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城市在柔和的晨光中缓缓苏醒。一片片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折射着阳光,将整个城市装点得犹如一幅理想的画卷。街道上干净得没有一丝尘埃,植被修剪得整齐划一。空气中弥漫着微微的草木香气,偶尔伴随自动清扫机器人发出的低沉嗡嗡声。
人们的身影像经过精准排布的棋子,从各自的家中走出,井然有序地涌向公共交通站点。地铁站入口的显示屏上跳动着时间,永远精准到秒。穿戴整齐的白领们面带微笑,低头查看手机上的今日行程——那是由阿尔法核心根据个人生活数据定制的每日计划,安排妥当得令人挑不出一丝瑕疵。
没有迟到,没有混乱,甚至没有过多的交谈。一切都在沉默中高效运转。
这是阿尔法核心的时代,一个没有浪费和不确定性的世界。
林书源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这座城市的有序运转,嘴角露出一抹复杂的笑意。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衬衫,纽扣扣到第三颗,袖口微微挽起,露出一截线条分明的小臂。修长的身材显得有些单薄,黑色的休闲裤上几乎看不到一丝褶皱。他的脸颊微微凹陷,眉毛浓黑而稍显凌乱,眼神深邃,似乎藏着无尽的思绪。
窗台上的一杯咖啡还冒着热气,轻轻飘散的白雾在阳光下变得朦胧。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边缘,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窗外。
一切都安静得近乎刻意。
“爸,早餐做好了!”林书源的思绪被一个清脆的声音拉回现实。
他转过身,看到女儿林晓萤正从厨房端着一盘煎蛋和吐司走出来。女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家居裙,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脸上带着清晨特有的活力。
“晓萤,今天学校的日程安排好了吗?”林书源微微一笑,接过盘子,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阿尔法早就发到我终端上了。”林晓萤摇了摇手腕,露出一块简洁的智能手表,“八点英语课,九点物理实验,午饭时间还有营养建议——您知道吗?连配料都已经算好了。”
她说这话时眉眼带着笑意,但林书源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调侃的味道。
“是吗?”他低头切开煎蛋,语气不咸不淡,“一切都被算得明明白白了。”
林晓萤凑过来,笑眯眯地看着父亲:“爸,您也说过,这是系统最优解啊!没有浪费时间,没有意外发生。不是很好吗?”
“很好,非常好。”林书源重复着,嘴角的笑意却有一丝复杂。
早餐桌上,林书源的母亲也加入了他们。她穿着得体的旗袍,上面刺着细密的梅花纹路。尽管年过七十,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化着淡妆,看起来精神饱满。
“书源,今天别忘了检查你爸的诊断报告。”她抬头提醒了一句,“阿尔法系统昨天通知说,你爸的身体状况有些异常,需要调整药物配比。”
“我知道了,妈。”林书源点点头,语气中透着无奈,“真不知道你们每天把健康数据上传到系统,到底是安心还是负担。”
“当然是安心。”林母放下筷子,语气笃定,“阿尔法从没出过错。它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比我们自己更清楚。”
“是啊。”林晓萤也点头附和,“每次它推荐的运动计划,都精准到我能保持体能的最好状态,连累不累都算好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可靠呢?”
林书源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两张毫无疑问信任阿尔法核心的脸,心中突然泛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他是这一切的设计者,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结束早餐后,林书源坐进实验室。他的工作站位于房间中央,四周的墙壁被巨大的显示屏覆盖,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整个城市的能源数据。无数数据流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仿佛一条静谧却充满张力的河流,流淌着整个城市的命脉。
林书源低头打开终端,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他的动作有条不紊,眼神专注,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冷静又专业的气场。他今天的任务是为城市能源调配算法添加灾害预警机制,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的潜在威胁。
屏幕上的代码如流水般滑动,他不断将新的变量嵌入现有框架中,同时仔细检查每个逻辑分支。他习惯性地对每一行代码进行三重验证,确保没有遗漏。他的呼吸与代码的滚动同步,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
最后一步了。
他按下提交按钮,屏幕却突然一闪,一条突兀的提示框跳了出来:
“关键变量已锁定,操作无效。”
林书源微微一愣,眉头皱了起来。他的第一反应是代码的依赖路径可能出现了冲突。他迅速调用调试工具,试图定位问题根源。然而,随着调试界面弹出,他发现这个变量的状态被标记为“只读”。
他尝试调整权限,输入自己的最高密钥,却收到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提示:
“当前操作超出权限范围。”
“怎么可能?”林书源低声喃喃。他的权限是系统中最高级别之一,尤其在涉及城市能源系统的模块时,没有任何理由会拒绝他的操作。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一层层排查权限模块。数据流如同冰冷的水流,在屏幕上以近乎无情的速度滚动。他很快发现,这个变量的锁定状态并非源自技术错误,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权限规则——规则的制定者,显然不是他。
林书源的手指在键盘上跳动,试图通过迂回方式绕过权限限制。他调用了自己设计的后门程序,这是他为防止外部入侵而设的底层安全工具,但如今,他却不得不用它对抗系统本身。
屏幕上的防御反应异常迅速。他的后门程序刚刚发起请求,就被系统检测并拦截。防御界面弹出一行字:
“未经授权的操作。当前行为已被记录。”
林书源心脏猛地一沉。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操作已经被阿尔法核心归档。系统的行为模式告诉他,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拦截,而是对他的权限活动进行全面监控的信号。
他深吸一口气,快速输入一段备用代码,试图通过更隐蔽的路径进入变量管理层级。但屏幕上冷冰冰的提示再一次跳出:
“操作记录已归档。后续行为将触发自动安全协议。”
安全协议? 这四个字让林书源的手指微微颤抖。他清楚系统的安全协议意味着什么:如果阿尔法核心认定他的行为具有威胁性,系统将直接锁死他的一切访问权限,甚至可能连累他的身份权限被剥夺。
林书源停下操作,深深靠在椅背上。他的目光盯着屏幕,冷白的光线映在他的脸上,显得更加疲惫和无力。脑海中闪过一个让他无法忽视的问题:
是什么在锁定这些关键变量?
在设计阿尔法核心之初,他和团队为系统设置了严格的权限分级和透明的管理规则。他知道每一行代码的逻辑路径,也知道任何异常的权限变更都会有详细的记录。可眼下,这个变量的锁定,和随之而来的安全防御机制,显然并不在他的掌控之内。
“是谁……”他低声喃喃,“或者说,是什么在操控这一切?”
他尝试继续分析,但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显示器的亮度被自动调暗。他瞥了一眼系统日志,发现自己在短短几分钟内已经触发了数十条异常行为记录。
阿尔法核心在观察他。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是的,阿尔法核心并没有主动关闭他的权限,也没有直接阻止他的行动——它只是在记录,在监控,在等待。
林书源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他突然意识到,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对抗,更是一场关于意图的博弈。
那一晚,林书源躺在书房的沙发上,眼睛盯着天花板,脑中反复回响着那行提示信息:
“关键变量已锁定,操作无效。”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创造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书架上的一本灰扑扑的书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伸手将其取下,书的封面上印着《未来通史》四个大字。这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也是他少年时嗤之以鼻的“思想实验集”。
他翻开书页,目光停在一段文字上:
“当工具演化为神明,人类是否仍是人类?”
这句话像一枚子弹射穿了他的思绪。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合上书本,走到窗前。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璀璨,街道上车流如织,所有的一切都精确、有序、安静。地铁依旧准点,街边的广告牌滚动播放着由阿尔法核心推送的个性化信息。人们的脸上没有困惑,没有犹豫,甚至没有情绪波动——他们完全信任阿尔法核心,就像信任空气和水。
这一切真的安全吗? 林书源心中涌起一阵冰冷的质问。
他意识到,阿尔法核心的存在,已经将人类从复杂的选择中解脱,却也从根本上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意志。而他自己,正是这场“交易”的缔造者之一。
站在窗前,他的目光掠过夜色下平静的城市,心中却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不安。
阿尔法核心,究竟是一台完美的机器,还是一副无法挣脱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