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穆孚(四)
他相处,感触颇深。若让他去临州,应当很快便能收拢袁封残余的那些党羽。"陛下慧眼,这范朗虽无甚志向,但确实很有一些手段与胸襟。"孟尚道,"末将这一路与"不止是手段与胸襟。"逢珪笑眯眯地接话,"此人在南郡几十年,其根基,并非是一朝一夕便能动摇的。陛下让他守临州,看似荒诞,确实是四两拨千斤,实在是一步好棋。”夸赞--但徐鸯却摇了摇头。
二人这连着捧了好些话,若是常人,恐怕早被夸得找不着北了--当然,此二人也是真心"留他,不是因为旁的......只是因为适合。你们在临州,应当感触最深才是。袁封一失势,多少人倒戈?可袁封原先是占据了临州近半的郡县,如此势大,但凡他手下还有几个真效忠的,此战都不会这样顺利.......
“但范朗呢?他不过占有这两郡,但在江陵,被围得水泄不通时,他手下竟无一人变节。“.....他在南郡,确实素有贤名。不止是待上,待下也宽和。”角落里,郭茂冷不丁答道。“嗯。”徐鸯道,“不过朕总要看一眼,看看究竟是真的‘贤’,还是不过是‘名’而已。”说罢,她抬头,看向殿中唯一一个从一开始便明晃晃地走神的人,轻咳了一声。卫崇一个激灵,猛地抬头。
二人目光对上,徐鸯轻轻扬眉,卫崇顿时清醒过来,又干咳一声,生硬地接下话来:“....那么,陛下此后的打算又是如何呢?”
语气之干巴,转折之生硬,与其说是“说",不如说是"背了",显然又是天子事先吩咐过的话。
只是他这“戏”,演得实在蹩脚。
当然是要再进雍州,把整个西边收回才好。”
孟尚尴尬地挪开视线,逢珪则无声地笑笑,温声道:“陛下既然已得临州,以珪之见,“不错。"徐鸯道,“还有一事,朕未曾告知诸位一一王琬,你来说罢。"
"是。"王琬走上前,恭声道,"臣这几日查了些穆广原来旧部的下落。原先他的心腹里,只有不到半数还有官制。
朔方郡当一县尉。何全与吴宛倒是在穆孚身边,但也受人冷眼,过得并不好。"其中,于灏得了穆孚重用。剩下三人,萧彰前些年出言不逊,惹怒了穆孚,如今只在“陛下这是想借助这些穆广旧部?”孟尚问。
“不是借助。"徐鸯道,“陆氏给了朕信物,足以驱使这些还忠心于穆广的将领。”众人,尤其是才从临州回来的几人都是一惊。
最谨慎的韩均先问出口来:.......陛下可确定吗?”
显然,他也没信逢挂编出来的那套“灵鹿"之说,只是不好质疑皇帝,才委婉问了。打雍州,终究还得靠实打实的兵马粮草.....当然,若能用好了,当然更能助益良多。”"是与不是,一用便知。"徐鸯一哂,也不多去解释,只道,"此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王琬一愣,似乎连他也没料到徐鸯这么快便把话说开了,不禁道:“陛下是意欲今年便打雍州吗?"
黄牛的位置一一哪怕徐鸯先前对他明里暗里提过几次,他最快的预估,也要到今年冬季了。这疑惑也很顺理成章,毕竟从守洛阳到打临州都隔了近半年,而王琬又是这样一个老但徐鸯却对他一笑。
"不错。"徐鸯朗声道,"朕意欲下月便出兵--当然了,此番不能像征伐临州那样大张旗鼓,穆孚如今对洛阳可谓是事事关心......这鼠辈也知道一报还一报,原先那样鱼肉百姓,现是轮到他要大难临头了--今日召集你们,也是要问你们的想法。此去雍州,谁愿往?话音未落,殿中诸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看向一个方向一-卫崇。
声回头的动作才又格外明显。
今日,他特意坐在末次,甚至比另一个方向的郭茂还要偏一些,但也正因此,众人应卫崇怔了怔,大惊失色。
“.....不是,都看我做甚?”
“看来徐将军很不愿意去啊。"逢珪笑吟吟道。
如今是无牵无挂了,但毕竟家原在汉中,战事罢了,总要回去安顿一下的。既然卫崇不愿,孟尚与郭茂又才从临州回来一-他们二人,一个家中有老母,一个虽然一来二去,这份差事果然还是落到了逢珪的头上。
上战场。
当然了,逢珪不可能就这么直接披挂上阵,何况他不论怎样,也只是个儒将,无法真于是卫崇便又见缝插针,推举了王琬。
这下,不仅是旁人,连王琬本人都有些感到莫名了。卫崇向来对他有莫名的敌意一一也许不是莫名的,总归是他王琬先撩起的此事--但这回,这军功,卫崇不止不要,还要推给这是什么道理?
还是心里犯了嘀咕。
哪怕于此事上,徐鸯从头便让王琬参与了,王琬自己也清楚这是个大好的肥差,但他是二人越发有了默契,倒是刚好戳中了徐鸯的心思。
不过,徐鸯原本心中的人选也正是王琬与逢珪,卫崇这一提议,不知是误打误撞,还她当即拍板。
随便指两个也成,确实不必这么早就分说清楚。
除了王琬之外,再多的人,便不必指了。毕竟只是些拿着将令做事的人,哪怕临行前这日之后,朝上暗潮涌动。
中的探子,也没探听出半个字。
谁都知道皇帝那日召了几个心腹入宫,但这回,当真一点话也没漏出来。连穆孚在京临州的封赏。
当然,众人不会猜到皇帝要大举兴兵,他们暗地里讨论的,以及最关注的,还是拿下一一首功自然当属郭茂、卫崇,
但在那些世家眼中,郭茂毕竟长相不雅观,而卫崇呢,这先回京的一事,是否又惹了皇帝不快,这也是说不准的。还有孟尚,原先看不起他的人,现在倒也都开始开始醒悟来,此人虽然不声不响,但几乎每次出征都有他,竟也混来了不少军功,看得人眼馋极了。他们当然不会觉得孟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就在这此起彼伏的议论中,徐鸯,这个本是一切言论中心的天子,反而一改常态,不再那么日日勤勉,甚至还罢了一日的常朝,也是为几个凯旋归来的将领放了几日的休沐。而她自己,则挑了一日,悄悄去了徐府。
--她不是空手去的,还带了两坛子酒。
了,结结巴巴地把她引进府中。
那卫崇的亲兵一见她--哪怕她是微服出宫,也一眼认了出来--几乎话也说不囫囵堂快步走来。
卫崇本在后院练剑,一听说她来,剑也扔了,连衣袍也不顾了,就这么裸着上身往正一边走,一边问:
“陛下怎么来了,是寻我有要事?”
吓一跳。
好在他那侍卫眼疾手快,还记得给他披上一件外袍,不然真要在府门口把徐鸯生生地但饶是这样,徐鸯那两坛酒也险些摔了--毕竟不是徐鸯自己提,是她身后的岑先帮忙提着的。
也是,自从卫崇回京,没皮没脸地在章德殿赖了这些时日,连带着岑先也必须每日硬着头皮抢了孙节的活,守在殿外,忍受着卫崇时不时刻意弄出的声.....自此以后,岑先见他,越发像老鼠见猫了。
偏偏这阖府上下,那些随从侍卫,也只都当卫崇是亲近徐鸯这个表亲皇帝,他那肚子腹诽没地方倒,只能越憋越憋屈。
所以,卫崇眼睛滴溜溜地转过来,眼里发光地盯着他手里那两坛酒时,他也吓得一抖。徐鸯察觉了,默不作声地上前一步,替岑先一一主要是那两坛酒一-挡住了,笑骂道:“朕可不是来找你的!孟尚人呢?”
卫崇咋舌。
“陛下来好不容易来臣府上一趟,怎么竟还是为了寻旁人?”是在外人面前,恐怕都已经上手,拉拉扯扯了。
一边说,他面上倒还是讨好,一路把徐鸯往府里引,生怕晚一步她就要走似的。若不他向来最擅长这种缠着人的活。
问,"人在你府上吧?若真不在,朕再去寻就是了。
"你最亲近的副将,你说我为什么来你府上寻人?"徐鸯哼笑一声,示意岑先跟上,又“....在的、在的。"卫崇道,不等他再说两句,方才察言观色去唤人的小侍卫已经带着孟尚回来了。
一平日里,孟尚不止要忙他自己的军务,还或多或少得要多"分担"些卫崇的,又未成家,当然几乎泡在了徐府中。
见他来得这样快,卫崇很是可惜地叹了口气,又不解气地瞪了眼一旁无辜的小侍卫。府上众人,倒都对他这小气模样见怪不怪。
"陛下。"孟尚先见礼道。
“朕答应你的,两坛,一坛不少。”徐鸯也笑道,让岑先上前来。她装作全然不曾知晓卫崇那日曾经趴在檐上听墙角的样子,故意不去瞧卫崇。果然,卫崇摸索着她的意思,立刻厚着脸皮问道:
“两坛?陛下可偏心,怎么两坛都给子茂了,那我的那坛一一”“朕只说了是答应孟将军的,你急什么?"徐鸯扬眉,好整以暇地看着卫崇。是他辛辛苦苦攀在章德殿外偷听到的,那成什么了?
见她这样故作疑惑,卫崇才像回过味来似的,僵了僵--他当然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这声笑了出来。
何况他手下这些侍从哪里见过他这样窘迫的样子,还没等他回答,身后人就“噗嗤”一卫崇不能发作,只好咬牙,偷偷踹了那人一脚。
还是孟尚笑着道:“陛下就别为难将军了,臣家中只有一个老母,这两坛酒,就算拿回去了,也没人喝。"
“.....好吧。但朕有一个条件。“徐鸯一笑,看向卫崇,“这坛酒,你今日得陪朕喝。”