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第四个!”
“我舍友的妹妹经历了一件超级灵异的事情。
她住的是我们学院在校区外租的民房,那房子有五层吧,她所在的是第三层。
她那天晚上和宿舍里的同学聊天到十二点,仍旧没有睡意,于是就躺在自己的床铺上给朋友发短信。她的床铺位置是正对着宿舍的窗户的,无意中的一次抬头让她惊异地发现窗户上凭空悬挂着一个头颅,受到惊吓后她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她的同学都围过去问到底是怎么了,她说看到窗户上有个人头。但她的同学没有一个看到窗户上有什么异样。宿舍里的同学坚持是她用眼过度了。劝了她一会儿就都睡觉了,她也平静下来睡了。
第二天早上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女生的床铺都喜欢挂个床帘把床内与床外隔开。
她的床铺也有挂床帘。
那天早上她刚醒过来就看到一个穿黄色裙子的小女孩钻进她的床帘趴在她身边,用手给她揉眼睛。(女孩大概五岁的模样。关键一点,那楼里没有这么个小女孩。而且,当时她宿舍的门是关着的,小女孩从哪里进来的?)
我舍友
的妹妹当时直接崩溃了,大叫大哭,之后就晕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的时候,她失明了!
我同学赶去她宿舍探望的时候,她的视力恢复了一点,但看东西仍旧是很模糊的。让她宿舍的另外五个女生站到她面前,她唯一能看清楚一个人,据说是那个女生的阳气很重;再看其他的四个女生都只能模糊地看到轮廓。
我们当时是怀疑她脑袋里的视觉神经被什么压迫到了。于是同学带她去了医院的眼科检查。医生检查了n遍,楞是什么都没有发现,说她视力很正常。
这结论把我们都给郁闷死了~
后来是她妈妈过来把她给接回家去了。据说是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听说有做了点法事给驱了驱。(福建这边的风俗是很奇怪的。尤其我同学的妹妹是闽南一带的。)
再后来,她又康复了,回来上课了。只是好像没再回原来的宿舍住。”
“最后一个,第五个!”
“我原来有个阿姨,也就是我妈的亲妹妹,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那年她才33岁,阿姨走了,大家都很伤心,外婆尤其伤心,一直记挂着她,身体每
况愈下,于是有人提议去关亡,看看阿姨过的好不好,如果好也就放心了,可是我的外婆和阿姨都是基督教徒,信基督的人死后不能烧纸钱也不能行跪拜礼的,当然也不能搞关亡那套,只怕会给阿姨加深罪孽,但终究经不住别人的劝说还是去了。
那天去的人有四个,我妈,我外婆,我外婆的妹妹,还有一个是我阿姨的徒弟,给他们关亡的是一个瞎子,名叫岳水(根据方言谐音),据说还是我外婆的远方亲戚,见我外婆叫“婶娘”的。到了岳水家中,我外婆主动搬凳子做到了房间门外(由于信教的缘故,不能靠太近),于是我外婆的妹妹就开始问:岳水,婶娘想知道她女儿现在好不好,你看能不能喊她过来?岳水停顿了一下,便说要等一下,叫人去喊了,过了大约分钟的时间,从乐水的耳朵里由远及近传来汽车的声音滴——滴——,注意,是从他的耳朵里传来的声音,刚才我没有交代乐水的耳朵里会讲话,关于他耳朵里讲话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妈也亲身经历过,以后漫漫讲给大家听。这个时候,他们都宾住呼吸
听,就听见他耳朵里有细细的、嘤嘤的哭声传来,一听就是我阿姨的声音……
听到阿姨的哭声以后他们开始难过,也不知道问什么好,听我妈讲,岳水描述了阿姨声上穿的衣服,是一条格子的连衣裙,也就是出事当天穿的那身,后来回去了我妈就拣日子给阿姨烧了好多衣服,因为阿姨生前很爱漂亮,这是后话。然后我外婆也忍不住做到里面来听了,之间他们几个问了哪些问题我知道的也不详细,只知道我阿姨说,她在那里挺好,有一个女的很照顾他,她现在在那里被分配干干擦桌子抹凳子的活,只是这次他们来叫她出来害了她,害她又要在那里多干几年,本来干满7年就可以到上一层去的(不知道上一层是什么,可能越往上越舒服吧),后来她的徒弟不知道问了句什么话,阿姨又哭了起来,还说:你还说什么话!一条命都被你害死了!(本来我阿姨不想去徒弟家玩的,是她软磨硬实硬把她拉上车的)
听阿姨这么说,他们也不敢多问,回去以后,她徒弟由于没见过这种事情,又惊又怕又内疚,大病了一场。我外婆更
加后悔不该去看她,害她加重惩罚,过了一阵,这件事也就平息下来了,直到第二年清明的时候,我们去山上上坟,最后鞠躬的时候,大家都没在意其他,只有我二舅舅家五岁的儿子大叫了一声“姑姑”,他爸说别大声喊,对姑姑不礼貌的,我表弟说,我看见姑姑了,穿的白衣服,一飘就不见了。他们都不信,只有我妈说,可能是真的,小孩子的眼睛看的见。后来,有关于我阿姨的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我想,也许阿姨看我们大家都挺好,也就安心了,就我本身而言,我倒是挺想阿姨来看看我的,因为她那时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孩子,到哪儿都喜欢带着我,把我当女儿似的,特别疼我,可惜啊……算命的还说假如她能逃过一劫可以活到83岁,但是命里注定逃不过啊!”
“且不说这五个故事是不是听众真实经历。”
“但听起来,确实有那么一丝细思极恐。”
“即便是我,在面对这些杂谈时,也会心有余悸。”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夜路走多了,自然也会遇见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