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船行渔歌 > 第46章 股份

第46章 股份(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穿书,我在七零吃瓜的日子 暴富很难?小奶团能通古今! 闪婚后,我首富夫人身份被曝光了 重生后的楚瑶:谁是背后真凶? 从庶子开始无敌天下 史上最强八皇子 八零娇妻太会撩,还请军少把持住 大唐傻王逆天罡 重生2007:崛起年代

柳大发的工厂顺利竣工,在乡镇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证件办理手续。

他又在群力村就近找了十来个工人。为了能早日开工,他花高价从原先的造纸厂借调来了几个熟练工,没日没夜地给新招的工人培训。

1990年的鱼龙会这一天,「大发造纸厂」正式开业。

柳大发赞助了5000块钱,邀请今年的鱼龙会在他的厂子面前举办。他是各乡镇重点招商引资的对象,很快就得到了各方的同意。

大发造纸厂内搭起高高的彩棚,远近的渔民和村民慕名而来,个个都对造纸厂的规模和各种看起来先进的机器赞不绝口。

柳大发从市里请了洋气的军鼓乐队。乐手们穿着整齐的白色军装式表演服,戴着白手套,看起来威风凛凛。

“通通通”几声大鼓开了头,嘹亮的号声响起,一阵阵、一声声,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军歌。

这乐曲不同于花鼓戏明快活泼,也不同于渔歌小调的随意简单,更不同于那些流行歌曲的婉转多情。这种乐曲是气势磅礴的,鼓舞人心的,是村民和渔民们从来没有听过和见过的声音。

军鼓队一边演奏一边绕场一周。大发造纸厂的员工穿着崭新的工作服,举高举着大红旗帜,紧随其后,显得格外气派。

乡里、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衣着笔挺,喜气洋洋地牵着大红绸子剪彩拍照。

他们身后,宽敞高大的厂房大门上横跨了一座钢铁拱桥。拱桥上“大发造纸厂”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大发造纸厂”的招牌随着这次鱼龙会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再谈起今年的鱼龙会,讲的不再是哪个是渔王,而是那座气派的工厂,那洋气的军鼓队。

本来,江一龙觉得柳大发开造纸厂与他无关。但是,没想到两家厂子很快就有了竞争关系。

造纸厂的原材料主要就是木材、稻草、芦苇杆子、高粱秆子、甘蔗渣等等。洞庭湖区是鱼米之乡,不产高粱、甘蔗,多的是稻草和造船剩下的废木材、锯木屑和刨花等。

稻草就算了,但是刨花、锯木屑这些,也是兴龙渔业厂需要的熏料。

外出采购熏料的江甲龙从外面回了渔业厂,嘴里骂骂咧咧,“哪些狗日的,一点点锯木屑还在那里班翘。平常一分钱都不值的东西,原先求着我们买。现在讲是大发造纸厂包圆了,我们要的话,要预订,还要涨价。”

不怪江甲龙生气,兴龙渔业厂与周边的锯木厂、造船厂等合作了一两年,没想到他们说变就变,丝毫不顾及之前的情谊。

江一龙皱了皱眉,说:“早晓得要和他们签一个合同。”

江大龙说:“签合同有什么用咯,货在他们仓库里,哪个拦得住他们要卖给哪个?”

刘贵美板着脸问:“那现在怎么办咧?”

今年生意好转,刘贵美和郝爱妹又搬回了原来租的房子居住。

二人现在不是渔业厂的工作主力,但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到厂里来帮帮忙。

锯木屑是消耗品,一刻也少不得。若是全部都用谷糠来做熏料,一来是少了一个味,二来谷糠燃烧得太快,消耗量太大,成本太高。

江甲龙啐了一口说:“只能到外面再找找看了,我就不信柳大发把周边所有的锯木屑都收购了。”

江大龙和江甲龙二人在周边城镇走了两三天,脸色越走越黑。

“大发造纸厂”真的收购了周边所有的锯木屑,而且听说柳大发派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和他们签订了合同。他们的锯木屑和刨花只能够卖给造纸厂,否则要赔钱。

“柳大发那个狗日的真的是赶尽杀绝啊!”江甲龙气得咬牙切齿。

他一直记得,五年前他与柳大发二人争夺生死签,打了一架,虽然在江一龙的干涉下,架没打出什么名堂,但江甲龙对柳大发一直不待见。

江甲龙对江一龙说:“那个狗日的还讲以后发财了,记得你的好。未必他不晓得你在这边开渔业厂啊?我看他就是恩将仇报。”

江一龙哭笑不得,“别个就是这么随便一讲,你倒还记了五年。”

要找锯木屑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离渔业厂太远,路费太贵,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成本。

肖红兵得知兴龙渔业厂的困境,给他们指了一条路。

“前年子,你们给村民送桔子的地方,还记得不?那边有一个很大的木材厂,旁边还有一个家具厂,他们那里肯定有锯木屑。”

江家兄弟一听,眼睛一亮。湖对岸是另一个县市,说来距离也远,但是他们划船就能到,不用另外请车运送,在目前看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江甲龙一听有锯木屑,拉着江一龙就要走,“我们快点去,免得被那个姓柳的晓得了又去截胡。”

肖红兵笑了笑,说:“这个他截不了,你们等一下,我喊我堂客陪你们一起去。”

原来那个木材厂的老板是余小莲的亲戚,而那个家具厂又是木材厂的亲戚,算来都与肖红兵和余小莲沾亲带故。

眼下,肖红兵和余小莲亲自带人去他们那里买锯木屑,他们多少会给些面子。

锯木屑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不足的部分也没办法,只能拿谷糠来填补。

谷糠倒是好买,东湖村的谷糠基本都供给了渔业厂。

兴龙渔业厂的生产和销售有条不紊。经历过去年半倒闭状态的打击,江家兄弟沉稳了不少,反正再差也不会比去年更差了。

这一天,兴龙渔业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发造纸厂的老板柳大发。

一辆气派的桑塔纳停在了兴龙渔业厂前,秘书罗文浩率先下了车,恭恭敬敬地打开了车门,柳大发穿着洁白的衬衣,挺着个大肚子下了车。

几年不见,江一龙觉得柳大发像变了一个人。原先黝黑的面孔,精瘦的身材,现在变得白白胖胖,有意挺着的啤酒肚让他看起来官味十足。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人,毛纺厂的彭主任。

柳大发未言先笑。

他亲热地抓着江一龙的手掌紧紧握住,一副见到亲人的模样,“兄弟,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哈哈,好久不见,好久不见!”江一龙脸上堆着笑。

几年不见,当年湖上的兄弟衣锦还乡,江一龙十分感慨。

但是一想到二人还未见面就在锯木屑上面有了交锋,心里又淡淡的,不知道什么滋味。他觉得有些东西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了。

“哟,柳老板大驾光临,请坐请坐。”谢翠娥将柳大发二人迎进了办公室。

柳大发上上下下打量着谢翠娥,对江一龙说:“这就是弟妹吧?嗯,长得标标致致,听说还是读过书的,一龙,你有福气啦!”

“哪里哪里,比不得大发兄发了大财。”江一龙说着客套的场面话。

谢翠娥给几人上了茶,笑道:“难得柳老板登门,夫人没一起来?”

柳大发笑着说:“他们还在安庆陪英杰读初书。”

说着,他又解释了一句,“当初在安庆办了户口,他也是个读书人了,再叫那些粗俗的名字不好听,我特意请了个大学生给他改了一个名字。”

柳大发秀足了优越感。

说着,他又指了指站在他身后的罗文浩,“我还特意请了一个大学生回来给我做事。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能学会算,还会讲外语,那个文化水平不是随便会写几个字,会唱几句歌能比的。我以后厂子开大了,要和国外做生意啊,还得靠他们。

柳大发一脸的炫耀,好像这个大学生不是来给他做事的,而是来给他脸上贴金的。

江一龙听出了柳大发话里有话,要是按照以前的性格,说不定就和他怼了起来,但是这些年他沉稳了许多,已经不屑于在言语上与人一争长短。

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和柳大发是两个不同观念的人了。

几年前的柳大发是什么样?他想了想,却记不清了。

他只记得曾经和柳大发一起撒网捕鱼,一起在水里面跳进跃出,也一起在码头看过妹子,也打过架,斗过狠。

曾经的青春岁月一去不返,当年热血青涩的少年已经长大了。现在他和柳大发无论是思想还是外貌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雨生睡醒了,在办公室里间哭闹。

谢翠娥连忙进去哄。

柳大发面露惊讶,“一龙老弟,你办公室这么点大,还要分前后两间啊?”

江一龙喝了口茶,笑了笑,给柳大华递了根烟。

柳大发接过江一龙的烟扫了一眼,放在旁边,朝罗文浩招了招手,罗文浩从随身包里掏出一个烟盒,柳大发接过烟盒,给江一龙发了一根,笑着说:“兄弟,抽我的。”

江一龙扫了一眼牌子,红塔山,一盒顶他的十盒。

柳大发猛抽了一口烟,笑着说:“兄弟,你也太节省了,老板嘛,就要有一个老板的样子。挣的钱就是用来花的。你还是这样抠抠搜搜的,和当渔民有么子区别咯?”

江一龙不卑不亢地笑了笑,“我本来就是个渔民啦!”

柳大发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以前岸上的人说得没错,渔民就是个水叫花,要钱没钱,要地没地,在岸上连个户头都没有,算么子人咯?”

江一龙皱了皱眉,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记得大发兄以前最讨厌别个喊我们水叫花了。小时候我们在码头上卖鱼,有个婆婆子骂了我们一句水叫花,你拎着船桨追了他半条街。”

柳大发哈哈大笑,“那时候不懂事,若是岸上有房有户,哪个愿意苦哈哈地捕鱼咯?”

柳大发全然否认了自己的过往,他现在是一个优越的岸上人,还是一个请得起大学生的大老板,心里对江一龙和其他渔民都充满了鄙夷。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看在从前的情分上,江一龙陪着柳大发客套了这么久,现在觉得没有浪费时间的必要了。

他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不晓得大发兄今天莅临我们这个小渔业厂是有么子事?”

柳大发笑了笑,“没什么事,只是想和老弟叙叙旧,看看兄弟过的怎么样?”

说着,他又问:“你开这个厂子,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咯?”

江一龙笑着说:“哪谈得上挣钱,就是糊口而已。”

柳大发说:“做腊鱼这种生意还是太低级了,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工业,老弟有没有想过往工业方面发展?”

江一龙摇了摇头,“这个事情我们又不懂。”

柳大发说:“你们不懂我懂噻。一龙老弟要是想干,可以直接入股我的造纸厂。到时候一不要你打鱼,二不要做事,每天坐着就有钱拿,不比这个舒服的多?”

江一龙笑了笑,“那我要出些什么呢?”

柳大发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十万块钱算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他又说:“兄弟也晓得我这个厂子建设花了不少钱,要算价值绝对不止五十万,这是看在咱们兄弟的份上,我吃点亏也没什么。”

江一龙终于知晓得柳大发的来意,十万块钱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他不知道是吃亏还是占便宜,但是不管哪样,他心里都没什么想法。

江一龙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的心里面还是踏踏实实做事,一分力气换一分钱的思想。

“大发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这个厂子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再和兄弟们商量一下。”

晚上,江大龙和江甲龙打鱼回来,江一龙把柳大发的到访给二人说了说。

江甲龙气哼哼地说:“柳大发这是什么意思咯?挣了几块钱,了不起,跑到我们的地盘上来炫耀了?”

江大龙却说:“十万啊?那他那个厂子有蛮挣钱啦!一个十万,那十个不就是一百万?”

这么多钱,江大龙想都不敢想。他羡慕柳大发有本事,挣得多,动不动就说十万。而他自己开了两三年的厂子都没挣到十万块。

江大龙又问:“十万块钱的股份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词语已经超出了三人的认知,就连谢翠娥也不懂。

谢翠娥又请教了杨主任和许工,许工耐心地给她讲了讲,之后提醒她,不太懂的领域,尽量不要轻易涉足,以免吃亏。

谢翠娥和江家兄弟铭记于心。

后来才晓得原来柳大发在到处游说有钱人购买“大发造纸厂”的股份。他想复制安庆造纸厂的模式,不断吸收股东,倒卖手里的股份,挣一笔快钱。

至于有没有人上当,江一龙就不知道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狂雷惊天诀 超级神医 全公司在线抓阄,综艺排排坐 我在末世造小家 仙缘道侣传 贵族五校草的恋人 穿到古代养萌娃 贵族绝版公主 星过狼群 画皮鬼她和道士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