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灵修殿,我脱去外袍。一身燥热顿时化作冷汗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沁出,腻腻的,濡湿了薄薄的中衣。我双腿一软,坐倒在书案前。芳馨忙跟了进来,问道:“姑娘自出了御书房,面色便很不好。圣上究竟问了什么?”
我随手拿起一支紫竹羊毫笔,却发现右手颤抖得厉害,根本写不下字。芳馨愈加急切:“姑娘怎么了?”
我微一苦笑道:“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原本我只想在陛下面前承认,我一时大意,错看了内史。可是,我张口便替皇后开脱求情。”
芳馨掩口惊道:“那陛下怎么说?”
想起御书房中干燥温暖的气息和如芒在背的目光,我叹道:“陛下说,他自会派人查证,便赶我回来了。”
芳馨顿时松了一口大气:“奴婢在门外看到陛下神色如常,倒并没有不高兴,姑娘大可以放心。”
我亦吁了一口气,苦笑道:“是了。他说会派人查证此事,恐怕是一句戏言。陛下一向心意如铁,怎能轻易更改。如今还未查实便将皇后软禁,连二殿下也不能去请安。若有心去查,又怎会如此?”
芳馨道:“若陛下并未将姑娘的话放在心上,那便最好。”
我重新握起笔,合目长叹,颤声道:“只怕我再无勇气谏言。我实是个懦弱之人。”
满腹心事,连书也看不下去,只是站在院中发呆。御书房的那对玄色金丝龙靴总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梅香阵阵也未能驱散那抹迫人的龙涎香。午后下起雪来,红芯为我披上簇梅织锦斗篷:“太冷了,姑娘可要进屋去?”
我答非所问:“红芯,你还记得旧日我所居住的院中有一株梨树么?”
红芯笑道:“如何不记得?记得长公主府中,小姐妹们最羡慕的便是姑娘能独居一院,且院中有这样一棵梨树。每到春天,姑娘总是有新做好的梨花香囊佩戴。”
我轻轻一嗅梅香,似是嗅到了故居的梨香:“可惜梨花只在春天开,我和姐姐自过了年,便眼巴巴地看着梨树,只盼望它早些开花。如今在宫里,一年四季自有花房送来新鲜花朵,可是我盼着开花的心境,却不见了。”
红芯似是不解:“可是奴婢却觉得,宫里四季常有鲜花,比府里好多了。既然四季都有花开,又何须盼花开?只管好好观赏便是了。”
我心中一动:“四季都有花开……”
红芯笑道:“奴婢过去在长公主府,只是做些杂事。虽然自在,还时常可以偷懒,可是像奴婢这样的丫头,根本进不了长公主和柔桑县主的屋子,任何露脸或是得赏赐的事情,从来没有奴婢的分。进宫之后虽然多了许多主子,又要守着规矩,每日也着实辛苦,但奴婢还是觉得进宫跟着姑娘更好。就好比……爬山虽然辛苦些,可是山顶的风光毕竟更好。”
我大为惊讶,转身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红芯笑道:“对做奴婢来说,本就是如此。好比慧珠姑姑,日日服侍长公主,自然比不得奴婢这样自在,可是在府里,人人都要敬着她,月钱也是独一份的。奴婢可不想永远都只在二门上混着。”
我一怔,不觉失笑:“想不到你还很有志气。”
红芯红了脸道:“奴婢的这点私心让姑娘见笑了。奴婢这一辈子,永远都只是奴婢罢了。”
我拉过她的手,微微一笑:“你多心了,我并没有取笑你。你说得很有道理。是我一时耽于春愁秋恨,见识竟然短了。”
红芯身子一跳:“姑娘的手这样冷,还是进屋吧。这梅花在屋里也能看到。”
回到灵修殿,一时间仍心绪难平,手中摩挲着书卷,眼中只见小字如麻。绿萼上前奉茶,说道:“姑娘,思乔宫的车大人来了。姑娘见是不见?”
红芯闻言道:“她来做什么?平常只会告状挑拨,正事好事全没她的份。况且她从来也没来过咱们长宁宫。”
绿萼笑道:“姑娘还没说话,你倒是倒核桃车子一样说了这么些。”
红芯道:“她害得于大人还不够惨么?姑娘费了多大的心思才将于大人救了下来?这样的人,多半没安好心。”
我笑道:“无妨。请车大人进来吧。”
只见车舜英一身柑色水云纹织锦长衣,外罩一件油光水滑的黑貂皮氅衣。她一进屋子,便放下兜帽,但见她原本细小的五官愁苦不安得结成一团,似是面饼上没有撒匀的芝麻。她从未来过长宁宫,如今情势大变,她的来意我也能猜到几分。
我走下书案,含笑行礼:“车大人今日怎肯劳动玉趾,到我这里来?”
见我还有几分热情,她神色一松:“玉机姐姐知道么,皇后娘娘竟然被软禁守坤宫,这可如何是好?”
三位女巡之中,以我的年纪最长。然而车舜英素来只称我为“朱大人”,今日若非情势窘迫,她也绝不肯尊称一声“姐姐”。我不答,亲自引她入座。还未坐定,她又追问:“皇后究竟因何事触怒陛下?”
我一笑:“难道陆贵妃没有告知车大人么?”
车舜英红了脸道:“昨夜陆贵妃从定乾宫回来时,妹妹已经睡下了。今晨陆贵妃方告诉我皇后软禁之事,只是内中缘由,贵妃没有多说。连服侍平阳公主的乳母都不告诉我。故此妹妹一无所知。”
我把玩着花鸟紫铜手炉的花苞盖扭,微笑道:“软禁皇后是圣意,你我仅知这一点便足够了。内中因由倒也不必追究。”
车舜英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姐姐难道一点不担心么?娘娘被软禁,这……你我该当如何?”
我笑道:“你我?照平日一般便是。”
车舜英顿时语塞,强抑住眼中的焦灼,讷讷道:“我……没有姐姐这般有定力。还望姐姐指点一二。娘娘究竟何时会被解禁?”
我微笑道:“车大人,我是真的不知,也无从推测。但若车大人肯听我的,玉机倒有一言奉告。”
车舜英忙道:“玉机姐姐快请说。”
我随手自白瓷瓶中抽了一枝腊梅出来,瓶中水寒,点在掌心。花色欲明,花香欲冷。“若娘娘在小年之前还不能解禁,我劝大人,还是辞官为好。”
车舜英一惊,怔了片刻,微生怒气:“我为什么要辞官?”
我不欲争辩,只澹然一笑:“趁陆贵妃还没有临盆,快辞官吧。”
车舜英自知在宫中不得人心,默然片刻道:“玉机姐姐也会辞官么?”
我摇头道:“我不会。”
车舜英冷笑道:“人人皆知朱大人乃是皇后最信赖的女官。”
我将腊梅抛回瓶中,起身笑道:“车大人此言不确,皇后最为信赖的女官难道不是车大人么?若论忠心殷勤,我远不如车大人。我没有撺掇皇后治妃嫔的罪,也没有苛待过公主,更没有告密害死过人家的母亲。我心里有什么怕的呢?”
车舜英面色大变,霍然起身,恨恨不语。我站在灵修殿门口,以为送客之意:“我说的都是好话,望车大人三思。”
车舜英眼睛一红,强忍泪水,草草行了一礼,疾步出门。我吁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芳馨进来一面收拾茶盏一面道:“奴婢在外面都听见了,姑娘仁慈。”
我自嘲道:“我?仁慈?”
芳馨微笑道:“可不是么?这位车大人素来与姑娘不睦,又做了好些不光彩的事情。姑娘大可冷眼看她被罢官驱逐。又何必让她辞官?这难道不是为了保住她的体面么?”
我叹道:“她被皇后选进宫来时,足足小了我们一岁,书也不曾多读。为的不过是在思乔宫监视陆贵妃的一举一动,皇后也未必十分信她。这样为官,很是可怜。更可怜的是,她尚不自知,得罪了两宫贵妃。我虽不喜欢她,也不忍见她受罪。话已说过,听不听随她去吧。”
芳馨道:“若她肯听,是她的造化。”
我涩然道:“人微言轻,终是无用。过去我总以为,只要我自己胸怀坦荡,便无惧风雨。可是我明知皇后的冤屈却没有勇气再谏,方才明白自己的无用。坦然无惧,却又无用之极!在这宫中,我唯一可凭借的,不过是我的心智和口舌,可是任凭我怎样费尽心思,都比不过权势如山。所谓‘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55]。掖庭属杖死了曾娥是这样,陛下令皇后百口莫辩亦是如此。”说着冷笑不已,“胸怀算得什么?权势才最要紧!”
芳馨叹道:“姑娘深恨自己无法搭救皇后,故此才不忍看车大人落难。姑娘刚才说到权势,奴婢以为,权势能杀人,也能救人。姑娘虽然无权无势,何妨借些来?”说着向西面一指。
一语点醒了我,我脱口而出道:“皇太后!”
芳馨微笑道:“太后向来仁慈,姑娘好好想想法子,说不定还能有些眉目。”
一颗心莫名兴奋起来,愤恨抑郁顿时扫去大半。“姑姑说得不错。我怎么没想到。”
芳馨笑道:“姑娘身处迷局之中,难免看不清楚。奴婢只知道太后是陛下的亲娘,太后若开了口,陛下也不好违拗的。只是太后向来不干预后宫之事……”
我忙道:“我明白。保住后位,可说十分渺茫。如今我能做的,不过是让皇后少受些苦楚罢了。我要好好想想这件事。”
芳馨一笑,端了茶盏躬身退出。
过了几日,皇后仍没有解禁。守坤宫正门紧闭,侧门也都上了锁。偌大的宫苑只剩了皇后、惠仙和商公公三人。连桂旗和桂枝等执事宫女,都被李演带人赶了出来。一向花团锦簇的正宫,如今只有四面高墙围绕着三个形同鬼魅的可怜人。好在只有两个内官守在正门,另外两个侧门各有一人把守。
守坤宫后花园的北墙之后便是益园。天黑后益园东门、西门、东南角门、西南角门和北门都要落锁,整个益园便空无一人,正是架梯潜入守坤宫的好时机。梯子是现成的,只是还不够高。另外如何事先将人和梯子藏入益园,又不被人发觉,却是颇费思量。
这一日晚膳后,小钱兴冲冲地进来禀道:“奴婢方才在花园里又查看了一番,发现有个藏梯子的好地方,保管巡夜的人瞧不见。”
芳馨道:“是什么地方?”
小钱道:“益园的南墙下是游廊,廊顶与南墙之间正可以藏梯子。奴婢悄悄地窝在廊顶上,待关了园门,便架梯子神鬼不知地潜入守坤宫。岂不甚好?”
我想了想道:“不错,守坤宫北墙下是一排花房,竹梯虽短,却也够用了。”说罢,又担忧道,“如此,你不是被锁在园里了么?”
小钱笑道:“这个大人不必烦恼,守坤宫的后花园里多的是垫脚的石头木头,奴婢趁夜从东墙爬出。出门便是长宁宫侧门,大人记得给奴婢垫两个凳子,留着门便好。事不宜迟,大人可要奴婢今夜就去么?”
我站起身,肃容道:“我要和你一道去。”
芳馨大惊道:“这怎么行?姑娘万金之躯,怎能去爬墙?若摔伤了可怎么好?”
我微笑道:“有小钱在,我不会摔着的。何况皇后正在受苦,我若不去看看她,心里总是过不去。姑姑不必拦我,我答应姑姑,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芳馨念佛道:“这一次就够奴婢悬心的了,难道还有下次?还是让奴婢想想,有没有别的法子。”说着又怪小钱,“你这猴儿,让你想想怎生见到皇后娘娘,你便只知道爬墙!”
我忙道:“小钱这个主意好。这是最不惊动人,最简单可行的法子。待二殿下写完了功课,咱们便去益园。”
芳馨道:“如此奴婢也要去。不然奴婢等在宫里,非得急死不可。”
我摇头道:“姑姑不能去,姑姑得为我们留门。”
芳馨咳了一声,甚是不悦:“当真荒唐!”
我毕竟年少,想到此生竟然还有翻墙越禁的时刻,心中兴奋不已:“姑姑不必忧心,我和小钱很快便会回来。此时刚交一更,二更之前,我定会回来。”
不多会儿,天完全黑了下来。我心不在焉地陪高曜写了两篇字,便借口头痛打发他回去了。长街上冷风如刀,空无一人。此时巡夜的内侍正在西一街,隐约听见他敲响了一更。芳馨悄悄地将我和小钱送到长宁宫后院的西侧门,出门二十步便是益园的东南角门。小钱往北望了望,便回身扛起梯子,一溜烟进了益园。芳馨仍是不放心,我虽然抱着手炉,她仍是又塞了一荷包素炭给我。我兜起褐色斗篷的风帽,快步穿过角门,借着月光,只见小钱已在南墙下架起了梯子。
益园一片漆黑,最后一班巡夜要过一刻钟才来关园门。小钱在下看我攀着竹梯爬上了游廊之顶,他自己也轻手轻脚地爬上来,将梯子收了上来。我们两人靠着南墙蜷在廊顶上。益园格外湿冷,幸好没有风。池边小径上,皇后最为钟爱的紫藤架子已被拆掉,几棵秃柳枝桠上的残雪在月下莹莹有光。忽听小钱在轻轻搓手,我忙将手炉往他怀中一塞。小钱不及推辞,只得笑着接了。
不一时,巡夜的宫人锁了五门。万籁俱静,偶有积雪掉落树梢的轻响。我和小钱架起梯子,爬上墙头,又将梯子抽起,放到墙的南面。守坤宫后花园的北墙下是两排花房,梯子恰好够长。
我们将梯子藏在花房中,沿着小径向前院走去。路上的积雪尚未扫去,已结了厚厚的冰。周围一片晶莹茫然,春日里姚黄魏紫竞相开放的盛景已是昨日春梦。我心跳得厉害,停下喘息片刻。小钱吓了一跳,以为我脚下打滑,赶忙扶住了我。
前方仍是一片漆黑。我站直了身子,深吸一口气,胸中似有森然剑意。幸好后院的角门没有上锁,抬眼只见皇后的寝宫内一点灯光如豆。
小钱轻声道:“奴婢去敲窗。”
我忙止住他:“别急。且看定了再说。”
我二人悄悄走到皇后寝殿的北窗下。窗没有关严,室内的融融暖意自窗隙中扑面而来,安息香的宁静香氛缓缓逸出。我心头一松,看来皇后虽被软禁,但并没有在吃穿用度上受到苛待,寝殿中用的仍是上好的银炭。惠仙将一个汤婆子埋入龙凤呈祥的锦被后,便走了出去。整个寝殿空无一人。我慢慢打开北窗,率先翻了进去。
悄悄走到东偏殿的门口,已能听见皇后说话的声音。守坤宫已是人去楼空,只在近南窗妆台处点了几盏琉璃灯。我身处一片昏暗之中,皇后的轻语在宽阔的偏殿之中显得分外清晰:“采采,这些年我是不是老了许多?”
我正自纳闷这“采采”是谁,却听惠仙说道:“小姐正在盛年。”
皇后的语气中含一丝惘然:“是么?那为何他总是不喜欢我?”
惠仙道:“圣上……是十分敬重小姐的。”
皇后苦笑道:“敬重?他待陆氏和周氏,不都敬重有加么?敬重与喜爱,本就全不相干。若论喜爱,他自是最爱周氏,她的容貌最美,虽然年纪大了些,却还算保养得宜……”
惠仙无奈唤道:“小姐……”
皇后完全不理会惠仙,自顾自道:“他不喜欢我也就罢了,为何要将我置于如此境地,甚而不许我辩白?”
惠仙迟疑道:“陛下或许会找朱大人询问此事的。”
皇后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语气中充满温柔缱绻之意:“当年他明明不是这样待我的。还记得咸平二年的春天,我进宫拜见太后。在行宫景园,在金沙湖畔,我远远地看见他,只是不敢上前去请安。他是新君,我不过是武英伯一个并不受宠的女儿,人长得也不美。此生我不敢妄想嫁入宫中,更别提做他的皇后。可是母亲却告诉我,他选我为后。当时我就像做梦一样。”说着语带哽咽,“我真心将他视作夫君,他却一天比一天冷淡。既不爱,又何必选我为后?”
惠仙无言以对,只叹了一声。皇后接着道:“我也知道,这些年我变得太多。可他又何尝没有变?大婚后不久,他便专宠周氏,将我抛在一边……”
惠仙轻轻道:“小姐的委屈,奴婢明白。奴婢自小服侍小姐,怎不明白小姐的为人?周氏狐媚专宠,陆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小姐若不变厉害些,只怕要被人小瞧。”
皇后幽幽一叹,无限哀婉:“从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如今却不是了。到底是因为他并不喜爱我,当初娶我为后,也只是为了笼络骁王党。也是,我的资质,怎比得上周氏?我的出身,又怎及陆氏?大婚的恩爱,都是梦罢了。”
惠仙忙道:“小姐何出此言?小姐真心待陛下,陛下怎会不知?”
我闻言恻然,已不忍再听,于是从暗处走出。皇后正坐在妆台前侧头查看眼角的细纹,惠仙跪坐一旁。我一身暗影落入镜中,皇后身子一跳,回头喝道:“是小商么?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我忙疾步上前:“是臣女,娘娘万福。”
皇后站起身来,先是震惊,随后欣喜:“怎会是你?你是怎么进来的?”只见皇后穿着一件素锦中衣,外披绿牡丹云锦寝衣。炭火正旺,站久了微觉燥热。豆绿牡丹在昏黄的火光下显得薄脆而萎靡,越发显出皇后的清瘦与落寞。
我除去斗篷,关切道:“娘娘一切可好?”
皇后双眼沁出泪花,拉着我的手连连点头:“本宫很好。倒是你,究竟是怎么进来的?”
我笑道:“臣女是从益园翻墙进来的。”
皇后道:“你竟不怕摔着!若是让人发现,那可如何是好?”
我摇头道:“娘娘如此境况,臣女怎还能安坐宫中?自是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来见娘娘。如今见娘娘安好,臣女也就放心了。”
惠仙喜极而泣:“到底是朱大人又忠心又有情义。”
小钱道:“咱们大人自从听说娘娘被困在宫里,急得寝食难安,日夜思量能进宫来看望娘娘的法子。”
皇后甚是感动:“难为玉机了。惠仙奉茶,本宫有许多话要与玉机说。”
惠仙恭敬道:“是。请这位小公公随奴婢来。”
小钱会意,正要随惠仙出去。忽听南方传来一阵嘈杂,竟似宫门大开,有人来了。惠仙忙从椒房殿出去查看,旋即匆忙赶回偏殿:“娘娘,陛下来了,这……”
不一时商公公一溜小跑进来:“娘娘,圣上驾到,预备接驾。”转眼一看我站在皇后身边,顿时大吃一惊,愣了半晌,方才颤声道,“朱大人……这……还请暂避为好。”
皇后大惊道:“怎的这会儿会来?”又向我道,“你且去本宫寝殿暂避。”说着扶着惠仙的手疾步走进椒房殿。我带着小钱从东偏殿的西北小门出去,原本要去皇后的寝殿,忽然心念一动,闪身从北面的小门进了椒房殿,躲在巨大的紫檀雕花七扇屏风之后。刚刚站定,便听有人自正门走进椒房殿,又听皇后的声音道:“臣妾有礼了。”虽然强自镇定,声音仍是微颤。
冷风带着梅香扑卷进殿,即使躲在椒房殿的最深处,也能感觉到一丝凛然寒意。
殿门很快合上,殿中仍充盈着挥之不去的凝涩和冰冷。我怕久站不稳,便缓缓坐了下来。从屏风的镂缝中向外望去,果然看到凤座边的一双玄色金丝九龙靴。皇帝身后空无一人,李演也只是守在殿外。殿中静得只余两人不平的呼吸声。我右手抚胸,强抑住剧烈的心跳,努力平伏气息。
良久方听皇帝沉声道:“平身。皇后倒闲,这么早便预备歇下了么?”
皇后微微冷笑道:“臣妾不知今夜陛下要来,以此陋容见驾,请陛下恕臣妾失仪之罪。”
皇帝道:“皇后心怀愤懑,是怨恨于朕么?”
皇后道:“臣妾不敢。”
皇帝道:“朕知道,皇后受委屈了。”
皇后愣了好一会儿才道:“陛下是问过朱女巡了么?”
皇帝道:“朕已问过了。”
皇后道:“不知陛下几时才能撤去臣妾的禁足之令?”
皇帝道:“朕对不住皇后……”
皇后大失所望:“陛下这是何意?”
皇帝却答非所问:“皇后可知,朕为何亲征么?”不待皇后回答,他又道,“自过了新年,就总有言官上书弹劾你父亲,说他在边境有许多不法之事,导致河北守备松懈,燕贼横行。朕亲征,并非只为击败燕寇,也是为了查明你父亲的罪状。朕原本可以派遣钦差去,但为使你父亲不至冤屈,朕决意亲自去一次。如今你父亲已然定罪,你想听一听么?”
过了许久,都没听见皇后答话,只看见皇后的寝衣倾泻于地,耳中能清晰地听见她因惊惧而发出的啜泣之声。皇帝续道:“所犯四罪,私吞军田,中饱私囊;贪污军饷,臧货放贷;懈怠军情,纵敌深入;治军不严,赏罚失度;公报私仇,草菅人命;贻误军机,至功亏一篑。凡此五罪,你父亲实不宜再领军,朕已将他废为庶人。本当处死,但念及武英候昔日的功劳和你我多年的夫妻之情,朕且留着他的性命,在京中安度晚年。”
“懈怠军情,纵敌深入”与“贻误军机,功亏一篑”听起来本是一条罪,然而皇帝偏偏将它一分为二。恐怕这“纵敌深入”,当是“通敌谋反”才是。如此重罪,只是废黜了事,这皇帝倒也算仁慈。
只听皇帝又道:“再者,皇后虽是无意,但误杀皇子一事总是不错的。因此二事,皇后当自行退位,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皇后甚是震惊,伏地喘息,良久不言。或是他们本就感情淡薄,或是她在宫中于边事不能尽知,她竟对父兄所为毫无察觉。父亲废为庶人,母家亦非名门,自己又身负过犯,她确是不宜再母仪天下。我又不禁冷笑,皇后的父亲武英侯获罪,此一条已足以皇帝废后。然而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在后宫为皇后加多一条罪名,令她心服口服,不知算不算另一种仁慈?
皇帝的耐心颇好,直待皇后稍稍平静了些,方才又道:“念及夫妻八载,朕不忍废黜皇后为庶人。若皇后肯自行退位,尚可居于嫔位,于宫中终老。朕言尽于此,皇后仔细思量。”说罢站起身来。
皇后忽然扑上前去,抱住皇帝的小腿泣道:“臣妾不敢贪恋后位,陛下怎样说,臣妾便怎样做。只是臣妾的父母年事已高——”
皇帝冷冷打断:“朕已经留了他们的性命,皇后还要怎地?”
皇后张口结舌,仍旧不肯放手。皇帝左腿一震,皇后顿时狼狈仰倒:“皇后向来于前朝之事不甚关切,如今倒肯为武英侯求情。有这番求情的工夫,当初何不多多规劝你父亲。此时来求,为时已晚。”
皇后再次扑上,皇帝闪身一躲。皇后摔倒在地,泣不成声。皇帝走出几步,忽然驻足:“朕也知道你并非有心残害皇子,你若肯退位,朕待你如初。”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直到椒房殿复又宁静如初,我才从藏身之处悄然走出。皇后仍是伏地痛哭。我上前扶起她,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惠仙与商公公送走了皇帝,忙进殿来看。见皇后面如土色,双目通红,满脸泪痕,都吓了一跳。惠仙问道:“陛下与娘娘说了什么?”
皇后不答,只是呆呆起身,向寝殿走去。惠仙正要跟进去服侍,我拉住她道:“姑姑且慢,我有话要说与姑姑知道。”惠仙会意,只看了一眼商公公,商公公忙跟着皇后去了。
椒房殿中仍残留着一缕梅香。烛火暗弱,屏风后是一片隐秘的昏昧。我将皇帝所言一一转告,惠仙大吃一惊:“难道娘娘真的要退位么?”略略思忖,又颓然叹道,“侯爷久在军中,娘娘又不大理会侯爷的事,想不到侯爷竟犯此大过。娘娘在曾氏一事上是有所疏忽,可终究不是故意加害他们母子。娘娘若自行退位,便是承认了过错。依奴婢看,以娘娘的性子,是宁可废为庶人,也不肯退位的。”
我郑重道:“这正是我要与姑姑说的。原本我来见皇后就是为了此事。”
惠仙更是惊异:“难道大人早就知道圣意?”
我摇头道:“我并不知圣意如何。我今夜前来,正是要劝娘娘视情形自行退位,效仿当年的班婕妤[56],去济慈宫服侍太后。如今陛下还肯给皇后娘娘留体面,情形倒比我当初所想要好上许多。”
惠仙蹙眉道:“大人所说‘当视情形’,是何种情形?”
我见她难掩厌恶的神色,不觉叹道:“自然是武英侯的情形。武英侯被废为庶人,分明是陛下在清算骁王党。姑姑且想想,若皇后不肯退位,被废为庶人而居于冷宫,自己受尽千般苦楚不说,二殿下也变成了没有母亲的可怜孩子,必然被两位贵妃收养。如此情势娘娘可愿看见么?”
惠仙踌躇道:“这……”
我诚恳道:“姑姑当劝劝娘娘,一切以二殿下为重。”说着退后一步,“时辰快到了,我也该走了。”
见我要走,惠仙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大人……”
我微笑道:“姑姑请代我向娘娘作别。他日相见,无论娘娘是妃是嫔抑或只是一个宫娥,在玉机心中,都与昔日的皇后毫无分别。”
惠仙大为感动,不觉流泪:“大人放心,奴婢一定会劝服娘娘的。”
东一街长宁宫的西侧门口,芳馨正焦急等待。见我和小钱架梯下墙,顿时松了一口大气。我仰望暗夜中如铁壁耸峙的宫墙,不禁轻声问道:“姑姑,你说在这高墙之内,当如何行止才能让自己安心快乐?”
芳馨随口道:“安心快乐?那都要看陛下的意思。只有陛下才是后宫之主,天下之主。若陛下不让人安生,即使贵为皇后与太后,也无可奈何。”说着便要关门,见我一动不动地呆看着她,不觉脸红道,“奴婢乱说的,姑娘随意一听,不可当真。”
我撇撇嘴道:“随意乱说的,竟一丝不错。”
洗漱之后,芳馨照例在外间值夜,我便叫她进来,将今晚在守坤宫的见闻一一说与她听。芳馨听了笑道:“如此看来,他倒也并非对皇后全无情义。”
我想了想道:“不错,我原本以为,陛下会严惩武英侯的,谁知倒还肯留他全家的性命,这也算仁慈了。如此一来,大约我不会被赶出宫去了。”
芳馨道:“姑娘多虑。姑娘的人缘与才学,陛下都看在眼中,怎会因皇后之事迁怒姑娘?”
我叹道:“幸而陛下还算疼爱二殿下,我也能安心一些。”
芳馨为我放下枕头,掖好被角,柔声道:“姑娘辛苦了,安心睡吧,明天还要带二殿下上学呢。”说罢熄了灯,自拿着灯台轻手轻脚走了出去。
咸平十年十一月,皇后自请退位为媛,居于济慈宫北面的历星楼中,皇帝赐封号为慎。陆贵妃生了一位公主,封号华阳。
高曜年纪虽小,却也知道母亲不再是皇后意味着什么。裘后退位不久,他便问我:“玉机姐姐,孤已不是嫡子,那父皇是不是再不会立孤为皇太子了?”
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的雪,今天好容易才放晴。我刚刚命人搬了椅子放在院中,看着丫头们晾晒衣被。暖阳在背,只觉自己也是箱柜中一件久不见天日的衣裳。近日皇后退位,朝中也处置了几个老臣。听说他们大多年老衰迈,皇帝倒没有处死他们,至多流放。最让我欣慰的是,熙平长公主依然尊贵如昔。而我,仍是从七品女巡。因华阳公主的降生,皇帝十分喜悦,加赏百官,厚赐宫人。前朝与后宫的风波,就此平定。
此刻高曜站在我面前,脸上满是悲伤和疑惑,饱满娇嫩的双颊尚有泪痕。李氏站在一边,面有难色:“殿下自大书房回来便哭了一场,只怕是在夫子那里受了委屈。”
我笑道:“殿下为何如此伤心?难道是因为日后不能做太子么?”
高曜抽了抽鼻子道:“父皇不是应当最喜爱太子么?父皇连母后也不要了,定是也不要孤了。”
我听他词不达意,不觉失笑,伸手轻抚他眼下泪痕:“殿下多心了,不论殿下的母亲是不是皇后,陛下身为殿下的父亲,都会像过去一样疼爱殿下。”
高曜扁嘴道:“真的么?那他们为何说,孤已不是嫡子,再无可能被立为太子?”
我心中一凛,忙问道:“是谁这样说的?”
高曜道:“孤今日用过早膳回到书房,听两个学倌说的。”
所谓学倌,便是在大书房中伺候夫子笔墨的内监。自皇后退位,宫人们虽然口舌纷纷,却始终不敢在妃嫔皇子面前公然议论。这两个学倌竟然在定乾宫的大书房中毫无顾忌地论断立储之事,更教皇子听闻,委实胆大包天。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听高曜接着道:“孤今天与皇兄一道背书,明明皇兄与孤一样背错两处,夫子却只罚孤写字,对皇兄还夸了几句。夫子真偏心。且膳房的早膳也不好。”
过去高曜在书房所用的早膳,是守坤宫的厨房照着他的口味精心烹调的。如今皇后退位,高曜的早膳便与高显的一样,为膳院所出。我垂头合目,脑中闪过无数念头,方坚定心意,对高曜道:“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57]殿下可知是何意么?”
高曜摇头道:“夫子还不曾教授过。”
我微笑道:“孔夫子教导世人,与其忧愁名利,不若致力于学。若殿下当真背得一字不错,夫子又怎会罚殿下写字?”
高曜不甘道:“可是皇兄也错了,夫子却不罚他——”
我拉起他的小手道:“旁人作何感想、如何行事,殊难预料。即便是皇帝,纵能管束天下口舌,却无法左右民心。夫子虽然不公,但若殿下毫无错处,他便也无从罚起。至于那两个学倌,本就是粗鄙之人,他们说的话,全无见识。殿下不必理会。”
高曜仍觉委屈,一味低头不语。我知道他年纪尚小,一时还想不明白,便也不再多说,只是陪他静静坐着。良久,他扬眸道:“玉机姐姐,你是说父皇还是会让孤做太子的?”
不想他小小心灵中,仍是执着于此。我不由笑道:“圣意不敢擅度,殿下也不必多想,还是好好念书要紧。殿下还记得孟尝君田文小时的故事么?”
高曜点点头,也不追问了,只是紧紧拉着我的手不肯放开。
不多时,午膳齐备,高曜便随乳母李氏回启祥殿去了。日头高照,身上竟有了汗意。我脱去了织锦毛皮大氅,大大松了口气。芳馨折起外衣,叹道:“姑娘这又何苦……”
我起身拍拍裙子,转头笑道:“姑姑何意?”
芳馨道:“那两个学倌在大书房中非议皇子,这可是宫中的大忌。姑娘只需禀告圣上,自然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又何必让二殿下如此忍耐?”
我笑道:“这一点我何尝不知。我不是没想过惩治那两个胡言乱语的学倌,只是,皇后新废,二殿下的地位自是大不如前,那两个学倌所说的恐怕正是宫人们所想的。杀了人,封了口,却不能阻止人心向背。殿下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也会直面这些,避又能避得几时?不若让他早些知道应对之法,也好。”
芳馨点了点头,又摇头道:“姑娘固然说得有理,可那些乱嚼舌头的小人,若是放纵了也不好。”
我微微一笑:“我明白姑姑的顾虑。可是我不愿看到殿下将心思花在如何应付小人上,他这个年纪,正当坚定心智,好好念书。这些无耻诡道,若不可避免,还是由我代劳好了。”
芳馨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之色:“这么说,姑娘这是已有了决断?”
我笑道:“若说决断,我也只是想护着二殿下。惩治得罪殿下的奴婢并不难,但更要紧的是,教他如何面对困厄,依旧做一个正直可靠的君子。姑姑,你说是么?”
芳馨含泪慨然:“姑娘的心,奴婢明白了。”
庭院中铺满了各样花色的锦被,正午的阳光灼热似火,棉絮中的湿气与霉气搅扰在一起,混着红梅的清郁香氛,变成一股世俗之气。只见红芯带着两个小丫头将午膳端进了南厢。我深吸一口气道:“日子还长。皇后倒了,这太子之位,暂且不提。倒是如何在这宫里好好活下去,才最紧要。”
午歇后,我带高曜去历星楼看望慎媛。历星楼是济慈宫北面、漱玉斋东面的一座两层小楼,前朝时乃是低级嫔妃所居之地。前朝暴君颇多内宠,历星楼中通常住着好几位品级颇低却又失宠的女子,其实与冷宫并无分别。裘后退位后自请居此处,颇有些与皇帝恩断义绝之意。她每日不是枯坐,便是去济慈宫侍奉太后,唯一的乐趣不过是与高曜说笑两句。因此自从慎媛住进历星楼,我便嘱咐李氏每天午后都带高曜前去请安。
历星楼已经颇为陈旧,金漆牌匾斑驳不堪。屋顶上有几片新瓦,楼前的衰草被清理了大半,檐下崭新的橘色宫灯衬着灰败的门楣,显出草草修缮的痕迹。西面不远处,能看见漱玉斋的主楼玉茗堂,琉璃翠瓦光华流转。历星楼被笼罩在这夺目的光彩之下,似一只脱了毛的小兽,脆弱而充满敌意。我牵着高曜的手缓缓走近,小钱上前叩门。
良久,似是听见楼中沉重的脚步声和木梯不堪重负的咯吱声响,一个瘦弱的小丫头来开了门,正是昔日因掉了金簪在地上而被罚跪的小九。
我笑道:“二殿下来看望娘娘。”
往日小九定是飞奔上楼向慎媛通报,今天却是面有难色:“回禀大人,娘娘正睡着,恐不能见。”
我奇道:“现下已近申正,娘娘还在午歇么?”见小九面带惊恐,面上似有泪痕,不由狐疑,“究竟何事?”
正说着,昏暗的室内木梯震动,烟尘逸出,原来是惠仙下楼来了。但见她双目红肿,神情萎靡,我不觉大惊:“姑姑这是……”
惠仙勉强一笑:“娘娘这会儿刚歇下,二殿下请回吧。”
我心知慎媛有异,只得回头对高曜道:“殿下且回去和小钱踢鞠,待娘娘醒了,臣女再派人去请殿下,可好?”
高曜道:“孤想给母亲请安。”
我微笑道:“娘娘正睡着,殿下去了也不能说话,岂不气闷?不若回去玩一会儿再来。”
李氏忙上来拉住高曜的手道:“殿下,启祥殿里已备好了殿下最爱吃的桂花鲜栗羹,这会儿热热地吃下正好,殿下午睡起来不是饿了么?”
高曜道:“玉机姐姐和孤一道回去吧。”
我笑道:“臣女和惠仙姑姑有些事要说,殿下先回去可好?”
高曜看看惠仙,又看看我:“那孤先走了。”说罢拉起乳母李氏的手,往西一街而去。
见他去远了,我这才问道:“姑姑,娘娘究竟何事?”
惠仙迟疑半晌,终是不语。我看了芳馨一眼,芳馨忙领着几个小丫头退了开去。我跨进历星楼,掩门道:“姑姑,难道对我也不能说么?”
惠仙忽然泪如雨下,哽咽道:“大人,娘娘很不好。”
惠仙原本颇为娇美清秀,但自从随皇后软禁之后,一夜之间便衰老许多。她一哭起来,更加愁苦。我叹道:“娘娘前些日子不是还好么?怎的今日……”
惠仙泣道:“娘娘一直都不好。前些日子不过是在强撑。今天娘娘收到家书,原来侯爷和夫人被废黜之后,不但不体谅娘娘,反责备娘娘无能。娘娘哭了许久,竟趁着奴婢下楼来取午膳的工夫悬梁了。幸好奴婢发现得早……”说罢又哭。
我大惊:“姑姑请太医来看了么?这样下楼来不要紧么?”
惠仙道:“娘娘已平复了许多。但姑娘知道,娘娘素来要强,不准奴婢去请太医。这会儿上面有个小丫头守着,奴婢这才能下来。”
我松一口气,端端正正行一礼道:“烦请姑姑通报,我想去向娘娘请安。”
惠仙迟疑道:“这……恐怕奴婢无能为力。”
我微微一笑,拔下发间的赤金红宝石蝴蝶簪,交给惠仙:“拿着这个代我求见娘娘。”
惠仙双手颤抖,说道:“这是……”
我颔首道:“这是娘娘当初赏给我的,娘娘自己也有一支。当日娘娘命我妥为保管,如今,姑姑只当我是来复命的。”
惠仙颤声道:“大人保管得甚好。只是娘娘的那支却留在了守坤宫,没有带出来。”
我合上她的五指:“姑姑去吧,我在下面候着。”
惠仙点点头,转身上楼。我命芳馨等先回长宁宫,自己和小九关了大门。室内一片昏暗,还有些阴冷。桌上摆着几件白瓷茶具,小九忙上前来倒了一杯茶双手奉上。茶水早已凉透,且苦涩难言。我不禁蹙眉:“娘娘昔日最不喜欢饮浓茶,怎的这茶这样苦?”
小九道:“并不是茶浓,而是这茶原本味道就不好。”
我叹道:“前些日子我来的时候,并不是这茶。”
小九道:“娘娘刚刚搬出守坤宫的时候,带了些剩下的好茶出来,如今都喝完了。历星楼份例上的茶,便是如此。”
我又问道:“如今天冷,炭火还够么?”
小九道:“吃用虽不如从前许多,好在没有短什么。”
室内还有些炭火未烧尽的阴郁之气,坐久了竟有些头晕。许久不见惠仙下楼来,不禁心烦意乱。“屋子里很闷,为何不开窗?”
小九低头道:“自打娘娘住进历星楼,便不准奴婢们开窗,也不肯出门走动。因为不透气,奴婢们不敢用炭,因此这屋子有些冷。姑娘可要用炭火么?”
我叹道:“罢了。”
正说着,惠仙下楼道:“大人的簪子果然有用,娘娘肯见大人了。还请大人移步。”
我站起身来,整整衣衫,随惠仙上楼。楼道甚是窄小,向南一排长窗上,雕着细致的玉棠富贵花样。窗户紧闭,窗外的暖阳印在洁白窗纸上,窗棂上的玉兰、海棠与牡丹在这耀目的光芒之后变得缠杂不清。
慎媛的卧室昏昧一片,大门一合,便看不清那隐在深处的落魄女子。室内仍旧是冷,却没了楼下那股炭气。我心头一松,款款走近床榻。慎媛披散着头发拥被坐在床头,虽没有梳髻,却也打理得通顺。她面色苍白,双颊掩在青丝之间,隐去了略显刚硬的轮廓。眼底因消瘦多了许多细纹,双目大而空洞。虽不见泪痕,但眼底的干燥与眼皮的浮肿一望而知。骨瘦焦黄的手攥着我的红宝石蝴蝶簪,微微颤抖。惠仙上前道:“娘娘,朱大人来了。”
我忙上前行了一礼。慎媛缓缓抬起头:“玉机来了……坐吧。”惠仙忙端了一只榆木凳来请我坐下,便躬身退了出去。慎媛叹道:“玉机都已知道了。”
慎媛裘氏,过去的裘皇后。每次觐见皇后,她必然装扮华贵,刻意做出富贵端丽的姿态。虽然她的容貌远不如周贵妃,出身修养又不如陆贵妃,却从不肯在众人面前示弱。我虽一向觉得她这样要强实属无谓,但如今见到她如此失意憔悴、落魄无助,倒怀念起她盛妆的容颜和涂满蔻丹的十指来。
我鼻子一酸:“臣女都听惠仙姑姑说了。娘娘怎可如此?”
慎媛的右手紧紧攥住黯然无色的锦被,左手握住赤金红宝石蝴蝶簪,颤声道:“我如今已经不是皇后了,也唯有你还肯来看我。”
我勉强微笑道:“娘娘对臣女有恩,这本是臣女应当的。”
慎媛悲凉的目光似清冷的月辉覆在我的脸上:“长公主果然没有选错人。长公主还好么?”
我忙道:“长公主殿下甚好,娘娘不必担忧。”
慎媛无力地歪倒在床上:“那便好。”说着又叹,“你放心,我不会再寻死了。我累了,想歇息片刻,玉机还有话要说?”
长发覆在她的右颊上,遮住了眉眼。忽见她肩头一颤,终是将面孔埋在枕上。我看不见她的眼泪,亦不想看见:“臣女此来,只是想将这金簪交还娘娘。娘娘曾命臣女好好保管此簪,勿负娘娘的期望。如今金簪在此,臣女斗胆请问娘娘,可还记得当初的期望么?”
慎媛愈加难过:“期望……我还能有什么期望?”
我续道:“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8]再艰难,也还有二殿下,是不是?”慎媛愈加不肯正视于我,只在枕上凄然摇头:“身为女儿,甚为不孝,无法搭救父母于水火之中。身为母亲,这不堪的身份又拖累我儿。我若死了,倒也干净。”
我拿出一幅干净的胭脂色六棱雪花锦帕,这是我春天初见慎媛时,慎媛赏给我的。我将丝帕折好,放在她的枕边,方将双掌合住她攥着金簪的左手,恳切道:“臣女拙于言辞,无言可劝说娘娘。如今只说一句,皇后也好,宫娥也罢,二殿下不能没有娘亲。”
慎媛嗯了一声,终是无言。
良久,我起身开了门窗。最后一缕夕阳斜斜照入楼中,像一道锈迹斑斑的剑影。我扶了慎媛下床,在妆台前坐定。往日的红檀木九重春色阔镜妆台早换作了普通的榆木清漆妆台,妆奁中也没了昔日的珠玉辉煌。我唤惠仙进来为慎媛梳头,又看她吃了些东西,方才退出历星楼。
走进益园,仿佛还能感觉到慎媛倚窗相送的目光。夫君的冷落,父母的埋怨,彻底摧毁了裘氏女入宫为后的虚假荣耀。这荣耀支撑她多年。原来,她若不是皇后,也难再做裘氏女。原来,她从来不是她自己,她只是坐在后位上的木偶——一个骁王党与皇帝都需要的木偶。
在益园中遇见前来接自己的芳馨。芳馨道:“姑娘总算回来了。二殿下一直吵着要去历星楼呢。这会儿可让他去么?”
紫藤架子已被拆去,头顶无遮无拦。忽想起升平长公主曾道:“这紫藤架是奉了皇嫂的旨意做的,白日看来,自是娇娆,可是一到天黑,紫藤花穗垂下,黑沉沉的常吓人一跳。”
原来他们竟这般怨恨这些紫藤,不待它明春再开一季,便迫不及待都拔了去。也是,一个蠢而无用的木偶,却还享受着世人的膜拜。殊不知每一次叩拜,都是加诸在她身上的刀与火。
那紫藤,早已连根斩断,在炎炎烈火中化为灰烬了。
我叹道:“不必了。明日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