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中医们,出发
一大碗浓稠的热汤下肚,每个人这才发现手里的碗不是陶、不是瓷、也不是木质,而是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碗,这…还是第一次见。
正在这时,宁家管事吃完一碗,站起来吆喝:“吃完再盛,这儿两大锅呢。”
忽啦啦一大群人又排了一次队,再蹲回各自的位置,呼噜噜地喝美了,整个人都暖洋洋的,配上凛冽的夜风,还有那么点畅快是怎么回事?
两大锅汤都分发干净后,连锅一起送上去。宁家管事按照赵鸿说的,拿了两个黑色垃圾袋,小心翼翼地把用过的碗和筷子分开装好,通过移动梯往上运。之后,又按人头把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分下去,宁家管事教了怎么开饼干袋、怎么拧开矿泉水瓶盖,只这些东西,就让下面的人围着研究了很久。
“这到底是什么做的呢?"礼部的一位随行官员,摸着压缩饼干的包装袋,“难道是银的?哪有这样柔软的银呢?”工匠们有更多的疑惑:“这样一块真能扛一天都不饿吗?”
怎么可能?
但见识过了飞来医馆的外墙、那高高矗立的路灯、那样明亮的灯光……又觉得他们实在用不着骗人。反正,扛不扛饿的,明天一早吃了就知道。有人太激动了,手中的矿泉水掉了,砰的一声响,只觉得天都要塌了,好不容易有瓶水,这……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啊这……
瓶子就这么掉在地上,既没碎也没裂,水一点没撒。这……怎么可能?!
众人目瞪口呆,这瓶子看起来轻薄如蝉翼,竞然摔不碎?
赶紧捡起来的人,拿着瓶子翻来覆去地看,不忘感叹一句:“这是神仙才能用的东西吧?”
宁家管事轻轻摇头:“这样拧开,把水喝完,再把瓶盖拧好,都放到这个黑袋子里,谁都不许私藏。”事实上,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没喝水了,听管事这么一说,拧开盖就开始喝,这水真清冽太干净了,没半点沙土味儿,但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一瓶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喝完了,喝得一滴不剩,再把空瓶放进黑袋子里,咦,这袋子也这么薄啊?装这么多都不破的吗?!
太多疑问和困惑,但架不住吃饱喝足就犯困,想到一觉醒来,明早就可以吃这块压缩饼干,大家又有点期待。宁家管事是极为细心心的人,清点了垃圾袋里的空瓶数量后,把袋口扎紧,再顺着移动梯把垃圾袋送上去,凡是宁侍郎交待的事情,都完成得很好。
再次回到祭坛下方时,宁家管事嘱咐着:“家主有令,尽快休整。”
“是!"宁家家仆各司其职,一路守护的国礼终于完好地送出去了,所以今晚可以放心地睡个好觉。很快,祭坛西侧的空地上,只剩了六支火把值夜,没多久就传出高低不一的鼾声。
宁家管事忍不住抬头,看到移动梯慢慢向上收,直到再也看不见,心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上去,要是能走进蓝色围墙看一眼就更好了。但飞来医馆这样的地方,哪能让他们这些家仆随意进出呢?
深夜十一点半,邵院长在供应科的小仓库里走来走去,整个人既兴奋又紧张,手里也有一份收礼清单,是为了回去以后对帐用的。
清单写得很详细,白玉雕一座,青玉雕一座,红珊瑚一对,北珠两斛,纯金镶嵌彩宝佛像两尊,彩绣屏风两架……共计十六件。
不仅如此,用来盛装这些礼物的木盒、锦盒也价值不菲,足够看出大郸的诚意和重视程度。
邵院长紧张地搓手手,用宁温书的话来说,大郸外交讲究“先礼后兵”,这么多贵重的礼物就是想让飞来医馆搬走。可现在,礼物收了却回信说不搬,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但赵鸿却有另一套说辞,并不是飞来医馆不搬,而是力之不及,想搬却不能搬。只飞来医馆派人进入方沙城救出龙卫和大郸子民,这些国礼应该收。
同时,赵鸿表示,自己该担负的药费诊费一分都不会少,这是他该有的担当。
而宁温书同样表示,自己的药费诊费会按照飞来医馆的标准,择期送到飞来医馆,一文都不会少。正在这时,金老坐着电动轮椅来提醒邵院长:“方沙城找不到人,但宁侍郎的一众随扈还挺多的,让他们到飞来医馆做个体检呗。”
一语惊醒梦中人。
邵院长哎了一下,却立刻想到了语言不通的问题:“像上次那样开门诊,可是医护大郸语培训还没开始。”门诊停了,医护们都调回各病区,而各病区的病人本来就满满当当,白班倒夜班,也没多少学习时间。而病人和医生语言不通,根本没法看病开检查,万一双方会错意,还可能出医疗事故,现在不是重开门诊的时候。
急诊医护们更别说了,病人爆满,危重病人占了大半,也就龙卫们身体底子特别好,现在转到门诊大厅躺着静养。
目前可以全程做译语人的,只有金老、魏璋和赵鸿三个人,他们还要在急诊两层楼来回跑。
邵院长那个为难啊,忽然想到之前整理郑院长的口述资料,中医科出门诊的那部分特别精彩,而且因为是大郢人熟悉的看病流程,相当高效。
病人来之不易,医院储水箱的水也有限,他们来都来了,当然不能就这样放过!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邵院长就到了中医科病区。中医科护士长刚把病区门打开,向外开的门差点撞了邵院长,吓了一跳:“院长,您没事吧?”没撞着就行,邵院长完全不在意:“你们主任在吗?”“秦主任在,安主任也在……“护士长憋笑得有点明显。“安主任也在?"邵院长有点吃惊,不是人才表里可没有啊。
安主任,赫赫有名的“平安老帅哥"在经历了上次大事件以后,成为全院医护心中的神,但谁也没想到,他把手边的事情交一交就愉快地退休了。
忽然辞职的安主任,给邵院长一个措手不及。中医科新主任姓秦,是邵院长从其他医院挖来的,实力很强,脾气很急,行事和安主任是两个极端,但有一点倒是很像,也是位老帅哥。
邵院长既诧异又惊喜:“他们人呢?”
“主任办公室。“护士长打了招呼就去忙其他事情了。邵院长直奔主任办公室,就发现秦主任和安主任一个脸向左,一个脸向右,互不搭理,这算怎么回事?安主任的脸刚好朝外面,看到邵院长一怔:“邵院长,早。”
秦主任扭头一看,干巴巴地打了声招呼:“院长。”邵院长才不管他俩生什么气,开门见山地提议:“秦主任,我想临时开中医门诊,现在不是缺病人嘛,大郸宁侍郎的家仆、礼部随行的小职员和运货的脚力都在方沙城。”
“反正来都来了,开门诊给他们做个体检,有病治病,金老、魏璋和赵鸿轮流翻译,你看怎么样?”秦主任想了想:“有多少人?”
邵院长回得干脆:“七十九。”
“院长,只要翻译靠得住,可以在门诊开三到五个诊室,半天时间就能看完。“秦主任同意。
安主任一言不发。
大郸病人不能轻易放过,创造了很多奇迹的安主任,邵院长当然也不可能放过。
邵院长笑得爽朗:“安主任,有没有兴趣瞧瞧大郸和大郢病人有什么差别?”
安主任回得也干脆:“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但是看多少病人、看多久,什么时候看,由我自己决定。”“行!“邵院长悄悄松了一口气,“秦主任你安排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开门诊,对讲机联系。”“院长,慢走,“秦主任把邵院长送出中医科病区,转头去了医生办公室,“大郸七十九名病人,门诊体检,想去的报名。”
“秦主任,去了就可以领特供盒饭了吧?”“那肯定的。”
“可以要团餐吗?”
秦主任一楞:“什么?还能点团餐?”
“对啊,上次我们中医科立大功,安主任直接要了团餐,外加大果盘,可好吃了。”
秦主任反问:“你们的《常用大郸语一百句》学得怎么样?”
医生办公室短暂地安静,然后异口同声:“滚瓜烂熟!”
为什么呢?
中医科的女医生谢瑾,今年三十一岁,未婚,相貌平平又沉默寡言,平时在科室里经常隐形,却是位平平无奇的语言小天才。
她在比对了大郸、大郢和普通话的发音和组词特性以后,把常用语分切成许多顺口溜,全科医护学起来嘎嘎快。只此一项,谢瑾就成为中医科闪闪发光的存在,人人尊敬。
顺口溜全科通用,秦主任和安主任都有一份。秦主任用对讲机和邵院长说了将近一刻钟的话,然后扭头对医生们说:“中医们,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
半小时后,门诊中医科的五个诊室全开,门诊护士长金燕带上了小蜜蜂,带着预诊分诊导医们,严阵以待。而食堂的樊主任和大厨们,听到对讲机里邵院长的要求,沉默了不少时间。
樊主任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但想到没水的日子,立刻抹掉脑门的汗,拿出小冷库的钥匙,第三项任务就指望中医科了,没问题,可以的!
大厨们哭笑不得,不止要团餐和水果,还要各种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