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耸了耸肩,满脸疲惫道:“谁知道呢,可能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了吧。”
“梦想?”他不是说自己是陈家村隔壁村子的吗?回村里追寻梦想啊?”苏萌心里涌出疑问,看陈倩一脸疲惫,不好再细问。
算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
俩人走出车站。摩托车、三轮车蜂拥而上,纷纷招手,“靓女,搭车吗?”
苏萌家在离陈家村不远的双子村,这个村子因为每家每户都生两个儿子而得名双子村。村里的男人基本不外娶,女人不外嫁。
苏萌的东西太多了,她选择了一辆摩托三轮车,问道:“去双子村多少钱?”
“八块钱!”男人坐在车上,悠闲地抽了口烟,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女孩,伸出手指比出一个八字。
“八块钱?想钱想疯了吧!”苏萌咬牙嘀咕道,转身就准备去问其他人。
男人一看女孩要找别人,焦急,“哎呀,小姑娘,收你五块可以了没,大过年的,拉完你这单我就回去过年了。”
明天就是腊月三十,真正的新年就要到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宰鸡杀鸭准备祭祖。
“那行!”
陈倩和苏萌把行李和年货放进车斗里,苏萌也坐了上去,最后两人相互道了一声“新年快乐!”,车子便缓缓启动,向着远方驶去。
陈倩站在原地,一直望着车子远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中。
摩的师傅看还有一个人没走,于是又蜂拥上来问:“靓女,去哪里?”
“陈家村!”
“本村人啊,刚好顺路,我送你回去就不用再出来跑了,就不喊你价了,给三块钱就行。”
“成交!”
前世,陈倩经常搭乘摩的,对大致的价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也没再讨价还价。
05年的陈家村没有水泥路,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路,尘土飞扬。要是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巴和水,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抠脚底的泥块。
摩托车司机带着她七绕八拐走了几分钟,停在了一处极为破烂的屋子前。
两排破旧的土砖屋,墙体已经斑驳不堪,墙皮剥落,露出内部的土砖块。院子里那棵高大的龙眼树被修剪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东屋是大伯家,中间是叔叔高佬三的,靠近院门的西屋是陈倩家他们。
高老三离婚后,原配搬走了,这房子就空了下来,现在是大伯母的大儿子住着。
陈倩下了车,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里百感交集。
她深吸一口气,上前推开院门,走进了院子。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各自忙着大扫除,院子里堆满了杂物,显得有些凌乱。
陈倩小心地跨过障碍物,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哎哟!倩丫头,你从城里回来了?”
李凤英看见女孩这身打扮,心里一阵嘀咕:“这去了城里就是不一样,这穿衣打扮越来越像城里人了,脸上皮肤也白了不少。看来没干辛苦活,肯定赚了不少钱。”
再看到陈倩两只手空空的,只拎了个装衣服的袋子,脸色立马变黑,没好气道:“回来就赶紧过来帮奶奶搞卫生,你三叔和春花明天就回来了,抓紧把卫生收拾干净。”
陈倩嘴角扯了扯,心里暗暗吐槽:还真是偏心小儿子啊!一大把年纪了,每年春节都把高佬三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老了干不动,就年年使唤她,难不成就只有她一个孙辈吗?
高佬三年年踩着点回来祭祖,房子要住现成的,饭也要吃现成的。今年这活老娘不干,谁爱干谁干。
“奶奶,我坐了两个小时汽车,晕车的厉害,我先回房间休息了。”陈倩话一说完,没等李凤英开口,快速越过障碍物,走回房间。
“在城里住了段时间,还真把自己当大小姐了,让帮忙干点活就推三阻四的……”
这房子的隔音效果简直弱爆了,即使关上门,外面的说话声陈倩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凤英的嗓门那是一声比一声大,陈倩才懒得搭理她。
本以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可推开门的瞬间还是惊讶到了。房间里堆满了柴火木,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木床的席子也因为长时间没人睡,落满了灰尘。
再看看院子里帮高佬三大扫除的奶奶,是多么讽刺。江家丽说,离婚的女孩没有家,可她一个未婚的女孩又何尝有家。
陈倩的父亲结婚时,分到两间卧室和一间厨房。
父亲说,弟弟年纪还小,她这个当姐姐的要懂事,凡事让着点弟弟。于是弟弟兴高采烈地住进了仅有的一间卧室,在厨房最里面隔了一个房间出来给陈倩。
房间里空间狭小的只能放下一张木床,因为其他空地要用来堆放木柴。从小学到初中,陈倩自卑到不敢带同学到家里玩,生怕被人嘲笑。
“老二你可算回来了!倩丫头回来就躲进房间里。去几天城里可了不得咯,我这个奶奶让她帮忙搞卫生都喊不动了。”
“哎哟!我的老腰疼得伸不直咯。”李凤英见陈国广两口子买菜回来,从凳子上站起来告状。
“妈,您咋啦,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陈国广顺手把自行车靠在墙边,快步走到母亲李凤英身边,眉头紧皱,目光中满是关切。
李凤英开始数落道:“我这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忙前忙后的,你们倒好,出去买个菜也不知道早点回来。”
“倩丫头回来也不知道孝顺孝顺我这奶奶,让她帮着干点活,还跟我装聋作哑,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陈国广的脸色唰地一下阴了下来,跟那乌云似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妈,倩儿可是您亲孙女,咋可能不孝顺您呢。”
李凤英一看儿子没发火,越发激动,嗓门直接高了八度,“她都去城里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孝顺我跟她爷爷啥了?空着手就回来了,连句问候都没有。一回来就躲房间里不出来,咋滴,是见不得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