多多养马。”

史易珠道:“于普通百姓自然是好的。于豪强之家,只怕更好。”

我笑道:“此话怎讲?”

史易珠道:“普通百姓财力有限,只能数家共养,养得起两三匹已经难得。然而豪强则不然,他们广占良田山泽,积蓄甚多,养上几千匹亦无甚难处。他们交了劣马和中马,留着良马高价卖给朝廷。这也就罢了,他们还收购百姓的马匹,致使流出市面的良马甚少,买价居高不下。征马不足的原因根本不是民间养马太少,而是豪强惜售,操控买价,套取国帑。”

我想了想道:“听说良马差了两千多匹,听上去似乎并不多。”

史易珠道:“良马是从中马中拣选而出,是骑兵的战马。大约十匹中马中拣选一匹良马,姐姐细算便知道,这中马还差着两万多匹呢。”

我微微一惊:“朝廷收马,为何不能只收良马?”

史易珠道:“我朝马种甚是平常。只有多多地养马才能从中挑出资质好的。若朝廷只收良马,剩下的中马劣马又该怎么办?久而久之,谁又肯养马了?”

我叹道:“皇后娘娘知道了么?”

史易珠道:“皇后有心查账,只是看一千遍,也不知道这是三司、兵部和户部做的假账。易珠已经如实禀告娘娘了。”

我倒吸一口凉气:“假账?姑娘是如何看出来的?”

史易珠笑道:“其实账目做得很好,本来是看不出破绽的。但是他万万想不到,皇后会寻我来看。易珠来自民间,家里又是行商的,黑市里马价几何,易珠一清二楚。”

我又道:“伪造账目固是容易,可那些真金白银的亏空又如何填补?”

史易珠道:“三司总管全国的税赋支纳,征马亏空的数目,自然可以从别的地方找补。可惜易珠看不到所有的账目,不然定有所得。”

我大惊道:“那不是官官相卫的大贪么?”

史易珠摇摇头,对我的惊异态度不以为然:“太祖出身蜀中豪强,起事之初颇得江南大族的拥戴和资助,文臣出自士族,武将来自江湖。因此立朝之后,自然对这些大族多多优待,豪强们因此也毫不客气。比如现今的司政、封女巡的爹爹封大人,数十年前不过是太祖的督粮官,三十多年来,竟也升做百官之首,家中积蓄甚多。听闻他前些日子又在江南买了两处庄园,养马的事情,他也逃不掉。上行下效,三司伪造账目,自也不足为奇。”

我低头不语。史易珠接着道:“皇后一听闻征马不足,便立刻要看账目,想来也不是毫无所觉。只是她终究高高在上,司政、三司,户部,兵部谁也不说实话,谁也无可奈何。这便是朝中形势。”

我沉吟道:“形势?除了官官相护,还有什么形势?”

史易珠微笑道:“问得好!大人不妨再想想。”

我叹道:“‘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123]。”

史易珠道:“皇后势单力薄,自然是不可问了。”

我一笑:“陛下毕竟不是太祖,他若有决心,自是可问。”

史易珠笑道:“这是自然,有钱的敌不过有兵的。骑兵本就有限,战马又不足,必定龙颜大怒。这些土豪,只晓得看住自家口袋的斗,却完全不顾天下的口袋,更不晓得自己的脑袋几时搬家。当真糊涂。”

我笑道:“利令智昏。”

史易珠笑道:“易珠只待陛下打了胜仗回宫来,好好整治一番。有些人做官做得太久,也该歇歇了。”

我恍惚觉得她并不是在说封司政,而是在讽刺封若水,遂淡淡道:“谁也不会在官位上一辈子,起起伏伏,本就是常事。”

史易珠呵呵一笑:“不错,倒是易珠小气了。”说罢转了话题道,“近来前线的战报,大人可听闻了么?”

我笑道:“听闻已合围盛京了。”

史易珠道:“北燕数次请和,陛下却拒绝议和。这时候多半已经在盛京城下扎营了。”

我笑道:“南北大统,势在必行。”

史易珠微微一笑:“大人听说了么,前些日子太庙无故起火,皇后已将徐太常软禁在家中。”

嘉芑是嘉秬的亲妹妹,被过继给同族的徐太常。我顿时想起那一日我和熙平长公主离开石舫时,皇后忧愁而凝重的神情。战和之际,太庙起火,预示天不庇佑、祖宗厌弃,是大大的不祥之兆。徐太常执掌太庙,于起火之事责无旁贷。然而听闻他只是被软禁在家,我当即松了一口气:“查出起火的因由了么?”

史易珠摇头道:“起火的因由,查起来本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有两个低微的言官,趁此上书,说天降灾异,太庙大火,是提醒圣上应顺应天意与北燕议和,否则战事日久,定有不虞之祸,又说了些不经之词。圣上龙颜震怒,说这定是徐太常主使,令这两位言官上书为他开脱罪责的。一怒之下将徐太常下了狱,并嘱咐皇后要严惩。”

我知道,朝中颇有反战之人,皇帝一向不喜。这一次皇帝不好对言官下手,便将怒气都撒在徐太常头上。在太庙起火之际寻人上书反战,不是自寻死路么?想来徐太常不会愚蠢到如此地步。我叹道:“那徐女巡……”

史易珠道:“徐大人去求了皇后,可是这是圣旨,皇后有心疼她,却也无可奈何。”

我默然。徐嘉芑才只有十二岁,是这宫里年纪最小的女巡,遇到这样的大事,恐怕早就六神无主了。只听史易珠又问道:“听闻徐女巡是大人做主选进宫的。”

我点头道:“不错。”

史易珠道:“恕易珠多口一问,大人选她进来是因为故去的俆女史么?”

我又点头:“是的。”

史易珠道:“若不是大人选她入宫,她如何能那样轻易便见到皇后?恐怕这会儿在牢里陪着父亲呢。”她凝眸半晌,忽然又问,“大人是想搭救她么?”

我心乱如麻,不置一词。史易珠道:“同僚一场,易珠也不忍见到俆女史的族妹受难,我已想到一个法子搭救她,不知大人可愿一听么?”

我微笑道:“今日若非史姑娘,我竟不知道朝中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史姑娘常在凤驾左右,这事原也只有史姑娘才做得。姑娘既有主意,还请赐教。”

史易珠示意我倾身过来,她轻声说了一遍,末了道:“这只是易珠的拙见,也不知能不能见效。一切只看天意罢了。”

我叹道:“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可是徐太常在狱中越久,变数也就越大,的确容不得慢慢想法子了。”

夜黑透了,也凉透了,于是命船靠岸。船经湖心岛,但见葱茏草木之中,一点朱红色的火光闪烁不定。史易珠走到船尾,指着那点灯光向驾娘道:“这个时候,湖心岛上还有人么?”

那驾娘道:“姑娘有所不知,常有奴婢喜爱在金沙池中钓鱼。只是白天还有功夫要做,所以只得出来夜钓。他背着南岸面北而坐,即使点着灯也不会被人发现。”

正说着,火光忽的熄了,夜风中草木乱摆,沙沙直响。一个身影趁机躲藏,再也没有出现。

回到玉梨苑,却见紫菡还守在茶炉边等我。我笑问:“怎的还不睡,小心明天又嚷困。”

紫菡笑道:“姑娘还没回来,奴婢不敢歇息。奴婢还有事要禀告姑娘。”说罢递上一盏温水。

我笑道:“什么事情不能等到明天?”

紫菡道:“若是平常的事情,奴婢自不敢深夜搅扰姑娘。可是这件事情人命关天,奴婢受人重托,不敢不早早禀报。”

我心中已经猜到几分:“说罢。”

紫菡道:“姑娘走后,奴婢趁着傍晚凉爽,才去给徐大人送珠花。谁知还没进屋子,就听见徐大人在哭。奴婢也不好问,只想着将珠花交给她的丫头便走。谁知徐大人听说珠花是大人送的,便遣丫头叫了奴婢进去。原来徐大人的父亲被关起来了,徐大人求姑娘想个办法搭救。奴婢想,徐大人心急,说不定明日一早就要来,今晚若不说,便来不及了。”

我叹道:“知道了。”

紫菡察言观色,说道:“姑娘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我摘下珠花,疲惫道:“也是才听人说的。且容我好好想想。”

第二天清晨,我嘱咐了一番紫菡,便去了书厫,午后方带了绿萼去霁清轩看望嘉芑。封若水和苏燕燕带着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上学去了,青阳公主年纪小,午后不必上学。因此霁清轩中只剩了嘉芑一人。

庭院中种了一株碗口粗的桃树,绿叶成荫。树下一只雪白的鹦鹉在东张西望,见了我吱喳叫了一声。廊下的小丫头正在打盹,闻声连忙起身迎接。我问道:“你们姑娘在做什么?”

小丫头面露难色:“姑娘送公主殿下回玉华殿,回来就一直哭,饭也没好好吃。大人来得正好,快进去瞧瞧吧。”说着打起竹帘。

室中幽凉,明纱坠地。嘉芑侧身坐在后面哭泣,瘦弱的身形微微颤抖。我示意绿萼出去,独自掀起纱幕唤道:“嘉芑妹妹。”

嘉芑霍地站起,嘤的一声扑入我的怀中,泣道:“姐姐怎么才来看我!”

我轻轻抚着嘉芑的柔发,轻声道:“别哭了。”

嘉芑站直身子,盈盈行礼道:“下官徐嘉芑拜见朱大人。”

我忙扶起她道:“妹妹今天见到皇后娘娘了么?”

嘉芑拿帕子拭泪:“本想趁着送公主回玉华殿的工夫,再求一求娘娘。谁知史姑娘在跟前,不好说的。姐姐,我父亲真的是冤枉的。日常他常在家中与我说,当今是明君,绝不会由着北虏寇虐、百姓受苦,他怎会找言官上那样的奏折呢……”说罢啜泣不已。

她的丝帕已经湿透,我只好塞了自己的给她。我也不接她话,只问道:“你可听见皇后娘娘和史姑娘说了什么?”

嘉芑一愣,迟疑道:“这……”

我知道她年少胆小,不敢随意透露玉华殿的言语动静,于是微笑道:“妹妹只管说,别怕。”她垂头半晌,方道:“我坐在那里,焦急万分,可是史姑娘还在和娘娘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一句也说不上。倘若贵妃在的话,我还能去恳求她,可如今——”

我欠身坐在嘉芑的对面,只见她容貌虽是清秀,却不算甚美。只是眉头紧锁的模样,当真像极了嘉秬。嘉秬出事的时候,也是这般年纪。咸平十年四月十五日,明明是个晴好的天气,暗藏的死亡气息却冰冷如铁、锋利如刃。我叹息道:“即使贵妃娘娘在宫里,也不能干预政事。”

嘉芑一听更是绝望,凄然道:“姐姐,我该怎么办?”

我只是追问:“皇后娘娘和史姑娘说了什么?”

嘉芑愕然:“娘娘和史姑娘说什么,当真很要紧么?”

我又问:“究竟说了什么?”

嘉芑努力思索了好一会儿,方道:“史姑娘在和皇后娘娘看一幅画儿,说她昨天午后从玉华殿出来,看见屋脊上停了两只五彩神羽的大鸟儿,只一会儿便飞走了,只得回去画了像,请皇后娘娘品评。皇后娘娘大赞那鸟儿美丽吉祥,却不知叫什么名字,说是午后会见群臣的时候让大家都瞧瞧。我不便多坐,后面又说了什么,我却不知道了。”

我松了口气,微笑道:“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说不定可以搭救你爹爹。”

嘉芑精神一振,忙问道:“真的么?如何搭救?”我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末了道:“如今皇后娘娘还未定罪,这个法子或有效用。妹妹当速速行事,不可耽搁。”

嘉芑感激涕零,起身拜下:“多谢姐姐。”

我忙扶起她道:“何须言谢。我走了,你这就去吧。”

嘉芑有了努力的方向,兴奋得红了脸。我微微一笑,告辞而去。

过了两日,听闻徐太常在狱中上书,陈述了拒绝和议、一举歼敌的重要,更详细描述了玉华殿顶史易珠看到的那两只五彩神羽鸟的名称和习性,大赞这是战事进入最后阶段时上天所示的吉兆,我朝一定能攻下坚城,振旅还朝,实现太祖南北一统的夙愿,还百姓一个海晏河清。嘉芑也上书表明父亲一贯的主战立场,文辞虽质,情致却深。皇后命人将两封奏疏送呈前线,听闻皇帝怒气大减,虽不能说龙颜大悦,总算没有再催促皇后严惩了十几日后,徐太常免官出狱。由于在狱中饱受折磨,险些丢了性命,颇有些万念俱灰,于是动念南归。嘉芑是孝女,当即决定辞官,回乡侍父。

听闻嘉芑要辞官,我虽有不舍,却也代她高兴。她离开的清晨,其余四位女巡都忙着送皇子公主上学,只有我来送她。她再次下拜,称谢不已,随即轻快地上了一辆青绸小车远远去了。依稀只见车帘一角轻轻翻开,灿若明星的眸光一闪,随即隐没,再无回顾。

烟雨蒙蒙,柳色青青,这是一个凉爽宁和的夏日清晨。我沿着汴河岸边的小路缓缓往回走,嘴边噙着一丝微笑。走了几步,愈发轻快起来,忍不住哼了两支曲子。忽见大柳树后转出一个撑着绯色油纸伞的红衣少女来,笑吟吟道:“大人万安。大人好雅兴。”

我抬头一瞧,原来是史易珠,不禁笑道:“既来了,何不送送徐大人?”

史易珠朝着嘉芑离开的方向望了一眼:“易珠已然送过了。”

我一怔:“几时送的?我怎么没瞧见。”

史易珠道:“不但大人没瞧见,徐大人也不知道。”

我笑道:“也罢,既来了,便是送了。”

史易珠道:“大人很高兴。让易珠猜上一猜,前不久大人破了俆女史被害的悬案,如今又救了她的亲妹和族叔。恩情还了,仇也报了,所以高兴。”

我微微颔首:“若不是史姑娘想了这个法子,我当真束手无策。”

史易珠扭着伞下的一绺杏黄色流苏,微微一笑:“易珠不过是顺水推舟,有心救他们父女的是皇后娘娘。徐太常能认出吉祥鸟,还要皇后劝得好,陛下才能消气啊。”

我摇头道:“若不是史姑娘,谁又能在皇后面前说上话?”

史易珠道:“闲来娘娘常对易珠夸赞大人,想来若是大人去说,也是无妨的。”

我诚恳道:“无论如何,我要代嘉芑多谢你。”

史易珠笑道:“谁让大人是菩萨心肠,成日里这也要救、那也要救,我自诩知己,只好帮大人想想办法了。”

她语带双关,微含讥讽。我却甚是感动,不觉唤道:“易珠妹妹……”

嘉芑走后,因三位公主与皇后同住,暂没有为青阳公主补选侍读,只是命封若水暂代其职。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征马不足的事情听闻不了了之。秋凉的季节,北燕盛京已经坚守了三个月,然而皇帝破城的决心也甚是坚决。他在城下开垦屯田,整修军备,操练兵马,数次退敌,收降众多。如此一来,盛京已变成一座孤城,每天都有军士百姓逃出城来投降。然而北燕皇室也甚是硬气,就是不降。转眼到了腊月,听闻城中粮草颇丰,而王师在外,飞刍挽粟,所耗不菲,虽有屯田,不足十一。皇后在京中新铸了几十门炮送到前线,说是新年之前一定要结束战争。

这一日午后,我带着绿萼在金沙池边散步。前些日子下了几场大雪,接着天气骤冷,金沙池上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上有十几个年轻的宫女和内监在滑冰,冰刀在脚下划出两道浅浅的印子,仿佛锦缎上闪闪的银丝。众人一面快速移动,一面亮出优美而危险的姿态。我站在水边看了一会儿,与绿萼指指点点。

绿萼羡慕道:“这些一年到头都在景园服侍的人,夏天下水捉鱼,冬天冰上起舞,比在宫里拘着强多了。”

我笑道:“咱们在景园也住了半年了,还有哪些不足?说这样的酸话。”

绿萼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有些年没来景园了,要住一年,经历一回四季,那才好呢。”

我摇头一笑。忽见从湖心岛北面溜出三个小小的人影,鱼贯而前。领头的女孩约莫十岁,身着白色小袄,后面跟着两个女孩,一前一后拖着棉袄后摆,最小的一个不过才五六岁。领头的女孩儿身体前倾,溜得甚快,转眼已经快到湖心。绿萼道:“连那么小的宫女都划得这样好!”

我点点头,心中却狐疑。忽见三个女孩侧过身来,向东溜去。为首的女孩儿樱唇雪肤、身材高挑,赫然便是义阳公主!后面跟着的,是平阳公主和青阳公主。我大惊,四周一望,并不见她们的乳母和丫头在附近,便知她们是趁着在玉华殿午睡的工夫,独自溜出来玩耍。义阳一向艺高人胆大,带着不会溜冰的平阳和青阳,竟然丝毫不惧,又转向北去。

绿萼也吓得呆了。我忙命她去玉华殿报信。然而只一错眼的工夫,三位公主都不见了。青天白日的,我浑身一颤,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忙过桥往湖心岛查看。刚走一半,忽听有宫女惊呼道:“有人掉到冰窟窿里去了!”

我更是惊慌,三步并两上了湖心岛,却见有几个宫女慌慌张张上了岛,匆忙脱去冰刀,顺桥就往回跑。我猛地拉住一个宫女,喝问道:“怎么回事!”

那宫女吓得面如土色,颤声道:“奴婢……奴婢刚才看到有三个小宫女掉到冰窟窿里了。”

我问道:“好端端的,怎的会有冰窟窿!金沙池的冰不是很厚么!”

那宫女双手乱摆,大叫道:“奴婢不知道……奴婢不知道……”说罢挣脱了我的手,跌跌撞撞地跑了。

我向湖面望去,只见几个胆大的内监低着头四处查看,更有一个十分勇敢的,快手快脚脱了衣裳,只穿着贴身的小衣,一个猛子扎到冰窟窿里救人。一个蓝衣内监见我在岸边张望,便溜了过来行礼。我肃容道:“刚才掉下去的小女孩儿,不是什么小宫女,而是三位公主。快多叫些人来!”

那内监大吃一惊,连忙叫了几个人脱了冰刀往桥上奔去。那救人的内监浮上来换了口气,又沉了下去。几个胆大的宫女又下去查看,你一言我一语,冰面上乱成一团。

正在不可开交之时,只见高曜和皇太子高显快步沿湖岸走来,见冰面上慌乱如此,连忙上了湖心岛。高显道:“听说有人落水了?”

我从容行了一礼,方才道:“回皇太子殿下。有人在溜冰时落入冰洞了。”

高显道:“是谁?”

我垂眸道:“臣女看得不甚真切,似乎是三位公主。已经有人下去救了。”

高显大惊道:“几个人去救了?”

我答道:“回殿下。事起仓促,现下只有一个水性好的内监跳下去救了。”

高显回头向高曜道:“这怎么行!孤得下去救皇姐!不然母亲回宫来,孤如何交代?!”说罢就扯开了红袍,玛瑙扣滴溜溜滚到了衰草之中。高曜一把拉住高显道:“皇兄且慢。皇兄万金之躯,决不能涉险。就算要去,也是臣去。”

高显道:“你不会水,下去也是无用。还是孤去。”说罢用力抽出被高曜抓住的右臂。

高曜却死死抓住,正色道:“只要有臣在,就不让皇兄去!”

高显道:“救得及时,还有一丝希望,再拖下去就难了!”他毕竟身负武功,胳膊一扭一送,已然甩脱了高曜。一面向冰面狂奔,一面扯开身上的锦袄。红彤彤的金丝五龙袍被甩在冰面上,宛如雪白的肌肤被翻起了可怖的血肉。只一瞬,高显连跑带滑跳入了冰洞之中。高曜也着急起来,踮着脚就往冰面上去。我拉住他,轻轻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冰面上人多了起来,众人带了冰锄敲开厚厚的冰层寻找三位公主。又有数人跳下水去救人,高显和那内监从新敲开的冰洞中探出头来换气,如是十数次,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终于将三位公主拖出了水面。此时皇后已得了讯息,亲自带了人在岸上观看。几位乳母和贴身服侍公主的丫头都跪在水边哀哀哭泣。苏燕燕和封若水也从雯清轩赶了过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三位公主抬上岸,我和高曜连忙过桥上岸。太医忙挤压胸腹,三位公主虽是呕出不少水,却面色惨白,连眼皮也不动一下。太医们颇有难色,都无力地摇了摇头。众乳母宫女顿时放声大哭。

高显和那内监精疲力尽地爬上冰面,连衣裳都顾不得穿好,赶忙跑上岸来。见此情景,高显大叫一声,仰头昏了过去。太医连滚带爬地过去查看。皇后满目悲痛,由穆仙扶着,几乎站立不稳。

三位公主的尸身既已被举上岸,众人无事可做,唯有哭天喊地。池边的人越来越多,层层跪到书厫门下。我亦远远跪下,埋头不语。

咸平十四年的春天,将始于天下混一的天下大义,亦始于金沙池畔的愁云惨雾。

不,或许春天永远也不会来到了。

注释:

[1]《孝经·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长短经·惧诫第二十》:“议曰:……今时昏道丧,九域焚如,而委忠危朝,晏安昏宠,忠不足以救世,而死不足以成义。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阎忠又当持此论以相说也。”

[3]《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隽不疑传》:“登堂坐定,(隽)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暴)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

[4]《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5]《汉书·外戚传下·班婕妤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

[6]蔡申《卜算子》:“重重雪外山,渺渺烟中路。路转山横无尽愁,正是分携处。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锦素沈沈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7]《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8]《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9]《论语·为政第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12]《汉书·元帝纪第九》:“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13]《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14]《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隆传》:“超曰:‘应龙以屈伸为灵,大人以知机为美。今连兵积岁,资储内尽,强寇外逼,百姓嗷然无糊口之寄,假使张、陈、韩、白,亦无如之何!陛下宜思权变大纲,割区区常虑。苟卜世有期,不在和好,若天命去矣,宗族可全。’”

[15]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16]官告: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也叫“告身”。

[17]《春秋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大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邑?邑将焉往?’”

[18]《史记·孔子世家》

[19]辛弃疾《瑞鹤仙·赋梅》:“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20]《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朱浮传》:“盖闻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21]《史记·外戚世家》

[22]《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夫诱人之方,惟名与利,名近虚而于教为重,利近实而于德为轻。专实利而不济之以虚,则耗匮而物力不给。专虚名而不副之以实,则诞谩而人情不趋。”

[23]《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子干归,韩宣子问于叔向曰:‘子干其济乎?’对曰:‘难。’宣子曰:‘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

[24]《韩非子·十过》:“奚谓小忠?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於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坚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於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故坚谷阳之进酒不以雠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25]《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6]《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7]李世民《帝京篇》:“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28]《亢仓子·贤道》:“祭公问贤材何从而不致,亢仓子曰:‘贤正可待不可求,材慎在求不慎无若。天子静、大臣明、刑不避贵、泽不隔下,则贤人自至而求用矣。’”

[29]《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三·萧钧传》

[30]《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1]《孝经·纪孝行章》:“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32]此故事出自《拉封丹寓言诗》中《狮子、野狼与狐狸》一篇,略有改动。

[33]《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34]西汉陆贾所著,向汉高祖论述存亡之徵的政治论文,凡著十二篇,号曰“新语”。

[35]《南风》之诗,相传为尧舜所作,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36]《新语·无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周公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37]《紫藤树》,李白诗。

[38]《国风·邶风·击鼓》

[39]《晋书·列传第二十八·周处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40]《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41]《圣经·创世纪》中诺亚方舟的故事,略有改动。

[42]《论语·尧曰》:“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43]《后汉书·杨震列传第四十四》,原文为:“今殿前之气,应为虹蜺,皆妖邪所生,不正之象,诗人所谓蝃者也。于《中孚经》曰:‘蜺之比,无德以色亲。’方今内多嬖幸,外任小臣,上下并怨,喧哗盈路,是以灾异屡见,前后丁宁。今复投蜺,可谓孰矣。”

[44]绿松石,因从西域进口过来,中国古代称之为突厥玉。

[45]蜚廉生恶来,恶来为周武王所杀。后蜚廉生季胜,造父为季胜的曾孙,为赵氏祖先。恶来的子孙也姓赵,其玄孙非子居犬丘,为嬴氏祖先。此处系玉机错记。

[46]《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47]《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48]《伊索寓言·恋爱中的狮子》,略有改动。

[49]《汉书·梅福传》:“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50]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51]出自《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52]《战国策·齐策一》:“齐将封田婴于薛。楚王闻之大怒,将伐齐。齐王有辍志。公孙闬曰:‘封之成与不,非在齐也,又将在楚。闬说楚王,令其欲封公也又甚于齐。’婴子曰:‘愿委之于子。’公孙闬为谓楚王曰:‘鲁、宋事楚而齐不事者,齐大而鲁、宋小。王独利鲁、宋之小,不恶齐大,何也?夫齐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愿勿止。’楚王曰:‘善。’因不止。”

[53]《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驩。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夫史举,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然则王若欲置相于秦,则莫若向寿者可。夫向寿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以听事。王必相向寿于秦,则楚国之利也。’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54]《孝经·圣治章第九》《孝经·士章第五》

[55]陆贾《新书》:“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所剥割皆象理也。然至髋髀之所,非斤则斧矣。仁义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

[56]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2年),名不详,楼烦(今山西朔城区)人,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嫔妃。班氏为班况之女,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汉成帝初年,班氏入后宫,受成帝的宠幸,册封为婕妤。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后,逐渐失宠,为了避免与赵氏姐妹争斗,主动请愿去长信宫服侍太后,最后孤单而终。

[57]《论语·里仁》

[58]《论语·子罕》

[59]《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60]《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61]《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62]《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女”通“汝”,在此为戏语。援引《牡丹亭》中“酒是先生馔,女为君子儒”一句戏语。

[63]《诗经·卫风·硕人》这首诗描写齐女庄姜与卫庄公婚礼的盛状和庄姜的美貌,后庄姜无子无宠,郁郁而终。

[64]《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65]《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广与望气王朔语云:‘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耶?’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尝反,吾诱降八百馀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尔。’朔曰:‘祸莫大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也。’”

[66]《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

[67]《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68]《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69]《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70]《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7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72]《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7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74]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

[75]张敞,字子高,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人。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总要博引古今,朝中公卿莫不佩服。他不拘小节,往往穿上便衣,摇着扇子,在长安街上溜达;有时早晨起来还提笔为他的夫人画眉毛。这些事被皇亲国戚据为话柄,在宣帝面前告发他行为轻浮。宣帝亲自询问他有无这些事,他回答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宣帝听后笑了笑,没有办他的罪,但始终也没有再提拔他。

[76]吕不韦和楚国的春申君都曾将自己怀孕的姬妾献给自己的君王,以博取长久的富贵。

[77]汉武帝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止太子生母钩弋夫人将来祸乱朝纲,便找了个借口杀了她。

[78]《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79]《诗经·周颂·雍》:“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80]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后来衣锦荣归,封当年羞辱他的少年为中尉。韩安国在梁国时,曾犯法入狱,被狱卒侮辱,韩安国说:“死灰复不复然乎?”狱卒说:“然即溺之。”后来韩安国被拜为二千石内史,狱卒害怕逃跑,韩安国召他回来,善待于他。

[81]卜式,西汉大臣,洛阳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屡犯边,他上书朝廷,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汉武帝欲授以官职,辞而不受。

[82]《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甘延寿和陈汤矫诏发汉兵和西域诸国兵消灭郅支单于之后,上书朝廷:“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83]《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字翁孙,西汉著名军事家。宣帝时,羌族扰边,赵充国为将,在边境实行屯田政策。当时羌族的先零部最为活跃,而其他部落均呈观望态度。宣帝催促赵充国乘胜一股脑儿歼灭羌族诸部,但赵充国始终坚持只打击先零,威慑其他。宣帝最后同意了赵充国的对羌战略。

[84]《汉书·冯奉世传第四十九》,冯奉世,字子明,西汉将领。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侯的身份持使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脩城,都尉宋将说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西汉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西汉使者奚充国。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发动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车王自杀,就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西域。

[85]班超,字仲升,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班超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86]《汉书·赵尹韩两张王传第四十六》,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人。他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曾任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地方管理,转变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

[87]《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8]《汉书·杜周传第三十》:“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人行之所先也。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主,远观其所主。”

[89]《资治通鉴·汉纪十》:“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90]《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1]《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92]《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93]《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马援)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旧故,身衣羊裘皮绔。”

[94]白居易《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95]《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二十七年,(臧)宫乃与杨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

[96]《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

[97]《韩非子·说难第十二》:“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98]《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9]《荆钗记》讲述的是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最初是一出南戏,后来被改编成越剧和京剧等剧种。

[100]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101]《易》曰:“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102]《韩诗外传》:“妇人有五不娶:丧妇之长女不娶,为其不受命也;世有恶疾不娶,弃于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于人也;乱家女不娶,类不正也;逆家子不娶,废人伦也。”

[103]《后汉书》:“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104]《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105]《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106]《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107]《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隗嚣传》:“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弩马铅刀,不可强扶。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108]《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陈汤传》:“今汤亲秉钺,席卷喋血万里之外,荐功祖庙,告类上帝,介胄之士靡不慕义。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

[109]《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优秀之人的才华一定不会被埋没。

[110]《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虽有明圣之姿,犹屈己从众,故虑无遗策,举无过事。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111]甘昭公,即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初有宠于惠后,将立为王,未及而卒。甘昭公奔齐。周襄王复之。后以狄师攻襄王,王出逃到郑国。

[112]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少子。汉景帝爱弟弟,赐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景帝曾当着窦太后的面说要传位给梁孝王,后来袁盎进谏,遂不许。梁孝王便让人刺杀了袁盎。

[113]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114]《汉书·窦田灌韩列传第二十二》:“(韩)安国曰:‘……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语曰: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

[115]《汉书·袁盎晁错传第十九·袁盎传》:“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116]《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117]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楚国人,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消弭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118]出自《梦溪笔谈·乐律志二·声同共振》,说的是琴弦共振的物理原理。原文为:“古法,钟磬每虞十六,乃十六律也。然一虞又自应一律,有黄钟之虞,有大吕之虞,其他乐皆然。且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人名琴,或谓之‘清徵’,或谓之‘清角’。不独五音也,又应诸调。余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遍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古法,一律有七音,十二律共八十四调。更细分之,尚不止八十四,逸调至多。偶在二十八调中,人见其应,则以为怪,此常理耳。此声学至要妙处也。今人不知此理,故不能极天地至和之声。世之乐工,弦上音调尚不能知,何暇及此!”

[119]《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120]三国时魏将郝昭临终前告诫儿子郝凯,曰:“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耳,死复何在耶?今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

[121]《论语·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22]《汉书·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贾山传》:“其后,文帝除铸钱令,山复上书谏,以为变先帝法,非是。又讼淮南王无大罪,宜急令反国。又言柴唐子为不善,足以戒。章下诘责,对以为:‘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其言多激切,善指事意,然终不加罚,所以广谏争之路也。其后复禁铸钱云。”

[123]《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124]郑吉,西汉会稽人,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汉宣帝时,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升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万余人归汉,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5万人以迎之。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西域第一任都护,故《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第二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断情崖:千年一诺 黑月光泄露心声后,所有人都慌了 D级废物向导,被S级哨兵们疯抢 全家瞒着我修仙 武魂骷髅,在斗罗骨化须佐 真千金癫系训狗,伪忠犬疯狂摇尾 男人怎么可以生孩子呢 狐狸老婆太粘人[星际] 听闻 权臣冷又撩,二嫁夫人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