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车开回了琉璃厂,青八子闭着眼睛,在座椅上睡着。
我推了推他,这人才懒散的开门下车。
人类天生对未知的事情,有神秘的好奇心。即使我打算金盆洗手,这种好奇心并不会消散。
说出来话,可以随随便便更改,所以谎言往往多过真实。
唯独文字,不会撒谎。因此我迫切的,想进入档案馆的第三层。
当年的二九计划,在那绝对有备案!
这次,我要好好查查,二九计划,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股势力,来自哪里!
朱学正没让我失望。
作为全国少数几个内地,对藏地文明有系统了解的教授,他说话相当有分量。
今天打电话给我,让我可以去档案馆查阅资料,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到那提他的名字。
电话里我感谢了他几句,匆匆打车去了燕京档案馆。
那里有全国最为系统,官方的文件。涉及天文地理,科学民生。
我要去的,是第三级借阅室,没点功夫,还真进不去。
看来我捐赠的那个青铜量斗,挺有分量的。
刚才我急着去档案馆,没问问朱学正到底研究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听他语气很激动,想必收获不小。
对藏地文明没什么心得,我也懒得去深究。提了他的名字,一个干瘦的老头,和审问犯人差不多,仔细查看了我的申请书和证件。
“两个小时啊,到点了自己出来。顺序不要弄乱了,切记不能损毁涂鸦。”
“是是,规矩我都懂。”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第三级借阅室。
没进去的时候,我幻想里面镶金包银,一堆荷枪实弹的士兵在两边严格把控。
结果进去一看,我还以为自己走错地方。
名字听起来倒是很霸气。其实就是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面很多木头架子,堆着落满灰尘的牛皮纸档案袋。
有些
是文件夹,边缘处贴着便签,方便定期查阅。
里面连个鬼都没有。椅子上,也是厚厚的灰尘,坐的地方都相当难找。
看来这帮管理员,对这个被历史文海遗忘的角落,根本不重视。
时间紧迫。我快速走进去,开始按照编号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古蜀灯影峡老魏家,我见过七九计划的铭牌号。
其中的编号,是“特79035”。
写在牛皮纸档案袋上的标签,应该是“特79001”、“特69001”这种。
前面两个数字,是年代。中间用零隔开,后面是每个队员的编号,用来代替真实姓名。
里面的文件太多,我搭着梯子一排排找,不一会就头昏眼花了。
空气掺杂一股刺鼻的霉味,还有灰尘飘洒,暗黄的冷灯光幽幽照下来,显得里面很阴森。
“找到了。”
按照编号书序,我在五层的木柜顶部,找到七九计划的文件档案。
兴致冲冲跳下楼梯,我顾不得擦掉那些脏兮兮的灰尘,直接盘腿坐在地上,凑在灯光下看。
木头盒子的边缘,用毛笔写着“秘密”,“七九”等字样。
年代久远,墨色氧化许多,因此辨别起来很吃力。
盒子上面,长着厚厚一层绿灰色的霉菌。夹缝的灰土能直接种菜了,总之多年无人问津。
我屏住呼吸,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
几十年前的秘密档案,事件背后的真相,就在盒子里了!
文件一般分为三类。
绝密文件,保密期三十年。
机密文件,保密期二十年。
秘密文件,保密期十年。
我手上拿到的七九计划档案盒,居然只标注秘密文件,也就是十年的保密期。早就过了。
耐人寻味啊。
打开毛刺刺的木头盒,里面是一封厚厚的,已经发脆的牛皮纸袋。
纸袋上的胶水已经脱落,显得非
常陈旧。
恍惚间,我甚至觉得自己穿越了。岁月和尘埃混合的味道,像发霉的棉花,一团团塞到大脑里。
再配合昏黄老旧的电灯,陈化的图书柜,大理石的方地板。
我恍恍惚惚,看见当年的人,将档案收拢后,便随意丢弃在这。直至几十年后,才在我手中重新打开!
这便是宿命和轮回吧。
牛皮纸封面上,打着钢印“未经许可,严禁翻阅”。
我撕开上面变成蜡状的胶水圈,一大团发黄长毛的纸,就从里面掉出来。
扉页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寻龙计划!
“丫的,什么情况,挂羊头卖狗肉!”我低声骂了句,辛辣的灰尘呛到鼻子里,不断咳嗽。
我明明拿的,是七九计划的档案袋,怎么变成寻龙计划了。
比如我点了碗鲍鱼炒饭。结果端上来一看,是过桥米线!
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在七九年的科研架子上又仔细挨个看了一遍。
手上的木盒子,确实是七九计划的。但不知为什么,里面的档案,被替换成寻龙计划了。
既来之,则安之。
我便翻阅起这本相当厚重的寻龙计划。
这一翻阅,我又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牛皮纸封起来的档案,是用那种很老的石灰宣纸写出来的。
年代太久,以至于上面的石灰痕迹都随着霉斑渗透出来,一点点扩散,非常恶心。
保存得不好。
而且最为重要的,这个寻龙计划档案,是个三无产品!
正常的档案,封面都会详细标注文件号、序号、责任人、文件材料名和日期,方便将来分级。
偏偏我手里的这本寻龙计划,连个责任人都没有,更别提是多久出产的。
宣纸里面,有一张泛黄的便签。纸很旧,字还新。
我捡起来,发现是整理这个档案的人,做的备注。
便签上面说,这是
民国时期的一份旧档案,当时攻克金陵时,从总统府和一批绝密档案,一同送到这里查收。
因为某些原因,档案没有在三十年后销毁,于是就摆在这里落灰。
民国的绝密档案?
我一下来了兴趣。距今大半个世纪前的寻龙计划,究竟会记载什么?
龙,是种相当神秘的传说生物。
全国范围,上到老人,下到小孩。
即使没有见过真正的龙,也一定言之凿凿,说得出龙的模样。
头顶鹿角,身披蛇鳞,有爪。会喷火,施之雷霆。
伏羲氏时,便以龙为华夏图腾。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为神权和王权一体的符号。
不过龙没有人真正见过,一直是以传说的形式,流散于稗官野史。
风水里面的寻龙点穴。
龙者,山也。龙脉者,群山之脉,百川之流。
堪舆术里的龙,是指山势走向,大地方位。土是龙肉,草是龙毛,树是鳞皮,石是龙骨。
这是相当抽象的概念。
所谓:入地三尺,法不随龙。风水之道,如龙一般千变万化,无迹可寻。
刚开始,无意发现这份寻龙计划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民国某个风水大家的著作。
等我把扉页打开,背面是很古老的繁体字报纸。
从右到左,竖着印刷几个大字。
捡起来看了半天。我努力辨认那些斑驳的机印墨字,发现这是当时北方,处于伪满洲国地区的一小众报社。
说是在一个叫营口的地方。
三四年的时候,营xx雨连天,海口倒灌。
待雨停,有蛟龙趴在芦苇荡里,被当地农民看见。
几日后,蛟龙飞天,腾云驾雾而去。
数月,那条蛟龙再次出现在入海口附近。不过等人发现时,死去多日,尸体腐烂,蛆虫横行,臭不可闻。
报纸上还有龙的照片。
只剩骨架了。根据附近的人作为参照物,
大概有十几米长,相当庞大。
虽然只有骨架。不过我还是能从模糊的照片里,看见龙角和龙爪。上面还说,巴掌大的龙鳞,装了两箩筐。
乖乖的。我暗道,这到底是真是假。
民国官方档案里,怎么好端端,拿这些稗官野史说事。
后面的档案文牍,又附上几则有关龙的佐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花园口决堤,造成大量黄泛区,淹没数省。
决堤的时候,有士兵亲眼看见蛟龙在浊河里翻滚,用重炮轰击,蛟龙这才离去。
基于这两件事,前后相距五年不到。上面曾秘密组织一支民间队伍,前往北方大地,开展寻龙计划!
档案里面,还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如果遇见龙,应该怎么办。
上面说,龙出现的时候,往往暴雨倾盆,有雷电轰鸣。因此这支队伍出发时,还携带绝缘手套和雨衣。
龙有极大的腥臭气息。清代野史里,有僵尸化犼,杀二蛟一龙的记载,在吴东。
因此他们携带了重型武器,和防毒面具。
还有说法,龙能喷火,出现时会有焚炎之风,荼灭万物。
因此他们寻龙的时候,民国部门还特别从国外,进口最好的石棉衣防火服。
我看到这,有些忍俊不禁。
裤裆拉胡琴,扯淡。这帮人花费如此多的财力和物力,居然是去北方,寻找虚无缥缈的传说生物。
有些猴子捞月的意思,注定一场空。
先秦时期,龙就作为神兽和文明图腾,受到最高规格的祭祀。
左传上面,鲁国对于龙的看重,要超过昊天。
据说龙能长生不老,故而华夏帝王,无不以龙比喻自己。
说起来,辽金古墓里,徒单氏也曾回忆,自己小时候在雪山迷路,曾见过龙,盗走了龙嘴巴下面的北帝玄珠。
辽金的游牧民族,也曾发动大规模猎龙行动,均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